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3962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docx

《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docx

110地球与地图专题综合检测一

专题综合检测

(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右图为大西洋中一个小岛。

读图回答1~3题。

1.M的经度可能为(  )

A.20°W     B.160°E

C.80°WD.120°E

2.小岛的地势(  )

A.东北高,西南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西南高,东北低

D.西北高,东南低

3.虚线部位的地形为(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解析】 第1题,南大西洋的经度范围大致为45°W~15°E,故选A。

第2题,读图可知,该岛的河流主要由岛屿的中部向西北部和东南部流,但流向东南部的河流流程较长,流向西北部的河流流程较短,说明分水岭更靠近岛屿的西北部,由此可判断该岛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故选D。

第3题,虚线为其东西两侧河流的分水岭,应为山脊。

故选A。

【答案】 1.A 2.D 3.A

(2011·浙江高考)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

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4~5题。

4.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5.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

A.甲、乙B.甲、丙

C.乙、丁D.乙、戊

【解析】 第4题,蒸发量的测算需要专业的气象观测设备,可排除A、B选项;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山区实习,因此不可能观测到台风的降雨量,可排除C选项;综上,选项D正确。

第5题,首先需明确题干中的关键词“溪谷”,其次应明确学生实习得知的是“溪谷的坡度”及“堆积物粒径大小”;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知乙和丁均位于山脊,即可选出正确答案B。

【答案】 4.D 5.B

(2011·西安模拟)读经纬网图,完成6~7题。

6.若bd经线的经度为150°E,则ab、bd、cd、ac四段经纬线的比例尺的大小关系是(  )

A.ab>cd>ac=bd

B.cd>ab

C.ac>bd>ab>cd

D.bd=ac>ab=cd

7.若a点比b点的时间早10小时,则(  )

①a点在d的西北方 ②a点在d的东北方 ③bd的经度为90°W ④bd的经度为30°W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第6题,本题考查经纬网地图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纬度差相同,其间经线的长度相同;而经度差相同,其间纬线的长度不同,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短;图上距离四段经纬线都相同,实际距离ab段最短,比例尺最大,ac和bd段距离相等,也最长,比例尺最小。

第7题,本题考查地方时的应用。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侧较早;而a点比b点的时间早10小时,由此可以推测bd的经度与ac的经度相差150度,且在ac的西侧,可以得出bd的经度为30°W,a点在d的东北方。

此题不要受经线现在位置的影响最为关键。

【答案】 6.A 7.B

(2011·厦门期末)“从北京(40°N,116°E)看世界”,下图为以北京为中心,3000km、6000km为半径的圆,图中ab为部分的经线圈,阴影部分为黑夜;地球半径取6370km。

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d点可能的地点是(  )

A.东京(36°N,140°E)   B.莫斯科(56°N,38°E)

C.伦敦(52°N,0°)D.乌鲁木齐(44°N,88°E)

9.此时此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地方时为6时

B.a点的位置是(86°N,64°W)

C.北京周边农村的田里麦浪滚滚

D.我国华南地区雨季开始

【解析】 第8题,本题考查地理坐标的判断。

由与北京的距离来判断经度和纬度,d点所在的纬线与北京所在纬线的距离大致为1600km,两地经线的距离大致6000km,由此判断d点可能为莫斯科。

第9题,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应用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春分或秋分日,a与北京相距6000km,纬度差约为54度,北京到北极点的纬度为50度,可以判断a点经线为64°W,纬度为86°N;a、b两地地方时为6时或者18时,北京周边地区是小麦的返青或播种季节,我国华南雨季快开始或快结束时候。

【答案】 8.B 9.B

(2011·聊城模拟)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地球位于A点时,根据图2中昼夜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地球绕日公转的过程中(  )

A.靠近A点时,角速度较快,线速度较慢

B.从A点到C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为23°26′

D.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本题组考查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地球位于A点时,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昼夜平分,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赤道附近地区,因此第10题,选A;在公转轨道上,二分和二至日各位置中,A点在近日点附近,C点在远日点附近,A点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快;从A点到C点,由冬至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移至北回归线;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为66°34′;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的南北移动,昼夜长短也随着变化,因此第11题,选择D项。

【答案】 10.A 11.D

(2011·长春联考)右图中直线为经线、圆圈为纬线,该纬线穿过两块大陆的北部。

纬线圈中心点处太阳高度为20°,下表为当日A、B两地昼长时间。

据图完成12~14题。

A

B

昼长时间

14小时

14小时51分

12.若在A、B两地的游客同时看到了日出,则A地位于B地的(  )

A.西北   B.东南C.西南   D.东北

13.下列叙述与图中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B.图示日期是在9月21日~12月22日间的某一天

C.图示可以表示某一时刻

D.图中甲处位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

14.若图中15°经线的地方时为21:

00,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甲地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

B.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3/4

C.甲地可见正午的阳光

D.甲地此刻的太阳高度为90°

【解析】 第12题,由题干直线为经线、圆圈为纬线,可以判断中心点为极点,其太阳高度为20°,该纬线穿过两块大陆的北部,可以判断应该为北半球,故此时太阳直射20°N。

A、B两地昼大于夜,同时位于晨线。

因为此时晨线倾斜方向为西北—东南,故A地位于B地东南方向。

第13题,由上题知,太阳直射20°N,此时应为北半球夏半年某天。

图示可以表示某一时刻太阳光照情况;甲位于120°W,北美大陆北部,板块的内部;因此选择C项。

第14题,15°经线的地方时为21:

00,该地为东经,太阳直射20°N,甲地为120°W,地方时为12时,可以见到正午阳光,甲地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180°经线的地方时为8时,新的一天范围占全球的1/3。

【答案】 12.B 13.C 14.C

(2011·成都五校联考)下图为两地夏至日东二区区时0时至16时的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15~17题。

15.①地的经纬度为(  )

A.52.5°S,90°WB.80.5°N,90°E

C.52.5°S,90°ED.80.5°N,90°W

16.②地日落的地方时约为(  )

A.13时   B.15时C.17时   D.19时

17.①、②两地最近距离约为(  )

A.1.2万千米B.1.4万千米

C.1.6万千米D.1.8万千米

【解析】 第15题,根据图中的时间求经度。

图中表示①地出现极昼现象,当东二区区时为8时时,①地太阳高度最小,即地方时为0时,据此可求出①地经度为90°W;根据太阳高度求纬度,①地0时时太阳高度为14°,又夏至日时晨昏线与66.5°N相切,即①所在地与66.5°N纬线0时太阳高度之差为14°,可求出①地纬度为80.5°N。

第16题,根据图中东二区区时8时时,②地地方时为正午12时,可求出②地经度为90°E,再根据②地日落时间约为东二区13时,可求出②地日落地方时约为17时。

第17题,根据②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36.5°,且该地昼短夜长,可求出②地的纬度为30°S,即②地位于(30°S,90°E),由15题知①地位于(80.5°N,90°W),两地位于同一经线圈,球面劣弧距离约为129.5°,由每相差1°距离为110千米,可知B选项正确。

【答案】 15.D 16.C 17.B

晨昏线与北半球纬线圈相切于M点,读M点纬度的年变化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点从①到②时,北京的昼长逐渐变长

B.M点从③到④时,北京的昼长逐渐变短

C.M点从④到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D.M点位于①③时,全球昼夜等长

19.当M位于④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达到最大值

C.长江口的流量达到最小值

D.南极洲此时出现极昼

【解析】 第18题,M点位于①时可能是春分,也可能是秋分。

若①为春分,则②为夏至,③为秋分,④为冬至;若①为秋分,则②为冬至,③为春分,④为夏至。

由此可知只有D项正确。

第19题,当M位于④时,太阳可能直射北回归线,也可能直射南回归线;长江口的流量可能达到最大值,也可能较小;南极洲可能出现极昼,也可能出现极夜;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达到最大值。

【答案】 18.D 19.B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6~8月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单位:

mm)读图,完成下题。

20.P区域等降水量线特别密集,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

C.地形D.洋流

【解析】 P处位于安第斯山脉的南端,山脉对西风气流的阻挡,造成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量的巨大差异,因此等降水量线密集。

【答案】 C

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此回答21~23题。

21.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地形

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22.图中M、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为(  )

A.700kmB.550km

C.1100kmD.850km

23.a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

A.0℃B.-5℃

C.2℃D.-8℃

【解析】 第21题,据图可知,这是欧洲西部地区,M处有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因此该处的温度明显较同纬度地区高,等温线向较高纬度弯曲;N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受地形的影响,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等温线向较低纬度弯曲。

第22题,M、N两点同位于60°N纬线上,该纬线上经度相差1°的两地距离为赤道处的一半,约是55km。

图中M、N两点经度相差10°,故两点的实地距离约为550km。

第23题,a岛上的等温线是介于-5℃和0℃之间的闭合等温线,故它的值可能为-5℃,也可能为0℃。

但考虑到此时是1月,为北半球的冬季,陆地上的温度会低于同纬度的海洋,故a岛上的温度值应偏低,最可能为-5℃。

【答案】 21.D 22.B 23.B

(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24~25题。

24.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

A.KLOP线B.KMOP线

C.KMNQD.KRQ线

25.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

A.KRQPT线B.KMNQPT线

C.KLOPT线D.KST线

【解析】 第24题,从图中看出,在甲、乙两河之间只有KMOP线穿越山脊地区,因此其为甲、乙两河的分水线。

第25题,比较四条线路穿过的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KST线穿越该区域东北部,等高线稀疏,表明地形起伏相对和缓,因此适宜建设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

【答案】 24.B 25.D

二、综合题(共50分)

26.(2011·南昌模拟)冬天漫漫,春天还远,下图中A地区位于世界两大裂谷带之一的攀西大裂谷上,却冬天胜似春天,被称为四川的“三亚”,它就是攀枝花。

这里有富甲天下的矿产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而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冬日三绝”,即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生长时间最快的密集鲜花和罕见的温泉。

根据以上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图中,A处温度范围是多少?

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大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地拥有“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的原因。

(3)请评价当地经济发展的条件。

【解析】 第

(1)题,由A处周围等温线的弯曲状况来看,再结合地理位置判断,A区域温度较高,其外围的等温线温度为10℃,根据等值线的高低规律,A的值为10℃-12℃;特点的描述从趋势和特殊值来表达,原因有纬度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的多少、大气状况、海拔及地面状况等。

(2)题,该地拥有“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的原因要从温度高,太阳光照强的角度来分析;结合材料该地位于谷地,受冬季风的影响小,晴天多,温度高,晴朗干燥。

第(3)题,当地经济发展条件的评价,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分析,结合材料、区域位置、地形特点做出正确判断。

【答案】 

(1)10~12℃。

特点:

总体上自南向北温度递减,比较弯曲或局部闭合。

原因:

纬度因素;地形复杂或多山地、高原,地表崎岖。

(2)原因:

该地位于河谷的背风坡、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故阳光充足。

由于太阳辐射强或阳光充足、河谷地区冬季风难以进入,所以温暖。

(3)有利:

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光热水充足,生物种质资源丰富,适合立体农业开发,旅游资源丰富适合旅游业发展。

不利:

地形复杂或地形不够开阔或多地质灾害,交通没有东部地区发达或地区的对外开放性较弱等。

27.右图为某时刻北半球局部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a、b为晨昏线,且晨昏线由a向b方向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2)图示甲地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3)试说明此季节北京与堪培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解析】 第

(1)题,根据昼夜半球的划分和此时晨昏线与70°N相切可知,太阳直射45°E经线,直射点的纬度为20°S,且70°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2)题,据图可判断甲地位于晨线上,与正午12点(45°E)相差1小时,故甲地的昼长为2小时。

第(3)题,晨昏线由a向b方向移动,说明此时晨昏线向北移动,则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相反。

【答案】 

(1)(45°E,20°S) 70°S及其以南地区

(2)2

(3)北京:

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堪培拉:

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2009年9月14日中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场——海南航天发射场在海南省文昌市开始动工建设。

文昌市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08°21′至东经111°03′,北纬19°20′至北纬20°10′之间,东、南、北三面临海。

海南航天发射场是中国在低纬度滨海地区建设的首个航天发射场。

下图为我国西昌和文昌卫星发射场地理位置分布比较图。

(1)试分析西昌航天发射场的优越条件。

(2)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说明我国在海南省文昌市选址建设航天发射场的理由。

(3)试分析我国在海南建设发射场的重要意义。

【解析】 第

(1)题,从地理位置、地理纬度、气候条件、水源、交通等方面分析即可。

(2)题,从地理纬度、地球自转速度、卫星使用寿命、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条件及经济状况等方面分析作答。

第(3)题,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

【答案】 

(1)纬度低;海拔高;云雾少;无污染,空气透明度高;水源丰富,能满足发射中心的用水需求;交通便利。

(2)海南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卫星容易发射升空,利于延长卫星使用寿命;濒临海洋,地势开阔,便于对卫星的跟踪监测;海南是我国经济落后省份,建航天发射场可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3)①有利于优化我国航天发射场布局,提高我国航天发射综合能力;②促进国际合作和扩大对外航天发射服务;③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旅游业等区域产业发展。

29.(2011·北京东城模拟)读甲、乙两幅图,回答有关问题。

(13分)

(1)图中所示岛屿:

甲图中是________,乙图中是________。

(2)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图,其所示区域范围较________,图示内容较________。

(3)就五带而言,图甲区域位于________带,图乙区域主要位于________带,图甲区域位于图乙区域的________方向。

(4)图甲国家南北距离大约是多少(  )

A.290千米B.190千米

C.400千米D.600千米

【解析】 考查经纬网的应用和比例尺的大小。

(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及轮廓特征判断甲区域为冰岛,乙区域为马达加斯加岛。

(2)题,根据所跨经纬度可判断甲图比例尺较大。

第(3)题,根据经纬度判断即可。

第(4)题,甲图中国家南北跨纬度约2°40′,据此可计算出其南北距离。

【答案】 

(1)冰岛 马达加斯加岛

(2)甲 小 详细

(3)北温 热带 西北

(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