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0466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质量体系作业文件

 

桥面防水层施工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实施日期:

2009年10月1日

受控状态:

(盖章受控)

发放编号:

发送给:

中铁十一局集团武黄城际铁路工程

一标一分部工程部

编制概况

编制部门:

工程技术部编制人:

钱元骏日期:

2009年10月1日

审核人职务:

项目总工程师姓名:

王李俊日期:

2009年10月1日

批准人职务:

项目经理姓名:

唐清明日期:

2009年10月1日

序号

会签部门

职务

姓名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作业文件修改记录单

修改

日期

条款

修改内容

修改单号

批准人

修改人

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1、编制目的

为加强桥面防水层施工过程控制,确保施工质量优良,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标段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

3、编制依据

通桥(2006)8061《时速160、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桥梁防水体系》。

4、桥面防水层作业方法

1、人员和机具

1人员

防水层及保护层工序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富有经验的熟练工人,并且要求其具备良好的质量意识。

2机具

圆形拌合筒、220V电源、手提式搅拌机、量具、剪刀及刮板等。

2、原材料要求

1防水卷材:

采用L类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L类防水卷材为纤维复合卷材,即双面热融复合无纺纤维布。

防水卷材应符合《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GB12953-2003)的要求。

L类防水卷材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见表2。

L类防水卷材的规格及技术要求表2

序号

项目

指标

1

厚度规格(不含纤维厚度)

1.5~1.8mm,允许偏差:

+0.20mm,-0.10mm

2

宽度规格

1.70~2.50m,允许偏差:

+10mm,0mm

3

长度规格

16.5~35.0m,允许偏差:

+100mm,-50mm

4

拉伸强度(N/cm)

纵向

≥160

横向

≥160

5

断裂伸长率(%)

纵向

≥550

横向

≥550

6

不透水性(0.3Mpa×2h)

不透水

7

热处理尺寸变化率(%)

纵向

≤1.0

横向

≤1.0

8

低温弯折性(-35℃×1h)

-35℃无裂纹

9

抗穿孔性

不渗水

10

剪切状态下的粘合性(N/mm)

≥10.0或卷材破坏

11

外观质量

无纺布复合粘结均匀牢固,无疤痕、裂纹、空洞

12

加热老化

处理

拉力(N/cm)

纵向

≥140

横向

≥140

断裂伸长率(%)

纵向

≥450

横向

≥450

低温弯折性

-25℃无裂纹

13

人工气候

加速老化

拉力(N/cm)

纵向

≥140

横向

≥140

断裂伸长率(%)

纵向

≥450

横向

≥450

低温弯折性

-25℃无裂纹

14

耐化学侵蚀

拉力(N/cm)

纵向

≥140

横向

≥140

断裂伸长率(%)

纵向

≥450

横向

≥450

低温弯折性

-25℃无裂纹

15

保护层混凝土与防水卷材粘结强度(Mpa)

≥1.0

2.粘结剂:

L类防水卷材采用水泥基胶粘剂粘贴。

水泥基胶粘剂采用强度等级42.5普通硅酸盐水泥、390水泥基胶粉、增强剂及水进行拌制,其技术指标见表3。

水泥基胶粘剂的技术指标表3

序号

项目

指标

1

初凝时间(h)

≥8

2

终凝时间(h)

≤12

3

安定性

合格

4

抗折强度(Mpa)

3d

≥5.5

28d

≥8

5

抗压强度(Mpa)

3d

≥40

28d

≥60

6

冻融循环(50次)

强度损失(%)

≤10

质量损失(%)

≤2

7

抗渗性能

≥P20

8

拉伸胶粘强度(Mpa)

≥1.5

9

剪切强度(Mpa)

无处理

≥4.5

热老化处理

≥3.5

冻融循环(50次)

≥3.5

酸处理

≥4.5

盐处理

≥4.5

10

防水卷材与水泥基层粘结剥离强度(N/mm)

≥5.0

防水卷材通过粘结剂粘贴后与混凝土粘结良好,无脱离、缝隙、裂缝。

3保护层采用C40细石纤维混凝土。

3.1水泥采用强度等级P.O42.5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

3.2细骨料:

中砂,粒径小于1mm。

级配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中的规定。

3.3粗骨料:

最大粒径10mm的碎石,其质量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中的规定。

3.4聚丙烯腈纤维质量应符合《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

2004的规定,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见表4。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聚丙烯腈纤维的掺量为1.0kg。

聚丙烯腈纤维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表4

项目

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材质

聚丙烯腈

抗拉强度

500Mpa

颜色

白色(自然色)

弹性模量

7.0Gpa

直径

10~15μm

断裂伸长率

20%

比重

1.18

熔点

240℃

长度

6~25mm

吸水率

<2%

3.5聚丙烯腈纤维应有足够的锚固长度,以增加保护层混凝土的柔韧性。

3.6拌制和养护混凝土用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要求。

4、聚氨酯防水涂料

聚氨酯防水涂料用于混凝土保护层的防水封边,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见表5。

聚氨酯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表5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1

颜色

除黑色外的其他颜色

2

拉伸强度保持率(Mpa)

≥3.5

3

拉伸强度保持率

加热处理(%)

≥100

4

碱处理(%)

≥70

5

酸处理(%)

≥80

6

断裂伸长率

无处理(%)

≥450

7

加热处理(%)

≥450

8

碱处理(%)

≥450

9

酸处理(%)

≥450

10

低温弯折性

无处理(%)

≤-35℃,无裂纹

11

加热处理(%)

12

碱处理(%)

13

酸处理(%)

14

表干时间(h)

≤4

15

实干时间(h)

≤24

16

不透水性0.4Mpa,2h

不透水

17

加热伸缩率%

≥-4.0,≤1.0

18

耐碱性,饱和Ca(OH)2溶液,500h

无开裂,无起皮剥落

19

固体含量(%)

≥99

20

潮湿基面粘结强度(Mpa)

≥0.60

21

与混凝土粘结强度(Mpa)

≥2.50

22

保护层混凝土与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粘结强度(Mpa)

≥1.0

23

撕裂强度(N/mm)

≥25.0

24

与混凝土剥离强度(N/mm)

≥3.50

5、施工工艺流程图

 

6、施工方法

6.1混凝土基层面的验收

防水层施工前先对基层面进行验收,基层做到平整、无尖锐异物,不起砂、不起皮及无凹凸不平现象;平整度要求用1米长靠尺测量,空隙不大于3m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每米不超过一处。

如不符合以上要求,可用凿除方法进行处理;或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用水泥砂浆找平时,基底清洁、湿润。

用水泥砂浆作局部找平时,在水泥砂浆中添加适量的水溶性建筑用胶粘剂,以增强水泥砂浆与基底的粘结。

蜂窝用水泥砂浆填补平整,麻面用水泥净浆填补平整;对蜂窝、麻面的填补,均在水泥砂浆内添加胶粘剂。

对蜂窝、麻面作填补前,要清除蜂窝、麻面中的松散层、浮碴、浮灰、油污等,并使之湿润。

本工程采用水泥基胶粘剂铺贴,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湿润检查,如太干燥应对基层进行表面湿润;如遇雨季施工,只要雨停表面无积水即可施工。

六小时内天气有雨不得施工。

6.2防水卷材的铺贴

6.2.1备好防水卷材、粘结剂,圆形搅拌桶,220V电源、手提式搅拌机、量具、剪刀及刮板等。

6.2.2配制方法

(1)粘结剂的配制;

a.水泥基胶粘剂的配比;水泥100kg、水30kg、专用胶粉120g、增强剂800g。

b.配制方法;先将胶水倒入清水内搅拌约5~8分钟,再加入增强剂搅拌约2分钟,再加入水泥搅拌约10分钟即可使用。

c.对配制好的水泥基胶粘结剂应在4小时内使用完,超过4小时禁止使用。

(2)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配制

防水涂料由甲、乙两种组份组成,使用时必须按产品使用说明进行配比,每种组分的称量误差不得大于±2%。

配制时按照先主剂,后固化剂的顺序将液体倒入容器,并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搅拌时间3~5分钟。

6.2.3防水卷材铺贴应按水流方向,从低到高,从下往上,挡碴墙根部及泄水管处应先做防水附加层,附加层卷材厚度不小于0.5mm(不含无纺布)。

6.2.4铺贴防水卷材时,粘结剂应做到涂刮均匀,厚度应控制在1.2~1.5mm。

搭接处两层防水卷材之间的粘结剂厚度不得小于1mm。

6.2.5防水卷材铺贴时,应边涂粘结剂边铺贴卷材,同时用橡皮刮板在卷材上部来回刮实。

严禁有起鼓、起泡等现象,卷材铺贴应做到平直,卷材的搭接应用水泥基胶粘剂进行密封。

6.2.6防水层完工后,在胶粘材料固化前不得在其上行走或进行后道工序的作业

6.2.7预制梁顶横向应采用整幅卷材,允许防水卷材纵向搭接一次,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20mm;

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1)采用强制搅拌,将石子、砂子、水、减水剂和纤维同时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时间应不少于3分钟注意纤维拌和均匀。

(2)将混合均匀的纤维混凝土均匀铺在梁体的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捣实,在拉动平板振捣器时速度应尽量缓慢,使振捣时间为20秒左右,并无可见空洞为止。

(3)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方可进行抹面,抹刀应光滑以免带出纤维,抹面时不得加水,抹面次数不宜过多。

(4)桥面保护层纵向每隔4m设置横向断缝,当保护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C40)的50%以上时(冬季约3天、夏季约1天),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将断缝填实、填满,填充断缝时不得污染保护层及梁体。

(5)混凝土面浇筑完成后,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失水太快。

冬季施工加入防冻剂。

自然养护时,桥面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桥面混凝土洒水次数能保持表面充分潮湿。

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自然养护不少于28天;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不少于14天。

6.3.5把保护层铺好后,泄水管顶与保护层处用聚胺脂防水涂料进行封边处理,高度8cm。

端边墙与保护层连接部位也要用聚脂防水涂料进行封边处理,宽度不小于8cm。

7、质量要求

7.1防水层:

对铺贴的防水卷材应及时进行质量跟踪检查,可用肉眼观察其是否有空鼓、起泡、翘边等现象,如出现空鼓、起泡等现象应及时进行补救处理。

每300~500m2应做一次防水层与混凝土基层的剥落强度试验,保证防水层与梁体的粘结牢固。

铺贴防水卷材气温不得高于35℃,不得低于5℃,超出其温度范围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7.2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指标见表6。

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指标要求表6

序号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1

抗压强度

≥40Mpa

2

劈拉强度

≥3.5Mpa

3

抗冻融循环

≥300次

4

抗渗性

≥P20

5

抗氯离子渗透性

≤1000C

6

抗碱-骨料反应

当骨料碱-硅酸反应砂棒膨胀率在0.1%~0.2%时,混凝土的碱含量≤3kg/m3

8、其它

8.1防水涂料在运输和保存中,严禁遇水,严禁接近火源。

8.2、五级以上强风天气不宜进行防水体系施工。

8.3、氯化聚乙烯宽幅双面复合防水卷材和聚氨酯防水涂料禁止使用黑色及W类织物内增强的防水卷材。

8.4、氯化聚乙烯宽幅双面复合防水卷材的双面复合层材料必须采用丙纶短纤针刺无纺布,其布双面各宜选用重100g/m2的布料,禁止使用再生料产生的无纺布和涤纶或丙纶长丝无纺布。

无纺布与氯化聚乙烯复合粘结应牢固,严禁有剥离脱层现象。

9、文明施工

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穿拖鞋作业,搅拌水泥基胶及涂刮基胶时均应带手套作业,以防基胶对手造成损伤,铺贴卷材时,操作人员必须穿平底及软底鞋(布鞋)在上面行走,否则会对卷材铺贴效果造成破坏,如引起空鼓等。

施工时在卷材上作业人员不得吸烟,以免烧伤卷材。

10、安全措施

(1)梁上作业必须戴安全带、安全帽,梁上注意行走,不要绊倒,严禁从梁上往下扔工具、材料。

(2)上下桥梁时必须使用楼梯,手要抓牢、脚要踩稳,不得攀钢绞线上下,严禁从梁上向下或另一片梁上扔工具材料。

(3)在梁上清理混凝土碴一定要站稳扶牢,防止滑倒和手锤落下伤人。

(4)机械设备夜间作业须有充足的照明,夜间施工有良好的照明设备。

(5)在雷雨时必须停止露天操作,预防雷击钢筋伤人。

(6)现场照明:

照明电线绝缘良好,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

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零。

(7)配电箱、开关箱:

使用标准电箱,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电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匹配。

配电箱设总熔丝、分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

金属外壳电箱作接地或接零保护。

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保险。

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有380V和220V两种电压等级。

(8)严格按有关规定安装线路及设备,用电设备都要安装地线,不合格的电气器材严禁使用。

11、应提交的竣工资料

11.1施工日志

11.2材料检验及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书

11.3施工原始记录

11.4设计变更通知书及事故处理记录

11.5施工技术措施

11.6现场调查表

11.7施工组织方案

11.8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11.9各种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

11.10施工小结

11.11竣工平面图

5、附录

本作业指导书由中铁十一局集团武黄城际铁路一分部工程部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