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模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7343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模拟.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模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模拟.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模拟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40℃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0g甲

B.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升高温度可将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将4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质量为20g

2.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见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

2

37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35

2

12

A.物质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物质的值为5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X、Y的质量比为4∶1

3.在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原因可能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4.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烧碱

B.生石灰

C.硝酸铵

D.食盐

5.医生建议腹泻患者暂时勿食用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建议选择的早餐是()

A.油条和豆浆

B.鸡蛋和牛奶

C.馒头和稀饭

D.面包和酸奶

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酒精能挥发

B.空气能液化

C.石蜡能熔化

D.粮食能酿酒

7.下列关于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浑浊的河水经沉淀、过滤后仍不是纯净水

B.活性炭吸附杂质后的湖水是纯净水

C.用煮沸或蒸馏能降低水的硬度

D.用加肥皂水的方法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8.水是重要的资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为防止水污染,应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活性炭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9.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已略去)。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CO

B.固碳酶在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C.X的化学式为2CH2

D.图中的物质有两种氧化物

10.质量均为1克的Na、Mg、Al、K四种金属中,含各金属原子个数最少的是()

A.Na

B.Mg

C.Al

D.K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

C.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2.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氧气

B.水

C.硅

D.氯化钠

13.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6.40

3.20

4.00

0.50

反应后质量

x

2.56

7.20

0.5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一定是催化剂

B.表中x为4.64

C.c中元素的种类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

D.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

l,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2

1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洁净的空气

C.稀有气体

D.食醋

二、填空题

15.二氧化碳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汽油(主要成分为含有5﹣11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是全球用量最大的液体燃料。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如图的I、II、III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

(图中a、b是两种起始反应物的分子结构模型,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实现物质间的转化,往往需要有高效的催化剂。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2)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I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环节II由氧化物转化为碳氢化合物。

(4)认真观察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试写出c物质的分子式_____,c和d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

(5)“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

你认为该成果的现实意义是_____(答出一条即可)。

16.安全火柴梗头及火柴盒侧面的物质如图所示,当两者摩擦时,生热点燃红磷而使火柴梗着火。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17.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

(1)图1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有 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在化学反应中最易失去电子的是 _________ ;由②、③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

(2)图1粒子所属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化合物,请写出由上述某些元素组成的一种酸的化学式:

 _________ ,一种碱的化学式:

 _________ .

(3)如图2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该反应的本质是 _________ 结合生成水.请写出一个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 .

18.请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反应(例如: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H2+O2

H2O)。

(1)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

(2)镁条燃烧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锰使双氧水分解_______。

(4)用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

(5)碳酸氢铵(NH4HCO3)加热分解_______。

19.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

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         ;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4)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           (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20.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写出相关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1)照明弹燃烧会发出耀眼白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暗红色固体燃烧后产生大量白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磺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以下四个实验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拉瓦锡用装置A(填写字母)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在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与汞反应,生成固态物质。

人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对反应物进行了优化,分别用铜粉、红磷等进行实验(铜和氧气反应生成固态物质氧化铜),其原理都是采用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方法,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从而达到物质的分离。

(2)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装置是BD,利用此装置进行实验,可能造成的实验误差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答一条合理即可)。

(3)装置C、D的实验都用到了红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装置D中(试管容积为40mL),注射器活塞从10mL刻度处缓慢移动至_________刻度处停止(误差忽略不计)。

22.甲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1)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装置Ⅲ中烧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

(2)关闭K,装置Ⅰ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Ⅰ的优点是_________。

(3)将插入澄清石灰水的管子的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b端通氮气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  ④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2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若物质X为CuO,则玻璃管内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2)若物质X为Fe2O3,则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后加热目的是______。

(4)该套装置有一处明显的缺陷是______。

(5)某炼铁厂用含杂质20%的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炼生铁。

求200t这种矿石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______t?

(相对原子质量Fe:

56 O:

16)

24.某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完成以下实验(加热装置已略去)。

(1)(实验1)探究

的化学性质

操作步骤:

①Ⅰ处放入

粉末,固定好仪器后,从Ⅱ处通入

;②对Ⅰ处粉末进行高温加热,观察现象;③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待冷却至室温,停止通入气体。

①Ⅰ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填字母序号)

A步骤①之前应进行装置气密性检査

B导管伸入试管底部有利于排出空气,使试管充满

C步骤③中继续通入气体可以防止Ⅲ中液体倒吸

D本实验不需要对尾气进行处理

(2)(实验2)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操作步骤:

步骤1在Ⅰ处放入木炭,从Ⅱ处通入气体X;步骤2在Ⅰ处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步骤3Ⅱ处通入

①气体X是____________。

②此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25.A~H分别是氢、氧、碳、氮、钠、钙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箭头表示物质间能转化,实线表示物质间能反应)。

请回答:

(1)若B常温下为固态,则B是________,F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若B常温下为气态,则A是________。

(3)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三、实验题

1、

2、

3、

4、

四、推断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