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4967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docx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通案

4.人体的组成

教学设计思想: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包括其名称和大致的解剖位置,运用类比的方法,理解由细胞、组织、器官到系统的结构层次关系,借助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激发学生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类比(建筑物的层次、结构)的方法举例说明人体的构成。

2.能借助工具(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各种细胞的外形有什么区别。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归纳出绝大多数生命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2.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人体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的关系。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细胞是怎样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不断提供物质和能量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等方法初步认识人体的组成。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人体结构模型,显微镜,各种细胞装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

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那么人体内部有哪些器官呢?

这些器官又是如何构成我们人体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体的组成。

(二)新课教学

◆活动

1:

认识人体的组成

1.出示人体结构模型。

提问:

说说我们人体内部由哪些器官组成?

把你所知道的人体内部器官画出来。

2.参照P20图,将人体内部的主要器官在自己身体相应的位置上找出来。

3.介绍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的名称。

器官:

心脏、肺、胃、肝脏、大肠、小肠、肾脏、脑

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

4.讲述:

我们已经认识了建筑物的组成,说说它和人体的组成有哪些相似之处?

提示:

(1)观察教材P21图片。

(2)用类比的方法:

人体的结构层次与建筑物的结构层次。

讲述:

细胞相当于“砖结构楼房”中的砖;组织(由许多细胞组成)相当于墙(由许多砖砌成);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组成)相当于房间(由不同的墙面围成);

系统(由不同的器官组成)相当于单元(由多个功能不同的房间组成);

人体(由八大系统组成)相当于楼房(由多个单元建成)。

(3)同学间相互交流。

人体的构成:

各种人体细胞——各种人体组织——各种人体器官——各种人体系统——人体

5.人体的结构除了与建筑物的结构有一定相似外,与机器和植物的结构也存在一定

的相似之处。

请选择某种机器或植物与人体的结构进行类比。

植物体的构成:

各种植物细胞——各种植物组织——各种植物器官——各种植物系统——植物

机器的构成:

铁分子——各种形状的铁块——各种零件——各种操作系统——机器

6.提问:

通过对人体结构的认识,说说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学生:

细胞

板书设计:

第四课人体的组成

1.人体的内部器官

心脏、肺、胃、肝脏、大肠、小肠、肾脏、脑

2.人体的主要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

3.人体的构成

各种人体细胞—各种人体组织—各种人体器官—各种人体系统—人体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就是细胞,那么细胞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吧!

(二)新课教学

◆活动

2:

观察细胞

1.提问:

与人体一样,构成其他动物、植物生命体的基本单元是细胞。

关于细胞你都知道什么?

学生交流。

教师:

细胞非常小,想想我们用什么工具观察它们?

学生:

显微镜。

2.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1)出示显微镜、介绍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目镜、镜筒、物镜、镜臂、载物台、镜座

(2)观察细胞

步骤:

①将细胞的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②调节显微镜,直到能看清楚细胞为止。

③观察细胞,并描述自己看到的细胞形状。

学生分组观察各种细胞的装片,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画下来。

3.交流。

教师:

刚才我们借助显微镜观察了一些细胞,你观察了哪几种细胞,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

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外形上有什么区别?

细胞是怎样构成人体的?

学生讨论、交流。

4.教师小结:

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

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

板书设计:

第四课人体的组成

1.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

2.显微镜的构造。

目镜、镜筒、物镜、镜臂、载物台、镜座

3.观察的细胞

(1)动物表皮细胞

(2)植物表皮细胞

(3)人口腔上壁细胞

(4)人血细胞

(5)人的神经细胞

教学反思:

 

5.消化与吸收

教学设计思想:

以“小冬”同学为代表,描述了现在一些青少年同学中经常出现的不注意饮食卫生的现象,借此加强学生对饮食与身体健康关系的重视程度,调动学生探究食物在人体中被消化与吸收的积极性,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饮食的重要性,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已知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人体消化道模型。

2.能通过调查发现引起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

3.能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有关消化系统的问题。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2.能分工合作制作模型。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2.能举例说出各个消化器官的位置和作用。

3.能举实例说明暴饮暴食对各个消化器官的危害。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探究治疗消化不良药物的作用。

2.能根据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举例说明养成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原因。

3.能举实例说明技术的进步给诊断和治疗疾病带来的帮助。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想像等多种方法在记住消化道名称的基础上,探究消化器官的作用,逐渐感悟到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人体消化系统模型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创设情景:

生日聚餐会上,小冬胃口大开,一通狼吞虎咽后,忽然感觉到胃里不太舒服,四肢无力,同学们把他送到消化科。

提问:

你遇到过“小冬”这样的事情吗?

医生可能会对小冬说什么?

小冬会从中学到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

提问:

同学们为什么要将小冬送到医院去?

学生交流。

讲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妙的旅行。

(二)新课教学

◆活动

1:

奇妙的旅行

1.出示人体消化系统模型。

提问:

你想知道食物是怎样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吗?

学生观察。

提问:

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经过哪些消化器官?

这些器官在身体里的位置和作用是怎

样的?

学生:

(1)讨论。

(2)汇报: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板书)。

2.介绍重要的消化腺。

教师:

肝脏、胰脏和唾液腺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

医生给小冬开的药主要成分可能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

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板书设计:

第五课消化与吸收

1.消化过程: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两个重要的消化腺:

肝脏和胰脏。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

当我们随心所欲地“大吃大喝”时,是否想过我们身体中消化器官的感受?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在节日里的诉说吧!

(二)新课教学

◆活动

2:

倾听它们的“诉说”

1.活动任务。

教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5资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戴上各自所扮演角色的标志

进行“诉说”表演。

2.交流。

(1)解释为什么要将小冬送到医院去?

(2)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才能保证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保持我们的健康?

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养成合理、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

★拓展

1:

调查消化系统疾病

1.布置任务:

调查消化系统疾病,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与消化系统有关的疾病有哪些?

它们是怎样引起的?

应该如何积极地预防和治疗?

2.与同学交流本组的调查结果,设计图表,对全班同学的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拓展

2:

制作消化道模型。

教师:

食物在消化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消化器官相互连接,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消化道,让我们制作一个消化道模型吧。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参考P26提示,制作消化道模型。

学生展示本组的模型,交流评价。

教师:

关于消化系统,你们还想研究哪些问题?

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第五课消化与吸收

肝脏:

解毒功能。

口腔:

咀嚼,分泌唾液腺。

胰腺:

消化腺。

胃:

消化。

教学反思:

6.呼吸与交换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主要讲呼吸系统,让学生通过体验呼吸、制作肺模型、测量肺活量、召开呼吸与保健信息发布会等活动,识别呼吸系统中主要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呼吸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呼吸与保健的具体措施。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正确观察出吸气与呼气时胸部发生的变化。

2.能按照要求制作一个模拟肺进行呼吸的模型。

3.能运用调查的方法,获得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信息。

4.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5.能解释每个人肺活量和心率不同的现象。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换自己的看法。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有根据地解释人体吸气和呼气的过程。

2.能利用模型解释呼吸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

3.能举例说明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分别提出几条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和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的具体措施。

2.能举例说明感冒时,应选择哪些药物治疗,并能对自己的选择说明理由。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探究呼吸的过程及呼吸系统

疾病的产生和预防问题。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有关肺的图片或模型,测量肺活量的仪器。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观看“肺”的图片

提问:

你知道这是人体的哪个器官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

学生交流。

2.讲述:

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每天大家都会自然的呼气和吸气,今天我们就再次

体验一下呼吸。

(二)新课教学

◆活动

1:

体验呼吸

1.呼吸时胸部的变化。

教师:

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呼吸的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完成的。

你仔细

分析过自己吸气和呼气时胸部是怎样变化的吗?

学生:

(1)互相观察小组同学深呼吸时的胸部变化,体验呼吸的过程。

(2)交流呼吸的过程。

①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

②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

教师:

你观察过吹气球时胸部的变化吗?

学生:

吹气球,观察汇报。

讨论:

怎样利用这种变化解释呼吸时空气被吸入和废气被排出的过程?

2.分析人体呼吸的过程。

出示人体呼吸过程流程图。

学生:

观察、描述人体的呼吸过程。

呼吸过程:

新鲜空气—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

废气—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

教师小结:

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讲述:

我们已经了解了人体的呼吸过程,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肺的模型,模拟呼吸

的过程。

学生:

(1)讨论、设计方案。

(2)交流制作方法。

(3)制作“肺”模型。

板书设计:

第六课呼吸与交换

1.呼吸时的胸部变化:

①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

②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

2.呼吸过程:

新鲜空气—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

废气—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

人时时刻刻要通过呼吸与外界进行气体的交换,几乎每个人都患过呼吸系统疾病。

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呼吸系统的健康呢?

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二)新课教学

◆活动2:

呼吸与保健。

1.提问:

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呼吸系统的健康呢?

学生:

(1)阅读有关资料。

(2)汇报、交流。

2.调查与交流。

选择生活中有关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进行调查,以“呼吸与保健”为题,召开一个信息发布会,将自己的调查结果用最喜欢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并共同提出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的具体措施。

3.阅读教材P30有关感冒的资料。

教师:

你自己感冒过吗?

如果要服药你会选择感冒药吗?

学生:

交流。

教师:

选择药品时,我们应该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从说明书中了解药品的有关信息。

学生:

阅读感冒药说明书。

教师:

如果你感冒了,会选择那种药,为什么?

学生:

汇报。

教师:

仅仅靠感冒药能治好感冒吗?

为什么?

怎样才能减少呼吸系统的疾病?

★拓展:

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

教师:

指导学生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学生:

将自己的肺活量与小组其他同学进行比较,并分析肺活量不同的原因。

讲述:

适当的加快呼吸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氧气。

教师要求学生测量自己在平静时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提问:

在哪些情况下呼吸会加快?

为什么?

板书设计:

第六课呼吸与交换

1.调查生活中有关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

2.了解感冒。

(1)感冒是呼吸道传染病。

(2)病源:

细菌或病毒侵染呼吸道引起的。

(3)选择药时要注意阅读药品说明书。

教学反思:

 

7.循环与运输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将引导学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学习。

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激发学生探究氧气和养料的运输问题,通过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利用泵灌溉图、人体循环系统示意图、食物传送示意图——孩子们从传送带上取食物并将垃圾放回到传送带上)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分析,是什么力量“推动”血液在我们体内的血管中不停地循环往复流动。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类比或联想的方法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假设。

2.能想出2种以上测量和计算心率或脉搏的方法。

3.能通过挤压网球推测并描述心脏是怎样工作的。

4.能初步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

5.能运用一种调查的方法寻找治疗心脏疾病的新技术。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将自己的方法或观点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正确说出心率的定义。

2.能举例说明哪些因素能影响心率的变化。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举实例说明新技术如何帮助人们解除疾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综合运用以往学过的方法探究与“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相关的问题。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人体循环系统图,医用听诊器,计时工具。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

一个工厂要不断地运来它所需要的原材料,并要运走它生产出来的合格产品和废物,可以用什么工具来运呢?

学生:

飞机、火车、汽车、轮船„„

教师:

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我们可以用运输系统来概括。

也就是说,一个工厂需要一个运输系统。

我们的人体好比一个工厂,也需要一个运输系统,需要把肺吸进的氧气和小肠吸收的养料运到全身各处,也要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到肺和其他器官,排出体外。

那么,人体的运输系统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二)新课教学

出示人体循环系统图。

教师:

是什么力量“推动”血液在我们体内的血管中不停地循环往复流动呢?

学生:

观察水泵及食品传送图,从中寻找答案。

◆活动1:

测量心率

1.介绍心率及测量心率的方法。

(1)分组制作简易听诊器。

测一测自己和同学的心率,将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并用曲线图表示出来。

学生交流测量结果。

(2)计算自己在一天中心跳的次数。

心率×24小时×60分

2.心脏的工作原理。

(1)情景创设

用一只手握柱一个网球(或较硬的小皮球),在一分钟内用力挤压它,挤压的次数与一分钟内自己心跳的次数相同。

问题1:

体验手的感觉。

问题2:

用力挤压网球后手的感觉如何?

由此联想心脏是如何工作的?

(2)教师指导学生用手反复握拳,体验心脏的工作。

提问:

谈谈你的感受?

讲述:

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

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教师:

我们用简易听诊器听到了自己的心脏跳动,我们还可以用摸脉搏的方法了解心脏跳动的情况。

你能用几种方法测量脉搏?

学生:

观察后汇报摸脉搏的情况。

教师:

心跳和脉搏的频率一致吗?

学生:

一致。

板书设计:

第七课循环与运输

1.介绍心率及测量心率的方法。

工具:

听诊器。

心率: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2.心脏的工作原理。

心脏收缩——血液进入血管——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

在一天中我们的心跳快慢会发生一些变化,有些时候会感到心跳加快,全身发热,甚至流出汗来。

那么,心跳的快慢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二)新课教学

◆活动2:

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

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

猜想假设。

教师:

怎样证明自己的假设呢?

学生:

(1)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3)分组开展探究活动。

(4)汇报交流探究结果。

教师小结:

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心跳加快时,输送到全身的血液增多,以满足人体的需要。

◆活动3:

调查新技术在医疗中的作用。

教师:

新技术在医疗中的发展和应用能够帮助人们摆脱病痛,甚至重新获得生命;你

知道哪些医疗方面的新技术?

这些新技术又是怎样帮助人们的呢?

学生:

交流自己组搜集到的有关医疗方面的新技术。

板书设计:

第七课循环与运输

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1)紧张。

(2)吃辣或烫的东西。

(3)„„

教学反思:

8.心理与适应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将在引导学生学习感觉、思维、情绪等功能的过程中,渗透神经系统在维持人体正常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通过一系列颇具趣味性的体验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心理活动的兴趣。

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步了解感觉器官的作用,知道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反应,了解一些适应现象及对错觉的体验。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游戏中出现的反应现象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2.能辨别出每一个刺激——反应中的刺激、接受刺激的感官、反应行为和参与反应的结构。

3.能用比较法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适应现象”。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产生“反应时”现象的原因。

2.能举实例说明什么是“错觉”。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举出3个以上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适应现象的实例。

2.能设法找出自己身边利用错觉现象的实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活动感悟人的心理感觉、思维等功能。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木棒,小旗子,有关错觉现象的图片。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

人类不仅具备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身体运动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具有感觉、思维、情绪等重要的心理功能。

这些心理功能主要是由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实现的。

神经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它们是如何实现人的心理功能的?

(二)新课教学

◆活动1:

刺激—反应游戏

教师:

介绍游戏方法。

学生:

分组开展游戏。

教师:

为什么从刺激出现到做出反应,会间隔一段时间?

在同一游戏中,不同的做出反应的快慢有差别吗?

学生:

分组讨论后汇报(可借助科学在线的资料)。

教师:

在各种刺激—反应游戏中,是什么刺激引起了反应?

这些刺激是通过哪种感觉器官感受到的?

学生:

分组讨论,完成记录表。

学生:

汇报,交流。

◆活动2:

认识各种适应现象

教师: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我们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学生:

观察看图片,认识各种适应现象。

教师:

除感觉器官方面的适应外,还存在另一类适应现象。

学生:

体验另一类适应现象。

教师:

从以上各种不同的适应现象中,能够发现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

交流。

★拓展:

体验错觉

教师:

在大多数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的情况是一致的。

然而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情况并不相同,这就是错觉。

学生:

体验错觉

教师:

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过其他错觉现象吗?

人们是怎样应用错觉现象的?

板书设计:

第八课生理与适应

1.刺激——反应游戏。

(1)逃避打手游戏。

(2)快速抓棒游戏。

(3)快速指认五官游戏。

(4)旗语游戏。

教学反思:

9.健康成长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用简洁生动的语句表达了人体的发育成长是再自然不过的必然规律,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进入青春期时自己身体和心理可能会出现的变化,怎样正确看待和处理在这一时期可能会出现的疑惑和问题,帮助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正确的行动体验成长的快乐。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曲线图中分析出人在生长过程中各时期变化的特点。

2.能利用问卷进行调查、统计。

3.能通过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女(男)生欣赏具有什么样特点的男(女)生。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意识到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2.能把自己获得的有关青春期健康的信息告诉其他同学。

3.能举例说明与家长、老师交流自己心中苦恼的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身体已经发生了哪些变化。

2.能举实例说明“青春期”自己应注意的生理问题。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与异性同学交往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通过数据、资料的分析和交流,逐渐科学地认识青春期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各种变化,用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现在和未来的生活。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逐渐发生着一系列奇妙的变化,有的阶段变化非常明显,有的阶段变化又不太明显,你注意到了吗?

(二)新课教学

◆活动

1:

体验成长的快乐

学生:

观察身高、体重和肺活量的统计图表,分析身体在不同时期发生的变化。

教师:

指导学生正确识读曲线图。

学生:

将分析出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