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5168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8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有机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有机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有机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有机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有机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有机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有机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有机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有机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有机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有机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有机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有机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有机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有机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有机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有机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有机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有机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机复习.docx

《有机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复习.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机复习.docx

有机复习

高考有机化学复习策略

新课标下的有机化学考什么?

怎么考?

如何应对?

是我们每位化学教师必须研究的三个问题。

要明确考什么的问题,就应认识教材、大纲、考试说明之间的关系,应立足教材,依据大纲,研读说明;要明确怎么考的问题,就应研究高考试题;要解决应考问题,就应在此基础上分析学情,制定复习计划。

一、研究高考

(一)研究考试说明,明确复习目标

高三化学复习中有机化学的复习一般是在一轮的后期,我们手中已经有了新的考试说明,在教材、大纲、考试说明三个文本中考试说明应该是范围最小的文本,因此有机复习应重点研读考试说明,根据说明可将要求分为了解和掌握两大类。

Ⅰ考试说明中的了解内容

1.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同系物等概念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列举异构体。

3.烷烃、烯烃的命名原则。

4.确定有机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5.有关分子式计算

6.列举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7.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成分;

8.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中的主要作用;

9.关注有机化合物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10.油脂、糖类(以葡萄糖为例)、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11.食品、营养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药物食品添加剂、毒品

12.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作用

13.合成高分子的主要品种和主要性质、用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新型高分子材料。

14.加聚、缩聚、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15.根据高分子的组成结构找单体

Ⅱ考试说明中的掌握内容

1.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各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2.以一些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乙醇、溴乙烷、苯酚、乙醛、乙酸、乙二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3.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

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

(二)研究高考试题,总结热点,归纳方法

1、近几年高考题

试题一(2008年天津试卷27)(19分)某天然有机化合物A仅含C、H、O元素,与A相关的反应框图如下:

(1)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S→A第①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B→D__________________、

   D→E第①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A→P_________________。

(2)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P、E、S的结构式: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在浓H2SO4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F与足量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与D具有相同官能团的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取代(或水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酯化(或取代)反应

(2)碳碳双键  羧基

 

【分析】考查知识点:

官能团转化,同分异构的书写(多取代),判断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考查能力:

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类型、官能团,根据式量的变化、及性质推断官能团个数,根据成环特点推断碳链,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试题二(09天津18分)请仔细阅读以下转化关系:

A是从蛇床子果实中提取的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酯类化合物;

B称作冰片,可用于医药和制香精、樟脑等;

C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分子中含有4种氢原子;

D中只含一个氧原子,与Na反应放出H2;

F为烃。

请回答:

(1)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不能发生的反应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

a.氧化反应b.聚合反应c.消去反应d.取代反应e.Br2加成反应

(3)写出D→E、E→F的反应类型:

D→E__________________、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物H是F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为56,写出H所有可能的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A、C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给F命名:

A:

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F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E→D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10H18O

(2)be

(3)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4)C5H10CH2=CHCH2CH3CH2=C(CH3)2

CH3CH=CHCH3的顺反结构

(5)

(CH3)2CHCH2COOH3-甲基-1-丁烯

(6)(CH3)2CHCH2CH2Br+NaOH(CH3)2CHCH2CH2OH+NaBr

【分析】考查知识点:

根据结构书写分子式,官能团转化,同分异构的书写(含顺反异构),判断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书写,命名,核磁共振。

考查能力:

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类型、官能团,根据式量的变化推断官能团个数,根据核磁共振推断结构,根据隐含信息推断官能团位置,新信息的灵活应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试题三(09宁夏39)[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

A~J均为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

实验表明:

1D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2核磁共振氢谱表明F分子中有三种氢,且其峰面积之比为1:

1:

1;

3G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41molJ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放出22.4L氢气(标准状况)。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A的结构简式为____(不考虑立体结构),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___反应;

⑵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⑶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E中官能团有_______(填名称),与E具有相同官能团的E的同分异构体还有____(写出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结构);

4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I生成J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

(1)BrCH2CH=CHCH2Br取代(或水解)

(2)

(3)

羧基、羟基

(4)

(5)

【分析】考查知识点:

简单计算,同分异构的书写,判断反应类型,核磁共振,化学方程式,官能团名称。

考查能力:

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类型、官能团,根据性质推断官能团,根据核磁共振推断结构,根据化学反应推断官能团个数,根据成键特点推断官能团,正向思维。

2、有机化学试题的特点

(1)突出主干

有机试题所涉及的内容绝大多数属于主干知识,仍然关注传统的考试热点和重点,即:

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理解),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的迁移(掌握),有机物的分子式的确定(简单计算),有机合成和有机物结构的推断(综合应用)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掌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种类(掌握),有机实验。

(2)载体新颖

有机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医药、新科技等有密切联系,分析近几年新课标的高考试题,从实际中取材命制的有机试题俯拾皆是,而且由于有机化学新的理论、生产工艺、材料不断涌现,给命题者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取材更加新颖、考查更加灵活。

(3)重视表达

有机试题采用由浅入深的有层次的设问方式,使考生能得分,而得满分又不易,有机试题要求考生书写化学用语规范,例如:

物质名称、化学式(分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等。

(4)突出推理

以能力立意为指导,加大学科内知识相结合的趋势,突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强调考生对学科内知识的融会贯通,坚持对简单计算和推理的考查,以最基础、最典型的有机物为基点,给出信息,超越教材,要求学生对陌生度比较高、结构比较复杂的有机物的相关情景进行推理。

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检验学生能否在考试的氛围中迅速理解、提取信息,迁移、重组知识。

(三)研究教材与考题的关系

 现在的高考强调以“能力立意”命题,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因为综合卷容量有限,无法追求考查知识的覆盖面。

理综考查的知识点随机性增大,今年的热点不一定是明年的热点。

这就意味着课本上的知识,任何一处主干知识都将会是“热点”,无主次之分。

为此,高考复习备考一定要降低复习重心,立足考试说明,回归教材,踏踏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材

考题

各类物质的通式

(陈述性知识)

运用不饱和度判断可能的物质类别即可能含有的官能团;(程序性知识)

各类官能团的性质

同系物或有相同官能团物质的反应方程式的表达(已有知识的迁移)官能团之间的转化、多官能团

代表物的性质

书写新的反应方程式

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种类的判断

基本反应类型

1,3—丁二烯的加成

新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

1,3—丁二烯的加成与乙烯的成环反应

(知识的迁移)

苯的结构

根据结构书写分子式

二、研究学生因材施教

(一)、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复习难度

我校2010届学生在07年录取时全市排在第十八位,学习能力不是很强,难题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讲明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备考是一定要降低重心,立足基础,回归教材,抓主干知识;对考试说明规定的每个知识点都要认真落实,重视细节;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形成坚实的知识体系,最终达到提升能力的目标。

(二)、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调整课堂模式

在复习中,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学案导学(读教材),任何参考资料都不能完全代替课本。

基础都出自课本,无论是简单题、还是难题它的“根”都离不开课本,都能从课本上找出解题依据。

在复习中要增强对课本的使用意识,以课本为复习过程的支撑点,按照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内容,以学案为载体逐条逐项的对照过关,即将零碎分散而繁杂的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线,再将各知识线并联成知识网(梳理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利用形成性测试(落实高考题型)由于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掌握大量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就必须跳出题海,突出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找出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审题)→回忆、联想相关的知识(构思)→应用知识点解决问题(解答)。

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不要怕学生思考不出来而代替了他们的思考。

对测试中的错题进行重组,找出测试中错误的知识性的、心理性的、能力性的因素,从根本上防止错误的重复。

形成测试-反馈-矫正-达标的教学模式。

(三)、教给学生自主复习提升迁移能力

有机推断题中的信息迁移题主要是考查考生敏捷地接受新信息,并将新信息与旧知识相结合,由形似模仿变成神似模仿,以及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自学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的途径有两个:

一是在学习中养成自我获取知识、独立思考的习惯,利用小组交流经常对同伴、教师的讲解和教材内容提出质疑,不断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完善。

二是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有机信息迁移题进行训练。

懂得怎样审题,怎样从试题给出的信息中寻找与解题有关的主要信息,排除干扰信息;怎样将信息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建立新的网络关系进行分析和推理。

 

三、有机化学复习策略

(一)遵循考纲,分析学生,制定计划

(1)确定复习目标:

复习规律、训练方法、提高能力。

(2)选择复习方法:

设计学案构建网络搭建平台

归纳专题反思错题迁移信息落实能力

(二)复习规律

1、以知识结构为主线,突出专题

(1)确定有机物结构的方法

(2)分类、命名、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3)代表物结构性质、官能团的性质和应用

(4)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5)重要的有机实验

(6)有机计算(有机化合物燃烧问题)

(7)有机合成和有机物的推断

知识归纳

例如:

Ⅰ有机实验知识归纳

1、有机物的鉴别、鉴定

官能团

加试剂

现象

酚羟基

Fe3+

紫色溶液

浓溴水

生成白色沉淀

苯的同系物、

有还原性的物质等

酸性KMnO4

KMnO4紫色溶液褪色

氧化还原反应

 碳碳双键、碳碳三键

溴水

溴水褪色

加成反应

—CHO醛基

银氨溶液

银镜(水浴加热)

新制Cu(OH)2

砖红色沉淀

-COOH羧基

NaHCO3

气泡

-OH醇羟基

Na

气泡

2.典型有机物的制取:

①CH4②CH2=CH2③CH≡CH④C2H5-Br⑤CH3COOC2H5

3.典型有机实验操作归类:

①水浴加热:

银镜反应、乙酸乙酯水解、糖水解、制硝基苯、制酚醛树脂

②温度计水银球位置:

制乙烯、石油蒸馏、制硝基苯

③导管冷凝回流:

制溴苯、制硝基苯、制酚醛树脂

④防倒吸:

制乙酸乙酯、制溴苯

4.有机物分离提纯方法:

①萃取、分液法②蒸馏法③洗气法(还有渗析、盐析、沉淀法等)

5.有机实验现象描述:

如:

燃烧实验:

①在空气中点燃乙烯:

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②在空气中点燃乙炔:

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③苯在空气中燃烧:

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烈的黑烟。

 

6.重要有机实验的操作要点

操作要点

有机实验

催化剂

温度

冷凝回流

其他

Fe

常温

接收HBr装置注意防止倒吸

浓H2SO4

60℃水浴

注意液体加入顺序,使用温度计

制CH3COOC2H5

浓H2SO4

加热

冷凝不回流

加入液体顺序要注意;用饱和Na2CO3溶液接收产物

淀粉水解

稀H2SO4

水浴加热

×

水解产物用银氨溶液及新制Cu(OH)2检验,需先用碱中和酸

实验室制乙炔

不需要

不加热

×

固液反应速率快,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硫化氢的吸收

实验室制乙烯

浓H2SO4

170℃

×

使用温度计,浓H2SO4与乙醇体积比为3∶1,注意加碎瓷片

Ⅱ、物理性质:

①常温下呈气态:

碳原子数在四以内的烃、甲醛、一氯甲烷

②易溶于水:

低碳的醇、醛、酸

③微溶于水:

苯酚、苯甲酸、C2H5-O-C2H5、CH3COOC2H5

④与水分层比水轻;烃、酯(如:

苯、甲苯、C2H5-O-C2H5、CH3COOC2H5)

⑤与水分层比水重:

卤代烃(溴乙烷、氯仿、四氯化碳、溴苯等)、硝基苯、液态苯酚

⑥有芳香气味:

苯、甲苯、CH3COOC2H5、CH3CH2OH

Ⅲ、有机反应归纳

①取代反应:

(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烃水解)

卤代:

烷烃、苯及同系物;

硝化:

苯及同系物;

酯化反应、酯的水解、醇的分子间脱水、醇与氢卤酸反应

②加成反应:

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羰基(醛、酮)(加H2、加H2O、加X2)

③消去反应:

邻碳失氢(卤代烃的消去、醇的消去)

④水解反应:

(卤代烃的水解、酯的水解、酰胺的水解、糖的水解等)

⑤酯化反应:

A.形成酯的酸不一定是羧酸,也可以是无机酸,如硫酸、硝酸等。

B.二元酸和二元醇反应形成的酯可以是链状的酯,也可以是环状的酯(如

),也可以通过缩聚反应形成聚酯类高分子

(如

C.同一物质内若既有羧基又有羟基,在适当条件下可形成内酯或高分子,如:

D.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酯应抓住其结构特征,如羧酸酯应具有—COOC—结构,硝酸酯应具有—C-O-NO2结构,要注意区分具有—C-NO2结构的物质属硝基化合物,而不是酯。

E.酯化反应的逆过程即为酯的水解,酯可相应发生醇解、氨解反应

F.酯化反应知识的迁移(类比)

其中肽键的形成可概括成:

羧基脱羟基,氨基脱氢。

⑥聚合反应:

加成聚合(加聚)反应(乙烯加聚、丙烯加聚、乙炔聚合成苯)

缩合聚合(缩聚)反应(聚酯类高分子、酚醛树脂的合成)(名称不作要求)

⑦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醇的氧化、醛的氧化、醛的还原等)

⑧脱水反应:

(分子内脱水、分子间脱水)

⑨裂化反应:

(石油的催化裂化等)(通常考的有:

①—⑦反应)

Ⅸ.有机官能团的相互影响

1.链烃基对其他官能团的影响

①酸性HCOOH>CH3COOH>CH3CH2COOH

②甲苯的硝化反应产物是三硝基甲苯,而同样条件下的苯的硝化只能生成一硝基苯。

2.苯基对其他基团的影响

①水、醇、苯酚提供氢离子的能力R-OH<H-OH<C6H5-OH

②烷烃和苯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的同系物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羟基对其他官能团的影响

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邻、对位上的氢原子更易被取代受—OH的影响,

苯酚中苯环上的氢被取代变得更容易了

2.构建知识网

例如:

官能团的转化:

(1)、单一官能团

(2)、双官能团

(3)常见物质

(4)芳香族

(三)突破难点

1、同分异构

2、有机合成及推断

3、有机信息给予

4、有机化学反应

5、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例如:

Ⅰ、同分异构

Ⅱ、有机推断

有机推断的解题模式、方法和思路

⑴有机推断题的解答思维模式:

特征反应、条件、现象

推知官能团种类

断键位置、隐含信息

有机推推知官能团位置综合分析

断题解简单计算确定有机物结构

题模式推知官能团数目

产物结构

推知碳架结构

⑵解答有机推断题的常用的思维方法:

①顺推法:

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为主线,采用正向思维,得出正确结论。

②逆推法:

以有机物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为主线,采用逆向思维,得出正确结论

注意:

在有机推断中思路要开阔,打破定势。

应该考虑到某有机物可能不止一种官能团,或者只有一种但不止一个官能团。

要从链状结构想到环状结构等。

③夹击法: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出发,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为主线,推出中间过渡产物,从而解决过程问题并得出正确结论。

④分层推理法:

依据题意,分层推理,综合结果,得出正确推论。

⑶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此类试题通常以框图题的形式出现,解题的关键是确定突破口。

知识归纳

Ⅰ官能团的推断和引入

1、官能团的推断

定性推断:

常见的实验现象与相应的结构:

(1)   遇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

(2)   遇FeCl3溶液显紫色:

(3)   遇石蕊试液显红色:

(4)   与Na反应产生H2:

(5)   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

(6)   与Na2CO3溶液反应但无CO2气体放出:

(7)与NaOH溶液反应:

(8)发生银镜反应、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

(9)常温下能溶解Cu(OH)2:

(10)能氧化成羧酸的醇:

能氧化成酮的醇,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

(11)能水解:

(12)既能氧化成羧酸又能还原成醇:

定量推断:

(1)  与X2、HX、H2的反应:

取代(H~1X2)

加成(C═C~1X2或HX或H2;

C≡C~2X22HX或2H2;苯环~3H2)

(2)银镜反应:

─CHO~2Ag;(注意:

HCHO~4Ag)

(3)与新制的Cu(OH)2反应:

─CHO~2Cu(OH)2;─COOH~1/2Cu(OH)2

(4)与钠反应:

─OH~1/2H2

(5)与NaOH反应:

一个酚羟基~1NaOH;一个羧基~1NaOH;一个醇酯~1NaOH;

一个酚酯~2NaOH;R─X~1NaOH;C6H5─X~2NaOH。

(6)与NaHCO3:

一个羧基~1CO2;

2、官能团的引入

(1)、引入C─C:

(2)、引入C═C或C≡C:

(3)、苯环上引入

(4)、引入─X:

(5)、引入─OH

(6)、引入─CHO或酮:

(7)、引入─COOH:

(8)、引入─COOR

(9)、引入高分子:

3、有机合成中的成环反应

类型

方式

酯成环(—COO—)

二元酸和二元醇分子间的酯化成环

分子内酸醇的酯化成环

醚键成环(—O—)

二元醇分子内脱水成环

二元醇分子间脱水成环

肽键成环

二元酸和二氨基化合物成环

氨基酸分子内或分子间脱水成环

不饱和烃

单烯和二烯加成乙炔低度聚合

一元醛分子间

如乙醛聚合为六元环

4、官能团间的转换

(1)不同官能团间的转换

R-X-C=C-R-OHRCHORCOOH

(2)通过某种途径使一个官能团变为两个

如CH3CH2OH→HOCH2CH2OH。

(3)通过某种手段,改变官能团的位置。

5、官能团的保护

如:

(1)氧化羟基时同时存在双键,需先加成(HX)—氧化—消去。

(2)有氧化反应时酚羟基在转化中也需要保护,先将酚羟基转化为醚,然后氧化,最后再设法消除(信息给予)。

6.碳骨架的增减(信息给予)

(1)增长:

有机合成中碳链的增长

如信息:

2CH3CH2Br+2NaCH3CH2CH2CH3+2NaBr

另:

常见方式为有机物与HCN反应以及不饱和化合物间的加成、聚合等。

(2)变短:

如烃的裂化,某些烃(如苯的同系物、烯烃)的氧化,羧酸盐脱羧反应等。

O

如R1CH=CR2Zn/H2OR1CHO+R2CR3

R3O3

Ⅱ有机物推断的突破点

1.从物质的特征性质突破

物质类别

特性

双键和三键

溴水褪色、高锰酸钾褪色

醇羟基

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铜催化与氧气反应、浓硫酸加热(消去、酯化)

醛基

银镜反应、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催化加氢

羧基

与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浓硫酸(酯化反应)

酯类

稀硫酸、氢氧化钠条件下水解

酚类

浓溴水(白色沉淀);氯化铁溶液(紫色溶液)

卤代烃

氢氧化钠水溶液取代;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生成三键、双键、二烯烃)

2.从反应的特征条件突破

(1)NaOH水溶液,发生卤代烃酯的水解反应

(2)NaOH的醇溶液,加热,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3)浓硫酸、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醇消去酯化成醚硝化纤维素水解

(4)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5)氢气加入催化剂(Pt或Ni),加热,发生不饱和键的加成反应

(6)稀硫酸加热,发生酯类、淀粉的水解反应

(7)氧气(Cu或Ag做催化剂)加热,或氧化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