戚墅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2732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戚墅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戚墅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戚墅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戚墅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戚墅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戚墅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戚墅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戚墅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戚墅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戚墅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戚墅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戚墅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戚墅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戚墅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戚墅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8年,全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小区做强区、小区变靓区、建设东大门”为目标,以“十大工程”和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沉着应对经济形势发生的复杂变化,奋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创新思路,克难求进,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巩固了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3亿元,分别增长24.8%、31.7%,增幅分别高于全市7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投入24.2亿元,增长20.9%;财政总收入12.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亿元;自营出口3亿美元,增长76%,增幅居全市第一,新批协议外资1.2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1510万美元。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规模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15亿元、销售收入108亿元、利润5亿元,分别增长42%、40%和38%,规模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2%,较去年增长7个百分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由上年的17家增加到22家。

服务业快速发展,完成服务业增加值9.5亿元,增长25.7%。

义乌小商品城一期、新城公园壹号等项目竣工交付,义乌小商品城二期、东方福郡、鼎诚钢材市场等加快建设。

农业经济保持稳定,支农惠农力度进一步加大。

项目建设取得突破。

12个投资超3000万元的工业项目完成投入11亿元,其中10个项目竣工投产。

总投资46亿元的戚研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戚机公司机车新造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创造了我区工业项目投资规模历史最好水平,安凯特电缆、神力电机等扩建项目投产运行,新东方电缆、博瑞电器等新开工项目加紧建设,“三电一轨道”特色产业集聚态势日渐明显。

科技创新全面推进。

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40%,增幅居全市第一,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5.8%。

出台企业自主创新鼓励政策,兑现扶持奖励资金650万元,争取上级各类科技项目扶持资金340万元,超过前4年总和,其中省级资金125万元,实现零的突破。

由中国服装协会与普灵仕制衣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中国西服研究中心创建成立,创成1家省级科技孵化器,7家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科技部等部门重新认定,13家企业被评定为省民营科技企业,通过国家重点新产品认定2只,创省高新技术产品11只,专利申请182件。

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东南大学等三所知名大学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

大力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引进海归创业人才6名,引入风险投资2000多万元。

(二)城乡环境不断优化。

以“五个一”工程为抓手,积极向上争取,创新融资平台,全年筹措资金20多亿元,加快东大门建设步伐。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五一路(东方路至段前路)、劳动东路(东方大桥至常青路)建成通车,丁剑路即将竣工,东方西路、东方二路、东城路加紧建设,庄基路等七条背街小巷整治全面完成。

戚研所新村及戚大街北侧老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工房区环境整治和专项整治工程全面开展。

延陵东路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成效显著,益丰菜市场完成提升改造,26座公厕改造及路北灰场等三座垃圾转运站工程全面竣工,煤场搬迁、城际铁路等公用事业工程启动实施。

拆迁安置力度加大。

成立了拆迁工作专职机构,统一规范了全区拆迁安置政策,城际铁路、新城房产、圩墩公园等重点地块拆迁工作顺利完成,潞城花苑、官墩小区等居住区加快建设。

全年完成拆迁面积54万平方米,超过前五年总和,建成安置房32万平方米。

加强青洋花苑等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城市管理不断加强。

数字化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城郊结合部、住宅小区、五小行业等12项长效管理成果有效巩固,道路交通及违章建筑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圩墩公园一期工程即将竣工,潞横河生态绿化工程通过市级验收,完成延陵东路等三条道路绿化提升、圩墩路等九条道路围墙透绿和100个企事业单位绿化达标工作,新创生态园林单位10个,新增绿地面积60公顷。

环保长效管理扎实推进,辖区水环境整治积极有效开展,潢河整治取得突破。

扎实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重点污染行业提标整治,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量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加大化工企业整治力度,关闭化工生产企业18家,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三年关闭30家小化工的任务。

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东方路、五一路污水管网及泵站提升工程已竣工,开发区内部污水管网启动建设。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获省“土地执法模范创建工作先进区”称号。

(三)和谐创建扎实推进。

切实加大社会建设力度,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社会事业更加繁荣。

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总投资1.2亿元的实验中学竣工启用,并与省常中建立合作办学新模式,刘国钧职教中心正在加快建设,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创建成功。

东方小学列为市级羽毛球项目基层训练网点,新增市级艺术、体育特色学校5所。

投入1800万元实施卫生惠民工程,积极推进省社区卫生服务试点改革,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顺利实施,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建设,原戚区人民医院升格为市第七人民医院。

食品安全管理和各类突发食品安全公共事件处理能力不断增强。

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花苑社区成功创建“五星”级社区,丁堰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启用。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区社会福利中心一期工程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成为省内配套设施最为完善、环境条件最为优越的现代化福利机构。

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贯彻执行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

拥军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入开展,冬季征兵任务圆满完成。

社会环境更加和谐。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加强,贯彻实施“五五”普法,深入开展“无毒城区”创建工作,平安戚区、法治戚区建设扎实推进,实现江苏省安全地区“三连冠”。

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实行“领导大接访”制度,着力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化解各类群体性矛盾,确保了全国“两会”及奥运期间“零进京上访”。

大力开展安全生产长效管理,各级安全生产达标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加大隐患整改和专项整治力度,连续6年获得市“安全生产先进区”称号。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各项预案不断完善,战胜了年初的冰雪灾害。

文明城区创建深入开展,奥运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成功举办区第二届运动会,建成了一批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村),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得到提高。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

社保扩面工作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扩面分别净增3265人、2546人和598人,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高标准、广覆盖的《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全面实施,办理农村居民进社保6353人,保障水平在全省领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不断完善,人均筹资在全市率先达250元,参保率为100%。

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增廉租房家庭208户,发放慈善救助金、失业救济金、城乡低保金、助残金等共计1200多万元。

大力支持地震灾区重建,全区共募集善款815万元、捐赠物资价值420万元。

就业工作扎实开展,再就业培训3850人,创业培训360人,实现再就业1680人,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15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其他事业富有成效。

年初确定的6件实事办理成效良好。

在地统计扎实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有序推进。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取得成效,新发现文物28处、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处。

物价监管力度加大,市场价格秩序稳定。

残疾人康复工作扎实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全面落实,妇女儿童、老龄、人防、侨务、地方志、关心下一代、信息化、机关事务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四)政府效能有效提升。

围绕提升效能和服务水平,切实加大自身建设力度。

民主法制不断健全。

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充分发挥区政协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高度重视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意见、政协委员的提案以及政风热线和网民的合理化建议,全年办理市区两级人大建议82件、政协提案54件,满意率不断提高。

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积极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严格开展行政效能专项督查,深入实施“五条禁令”和“服务承诺”制度,按照“送、减、控、创”要求,加大对企业服务力度,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廉政建设不断加强。

积极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推进行政权力阳光运行。

严格工程项目公开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等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树立政府勤政廉政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是在宏观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各种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取得的,这是全区人民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力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监督、热情关心的结果,是辖区各单位大力帮助、鼎力支持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戚区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影响,利用外资和财政收入完成不够理想;二是经济结构不够优化,产业层次、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统筹城乡建设与管理任务艰巨,城市功能、城市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行政效能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2009年工作安排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推进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和造成的损失将进一步扩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将更加明显。

为积极应对这一形势,国家将坚持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注重综合运用减税、扩大政府投资等多种手段加大对保障民生、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

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精神,迅速行动起来,抓住市委、市政府加快东大门建设的历史机遇,抓住南车集团在我区做大做强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机遇,发挥城际铁路戚墅堰站建设和BRT二号线贯通形成的区位新优势,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更加自觉地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破解难题促发展,加快调整促转型,关注民生促和谐,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八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以优化发展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推动主导产业升级、城市功能升级、生态环境升级、生活品质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09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突破200亿元;实际到帐外资、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量、万元GDP能耗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将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项目投入,着力提高开放开发水平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加强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和突破,加快全区重点项目建设。

落实重点项目领导挂钩制度,认真做好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加快戚研所、义乌小商品城二期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集中精力服务好戚机公司、戚电公司、常宝钢管等新开工项目,力争早投产早见效。

加快服务业项目建设,推进正旺置业等商贸服务业项目开发,加快湾城物流区规划建设,重点发展钢材、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提升物流服务业发展水平。

全力抓好30项重点项目,确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亿元、工业投入29亿元目标。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重点推进以轨道交通产业为核心的专题招商,积极参与常州市对接上海世博会以“轨道交通与城市文明”为主题的专题论坛活动。

大力开展以提升功能为目的的现代服务业招商,加快提升区域竞争能力和城市功能。

强化对已落户企业的服务,鼓励增资扩股。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着力增强外贸出口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鼓励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加强合作,提升民营企业配套协作能力,促进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提升载体发展水平。

围绕提升开发区竞争力和吸引力,加快开发区建设。

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形成精干高效的服务体系;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快市场化开发、多元化投资步伐;创新发展路径,推进精深化开发,整合土地存量,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

优化产业布局,高标准、高起点建好轨道交通特色产业基地,搭建经济快速发展的平台,增强开发区对项目的承载力和对外资的吸引力,确保在省级开发区中争先进位。

(二)围绕产业提升,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壮大优势产业规模。

以高端化、规模化、特色化为导向,发展壮大“三电一轨道”等特色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提升产品档次,加速形成特色鲜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确立现代制造业竞争优势。

培植重点企业,大力发展规模经济,促进生产要素向规模大、实力强、后劲足、科技含量高的骨干企业集聚,培育壮大主业突出、辐射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积极促进传统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大力支持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推进常宝钢管、新东方电缆两家企业做好上市工作,引导后备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全年新增规模企业20家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认真落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大力培育同和纺机、祥明电机、凯隆电器等创新型试点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对接,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

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健全人才服务网络,大力引进领军型海归、高层次研发等高素质人才。

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产品群。

全年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5只、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0项。

推进企业节能减排。

继续实施环保长效管理,严格产业准入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生产工艺和设备。

引导企业强化节能意识,落实节能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培育一批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推进污染减排,坚持存量削减和增量控制并举,大力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全年重点减排项目化学需氧量削减60吨以上、二氧化硫削减40吨以上。

(三)围绕完善功能,着力加快城乡建设步伐

深化细化规划。

围绕“三区联动”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城市设计和各项专业规划,明确新老城区空间规划和发展重点,认真做好新城区“三点三线”城市设计(三线:

即东方路、五一路、潞横路沿线。

三点:

即以火车站广场为核心的交通枢纽、商务中心;以义乌商贸城为核心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以丁塘港湿地公园、煤灰湖为核心的主题文化休闲中心)、老城区“一街三区”规划布局(一街即戚大街两侧。

三区即依托圩墩公园、运河改造,建成生态休闲区;启动丁堰集镇区改造,建成新型社区;打造湾城仓储物流板块,建设物流区),强化规划控制引导作用,实现区域控制性详规全覆盖。

加快东大门建设。

加快建设五一路南段(段前路至戚大街)、东城路(东方路至漕上路)、兴东路等道路,积极做好泡桐、芳渚等4个立交地道扩建工程,进一步拉开道路框架。

启动建设4万平方米的城际铁路戚墅堰站广场,完善区域公交通行网络,调整优化公交站点布局,增强区域交通辐射效应。

大力推进拆迁工作,坚持成片动迁、整体推进,保障各项重点工程顺利实施。

加快老城区整治改造步伐,完成工房北区整治,启动三个地块改造工程。

实施丁堰集镇区整治,提升城市形象。

加快污水泵站和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

推进天然气管道铺设,提高使用覆盖面。

优化人居环境。

全力推进煤场搬迁工程,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积极推进常丰河等水环境整治工程,大力实施城乡道路绿化提升工程,加快市民广场建设,启动建设丁塘港湿地公园,新增绿地面积15公顷。

改造提升五益菜场,开工建设丁堰、潞城、青洋菜场,方便居民生活。

强化城市管理,进一步完善数字化管理体系,加强日常监督和指导,加大市容环境和违法建设整治力度,巩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成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努力营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

加快城市化步伐。

稳步推进撤村转居工作,逐步推进安置小区的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创新管理模式,把安置小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型社区。

按照“三清一绿”和“五化三有”目标,继续扎实开展村庄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积极争创“小康家园示范村”。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管理,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继续落实好农业补贴政策,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持农村稳定。

(四)围绕民本民生,着力加大社会建设力度

完善社会保障。

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为重点,完善覆盖全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推进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全覆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进一步完善救助体系,鼓励社会捐赠,倡导慈善捐助,实施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办法,切实增强扶贫济困的能力和助医助学助残的实效性。

加强区社会福利中心管理,在做好五保户、“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工作的同时,打造适应不同层次群体的集住养、医疗、康复、文体为一体的现代化福利机构。

推进住房公积金扩面征缴,落实住房保障政策,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加强就业管理与指导,统筹做好农村劳动力和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推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强化就业援助,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再就业援助800人。

繁荣各项事业。

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善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调整优化教育布局;深化素质教育,实施与市内名师名校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区域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和婴幼儿早期教育,提升教育均衡发展程度,努力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

继续实施卫生惠民工程,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大力发展社会养老事业,加快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的养老服务体系。

积极探索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优化技术服务,大力推进免费婚检,提高新生儿素质。

加强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落实拥军优属各项政策。

认真贯彻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

积极做好老龄、档案、侨务、妇儿、关心下一代和机关事务等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

切实推进平安戚区、法治戚区创建,加强技防设施建设,构建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防控体系。

坚持打防并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深入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大力开展对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活动。

健全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机制,坚持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畅通信访渠道,引导群众运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不断增强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能力。

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体系,提升应对社会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营造安宁的社会环境。

加大防汛等工作力度,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危化品安全、建筑施工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杜绝各类重特大事故,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

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构筑市场信用体系,加强市场价费监管,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深化文明创建。

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群众文体活动,进一步增强实效。

推进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文明城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村)、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提高群众文明素质。

切实加强普法教育、科普教育,增强市民法制意识和科学素养。

为民办好实事。

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工程,促进人民群众不断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切实做好6件实事:

1、落实卫生惠民工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在全市率先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从250元/人提高到350元/人;2、扩大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障覆盖面,覆盖率达90%以上;3、建成市民广场、启动建设丁塘港湿地公园;4、新增享受廉租房政策家庭200户;5、实施常丰河清水整治工程;6、实施芳渚立交、泡桐立交等四个道口扩建工程,改善交通条件。

(五)围绕行政效能,着力提升自身建设水平

优化服务。

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公开服务承诺,简化办事程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按照“服务企业关爱有加,支持企业克难求进”的要求,深入企业走访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落实好各项支持鼓励政策,引导银企加强合作,增强企业家的发展信心。

强化落实。

围绕全区重点工作,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办事限时制、责任追究制,努力实现政府工作高效协调运转。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团结协作,确保政令畅通,全面提高政府的执行力,为建设和谐戚区、实现富民强区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注重创新。

创新发展理念,善于把握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营造谋发展、会发展的浓厚氛围。

创新工作方法和发展手段,不断增强正确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破解发展中的困难和难题,努力出精品、创特色;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各级支持和配合,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提升素质。

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对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研究,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政府工作水平。

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和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切实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新闻媒体、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

增强廉政意识,贯彻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着力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我们重任,人民寄予我们厚望。

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凝心聚力,创新发展,正确应对挑战,努力化危为机,为实现“小区做强区、小区变靓区、建设东大门”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