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012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docx

微型小说阅读应试技巧总结之表格版资料

表格形式赋予小说阅读一双有力的翅膀

高一语文组:

王丹

一、“理情节”题型

(一)基础知识储备

1、概念:

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是矛盾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

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以有事、物、人、情以及时间和空间。

2、情节结构

由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构成。

3、情节的作用

⑴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⑵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⑶侧面烘托,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⑷照应前文。

⑸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⑹刻画人物性格。

⑺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4、情节安排

特点:

1.全文情节一波三折。

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小说情节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3.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4.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或引人深思。

5.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

6.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

事、物、人、情、时间、空间。

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

5、情节安排

基本技巧

①顺叙:

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

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

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

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

(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6、结构方式

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等

(二)答题思路指导

设题

方式

例题

答案

答题规范

 

A针对

情节

内容

设题

(10广东《面包》)

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妻子发现丈夫偷吃面包→发现丈夫说谎→妻子帮丈夫圆谎→在第二天晚餐时多给丈夫一块面包

1、先写……(内容概括)接着写……(内容概括)然后写……(内容概括)最后写……(内容概括)

2、或者用一句话概括,组织要素:

何人、何时、何地、何事。

“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09安徽《董师傅游湖》

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董师傅带领小翠游湖

(《榜样》)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

峰子大学毕业后回村教书

 

B针对

情节

作用

设题

(09江苏《侯银匠》)

小说第二段划线句,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

①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写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

②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

1、写了什么内容

2、有什么作用:

①前后照应(与前文相呼应,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提供依据)

②设置悬念,吸引阅读兴趣

③刻画人物性格,归纳情节,指出性格特点

④表现主旨,深化主旨,(先归纳情节,后点出主旨)

(10浙江《静流》)

文章开头写弟弟着迷音乐,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写弟弟与父亲的矛盾作铺垫

 

(09辽宁)《遗璞》2、小说两次提到小孩的凉鞋,各有什么作用?

①第一次出现,表达了遗璞村人对省城老贾的感激,省城老贾在县里当了书记之后并没有忘记他们;②第二次出现,说明遗璞村人的生活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和几年前一样,孩子有凉鞋穿仍然是他们的一种期待。

 

C针对

情节

特点

设题

(09四川《想象》)

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变化为主要方式展开故事情节

 

1一般答题规范

①点出情节安排的特色

②结合情节具体展开特色

③点明该情节安排特色的作用,一般是该情节反映的人物性格、社会生活。

2、情节展开特点:

①以……线索,用什么手法为主要方式来展开情节内容

②或者选取……材料为展开方式,表现了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突出了……主旨。

(10南通二模《哑了的三角琴》)

小说关于拉狄焦夫的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

倒叙。

先写拉狄焦夫是一个杀人犯但并不凶恶,而且爱好音乐;再写拉狄焦夫忘情歌唱,坚定护琴,放弃抵抗与哭泣;最后斜拉狄焦夫杀人获刑背后的原因是凄美残酷的爱情故事。

使文章情节波荡,增加可读性。

 

(11届百校联考《红卫兵来了》)

红卫兵来抓“我”的情节悬念迭起,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他双臂反抄在背后”先设置;然而发现“我”不是所谓“黑帮”,“仍然双臂反抄着,不让我看见他捏的东西”;最后通过“垂下双臂,不再反抄”。

“他手提的是一卷粗麻绳”解开悬念。

这样写波澜起伏,比平铺直叙更有效果,揭露红卫兵的狡诈、残暴和作者的无奈。

小结

由上表可见,小说的情节是支撑小说人物与主题的框架,情节往往是为了人物和揭示小说主题所服务,在考虑情节作用的时候一定要紧记。

二、“看环境”题型

(一)基础知识储备

1、概念:

小说典型环境的描写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是人物性格展示的场所,是人物性格形成客观依据,。

2、环境分类: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提供了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具体场所。

社会环境,它包括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民情风俗,地域文化,人际关系等,往往对人物性格形成和命运轨迹起决定作用。

3、环境作用

⑴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⑵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时间、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作用:

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②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⑤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衬托主题。

(二)答题思路指导

设题

方式

例题

答案

答题规范

 

A鉴赏

自然

环境

描写

的表

达特

(10江苏《溜索》)

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身临其境。

(1)描写:

①观察角度变化(远近、高低、俯仰)②内心感受③动静④虚实⑤正侧⑥色彩渲染⑦典型性意象或场景

(2)总括场景的特点,描绘/渲染……图画/氛围

(3)表达效果

(4)作者情感

(《寒冷的味道》)

第4段说:

“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

”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

比喻、拟人、排比,从形和声的角度描写了树枝结冰的美丽外观与动听声响,突出作者对冬天可爱之景的赞美和对寒冷的喜爱。

 

B概括

自然

环境

的作

(08宁夏《二十年以后》)

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①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②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

……(内容)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渲染了一种……气氛/氛围,定下……的感情基调,烘托或塑造人物……心情/情感/形象,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或深化……主题。

(只需概括作用,不需要内容展开)

 

(10辽宁《洗澡》)

小说中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请概括说明。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使情节的发展更为合理。

 

C简要

分析

自然

环境

的作

 

 

(《好望角》)

说中穿插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分析。

 

①“河水流淌,芦苇丛簇挺立”渲染静穆的氛围烘托出老人内心的苍凉②“河上无风,芦苇丛簇挺立”到“河上起风,沙沙作响”暗示时间推移,推动情节发展③夕阳正红,映衬人物形象,映衬出老人历经磨难后的坚强④河水、宁静的天空、飞翔的飞鸟,挺立的芦苇,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环境+人物+情节+主题

1、概括……景物描写的内容;

2、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环境自身:

渲染……氛围,烘托环境,提供……背景,交待时间、季节、地点,定下……的感情基调。

②人物:

烘托……心理,烘托/映衬人物心情,凸现人物形象。

③情节:

推动/展开/转换/暗示……,为下文……作铺垫;④主题:

表达、暗示、揭示、寄托……主题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

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界河》

请找出文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简要分析它们的作用。

 

①界河水流滔滔,水声潺潺,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②界河两岸的鸟群自由飞翔,与人友好相处③天气由春寒料峭到突然放晴到一派明媚春色。

烘托出一位向往自由、热爱生命的士兵形象,从侧面表现战争摧残人性,毁灭生命的主题。

D鉴赏

自然

环境

描写

的特

点及

分析

其作

(10安徽《罗永才》)

请对小说划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简要分析。

 

(09浙江)《魔盒》12.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4分)

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山中春景图,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的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特点:

封闭压抑,阴沉死寂。

作用:

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

 

1、有手法运用的明确表现手法;

2、概括景物描写的内容,特点.

3、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E简要

分析

环境

的作

 

《老妪》

小说开头两段交代了怎样的环境?

有何作用?

自然环境:

寒冷的北京的冬天

社会环境:

①人情冷漠②商业味浓,竞争激烈

作用:

交代了时间和地点,为下文写老妪在寒风中等待作铺垫,烘托了老妪淡定平和的心态。

自然环境:

参照上表

社会环境:

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小结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具体答题时要打开思路,全盘考虑,不能拘泥于某一点。

三、“析人物”题型

(一)基础知识储备

1、总括

小说主题往往就是通过对典型环境中人物的塑造、刻画来集中反映的某一个社会问题。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主要人物形象、次要人物形象,甚至还包括一些动物、事物形象,这些次要形象一般情况下都是为了主要人物形象所服务的。

2、表现人物的手法:

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

3、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

⑷细节描写:

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

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下:

①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追求\爱好。

如鲁迅《孔乙己》中,孔乙己会“回”字的四种写法,典型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迂腐和呆气。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六回,严监生临终前望着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芯而不肯断气,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吝啬和刻薄。

②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

如鲁迅《药》中的“人血馒头”这一“物”的细节,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弱点。

③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这一自然景物的细节描写,致使林冲到山神庙躲避风雪,才有杀死仇敌的故事,这样细节描写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水浒传》“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的坠了下去”。

营造渲染了一种紧张而恐怖的气氛,为老虎的出现作铺垫。

④典型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如鲁迅《风波》中钉了十六个铜钉的瓷碗和七斤一家晚餐吃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就渲染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和地方特色。

⑤营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作者在写竺可桢到毛主席住处时,有一处细小的景物描写:

雪后初晴,玉树琼枝,掩映如画。

寥寥几字就烘托出当时的气氛虽是冬日,却温暖如春。

烘托出会见时的融洽气氛,衬托人物的愉快心情。

⑥典型的细节可以暗示影射。

如鲁迅《药》中描写丁字街头破匾上的“古口亭口”四个字,其实是影射秋瑾就义地点——“古轩亭口”,暗示小说中的夏瑜影射了秋瑾。

4、小说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

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二)答题思路指导

设题

方式

例题

答案

答题规范

 

A概括

人物

形象

09安徽《董师傅游湖》

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

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

1、明确身份:

是一位……(如知识分子、农民、木匠……)

2、概括性格特点:

(如善良、温婉……)

3、概括品质特点:

(如德艺双馨、传统、儒雅、有情趣……)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10山东《骆驼祥子》

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朴实、勤劳、上进、有追求、真诚自然、善良

 

(09浙江)《魔盒》16.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

(5分)

 

①热爱故土,珍视亲情;②淳朴善良,热情爽直。

③观察敏锐,善解人意。

 

B分析

划线

句人

物心

(08江苏《侯银匠》)

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

第一处:

“甜”,是因为女儿终于长大成人,嫁了个好人家;“苦”是因为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单;女儿出嫁只能给这点首饰。

第二处:

深沉的思念,难言的孤独,自我的安慰。

 

1、概括画线部分的内容

2、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来分析题干要求的人物心理、情感。

(10广东《面包》)

文中画线部分分别体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

①撒谎想掩饰自己偷拿面包的行为②感觉妻子可能发现,继续撒谎时的慌乱不安③面对妻子的宽容,感到愧疚。

 

C结合

全文

分析

人物

形象

 

 

(10江苏《溜索》)

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①“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

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②“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

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③“瞟一眼”,“问一声”:

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④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

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1、筛选与之相关的情节内容并概括,

2、分析该情节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特点

 

 

D分析其它形象

 

次要人物

08浙江《乌米》

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者,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形象:

①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②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③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

作用:

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有真实感②以“我”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④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

1、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正衬、反衬)

2、“我”贯穿全文,起到线索作用。

3、借“我”的口抒情议论,表达作者的思想。

事物

(08江苏《侯银匠》)

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

①要花轿表现侯菊早有打算②改装花轿表现侯菊心灵手巧③出租花轿表现侯菊善于经营,贤惠体贴

1、筛选与事物相关情节

2、分析这些情节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动物

(10江苏《溜索》)

本文用了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

①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②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1、筛选出描写动物的情节内容

2、分析其对环境描写的作用

3、分析其对人物刻画的作用,不仅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也能够丰富人物形象。

有时与人物形象形成映衬、烘托、正衬、反衬等关系。

4、分析其对小说主题的作用

《德福老汉的最终结局》

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①牛被悉心照料,反映老汉的朴实善良;②通过牛顶死老汉,突出他的悲剧命运;③牛对专断的爱的反叛,深化小说的主题

 

E人物

描写的作用

 

(10山东《骆驼祥子》)

第二段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在上一段对刘四爷概括叙述的基础上,用这一段肖像描写使刘四爷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同时突出他的“虎气”,引出虎妞这一人物形象。

作用分为两个角度:

内容上:

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突出其某一性格特点。

结构上: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情节内容,引出下文……情节内容/人物形象。

 

F人物细节描写的考察

 

(09四川)《想象》16、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请结合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

(8分)

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使故事情节更加真实细腻,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其中“呆呆地发愣”写神态,“绝望”“伤感”写心理,这些描写重在刻画主人公的脆弱;“闭一只眼”“睁一只眼”“看伸长的舌头”写行为,突出他检查自身症候的专注与仔细,由此刻画了他的敏感与多疑。

参照基础知识积累

3、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下:

)解答此类试题

小节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

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四、“明主题”题型

(一)基础知识储备

1、总括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

2、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

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

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

3、对主题概括常用的基本术语:

①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⑤表达了什么情感。

4、主题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二)答题思路指导

设题

方式

例题

答案

答题规范

A直接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孔乙己》的主题概括

 

通过对断腿前后的孔乙己遭遇的描写(情节),刻画了受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形象),控诉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①抓人物形象;②抓情节发展;③抓写作背景。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小说通过描绘XX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抒发了(呼吁)……

B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08海南)《二十年以后》:

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

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

你的看法呢?

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8分)

1.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

2.他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

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

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抓住一个角度具体展开论述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要自圆其说

C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

读了《老人与海》对你有何人生的启迪?

《老人与海》中老渔人桑提亚哥奋斗了84天结果只拖了一个鱼骨回来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被战胜这描述了一个硬汉形象他告诉我们要坚持要有毅力是对生命的支持

①抓人物形象;②抓情节发展;③告诉(明白)……道理。

五、“探技巧”题型

(一)基础知识储备

1、总括

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才能。

2、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3、结构方式

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

4、表现手法

比喻、排比、夸张、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欲抑先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5、人称运用作用

第一人称:

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

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

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6、不同顺序的作用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见前表)

7、各种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外貌、语言、心理、行动、细节、环境。

 

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白描:

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

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

景物描写:

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8、小说常用开头

A.设疑法(悬念法):

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

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B.写景法。

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

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的美好心灵。

 

9、小说的结局

※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思维方向)好处: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项链》。

②从表现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