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7763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docx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

Ifyouinsist,youwillshine.Timeisaninvincibleweapon.Itcangatherarmsandsandintotowers,makingtheimpossibleinlifepossible.悉心整理 助您一臂(页眉可删)

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7篇

小学科学说课稿篇1

  一、说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

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物体发出声音》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与旧教材相比,本课能够______地以探究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迎合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它分为4个部分:

  1、创设情景、制造声音

  2、收集事实、提出假设

  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4、欣赏乐曲、思考延伸。

每个环节层层推进,有扶到放。

主要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并对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的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建立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

最后从正反取证,验证假设。

满足了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要求,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

  2、学生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学声乐或乐器的学生,他们对声音的了解更加专业。

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__,上课前可以由老师收集声音的录音材料,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知识的兴趣。

  3、教学方式的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属于探索性实验,从教学进程来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这种实验并不适合大步子教学,四年级的学生从接触科学到现在,他们经历的观察活动比较多,验证性实验比较多,而对探索性实验在三年级下册部分单元学生才有所涉及,但教学期望与实际效果有一定距离,为此,本课宜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而我们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说教学理念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考虑,我对本堂课的设计理念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展开一系列实验活动,探究声音产生的缘由,知道整个的探究过程。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经过抽象和概括出来的话,学生并不这么认为,有人认为是敲打、碰撞、拍打……等原因产生了声音,这是他们已有的经验,他们关注的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所以很难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

为此设计了几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主要分为实验探究、观察讨论、教学评价三个部分。

  三、说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科学探究:

  1.通过探究声音产生缘由的整个过程,知道探究的步骤、所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教学重点:

通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我从小学生喜欢“做游戏,猜谜语”的心理特点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准备好一些物体发声的录音材料,收集一些有关声音的资料。

上课伊时,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通过让学生说说听到的声音,进一步“唤醒”学生对声音的直接认识。

让学生初步感觉到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奥秘的兴趣。

此时,老师进一步引导:

“其实,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乡间的蛙叫蝉鸣,城里车水马龙的声音。

所以声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再也熟悉不过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

现在你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不能自己来制造声音呢?

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

这些物体事先准备好,起到一个导向作用。

学生肯定会提出许多问题:

比如,声音是怎样来的?

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来的?

我们怎样才能控制声音等问题。

——揭示了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分组操作,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使物体发声。

  首先组织学生观看桌子上许多能够发声的物体,主要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同时适当的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接着对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实验。

  

(1)、这些物体你不动它,它会发出声音吗?

你能使它们发声吗?

  

(2)、你能用不同方法使某一物体发声吗?

  每个学生明确要思考的内容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活动。

但是让学生发出声音太简单了!

学生会不以为然地乱敲乱打,所以这里教师应该提出:

“老师不是看哪个学生制造的声音响,而是谁想到的办法多。

”这样既可以管理课堂,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活动后教师做适当的总结:

物体静止时都不能发声,对它们进行敲、打、吹、拨就能发出声音。

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步步深入。

  2、活动:

观察发声的物体并做记录,提出假设。

  

(1)、在教师引导下观察鼓、尺子、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现象的活动。

  

(2)、学生自主活动:

观察其他物体在发声前后的变化,作好观察记录。

  (3)、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点。

  在活动中教师巡视,关注每一组的研究情况,并适当插入到个别组的研究中。

记录各组的研究情况,并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很难说清楚,这个活动有扶到放,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思考。

通过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自然而然想到发声物体与振动有关。

但是为了科学的严谨性,我们需要用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我们的想法,所以就很自然地提出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的假设。

  3、活动:

再次利用实验从正反两方面收集事实,验证假设。

  

(1)使三角铁、音叉、声带等物体发出声音,引导他们通过看、听、摸,甚至用一些间接的方法验证物体发声时确实是在振动。

  

(2)而后让学生充分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自行设计实验验证。

  (3)使原来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从反面验证假设。

  这是一个加深理解的活动,这里围绕“发声的物体一定是振动了吗?

”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实验的方法把这个过程观察得更仔细,当然学生理解起来就更通彻。

让学生感受积极参与合作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思考延伸

  让学生欣赏一首吉他或者口琴等其他乐器弹奏的乐曲,再次体会一下动听的声音。

并引导学生乐曲动听是由于声音有高低,让学生思考声音为什么有高低?

把课内的研究引向课外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继续下去,逐步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小学科学说课稿篇2

  一、教材分析

  《消化器官》是湖北教育出版社小学《自然》五年级下册第23课,内容主要包括:

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认识消化器官的作用、消化器官卫生保健教育,是继《食物的营养》之后具体认识人体的器官。

消化器官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人体知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消化器官,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器官在人体的主要作用,又为今后学习人体的其它器官作了必要的准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消化器官的作用和消化的过程,教学难点是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及功能,知道食物的大致消化过程。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和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三、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分组实验材料——试管、淀粉液、小烧杯、碘酒、滴管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激发探究欲望

  ⑴演示实验:

出示两根装水的试管和一些米饭、白糖,把白糖和米饭分别放入盛水的试管里摇动,让学生观察出现的实验现象。

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⑵提出问题:

“像米饭这样不溶解于水的食物人体能吸收吗?

是怎样被消化吸引的呢?

”引导学生讨论。

这一问题其实就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问题的提出有利于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去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抓住核心,有选择有重点的学习科学知识。

  ⑶揭示课题。

  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欲望,使新课的出示水到渠成。

  2、讨论交流

  认识消化器官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首先提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你知道人体有哪些消化器官,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使学生取长补短,丰富对消化器官的认识。

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用多媒体课件,按顺序把各个消化器官依次展示给学生看。

  最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身体,互相说一说消化器官,并指一指它们的大体位置。

  这样的设计,既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把学生头脑中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比较完整的体系中,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验探究

  认识消化过程

  ⑴了解唾液的作用

  ⑵认识各消化器官的作用

  口腔:

初步消化

  食管:

运送食物

  胃:

继续消化

  小肠:

充分消化,充分吸收

  大肠:

残渣通道

  ⑶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首先让学生对照消化器官作用图,分组讨论食物的消化过程,并在小组内交流。

  然后,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总结食物的消化过程。

  最后,让学生对照消化器官作用图,用自己的话,准确、

  全面、系统的说一说食物的消化过程。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告诉我们: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这部分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寓教于乐,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联系实际,进行饮食卫生教育

  学生认识了消化器官的作用,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先让学生说一说消化器官对人体的重要性,再联系生活经验,谈一谈怎样保护人体的消化器官。

最后,提出一个拓展延伸问题“我们有过消化器官生病的经历吗?

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观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体验学习的乐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就教师的教学方法来说,主要采取了

  1、探究研讨法,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观察实验——思考与结论”的科学探究历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观察实验法,通过学生实验和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分组讨论法,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

  就学生的学习方法来说,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看、想、议、说、做”等活动,以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看一看,就是让学生看实验现象,看消化器官的大体位置。

  想一想,就是在每个环节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议一议,是通过小组内的讨论评议,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人人参与学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说一说,就是让学生说消化器官的名称,说食物的消化过程,说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让学生在说中学,学中说。

  做一做,就是让学生动手做唾液消化淀粉的实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在整个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既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历程,又学得了科学知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小学科学说课稿篇3

  一、教材分析:

  《抵抗弯曲》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自然引出“宽度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会怎样”的问题,由此展开一系列关于形状和结构的研究。

所以,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抵抗弯曲》的学习在知识和探究技能方面为本单元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课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

通过在不同宽度的纸上放螺帽,比较不同宽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

然后收集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明显提高。

第二部分:

研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

研讨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

这个活动是对第一个活动结论的应用。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承重的横梁都是立着放的,接着让学生解释横梁立着安放的现象,最后要求他们用感受尺子抗弯曲能力的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理由。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发展规律,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实验,能积极分析并善于发现引起实验结果出现差异的各因素,能根据实验经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并不断改进实验。

能通过采集实验数据和实验验证等手段展开科学探究。

  2、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乐于探究不同厚度的纸和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乐于通过小组合作积极主动完成实验;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亦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初步感受到科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探究形状与结构的兴趣;

  3、科学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认识增加纸条厚度和宽度可以显著提高纸条的抗弯曲能力。

并能理解横梁平放和竖放的道理。

  三、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纸的厚度、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研究;

  教学关键:

对科学实验的变量识别与控制;

  四、设计理念及基本思路:

  本课体现“以探究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猜测—验证—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将实验探究、解决生活问题与课外延伸三部分紧密联系,使教学内容逻辑化、序列化、生活化、活动化。

激趣引入部分:

首先安排教师的演示实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引出纸条抗弯曲能力的因素也为引出课题做准备。

自主探究部分:

三组自主实验的设计,完全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服务,用填表形式展示实验结果,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合作,积极汇报,得出比较科学的数据。

解决生活问题部分,出示建筑图片,目的是将学生的视角引向生活,让他们感受生活与科学的联系,又一次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体现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五、关于小课题的落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

“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

而实验能力正是创新能力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科学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一直是科学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具体的问题有:

实验材料难准备,学生实验难驾驭,小组讨论形式化,种种问题制约着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把“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作为科学课研究的小课题显的尤其重要,本节课中为了落实这一课题,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注重实验材料的收集与保管,填充与更新,发动学生备齐实验材料做好实验的前提保证。

  2、注重制定明确具体的实验要求,起到约束学生有序实验的作用。

  3、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组设置了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观察员,最大限度的使每位学生有事做,有问题想,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

  4、注重实验设计的目的性,提高学生自主实验的效果:

一节课中,如果实验没了目的,那么学生实验便乱了方寸,更别谈实验的有效性了。

本节课我共给学生设计了四组不同的实验,目的各不相同,第一组实验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对比试验要控制的条件,抓住这一关键,紧扣这一核心,就为后续实验打好了基础,铺好了路,第二、三组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实验,通过这2组实验使学生看到宽度、厚度的增加能明显提高抗弯曲能力这一现象。

感受尺子不同方法的放法让学生明白横梁为什么立放的道理。

使科学道理回归生活。

这些实验的设计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目的性强,循序渐进的把学生带入了探究的天地。

小学科学说课稿篇4

  一.说教材

  《它们吸水吗》是教科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中的第4课。

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吸水性与他们的用途的关系,为后面学习打好基础。

本课主要是通过实验进行教学的,因此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实验能力”系列。

  小学生的学习,最好是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掌握。

这是因为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以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

为此,了解材料的吸水性,必须由学生自己去探索,亲自动手实验,从而进行观察,得出结论。

而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对实验接触少,动手能力差,故而结合本课及学科基本要求,特制定: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比较木片、纸片、金属片、塑料片的浸透性的大小。

  2.了解纸的制作过程,并能自己动手实践,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木片、塑料片、金属片各十片。

(每组一份)

  2.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每组一个)

  3.餐巾纸、铅画纸、放大镜(每组一份)

  4.杯子、筷子、毛巾、卫生纸(每组一份)

  5.放大的蔡伦相一张。

(播放古代造纸录像)

  本课是实验课,要上好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发挥主题作用,从而完成任务。

  二.说教法

  低年级学生对实验很感兴趣。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实验法”为主。

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学习本课教学重、难点,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提高实验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抓重点、破难点,在学法方面从以下几点指导:

  1.继续学习实验法。

  2.在实验中学会观察、描述。

  3.能自己动手实践,造一张纸。

  四.说教学程序

  心理学研究表明:

只有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通过手脑并用建立鲜明、清晰、正确的表象。

为遵守科学发展规律: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联系实际,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我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一)激发兴趣、发现问题、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

针对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上课我以谈话导入,继而出示四种材料,让其猜测:

谁更容易吸水,在猜测中激发兴趣,明确实验目的,学生便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学习中去了。

  

(二)实验观察、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而思维只有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这部分教学便以指导学生实验观察入手,亲自操作,进而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并逐步形成理性认识。

  为抓重点,破难点,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特点,教材内容,安排了三个实验,并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思想。

  学生实验能力差,因此实验前让学生明确实验方法,步骤,实验时指导学生操作,配合、观察、比较,实验后归纳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步:

指导学生观察“谁更容易吸水”,首先让学生明确方法,再拿出四种材料,滴水观察,谁吸水快?

谁吸水慢?

再思考:

吸水性和材料的什么有关?

为什么纸更容易吸水?

由这质疑,立即进入第二个实验。

  第二步:

指导学生观察纸,了解纸的特性。

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后,师巡视,生合作观察,描述结果,师点拨:

让学生明确纸由纤维构成,既然如此,愿否造一张纸,顺理成章进入第三个实验。

  第三步:

指导学生造一张纸,明确造纸方法后,小组合作,从而知道材料课循环使用,增强环保意识。

  在整个活动中,活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思,动静结合。

学生在学习中质疑,在教师及时引导下解疑,从而形成正确地认识。

  (三)应用知识,深化认识。

  利用课堂小结、“考一考”等形式,巩固知识,增强信心,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五.说板书设计。

  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突出教学重难点,本课采用了归纳直观式板书。

一目了然地再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小学科学说课稿篇5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寻访小动物》。

这一课教学以寻访为话题,鼓励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指导学生在动脑筋、想办法的基础上尝试调查和观察,获得更多的生活在附近环境中的小动物的信息。

  在教材中的地位:

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为刚刚开始科学课学习的孩子们展开了四段不同但有联系的科学学习旅程。

其中“植物”和“动物”单元带领学生走进科学之门,遨游在生命世界之中,通过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逐步建立生命体的概念。

《寻访小动物》在“植物”单元之后为学生观察小动物开启了探索之门,是建立单元核心概念的基础,在过程与方法上承上启下,也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时机。

因此,本课在单元学习中举足轻重。

通过对生命世界的探索,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都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步入后面两个单元构成的物质世界的学习,相信他们的科学素养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从这一意义来讲,《寻访小动物》一课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仅次于《我看到了什么》。

学情分析:

为期一个月的“植物”单元学习,使学生对科学观察的过程和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的学校与动物园原址仅有一墙之隔,周边有着不错的自然环境,校园里生长着高大的银中杨、低矮的灌木以及常见的小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自然常与一些小动物打交道。

他们常常能听到小鸟的鸣叫,见到过大树上的蚂蚁和蜘蛛、草丛中的蝗虫和蚯蚓、飞舞的蝴蝶和蜻蜓,还有一不留神撞个满怀的瓢虫。

对这些小动物,学生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之情,会情不自禁地被小动物的活动所吸引。

对小动物有意无意的观察和从书本电视上获得的有关信息,构成了他们对小动物零散的、不成结构的认识。

那么,我们科学课的教学,我们科学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

毫无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