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心灵》电影观后感.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14506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心灵》电影观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美丽心灵》电影观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丽心灵》电影观后感.docx

《《美丽心灵》电影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心灵》电影观后感.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丽心灵》电影观后感.docx

《美丽心灵》电影观后感

  纳什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与理解的家庭与大学校园里,这是精神病患者运用自己良好心理品质战胜疾病的客观条件。

  纳什患病后,除了产生幻觉让他分不清生活中的真实与虚假外,庆幸他有一定自知力。

在亲人的关怀与医院进行药物治疗、胰岛素注射和电休克疗法下,他自己始终有一个信念,要以自己的意志战胜心理或精神疾病。

他没有破罐破摔、,始终配合治疗。

直到老年,虽然这种分裂症没有得到根治,但他仍然坚强地治疗与生活,直到1994年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

应该说,纳什不管是事业上的成功,还是与病魔抗争,最终主要靠他自己。

来自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也许是编剧与导演给我们的深层启示。

  影片取名为《美丽心灵》真是恰到好处。

纳什有着一颗美丽的心灵,他为了承担家庭的重担,为了照顾儿子,为了满足妻子的需要,而停止了吃药。

并在别人的嘲笑与医生的不赞同下,坚强地活着与心理疾病做斗争。

他的心是洁净的,他的坚强意志使他的心灵得到美化。

  艾丽西娅是个美丽的天使,拥有着美丽的心灵,守护着她的爱人。

面对得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丈夫,面临受伤的威胁,抱着刚出生的儿子,她丝毫没有退缩,坚强地承担起了这个在风雨中摇曳的家。

纳什的朋友阿芬问她:

  “你还撑得住吗?

”她说:

  “有的时候我恨纳什,恨上帝。

但每当看者纳什并告诉自己他是我的白马王子时,我便成了一个爱他的人,虽然这样的时候不多,但却足够了。

”多么伟大的女人,至少也该是个了不起的女人。

她是美丽的,她神圣的爱使她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

马丁-汉森等给予纳什帮助和鼓励及关怀的人都拥有一颗美丽心灵,他们用自己宽广并温暖的胸怀接纳了一个有着心理疾病的人。

纳什、艾丽西娅、汉森等人都在用自己的爱架起了一座通往美丽心灵的桥梁。

  其次从电影本身欣赏价值来看,《美丽心灵》无论是情节设计和拍摄手法都不落俗套,出乎观影人的预想。

  而罗素的精湛演技也将纳什的内心世界演绎的极度逼真,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本片都可以作为电影艺术的教学片。

演绎精神病患者和酒鬼是有很大难度的,也是演技派演员的试金石。

原因在于,精神病患者和酒鬼不是希特勒那样的人人公认的混球加坏蛋,他们首先是或者说本质上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病人,所以,极端地表现他们令人厌恶的表象是无法令人信服的;另一方面,他们的所作所为的确给人们,特别是亲人和朋友带来直接的伤害,所以,过多地以同情的心态表现他们也是不准确的。

在这样一个两难困境中,《美丽心灵》采用了首先以主观视角(即纳什的幻想、幻听等)进行描述,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纳什幻想的世界,同时造成观众的错觉,以为那就是真实的情景。

然后又重回客观视角(即纳什所处的真实环境),使观众恍然大悟,而又深深地同情纳什的遭遇。

在这一过程中,罗素的领袖气质和忧郁神情有力地推动了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

  影片另一独到之处在于,没有采用惯常的大量渲染亲人和朋友支持的表现手法,将重心放在罗素身上,借助罗素的个人魅力突出纳什面对困境的超凡勇气、超强意志力和超人智力。

换句话说,本片完全可以更名为《坚强心灵》或《超人之精神病患者版》,这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导演为啥选择罗素这样一个硬汉来演绎经济学家纳什。

当然这也导致影片的致命硬伤:

完美的电影,虚幻的真实,也就是说,影片本身非常成功,但是与真实的纳什相距甚远,准确地说,影片所展现出来的纳什是被人为拔高和神话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