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3274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学课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乙醇》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乙醇》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和乙酸》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节课选取了日常生活中典型的有机物代表——乙醇,在学生初中已对乙醇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乙醇的组成、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按旧的教学大纲和使用旧教材学习有机物,讲究官能团的学习、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各类有机物的衍生转化及知识的系统性。

而根据新课标和新教材学习有机物,在人教版化学必修2《有机化合物》中对官能团的学习有所体现但没有强化,学生主要学的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重要有机物的知识。

在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中则对有机物知识的系统性则要求很高。

这种设计应该是新的课程标准注重选择性与教学目标的多样性的必然结果。

因此,我认为在本节的教学中我们并不需要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亦不需要过多的知识迁移及强化有机物的衍生转化关系,这些工作留待学生学习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后再去做。

在本节,我们只需认真按课本设置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好,与生活多加联系,并且还要花费一部分时间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去体验、感知学习化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及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中注意从结构的角度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通过乙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尤其是烃类衍生物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乙醇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性质的桥梁,它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学习其他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具有指导性作用。

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既巩固了前面学习的烃的知识,又为后面其它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节在本章的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三、学情分析:

学生此前已经学习了有机物甲烷、乙烯和苯,对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基础。

乙醇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所以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积累,在学习本节课知识之前已经对于乙醇的一些性质、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

而通过以前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实验操作的规范,锻炼了观察、分析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只要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就能结合之前学习有机物的方法和已有的知识积累充分掌握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而对于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教师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应起主导作用,帮助他们设计该部分内容中必须要掌握的一些基本问题,指导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指导他们构建“结构—性质—用途”的认知关系,加强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加工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帮助他们在学好本节课内容的同时,为之后的有机化学学习打好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乙醇的结构及官能团、烃的衍生物等概念

.理解并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尤其是乙醇的催化氧化。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在教学过程中训练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类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让学生学会透过事物的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人人动手实验,规范操作,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

乙醇的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

本节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激学法实验法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法自学、讨论法:

教学思路:

提出问题:

乙醇的分子结构→回忆C、H、O的成键特点→拼接乙醇的球棍模型→描述乙醇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情况→实验验证: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进一步假设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的断键方式→实验验证:

乙醇的氧化反应→总结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课后活动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习检查】

1.表扬预习较好的同学。

2.展示并点评不同学生完成预习学案的优劣情况及学生预习中存在的疑惑。

学生互相借鉴学习,并形成强烈的相互对比效应。

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找出差距,不断自我完善;同时便于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

【导

新课】

 

让学生回忆古代有关酒的诗词

多媒体展示有关酒的诗词

互动的同时感受诗境的美,了解乙醇发展的化学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探究活动一】:

乙醇的结构

【投影】

【动手拼接】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根据C、H、O三种元素的成键的特点,拼出乙醇可能的分子结构模型。

A式B式

学生分组动手拼接并展示交流、回答

 

 

 

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乙醇的分子结构探究

引出官能团、烃的衍生物概念

【实验探究3-2】---定性探究乙醇分子的结构

 实验步骤:

1.先向大试管中注入少量无水乙醇,再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现象(与钠和水反应对比)

2.收集一小试管气体,使其凑近酒精灯火焰,检验气体的纯度。

3.用火柴在导管尖嘴处点燃气体,然后在火焰上方倒扣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烧杯内壁产生的现象;将烧杯倒转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检验气体的成分

填写下列实验记录表。

金属钠的变化

气体燃烧现象

检验产物

乙醇

【投影】

【结论】①乙醇与钠反应也产生了其气体②乙醇分子中有类似于水的结构,有键

由此推出乙醇的分子结构为式

【思考与交流】①乙醇分子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②什么是官能团及常见的官能团有哪些?

③什么是烃的衍生物及常见的烃的衍生物有哪些?

【教师板书】一、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简式官能团

 C2H6O

CH3CH2OH或C2H5OH-OH

 【投影】

 

 学生认真观察老师操作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根据反应现象填写表格、讨论交流得出的实验结论

结合乙醇与乙烷、水的结构和性质对比,最终得出乙醇正确的结构

 

 

学生思考交流并大声齐读概念 

 

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的有机物

自由回答

 

层层设疑,使学生能顺利分析和理解定性确定乙醇分子结构的方法。

 

 

 

 

 明确概念,强化记忆理解,便于学生掌握有机物的性质

 

 

 

 

 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归纳

理】

【归纳整理】

1.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2.官能团:

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

 

3.烃的衍生物:

烃分子中的被其他或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常见的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等

 学生结合探究案总结归纳

 强化记忆、理解

【学以致用】

1.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

A.

B.CH3CH2NO2C.CH2=CHBrD.

2.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两个碳原子都以单键相连B.分子中都含有6个性质相同的氢原子

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

 

 

学生快速做题并回答

 

活学活用

【探究活动二】:

乙醇与钠的取代反应

 

【实验再探究】----定量探究乙醇分子的结构

经实验精确测定1molC2H5OH与足量的钠反应,可以生成0.5molH2,这说明什么问题?

这说明:

乙醇中只有一个H原子可以被钠取代,乙醇分子中共有6个H原子,羟基上的1个H原子与其它5个H原子性质明显不同。

【师生共析】①乙醇分子中羟基与足量Na反应放出H2的物质的量关系

②钠与乙醇反应断键位置?

③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生进行数据分析

 

 

 

  

一名学生上台书写化学方程式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性质反映结构的认识

掌握方程式的书写

 

【归纳

理】

【归纳整理】

1.钠与乙醇反应断键位置为

2.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定量计算关系:

1mol-OH~~molH2

2mol-OH~~molH2

3mol-OH~~molH2

故可由此推知有机物中所含的-OH的数目.

 学生结合探究案总结归纳

 强化记忆、理解

 

【学以致用】

3.向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块沉到乙醇液面以下B.钠块熔化成小球

C.钠块在乙醇液面上游动D.钠块表面无气泡

4.物质的量均为1mol的CH3CH2OH、HOCH2CH2OH、HOCH2CH(OH)CH2OH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为(  )

A.1∶1∶1B.1∶2∶3C.6∶3∶2D.3∶2∶1

 

 

学生快速做题并回答

 

活学活用

【过渡】探究活动三:

乙醇的氧化反应

【投影】

 

 

学生观看,并获取信息

 

创设情境,过渡衔接

1.燃烧反应

【实验探究1】

(1)乙醇的燃烧

①回忆酒精灯在空气中燃烧有哪些现象?

②乙醇燃烧时断键位置?

【归纳整理】1.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乙醇燃烧燃烧时断键位置为:

 

 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

、完成方程式

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及现象去感受生活,体验原理

 

【过渡】

 

【投影】

 

 

 

学生观看,并获取信息

 

 

创设情境,过渡衔接

 

2.乙醇的催化氧化

【实验探究2】

(2)乙醇的催化氧化

1.步骤:

把灼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观察铜丝颜色变化,并小心闻烧杯中液体产生的气味。

2.铜丝受热后表面因被而变成色,放入乙醇后又变为色,同时在试管中产生气味的。

【思考交流】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乙醇催化氧化的过程?

1Cu由红→黑:

②由黑→红:

2.醇催化氧化的原理?

温馨提示:

1.注意小组内成员的分工与合作

2.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铜丝颜色的变化

3.实验完毕闻试管中液体与试剂瓶中乙醇气味是否相同。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

 

小组交流,完成乙醇催化氧化的总方程式,并与老师的讲解对照,学会如何根据断键的机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方程式的配平。

采用实验探究→讨论→引导→分析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乙醇的氧化反应,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归纳整理】

1.乙醇催化氧化的总化学方程式:

2.醇催化氧化的原理:

1乙醇在Cu或Ag催化氧化时断键位置为

2

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必须有

学生在学案上归纳整理

加深记忆、理解,便于知识系统化

【学以致用】 

5.

 

 

 

 学生快速做题并回答

活学活用

【过渡】

【学生自编自导情景剧模拟】---交警查酒驾

两名学生表演,其他学生观看

寓教于乐,知识生活化

3.乙醇与强氧化剂反应

 

【实验探究3】(3)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

【投影】

 

倾听并观看,联系实际生活,形成强烈对比

  

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归纳整理】

学生归纳、交流总结

知识系统化

 

 

【课堂小结】

【投影】

 

 

学生回顾、再次强化记忆,加深理解

 

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便于知识系统化

 

 

【随堂检测

】 

 

 

 

【布置作业】

 

 

1.决定乙醇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是()

A.乙基B.羟基C.氢氧根离子D.氢离子

2.能证明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  )

A.1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3mol水

B.0.1mol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0.05molH2

C.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D.乙醇容易挥发

3.将铜丝灼烧变黑后立即插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红且质量不变的是(  )

A.水  B.乙醇 C.硝酸D.石灰水

4.根据下图所示的乙醇分子结构判定在以下反应中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情况

(1)与金属钠反应时_____键断裂,

(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_____键断裂,

(3)在Cu或Ag催化下与氧气反应时_____键断裂。

1、课下完成课后提升案

2、预习《乙酸》

 

 

 

学生当堂检测、核对答案,并进行自我矫正

 

学生明确

 

 

 

知识巩固、加强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学生复习巩固、提升能力

九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3.3.1乙醇

二、一乙醇的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官能团结构简式

C2H6O羟基(-OH)CH3CH2OH或C2H5OH:

三、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与钠反应

2、氧化反应

点燃

(1)燃烧反应

CH3CH2OH+3O22CO2+3H2O

Cu

(2)催化氧化

2CH3CH2OH+O22CH3CHO+2H2O

 

(3)与强氧化剂反应

九、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学生的疑问也基本解决了,但课后再仔细回想一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对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掌握还不够,所以要上好一堂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解决某些新知识的能力与其具备的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合理设计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2)在教学中要多设计适合学生的探究学生实验或让学生自己大胆设计实验,这样远比教师做演示实验要过好,这就要求老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但在课后调查中还发现,对于这种研究性的学习,知识基础较好,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升的速度较快,开放性还可以再有所提升,而基础较差的部分学生暂时尚不适应,感到茫然没有思路,但在适当的铺垫问题引导下,就可以收到应有的收获。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让思维活跃的学生来做问题铺设,使学生能够更开放一些。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充电,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使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另附:

《乙醇》课前预习案+课内探究案+课后提升案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1课时乙醇—课内探究案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乙醇的结构----定性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

【动手拼接】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根据C、H、O三种元素的成键的特点,拼出乙醇可能的分子结构模型。

A式B式

【实验探究3-2】把Na投入乙醇中观察并记录现象。

金属钠的变化

气体燃烧现象

检验产物

乙醇

【结论】①乙醇与钠反应也产生了其气体②乙醇分子中有类似于水的结构,有键

由此推出乙醇的分子结构为式

【归纳整理】

1.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2.官能团:

决定有机化合物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

 

3.烃的衍生物:

烃分子中的被其他或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好化合物;

常见的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等

【学以致用】1.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

A.

B.CH3CH2NO2C.CH2=CHBrD.

2.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两个碳原子都以单键相连B.分子中都含有6个性质相同的氢原子

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

探究活动二:

乙醇的取代反应

【实验再探究】1.乙醇与钠的取代反应---定量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

经实验精确测定1mol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可以生成0.5molH2,这说明什么问题?

这说明:

乙醇中只有一个H原子可以被钠取代,乙醇分子中共有6个H原子,羟基上的1个H原子与其它5个H原子性质明显不同。

【归纳整理】1.钠与乙醇反应断键位置为

2.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定量计算关系:

1mol-OH~~molH2

2mol-OH~~molH2

3mol-OH~~molH2

故可由此推知有机物中所含的-OH的数目.

【学以致用】

3.向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块沉到乙醇液面以下B.钠块熔化成小球

C.钠块在乙醇液面上游动D.钠块表面无气泡

4.物质的量均为1mol的CH3CH2OH、HOCH2CH2OH、HOCH2CH(OH)CH2OH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为(  )

A.1∶1∶1B.1∶2∶3C.6∶3∶2D.3∶2∶1

探究活动三:

乙醇的氧化反应

【实验探究1】乙醇的燃烧

回忆酒精灯在空气中燃烧有哪些现象?

【归纳整理】1.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乙醇燃烧燃烧时断键位置为:

【实验探究2】乙醇的催化氧化

1.步骤:

把灼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观察铜丝颜色变化,并小心闻烧杯中液体产生的气味。

2.铜丝受热后表面因被而变成色,放入乙醇后又变为色,同时在试管中产生气味的。

【思考交流】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乙醇催化氧化的过程?

3Cu由红→黑:

②由黑→红:

2.醇催化氧化的原理?

【归纳整理】1.乙醇催化氧化的总化学方程式:

3.醇催化氧化的原理:

①乙醇在Cu或Ag催化氧化时断键位置为

②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必须有

【学以致用】5.

 

【实验探究3】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

【归纳整理】1.现象:

酸性K2Cr2O7溶液由色变色,酸性KMnO4溶液色。

2.

【随堂检测】

1.决定乙醇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是()

A.乙基B.羟基C.氢氧根离子D.氢离子

2.能证明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  )

A.1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3mol水B.0.1mol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0.05molH2

C.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D.乙醇容易挥发

3.将铜丝灼烧变黑后立即插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红且质量不变的是(  )

A.水  B.乙醇 C.硝酸  D.石灰水

4.根据下图所示的乙醇分子结构判定在以下反应中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情况

(1)与金属钠反应时_____键断裂,

(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_____键断裂,

(3)在Cu或Ag催化下与氧气反应时_____键断裂。

质疑反思

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对本节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感悟。

自评:

本节学习中的问题与思考:

师评:

年月日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1课时乙醇--课后提升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