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5569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docx

《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docx

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

吉林大学各学部教师申报副教授职务学术业绩条件

一、人文学部

(一)教学要求

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要求具有充足的本科课时量和一定的课程门次,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优秀;参与课程、教材等教学建设;取得教学科研成果并承担教学科研项目。

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要求具有一定的本科课时量,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良好以上。

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凡承担指令性本科教学任务的单位要求具有基本的本科课时量,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良好以上。

(二)科研要求

1.须以项目负责人身份主持D类及以上科研项目。

2.研究成果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D类及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及以上,或取得相当水平的其它科研成果。

二、社会科学学部

(一)教学要求

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要求具有充足的本科课时量和一定的课程门次,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优秀;参与课程、教材等教学建设;取得教学科研成果并承担教学科研项目。

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要求具有一定的本科课时量,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良好以上。

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凡承担指令性本科教学任务的单位要求具有基本的本科课时量,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良好以上。

(二)科研要求

1.须以项目负责人身份主持D类及以上科研项目。

2.研究成果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D类及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及以上,或取得相当水平的其它科研成果。

三、理学部

(一)教学要求

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要求具有充足的本科课时量和一定的课程门次,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优秀;参与课程、教材等教学建设;取得教学科研成果并承担教学科研项目。

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要求具有一定的本科课时量,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良好以上。

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凡承担指令性本科教学任务的单位要求具有基本的本科课时量,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良好以上。

(二)科研要求

1.教学为主: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C类项目1项,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10万元,取得不少于1项相当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水平的成果。

2.教学与科研并重: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A类项目1项,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20万元,发表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不少于1项(国家奖的前3名、部省级一等奖的前2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1名),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2)获国家级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3)主持制定标准或未转让新药证书或动植物新品种等不少于1项。

(4)再发表不少于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或相当数量被EI检索的学术论文。

3.科研为主: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A类项目1项及以上,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30万元,发表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不少于1项(国家奖的前3名、部省级一等奖的前2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1名),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2)获国家级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3)主持制定标准不少于2项,或未转让新药证书或动植物新品种等不少于1项。

(4)再发表不少于2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或相当数量被EI检索的学术论文。

4.说明:

(1)国家发明专利1项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1篇;国际标准1项相当于国家标准2项,国家标准1项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

(2)科技奖励:

国家级奖的前三名、部省级一等奖的前二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一名,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3篇。

国家级奖的第4-6名、部省级一等奖的第3-5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2名,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

(3)学术论文均为第一责任作者,影响因子为零的论文应剔除,被E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1篇。

对于高水平学术论文,依据水平可适当加倍计算。

(4)对于重大原创性成果、重大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经济效益显著,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可由校长直接提名聘任。

(三)其他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交叉、侧重人文社科应用的学科,参考人文社科副教授职务的业绩条件。

四、工学部

(一)教学要求

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要求具有充足的本科课时量和一定的课程门次,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优秀;参与课程、教材等教学建设;取得教学科研成果并承担教学科研项目。

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要求具有一定的本科课时量,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良好以上。

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凡承担指令性本科教学任务的单位要求具有基本的本科课时量,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良好以上。

(二)科研要求

1.教学为主: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C类项目1项,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10万元,取得不少于1项相当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水平的成果。

2.教学与科研并重: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A类项目1项,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20万元,发表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不少于1项(国家奖的前3名、部省级一等奖的前2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1名),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2)获国家级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3)主持制定标准或未转让新药证书或动植物新品种等不少于1项。

(4)再发表不少于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或相当数量被EI检索的学术论文。

3.科研为主: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A类项目1项及以上,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30万元,发表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不少于1项(国家奖的前3名、部省级一等奖的前2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1名),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2)获国家级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3)主持制定标准不少于2项,或未转让新药证书或动植物新品种等不少于1项。

(4)再发表不少于2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或相当数量被EI检索的学术论文。

4.说明:

(1)国家发明专利1项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1篇;国际标准1项相当于国家标准2项,国家标准1项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

(2)科技奖励:

国家级奖的前三名、部省级一等奖的前二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一名,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3篇。

国家级奖的第4-6名、部省级一等奖的第3-5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2名,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

(3)学术论文均为第一责任作者,影响因子为零的论文应剔除,被E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1篇。

对于高水平学术论文,依据水平可适当加倍计算。

(4)对于重大原创性成果、重大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经济效益显著,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可由校长直接提名聘任。

(三)其他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交叉、侧重人文社科应用的学科,参考人文社科副教授职务的业绩条件。

五、信息科学学部

(一)教学要求

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要求具有充足的本科课时量和一定的课程门次,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优秀;参与课程、教材等教学建设;取得教学科研成果并承担教学科研项目。

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要求具有一定的本科课时量,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良好以上。

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凡承担指令性本科教学任务的单位要求具有基本的本科课时量,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良好以上。

(二)科研要求

1.教学为主: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C类项目1项,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10万元,取得不少于1项相当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水平的成果。

2.教学与科研并重: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A类项目1项,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20万元,发表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不少于1项(国家奖的前3名、部省级一等奖的前2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1名),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2)获国家级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3)主持制定标准或未转让新药证书或动植物新品种等不少于1项。

(4)再发表不少于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或相当数量被EI检索的学术论文。

3.科研为主: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A类项目1项及以上,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30万元,发表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不少于1项(国家奖的前3名、部省级一等奖的前2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1名),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2)获国家级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3)主持制定标准不少于2项,或未转让新药证书或动植物新品种等不少于1项。

(4)再发表不少于2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或相当数量被EI检索的学术论文。

4.说明:

(1)国家发明专利1项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1篇;国际标准1项相当于国家标准2项,国家标准1项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

(2)科技奖励:

国家级奖的前三名、部省级一等奖的前二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一名,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3篇。

国家级奖的第4-6名、部省级一等奖的第3-5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2名,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

(3)学术论文均为第一责任作者,影响因子为零的论文应剔除,被E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1篇。

对于高水平学术论文,依据水平可适当加倍计算。

(4)对于重大原创性成果、重大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经济效益显著,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可由校长直接提名聘任。

(三)其他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交叉、侧重人文社科应用的学科,参考人文社科副教授职务的业绩条件。

六、地球科学学部

(一)教学要求

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要求具有充足的本科课时量和一定的课程门次,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优秀;参与课程、教材等教学建设;取得教学科研成果并承担教学科研项目。

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要求具有一定的本科课时量,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良好以上。

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凡承担指令性本科教学任务的单位要求具有基本的本科课时量,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良好以上。

(二)科研要求

1.教学为主: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C类项目1项,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10万元,取得不少于1项相当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水平的成果。

2.教学与科研并重: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A类项目1项,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20万元,发表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不少于1项(国家奖的前3名、部省级一等奖的前2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1名),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2)获国家级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3)主持制定标准或未转让新药证书或动植物新品种等不少于1项。

(4)再发表不少于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或相当数量被EI检索的学术论文。

3.科研为主: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A类项目1项及以上,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30万元,发表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不少于1项(国家奖的前3名、部省级一等奖的前2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1名),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2)获国家级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3)主持制定标准不少于2项,或未转让新药证书或动植物新品种等不少于1项。

(4)再发表不少于2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或相当数量被EI检索的学术论文。

4.说明:

(1)国家发明专利1项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1篇;国际标准1项相当于国家标准2项,国家标准1项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

(2)科技奖励:

国家级奖的前三名、部省级一等奖的前二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一名,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3篇。

国家级奖的第4-6名、部省级一等奖的第3-5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2名,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

(3)学术论文均为第一责任作者,影响因子为零的论文应剔除,被E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1篇。

对于高水平学术论文,依据水平可适当加倍计算。

(4)对于重大原创性成果、重大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经济效益显著,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可由校长直接提名聘任。

(三)其他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交叉、侧重人文社科应用的学科,参考人文社科副教授职务的业绩条件。

七、白求恩医学部

(一)教学要求

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要求具有充足的本科课时量和一定的课程门次,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优秀;参与课程、教材等教学建设;取得教学科研成果并承担教学科研项目。

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要求具有一定的本科课时量,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良好以上。

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凡承担指令性本科教学任务的单位要求具有基本的本科课时量,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良好以上。

(二)科研要求

1.教学为主: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C类项目1项,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10万元,取得不少于1项相当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水平的成果。

2.教学与科研并重: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A类项目1项,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20万元,发表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不少于1项(国家奖的前3名、部省级一等奖的前2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1名),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2)获国家级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3)主持制定标准或未转让新药证书或动植物新品种等不少于1项。

(4)再发表不少于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或相当数量被EI、MEDL检索的学术论文。

3.科研为主: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A类项目1项及以上,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30万元,发表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不少于1项(国家奖的前3名、部省级一等奖的前2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1名),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2)获国家级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3)主持制定标准不少于2项,或未转让新药证书或动植物新品种等不少于1项。

(4)再发表不少于2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或相当数量被EI、MEDL检索的学术论文。

4.医疗为主: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C类及以上项目1项,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10万元,发表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5.说明:

(1)国家发明专利1项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1篇;国际标准1项相当于国家标准2项,国家标准1项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

(2)科技奖励:

国家级奖的前三名、部省级一等奖的前二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一名,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3篇。

国家级奖的第4-6名、部省级一等奖的第3-5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2名,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

(3)学术论文均为第一责任作者,影响因子为零的论文应剔除,被EI、MEDL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1篇。

对于高水平学术论文,依据水平可适当加倍计算。

(4)对于重大原创性成果、重大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经济效益显著,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可由校长直接提名聘任。

(三)其他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交叉、侧重人文社科应用的学科,参考人文社科副教授职务的业绩条件。

八、农学部

(一)教学要求

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要求具有充足的本科课时量和一定的课程门次,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优秀;参与课程、教材等教学建设;取得教学科研成果并承担教学科研项目。

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要求具有一定的本科课时量,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良好以上。

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凡承担指令性本科教学任务的单位要求具有基本的本科课时量,教学效果经学生和同行专家评价达到良好以上。

(二)科研要求

1.教学为主: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C类项目1项,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10万元,取得不少于1项相当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水平的成果。

2.教学与科研并重: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A类项目1项,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20万元,发表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不少于1项(国家奖的前3名、部省级一等奖的前2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1名),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2)获国家级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3)主持制定标准或未转让新药证书或动植物新品种等不少于1项。

(4)再发表不少于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或相当数量被EI、MEDL检索的学术论文。

3.科研为主: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A类项目1项及以上,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30万元,发表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不少于1项(国家奖的前3名、部省级一等奖的前2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1名),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2)获国家级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3)主持制定标准不少于2项,或未转让新药证书或动植物新品种等不少于1项。

(4)再发表不少于2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或相当数量被EI、MEDL检索的学术论文。

4.以动物医疗为主:

以负责人身份承担B类项目1项,累计可支配经费不少于20万元,发表1篇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或2篇中文核心期刊,并具备下列成果之一:

(1)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不少于1项(国家奖的前3名、部省级一等奖的前2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1名),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2)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3)未转让新药证书、动植物新品种不少于1项,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成果。

5.说明:

(1)国家发明专利1项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1篇;国际标准1项相当于国家标准2项,国家标准1项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

(2)科技奖励:

国家级奖的前三名、部省级一等奖的前二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一名,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3篇。

国家级奖的第4-6名、部省级一等奖的第3-5名、部省级二等奖的第2名,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

(3)学术论文均为第一责任作者,影响因子为零的论文应剔除,被EI、MEDL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相当于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1篇。

对于高水平学术论文,依据水平可适当加倍计算。

(4)对于重大原创性成果、重大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经济效益显著,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可由校长直接提名聘任。

(三)其他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交叉、侧重人文社科应用的学科,参考人文社科副教授职务的业绩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