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饲养管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348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docx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备母猪饲养管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docx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1目的

进一步规范集团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后备母猪利用率和降低死淘率,最大限度的降低饲养成本,确保健康、合格的后备母猪转入基础群。

2范围适用于所有猪场的隔离舍和配种区。

3职责

3.1隔离舍饲养员负责隔离舍后备母猪的饲养。

3.2配种区人员负责配种区后备母猪的饲养。

3.3人均饲养量190-210头。

4工作程序

4.1工作目标

4.1.1确保后备猪3.5分的合理膘情,使后备猪发情、排卵正常。

4.1.2保证二杂后备母猪使用合格率达到85%以上。

4.2操作步骤

4.2.1人员选择隔离舍饲养人员要求任心强,吃苦耐劳,有团队协作精神,隔离舍负责人技术上要求达到辅配水平。

在人员考核方面,可与后备线一起考核。

4.2.2生产安排有3条及以上生产线的猪场尽量实行分胎次饲养,至少应该有后备线,条件成熟的猪场可设立2胎线,确保后备猪和低胎龄猪饲养的专业化。

在生产管理中,严格区分初进隔离猪只(引种到场45天内)和已完成隔离驯化的后备猪。

4.2.3引种前的准备工作

4.2.3.1制定合理的引种计划。

按照后备猪利用率85%计算,猪场每月引种后备猪数为(基础母猪数*年更新率)/12/0.85。

4.2.3.2冲栏消毒。

做好后备猪入场前的冲栏消毒工作,尽量做到全进全出。

4.2.3.3物资准备。

依据季节提前准备好防寒保暖或防暑降温的生产物资,如夏季的喷雾降温装置、牛角风扇或滚动风扇、遮光网等,冬季的帐幕、保温灯、屋中屋、煤炉、煤球等。

4.2.3.4采血检测重大疫病,包括猪瘟、口蹄疫、伪狂犬、蓝耳等,抽检比例不低于引种数的10%,确保健康的种猪调入隔离舍。

4.2.3.5进猪。

运猪车到出猪台后要进行全面严格消毒,夏天可带猪消毒后卸猪,运输人员严禁进入出猪台。

4.2.4引种到场1个月内的饲养管理工作

4.2.4.1饲喂。

进猪后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Vc等抗应激药物2-3天,进猪当餐不喂料,保证充足的饮水,第二餐喂正常料量的1/3,第三餐喂正常料量的2/3,第四餐开始自由采食。

每天至少饲喂3餐,料种为后备313料,150天龄(总天龄,下同)前料量应达到2.5kg/天。

4.2.4.2调栏。

后备猪进入隔离舍后,进行强弱分群,同时确保合理的饲养密度,并实行挂牌管理。

挂牌目的是为了针对不同猪群有目的性地进行保健。

4.2.4.3核对种猪群信息,建立批次免疫档案、保健档案和情期跟踪档案。

记录每头猪的耳号,调出种猪系统引种猪群的信息,进行核对,务必做到耳缺跟耳号一致,确保系统数据真实。

4.2.4.4驯化。

将生产线上正常淘汰的高胎龄母猪按引种数3-5%的比例调入隔离舍,通过

(1)混群饲养进行驯化,每栏使用1头,驯化5-7天;

(2)一起放运动驯化,运动次数不少于3次;(3)高胎龄母猪粪便进行驯化,即将粪便掺入后备猪饲养栏中,每天1次,5-7天。

高胎龄母猪使用过后直接从隔离舍淘汰(有疾病风险的不做驯化)。

4.2.5免疫和保健

4.2.5.1依据引进种猪的生长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营养调节,生长缓慢、皮毛粗乱的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营养性添加剂,如鱼肝油、复合VB、鱼粉等。

4.2.5.2根据引进种猪群健康状况,制定西药和中草药保健方案。

后备猪可每月做全群的中药保健,以清热解毒类药物为主,以保证后备猪的健康度。

西药保健后要添加3天营养性药物调理。

所有的药物保健使用专用饮水桶或拌湿料的形式进行,加药之前要有控水、控料时间。

目前引种母猪进本上都有6月龄以上,根据场部研究讨论,对新引种的母猪先进行西药保健,药物以广谱药物为宜,其次进行驱虫健胃保健,后进行中药调理。

4.2.5.3做好每批次引进后备猪的免疫计划,免疫前核对猪群信息,并做好免疫前后抗应激工作(免疫前2天,免疫后2天),做好突发情况的应急补救措施,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疫苗的免疫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存档管理。

如特殊猪群推迟免疫,需做好跟踪记录,恢复后及时补免。

免疫时必须有区长及以上干部在场监督。

4.2.5.4免疫和保健记录要及时、准确,详细记录每批次后备猪不同疫苗的计划免疫时间和实际免疫时间,计划保健时间和实际执行时间

4.2.6后备母猪引种1个月后的饲养管理

4.2.6.1饲喂模式及料量

后备猪在210天龄前采取自由采食模式,饲喂后备313料,料量最高不超过3.5kg/天。

正常发育的后备猪210天龄后饲喂331料,准备配种3周前限制性饲喂,料量以2.0kg/天为宜,最高不超过2.2kg/天;配种前7-10天开始优饲,采用自由采食模式,料量不低于3.5kg/天,饲喂后备313料或哺乳母猪333料。

后备猪210日龄时依据后备猪体况,偏瘦偏弱的猪只集中饲养,可适当延长后备313料的饲喂时间,保证配种前种猪膘情适中,达到3分膘左右,切忌太瘦或太肥。

优饲期间,可以额外添加VA、VD、VE等维生素。

可通过拌湿料的方式提高采食量。

4.2.6.2后备猪进场后及时建立档案卡,详细填写种猪原始耳号、来源、品种、出生日期等信息。

免疫信息由于是按批次免疫,可不标注具体信息,但需要标注批次信息,方便调档查询。

4.2.6.3规范后备猪情期跟踪记录,清晰记录种猪发情日期、发情情况、计划开配日期等信息。

情期跟踪可使用记录本,便于统计发情率和配种计划,同时标注于档案卡上,便于分类管理发情猪与非发情猪。

4.2.6.4诱情。

达到160天龄以上,可以将公猪赶到大栏与后备猪亲密接触。

诱情公猪选择以性欲良好、经过调教的10月龄以上年轻公猪为主,并且多头轮换使用,诱导发情,提高后备猪发情率。

诱情公猪平时单独饲养,提供合理营养,可适当采精确保性欲。

4.2.6.5运动。

做好后备猪运动计划,运动前不同栏做好标记,可使用不同颜色喷雾区别,运动回来按标记放回原栏。

确保每周2次运动(新建猪场最少保证每周运动1次),每次运动30-45分钟,促进肢蹄发育,提高猪只健康度,有利于正常发情。

6月龄以上的母猪在有人监视的情况下可以放公猪进行追逐,公猪运动不超过15分钟。

运动完后,做好运动记录。

4.2.6.6后备猪达到5.5月龄时,隔离舍负责人于每次喂食操作后,在猪只站立进食时开始查情,先以肉眼观察,外阴发红、发肿的再做进一步检查,手触外阴,查看粘液情况,结合静立反射情况,综合判断后将查情信息标注在记录本上和档案卡上。

4.2.6.7合理划定隔离舍、后备舍栏舍,分批次以周为单位将发情猪挑出集中饲养,划分发情区和非发情区,对不发情猪只进行集中的综合处理。

4.2.6.8调入生产线前的重大疫病检测

后备猪225日龄时采血检测重大疫病,如猪瘟、口蹄疫、伪狂犬、蓝耳,抽检比例不低于引种数的10%,确保健康的种猪调入生产线。

4.2.7其他需要注意的饲养管理

4.2.7.1及时将差猪分类挑出单独饲养及治疗护理,减少后备猪淘汰。

4.2.7.2青饲料的使用。

各场可因地制宜种植青饲料并合理使用,每次添加量不宜过大,使用前清洗。

4.2.7.3做好环境控制。

加强栏舍卫生清扫,确保栏舍干爽,湿度较大时可利用米糠、木屑等对栏舍进行清扫,减少不必要的冲栏,降低栏舍内湿度,有条件猪场可定期更换干洁栏舍。

4.2.7.4做好夏天防暑降温工作。

夏天通风不良,温度过高对母猪发情影响较大,会造成延迟发情甚至不发情。

根据今年天气情况,务必使用好风机水帘的设备,其次要加强猪舍的密封性,务必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提高后备母猪利用率。

4.2.7.5对栏舍进行冲栏消毒时,选用酸性消毒剂,减少对猪只蹄部的损伤。

4.2.7.6新建猪场建议隔离舍栏舍设计为大栏,便于日常管理,同时对猪群运动,促发情也有好处。

4.2.8后备猪开配要求

4.2.8.1后备猪配种原则上不低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140kg,已经正常发情2-3次,3分膘情,体长不低于128cm,胸围不低于120cm。

不得人为推迟配种天龄和降低体重,确保在8-9月龄内的配种比例和成功率,减少9月龄以上后备猪存栏,降低饲养成本。

体长是指母猪自然站立时(四肢直立,骸下线与胸下线同一水平线),从两耳根中点连线的中部起,用卷尺沿背脊量到尾根的第一自然轮纹为止。

胸围指在肩胛骨后缘用卷尺测量胸部的垂直周径,卷尺松紧度以自然贴紧毛皮为宜。

4.2.8.2对于8个月龄以上,体重达标的后备猪,只要发情明显、粘液多,并且保证优饲5天以上,即使没达到2个情期,也可以视情况参加配种。

4.2.8.3新开猪场或后备猪存栏较多的猪场(胎次更新)等特殊情况下,场部做好配种计划,部分后备猪可提前至7.5月龄配种,体重不得低于140kg,且上报分公司技术小组备案和监控。

为确保新场配种均衡,部分后备猪可适当延长配种天龄,但场部务必做好计划且上报分公司技术小组备案。

4.2.9后备猪配种关键点

4.2.9.1待配母猪优饲。

自220日龄开始,以周为单位,将发情母猪挑出来按批次进行集中饲养,先适当限饲,2.0kg/头/天,限饲7-10天,再在配种前进行自由采食,想方设法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可添加柠檬酸,每天拌4次湿料,适量补充VA、VD、VE等维生素,保证后备猪有10天以上的优饲时间。

情区管理必须严格按照每周每个批次进行区分,针对每个批次的猪群体况合理进行优限饲,务必细化到每个批次的保健。

其次要做好优限饲的区分,优饲猪群放在日晒少的一边,日晒多的一边放限饲猪,确保优饲猪的采食量。

4.2.9.2适时配种。

多注意外阴变化和粘液情况,综合考虑发情状态,不单以静立反射为准。

为防止公猪疲乏和保持待配母猪兴奋度,每配一排输精栏母猪可更换一头公猪。

4.2.9.3配种判断。

发情差、发情不明显、不稳定的母猪由组长负责配种,其他待配母猪由全体配种员共同决定是否参配。

失配母猪及时填写失配母猪记录表,以便跟踪。

4.2.9.4对于8个月龄以上,发情状态不怎么好,又即将超期的后备母猪,若体重达标,发情明显、粘液多,且保证优饲5天以上,可及时配种,配前注射一支促排,并在档案卡上记录配种时状态。

如果配种后第一个情期没有返情,可利用B超加强配种后30天左右的妊娠鉴定。

4.2.10后备母猪不发情处理

对于7月龄仍没有出现一次发情的后备母猪采取集中饲养和系统处理,按以下方式依次处理:

①饲喂青饲料;②饥饿或优饲;③发情母猪刺激;④公猪追逐;⑤车辆运输;⑥死精刺激;⑦并栏饲养;⑧上述方法综合使用后仍不发情的母猪用激素处理。

方法为:

参照上个发情日期,以21天计算下个发情日期,在下个发情日期前5天注射PG600,发情即配,配种时可加注一针促排。

利用B超加强配种后30天左右妊娠鉴定。

4.2.11后备母猪淘汰标准

4.2.11.1原则上经过处理措施9月龄仍未见1次发情,或超过11月龄仍未配种的后备母猪坚决淘汰。

4.2.11.2由于各种原因失去种用价值的后备猪坚决淘汰,如外阴小、外阴上翘、瞎乳头、有效乳头少于6对等。

4.2.11.3养过程中患上严重疾病,经过治疗2个疗程不能痊愈的后备猪坚决淘汰,如渐进性消瘦、肢蹄病、瘫痪等。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