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6527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docx

050420计量检测人员试题

计量检测人员试题

1、以下属于我国《计量法》调整对象的是()。

(A)某单位计量单位的使用;

(B)某企业计量标准的建立;

(C)某公司进口计量器具的销售;

(D)某学校教学示范用计量器具的使用。

答案:

A,B,C

 

2、以下关于计量检定的叙述,正确是()。

(A)计量检定是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所有计量器具实行的定点定期检定;

(B)计量检定工作应当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就地就近进行,不受行政区划和部门管辖的限制;

(C)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并执行计量检定规程;

(D)计量器具经检定合格的,由检定单位出具检定证书、检定合格证或加盖检定合格印。

答案:

B,C,D

3、我国《计量法》规定,计量检定工作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A)遵循经济合理、就地就近的原则;

(B)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

(C)执行计量检定规程;

(D)严格遵守行政区划和部门管辖的限制,不得跨区和跨部门进行。

答案:

A,B,C

4、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是指()。

(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B)工作标准;

(C)核查标准;

(D)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

答案:

A,D

5、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质量计量单位包括()。

(A)吨;

(B)磅;

(C)原子质量单位;

(D)微克;

(D)市斤。

答案:

A,C,D

6、电阻率单位“欧姆米”用计量单位符号表示,下列中正确的是()。

(A)欧-米;

(B)欧米;

(C)m;

(D)m;

(E)[欧][米]。

答案:

B,C,D

7、速度单位“米每秒”用计量单位符号表示,下列中正确的是()。

(A)米秒-1;

(B)ms-1;

(C)ms-1;

(D)m/s;

(E)米/秒。

答案:

A,B,D,E

8、以下倍数或分数计量单位中,符合词头使用规则的是()。

(A)kV/mm;

(B)kmin;

(C)MNm;

(D)mm;

(E)hm。

答案:

C,E

9、以下倍数或分数计量单位符号和名称中,符合词头使用规则的是()。

(A)丝米;

(B)kC;

(C)万吨;

(D)kJ/mol;

(E)ns-1。

答案:

D,E

10、市场上出售电冰箱,用法定计量单位表示容积,正确的表述是()。

(A)170升;

(B)170立升;

(C)170公升;

(D)170L;

(E)170dm3。

答案:

A,D,E

11、某篮球队员身高以法定计量单位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A)1m95cm;

(B)1m95;

(C)195cm;

(D)1.95m。

答案:

C,D

12、根据我国量值溯源体系表,完整的量值溯源链包括()。

(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企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企业单位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

(B)计量基准,副基准,部门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

(C)计量基准,工作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

(D)计量基准,部门最高计量标准,部门计量标准,企业单位计量标准;

(E)计量基准,副基准,工作基准,工作计量器具。

答案:

B,C

13、对于某特定量,其约定真值可取为()。

(A)通过校准得出的值;

(B)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C)准确度等级更高的测量仪器测得的值;

(D)上一次测量获得的值;

(E)检定中给出的值。

答案:

A,B,C,E

14、关于测量结果与测量误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测量结果只是被测量的近似值或估计值;

(B)被测量的真值只有通过完美无缺的测量才能获得;

(C)任何一个误差,均可分解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绝对值之和;

(D)误差是一随机变量;

(E)系统误差可以用适当的修正值予以补偿,尽管这种补偿是不完全的。

答案:

A,B,D,E

15、测量仪器的计量检定包含的步骤有()。

(A)检查;

(B)比较;

(C)加标记;

(D)出具检定证书;

(E)溯源。

答案:

A,C,D

16、量值溯源体系中包含的内容有()。

(A)计量检定系统表;

(B)测量标准的选择;

(C)测量标准的特性;

(D)溯源链中所用的比较装置和方法;

(E)测量仪器的校准或检定。

答案:

B,C,D

17、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是指()。

(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B)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

(C)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D)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工作计量器具;

(E)国家计量基准。

答案:

A,B

18、按其结构的功能特点划分,测量仪器包括()。

(A)比较式测量仪器;

(B)积分式测量仪器;

(C)累积式测量仪器;

(D)显示式测量仪器;

(E)工作用测量仪器。

答案:

A,B,C,D

19、测量设备中可以包括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须的()。

(A)参考物质;

(B)各等级测量标准;

(C)设备使用说明书;

(D)测量仪器本身的控制和测量程序;

(E)测量环境条件。

答案:

A,B,C,D

20、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包括()。

(A)测量范围;

(B)测量不确定度;

(C)鉴别阈;

(D)稳定性;

(E)示值误差。

答案:

A,C,D,E

21、从技术性和经济性出发,选用测量仪器应遵循的原则是()。

(A)测量范围的上限与被测量相差不大,且能覆盖全部量值;

(B)最大允许误差通常为测量对象所要求的1/3~1/5;

(C)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越高越好;

(D)尽量选用便于安装、使用、维修的测量仪器;

(E)测量误差越小越好。

答案:

A,B,D

22、测量仪器的漂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条件的变化;

(B)仪器分辨力不够高;

(C)仪器灵敏度较低;

(D)仪器本身性能的不稳定;

(E)测量误差较大。

答案:

A,D

23、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条件包括()。

(A)同一地点;

(B)同一测量仪器;

(C)同一时间;

(D)同一环境条件;

(E)同一测量程序。

答案:

A,B,D,E

24、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

(A)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性;

(B)取样的代表性不够;

(C)对环境条件的控制不完善;

(D)操作者粗心带来的读数误差;

(E)被测量的定义不完善。

答案:

A,B,C,E

25、进行测量不确定度B类评定时,可用的信息来源包括()。

(A)校准证书中提供的数据;

(B)操作者根据惯例预测的数据;

(C)生产厂商提供的仪器使用说明;

(D)手册中查出的数据;

(E)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重复性限。

答案:

A,C,D,E

26、以下关于计量准确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测量结果是完全准确无误的;

(B)测量结果是可重复、可再现和可比的;

(C)测量结果是与测量基准相联系的;

(D)测量结果在一定误差极限内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答案:

D

27、在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计量标准是()。

(A)部门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

(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C)参考标准;

(D)工作基准。

答案:

B

28、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由与其主管部门同级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A)各项计量标准;

(B)传递标准;

(C)工作标准;

(D)最高计量标准。

答案:

D

29、计量基准由()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统一规划,组织建立。

(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B)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

答案:

A

30、取得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后,属企业、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的,由()批准使用。

(A)本单位;

(B)主持考核部门;

(C)上级主管部门;

(D)当地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答案:

A

31、有关部门建立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须经()主持考核合格后,才能在本部门内开展检定。

(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B)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C)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D)上级主管部门。

答案:

C

32、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

(A)米制;

(B)国际单位制;

(C)公制;

(D)市制。

答案:

B

33、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国际单位制的国际通用符号是()。

(A)MS;

(B)IS;

(C)SM;

(D)SI。

答案:

D

34、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中,质量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是()。

(A)克,g;

(B)千克,Kg;

(C)公斤,kg;

(D)克,G。

答案:

C

35、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中,热力学温度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是()。

(A)开,K;

(B)摄氏度,C;

(C)开尔文,k;

(D)度,C。

答案:

A

36、在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中,平面角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是()。

(A)度,;

(B)弧度,rad;

(C)球面度,sr;

(D)分,。

答案:

B

37、按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规定,计量单位符号ms是()。

(A)速度计量单位的符号;

(B)角度计量单位的符号;

(C)时间计量单位的符号;

(D)频率计量单位的符号。

答案:

C

38、在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中,长度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是()。

(A)米,m;

(B)英尺,ft;

(C)公里,km;

(D)海里,nmile。

答案:

D

39、在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中,体积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是()。

(A)升,L;

(B)立方米,m3;

(C)三次方米,m3;

(D)加仑,ga。

答案:

A

40、加速度计量单位的符号是m/s2,其单位名称是()。

(A)每秒每秒米;

(B)米每平方秒;

(C)米每二次方秒;

(D)二次方秒每米。

答案:

C

41、积流量的单位符号是m3/s,其单位名称是()。

(A)立方米/秒;

(B)米3/秒;

(C)立方米每秒;

(D)三次方米每秒。

答案:

C

42、A棒的长度为100nm,B棒的长度为110-6m,两者长度之和等于()。

(A)110nm;

(B)200nm;

(C)1.1m;

(D)2m。

答案:

C

43、A物的体积为210-5m3,B物的体积100mL,两者体积之和等于()。

(A)102mL;

(B)120mL;

(C)0.21L;

(D)0.3L。

答案:

D

44、将和1000501化为4位有效数字,正确的结果是()。

(A),103;

(B),1001000;

(C),103;

(D),1001000。

答案:

C

45、将和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正确的结果是()。

(A),;

(B),;

(C),;

(D),。

答案:

A

46、用架盘天平称量某物的质量,得100.0克,该物用工业天平更准确称量,得出100.5克。

则该架盘天平在100克的示值修正值为()

(A)-0.6克;

(B)-0.5克;

(C)0.5克;

(D)0.6克。

答案:

C

47、某量误差为4,相对误差为2%,则该量真值为()。

(A)100;

(B)200;

(C)400;

(D)800。

答案:

B

48、数据舍入的舍入误差服从的分布为()。

(A)正态;

(B)均匀;

(C)三角;

(D)反正弦。

答案:

B

49、两不确定度分量相互独立,则其相关系数为()。

(A)-1;

(B)0;

(C)1;

(D)其他。

答案:

B

50、当不确定度各分量间相关系数为1时,不确定度合成应采用()。

(A)线性和法;

(B)贝塞尔法;

(C)合并样本标准差法;

(D)方和根法。

答案:

A

51、已知某仪器最大允许误差为3(置信概率),则其B类不确定度为()。

(A)1;

(B)2;

(C)3;

(D)4。

答案:

A

52、若电阻的真值是1000,计算结果是1002,则正确的结论是()。

(A)该电阻的误差是2;

(B)计量器具的准确度是%;

(C)计算结果的误差是2;

(D)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为2。

答案:

C

53、根据欧姆定律I=U/R,测得电阻R=5,其相对标准差%,电阻两端电压U=20V。

设电阻电压独立测得,如要求电流标准差不大于0.02A,则U的标准差()。

(A)须小于等于%;

(B)须大于%;

(C)须小于等于2%;

(D)须小于等于2%。

答案:

A

54、测量上限为100V的两块电压表A、B,经检定A表的最大示值误差发生在50V处,相对误差为4%,B表的最大示值误差发生在70V处,为。

(1)A表的最大示值误差为()。

(A);

(B);

(C);

(D)4V。

(2)B表的最大示值相对误差为()。

(A)%;

(B)3%;

(C)%;

(D)5%。

(3)据此,可以得出以下合理的结论()。

(A)A表的准确度比B表的高;

(B)A表的准确度比B表的低;

(C)对于任何一个小于100V的电压,B表都比A表测得准;

(D)A、B表的准确度相同。

答案:

(1)A;

(2)C;(3)B

55、测量上限为2000C的光学高温计,在示值1500C处的实际值为1508C。

(1)该示值的绝对误差为()。

(A)-8C;

(B)-6C;

(C)6C;

(D)8C。

(2)该示值的相对误差为()。

(A)%;

(B)%;

(C)%;

(D)%。

(3)该示值的修正值为()。

(A)-8C;

(B)-6C;

(C)6C;

(D)8C。

答案:

(1)A;

(2)A;(3)D

56、如图所示,欲测量尺寸B,可采用卡尺先测得尺寸A和尺寸C,而B=A-C。

CB

A

(1)若尺寸A和C是分别独立测得的,此时测量不确定度uA=0.05mm,uC=0.03mm,则uB=()。

(A)0.02mm;

(B)0.04mm;

(C)0.058mm;

(D)0.08mm。

(2)设包含因子k=3,则尺寸B的扩展不确定度U=()。

(A)0.06mm;

(B)0.12mm

(C)0.18mm;

(D)0.24mm。

(3)若尺寸A和C是用同一把卡尺测得的,即二者的相关系数为1,此时测量不确定度uA=uC=0.05mm,则uB=()。

(A)0.05mm;

(B)0.071mm;

(C)0.08mm;

(D)0.10mm。

答案:

(1)C;

(2)C;(3)D

57、如图所示,d1、d2分别为两个圆柱体的直径,L1、L2分别为两圆柱体内边距和外边距。

已知现有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

,欲确定两圆柱体轴心之间的距离L。

(1)采用第一种方法

,L的测量不确定度为()。

(A)0.6m;(B)0.9m;(C)1.1m;(D)1.4m。

(2)采用第二种方法

,L的测量不确定度为()。

(A)0.6m;(B)0.9m;(C)1.1m;(D)1.4m。

(3)采用第三种方法

,L的测量不确定度为()。

(A)0.6m;(B)0.9m;(C)1.1m;(D)1.4m。

(4)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三种方法相比,第一种最好;(B)三种方法相比,第二种最好;

(C)三种方法相比,第三种最好;(D)无法判断那种方法更好。

答案:

(1)B;

(2)C;(3)A;(4)C

58、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被称为()。

A.计量;B.测量;C.检定;D.校准

(A)

59、计量的特点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其中,()是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

A.准确性;B.一致性;C.溯源性;D.法制性。

(C)

60、关于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说法不正确。

A.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制(SI);

B.所有SI单位都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C.我国法定计量单位都是SI单位;

A.《计量法》的颁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统一了全国的计量单位制度。

(C)

61、密度为10kg/m3的正确读法是()。

A.10千克每立方米;B.10千克每三次方米;

C.10千克每米三次方;D.每立方米10千克。

(A)

62、下列计量单位中,()书写正确

A.km/小时;B.J/mmol;C.mm;D.dm。

(D)

63、根据我国《计量法》的规定,()是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或者称为全国量值溯源的终点。

A.工作标准;B.参考标准;C.传递标准;D.国家基准。

(D)

64、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本单位最高测量标准,须经()主持考核。

A.主管部门;

B.与其主管部门同级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C.当地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B)

65、对于非强制检定的测量仪器,应以()为主要手段,以达到统一量值的目的。

A.校准;B.周期检定;C.非周期检定;D.定点检定。

(A)

66、在尽量相同的条件下,并在尽量短的时间间隔内完成重复测量,所得的测量结果与被测量总体均值之差,称为()。

A.相对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绝对误差。

(C)

67、称量准确值为2.5kg和25kg的甲物和乙物的重量,所得的实际值分别为2.55kg和25.05kg,其误差均为0.05kg。

那么,。

A.甲物比乙物称得更准确;

B.乙物比甲物称得更准确;

C.甲、乙两物称得同样准确;

D.无法比较甲、乙两物称量的准确度。

(B)

68、计量的对象主要是物理量,同时还包括()。

A.几何量;B.工程量;C化学量;.D.生理量;E.心理量。

(B、C、D、E)

69、计量的内容包括()。

A.计量管理;

B.测量仪器;

C.测量标准;

D.物理常量、材料与物质特性的测定;

E.测量不确定度、数据处理与测量理论及其方法。

(A、B、D、E)

70、根据其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国际上趋向于将计量分为()。

A.法制计量;B.实用计量;C.科学计量;D.工业计量。

(A、C、D)

71、下列计量单位中,()不属于SI基本单位。

A.开[尔文];B.cd;C.克;D.伏[特];E.mol。

(C、D)

72、国际单位制(SI)单位是由()组成的。

A.SI单位的倍数单位;B.SI基本单位;

C.SI导出单位;D.SI词头。

(A、B、C)

73、下列计量单位中,()属于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A.小时(h);B.华氏度(F);C.海里(nmile);

D.公顷(hm2)。

(A、C、D)

74、10s-1等于。

A.10-5s-1;B.105s-1;C.107s-1;D.10MHz。

(C、D)

75、测量误差分量按其特性可分为()。

A.相对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绝对误差。

(B、C)

76、按照我国的规定,()属于强制检定的管理范围。

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B.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检测并列入相应目录的工作测量仪器;

C.企业、事业单位的最高计量标准;

D.用于企业内部结算的测量仪器。

(A、B、C)

77、校准的主要目的是()。

A.确定示值误差;

B.调整测量仪器或对其示值加以修正;

C.给标尺标记赋值或给参考物质的特性赋值;

D.实现溯源性;

E.判定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与法定技术要求的符合性。

(A、B、C、D)

78、

(1)如果要求将修约至十分位的个单位,那么,其修约数为()。

A.;B.;C.;D.。

(B)

(2)如果要求将234575按50的修约间隔修约,那么,其修约数为()。

A.234500;B.234550;600;D.234650。

(C)

(3)将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的正确写法是()。

A.12.50;B.;C.;D.。

(C)

79、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被称为()。

B.计量;B.测量;C.检定;D.校准

(A)

80、计量的特点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其中,()是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

A.准确性;B.一致性;C.溯源性;D.法制性。

(C)

81、关于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说法不正确。

D.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制(SI);

E.所有SI单位都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F.我国法定计量单位都是SI单位;

B.《计量法》的颁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统一了全国的计量单位制度。

(C)

82、密度为10kg/m3的正确读法是()。

B.10千克每立方米;B.10千克每三次方米;

C.10千克每米三次方;D.每立方米10千克。

(A)

83、下列计量单位中,()书写正确

A.km/小时;B.J/mmol;C.mm;D.dm。

(D)

84、对于非强制检定的测量仪器,应以()为主要手段,以达到统一量值的目的。

A.校准;B.周期检定;C.非周期检定;D.定点检定。

(A)

85、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是()。

A.测量精密度;B.测量准确度;

C.测量重复性;D.测量复现性。

(B)

86、以标准差表征的测量结果分散性,称为()。

A.标准不确定度;B.扩展不确定度;C.合成不确定度;

D.B类不确定度;E.A类不确定度。

(A)

87、表征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随时间长期或短期不变的能力的参数是()。

A.分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