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350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档格式.docx

4、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处方,按开始键开始治疗,然后缓慢调节输出强度。

5、时间显明为零时,仪器自动关闭输出并报警提示,取下电极板和所有物品并整理床铺。

注意事项:

1、注意选择治疗极板的位置,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

2、极板要保持清洁,经常消毒。

3、中频和离子导入插头不可共用。

三、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 

操作规程

1、接通电源(220V),顺时针旋转钮,指示灯亮,预置在所需时间内,初开机应包括预热2分钟,治疗时间结束,自动切断电源。

2、照射部位:

病灶区或穴位,照射部位需完全暴露。

3、照射距离:

距人皮肤15CM左右,但以病人感觉到温舒适为宜,不宜距离过大,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4、照射时间:

每次照射20—30分钟,每日1—2次,7—10天为一个疗程,具体情况根据病情由医生决定。

注意事项

1、照射面部时,应对双目采取保护措施,切勿直接照射双目。

2、必须要有接地线的插座,确保使用安全。

四、拔罐操作规程

一、操作常规

1、患者取舒适体位,使肌肉放松,并裸露治疗局部。

2、根据病情和部位选用适宜罐子。

不论各类罐子边缘必须圆滑。

3、治疗局部如毛发较多,应涂凡士林。

4、用棉棒(或棉球)蘸95%酒精点燃后,在罐子内绕一圈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已选定的部位上。

5、根据病情每次可拔一至数个罐子。

6、治疗完毕后,一手持罐,一手轻压皮肤,使空气缓缓进入,即可取下罐子。

7、罐子取下后,应检查局部反应情况。

如反应严重,可予轻微按摩。

8、治疗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

隔日或每日一次,5—10次为一疗程。

二、注意事项

1、棉球(或棉棒)蘸酒精不易过多。

燃烧时注意不要将罐子边缘烧热,以免局部发生烫伤。

2、一般不在骨性突出部、心脏、乳房等部位进行拔火罐。

3、局部瘀血尚未消退时,不应在原部位重复再拔。

4、局部如有烫伤,可涂龙胆紫等药物。

五、针刺疗法操作规程

1、治疗前术者用肥皂流水洗手。

2、根据病情选配穴位。

如为首次治疗,须做好解释工作,以解除患者对针刺的顾虑。

3、根据配穴的需要,让患者取适应体位,找好穴位。

行皮肤消毒后注意不要污染。

4、据取穴选用毫针。

所用毫针针尖无卷曲、变钝或分叉 

,针体无弯曲、生锈、蚀痕,并进行消毒。

5、应采取无痛进针法。

将针迅速刺进皮内,再继续刺入或捻进。

得气后,再根据病情给以不同的补泻手法。

6、在留针期间,嘱咐患者不要移动体位,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并询问其感觉。

7、起针时,先将针轻轻向上提起,未发生滞针时,即可迅速抽针。

另一手持棉球按摩皮肤,并稍加揉擦。

8、起针完毕后,检查针的数目和形状,并加修整,擦拭干净。

9、针具须用70%酒精浸泡30分钟以上,或用高压蒸气消毒后始可再用。

1、.一般每日针一次,可根据病情决定针刺次数。

六、灸疗法操作规程

1、根据病情选好穴位,再将艾卷点燃。

2、用拇指、食指及中指夹持艾卷。

应用小指接触穴位附近的皮肤,保持平衡。

3、温和灸时,使艾卷尖端先靠近皮肤,燃后慢慢提起,使患者有局部舒服温暖感觉。

每次灸10—30分钟,以达镇静消炎的目的。

4、雀啄灸时,将艾卷尖端对准穴位。

一起一落,使患者有间断的灼热感觉。

每次2—5分钟,以达兴奋的目的。

5、灸法如与针法合并使用,则在进针以后,灸5—10分钟即可。

6、灸后将艾卷熄灭,收起待用。

7、每日灸1—2次。

每疗程可根据病情斟酌规定。

七、电针疗法操作规程

1、疗前处置及进针方法同针疗法。

2、针刺有感觉后,即将电流导线分别接在针柄上或针体上。

3、单穴法时,患者手握一圆筒电极。

双穴法时各接一条导线;

三穴法时,则主穴不用分枝导线,单独从电疗机的一个输出端接出;

四穴法时用分枝导线,对称地分别从两个输出端接出,每次一般不超过四个穴位。

4、接妥导线后,即通以电流。

通电流前,应检查电疗机各开关是否在零位。

经证明确实无误后,方可开启电疗机的开关。

待指示灯发出亮光后,再开动电流输出器。

脉冲电针一般给以01—05毫安即可。

感应电流调节至患者有明显的针刺感觉和肌肉微现收缩即可。

5、治疗时间:

脉冲直流电针一般留5—15分钟;

感应电针弱刺激3—10分钟,强刺激10—30分钟。

在此期间须注意观察导线有无脱落或电疗机故障,以便及时维修。

6治疗完毕,与开启相反的顺序关闭电疗机,摘掉导线然后起针。

起针方法与普通针法相同。

7、每日或隔日一次,一般6—12次为一疗程。

八、手消毒法规程 

(一)目的

避免传染和交叉感染;

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

(二)刷手法

1、刷手时,用刷子蘸肥皂水将手彻底洗刷,按前臂、腕部、手掌、手背、指甲、指缝等处顺序刷洗。

刷洗的范围应包括被污染的部位,并要超过一些。

每只手刷1分钟后用流水冲净或在清水盆中洗净。

手刷放在盛有10%肥皂水的治疗碗内。

肥皂水每天要更换1次,手刷每天则需煮沸或高压蒸气消毒1次。

2、如无洗手池设备,可将双手浸在消毒液中(02—05%过氧乙酸、1∶1000万福金安),用手刷彻底刷洗两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

3、注意事项:

刷手完毕,把刷子放回治疗碗内,以免降低消毒液效价。

刷手时,站立位置应和洗手池或面盆保持相当距离,不使所穿的隔离衣污染洗手池边缘或面盆或盆架,避免弄湿工作服,勿使水流入衣袖内。

(三)开关水龙头法

1、脚踏开关水龙头:

用脚踏开关,可避免引起交叉感染。

2、长臂水龙头:

当手污染时,用肘部或手刷开关。

3、一般水龙头:

当手污染时,用手刷敲开,刷手毕,用清洁手关上水龙头。

九、灌肠法操作规程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1目的:

刺激肠蠕动,软化及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

清洁肠道;

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物理降温。

2、用物:

治疗盘、灌肠筒及橡胶管和玻璃接管、肛管、弯盘、血管钳、肥皂液或润滑油、橡胶布、治疗巾、棉签、卫生纸、便盆、输液架、水温计。

0.1—0.2%肥皂水或等渗盐水500—1000ml(降温时用等渗盐水)。

水温39—40℃(降温时用28—32℃)。

 

3、操作方法:

(1)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嘱病人排尿。

(2)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脱裤至膝部,臀部置于床边,橡胶布和治疗巾垫臀下,弯盘置臀边。

如仰卧,臀下置便盆。

给病人盖好,勿露肢体。

(3)灌肠筒挂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肛管前端涂润滑油或肥皂水,放出少量液体,用血管钳夹住。

左手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将肛管插入约7—12cm,固定肛管,松开血管钳,使溶液缓缓流入。

(4)观察液面下降情况,如流入受阻,可移动肛管。

待溶液将流完时,夹住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入弯盘内,擦净肛门。

(5)嘱病人平卧,尽可能保留5—10分钟后再排便。

(6)不能下床的病人,给予便盆,将卫生纸放病人易取处。

(7)清理用物,冲洗肛管,放消毒液内浸泡。

(8)协助病人便毕,取出橡胶布、治疗巾,协助病人洗手,嘱卧床休息。

(9)记录结果,必要时留标本送检。



4、注意事项:

(1)灌肠中如有便意嘱其作深呼吸,防止病人着凉。

(2)掌握溶液温度、浓度、流速。

(3)如为降温灌肠,保留30分钟再排出,半小时后测体温,并记录之

(4)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吸收。

(5)灌肠中注意观察病情,如有脉速、出汗、面色苍白、心慌气急、剧烈腹痛,应立即停止,并报告医生处理。

(6)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病人不宜灌肠。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

1、目的:

同大量不保留灌肠。

适用于腹部及盆腔术后肠胀气,也为保胎孕妇解除便秘。

治疗盘、注洗器、量杯内盛灌肠溶液、14或16号肛管、弯盘、橡胶布、治疗巾、血管钳、卫生纸、便盆、润滑油。

常用溶液:

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共180ml,温度38℃;

甘油60—90ml,温开水60—90ml,共120—180ml。

(1)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准备工作同大量不保留灌肠。

(2)润滑肛管前端,注洗器吸溶液接肛管,排气后夹住肛管,轻轻插入肛门7—12cm,松开血管钳,缓缓注入。

注完后反折肛管轻轻拔出,用卫生纸将肛管头擦净,连同注洗器一起放入弯盘里。

(3)嘱病人尽可能保留10—20分钟再排便。

其它处理同大量不保留灌肠。

同大量不保留灌肠。

(三)保留灌肠

灌注药物,治疗肠道疾患者。

或从直肠给镇静剂。

同小量不保留灌肠,应选择较细肛管。

镇静剂,如10%水合氯醛。

肠道杀菌剂,如2%黄连素,05—1%新霉素及其它抗生素,药量不超过200ml,温度39—41℃。

同小量不保留灌肠。

(1)灌肠前嘱病人排便。

肠道病患者以睡眠前灌入为宜。

(2)肠道高位疾患应取右侧卧位,肠道低位疾患应取左侧卧位。

(3)肛管插入深度以10—15cm为宜,流速宜慢,压力要低。

如有大量药物(100—200ml),则应先作大量不保留灌肠。

(4)肛门、直肠、结肠手术后病人及排便失禁的病人均不宜作保留灌肠。

消毒技术规范

一、 

消毒灭菌的种类 

(一) 

自然消毒法:

1、日光曝晒法:

日光中的紫外线具有一定的杀菌力,物品在日光中曝晒6小时,可达到消毒目的,常用于枕头、被褥、毛毯、书籍等的消毒。

曝晒时要注意翻动使其各面都能直接受到日光照射。

2、通风:

是一种自然消灭微生物的有效方法,病室应定时通风,尤其是换药室和治疗室,应通风半小时。

(二) 

物理灭菌法:

1、原理:

是利用高热或日照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酶失去活性和结构被破坏,最后死亡。

2、种类:

(1)干热灭菌法:

a分类:

烧灼、干烤。

b适应范围:

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物品的灭菌。

用于不耐湿热器械的灭菌,用于蒸汽或气体不能穿透物品的灭菌,如玻璃、油脂、粉剂和金属等制品的消毒。

c注意事项:

待灭菌的物品干热灭菌前,应洗净,防止造成灭菌失败或污物炭化,玻璃器皿灭菌前应洗净并干燥,灭菌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使温度降到40℃以下再开箱,防止炸裂。

(2)湿热灭菌法:

a煮沸灭菌法:

凡是不怕潮湿可耐高温的物品,如搪瓷类、金属类、耐热玻璃、橡胶类及耐高温的塑料用品都可用此法消毒。

b高压蒸汽灭菌法:

是利用饱和蒸汽的湿热在一定的压力下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芽孢和病毒的方法,效果彻底可靠,适应于耐高温、耐高湿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不能用于油类和粉剂的灭菌。

(3)紫外线消毒法:

a适用范围:

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b使用方法:

①对物体表面的消毒:

距离1米,消毒有效区在灯管周围1.5-2米,时间30-60分钟。

②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有效距离不少于2米,时间不少于30分钟。

③对水和其它液体的消毒:

可采用水内照射和水外照射,采用水内照射法时,紫外线灯应装有石英玻璃防护罩,无论采用那种方法,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

①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管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②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③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④不得使紫外线光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⑤紫外线强度计至少一年标定一次。

⑥紫外线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000小时。

⑦做好消毒使用登记。

(三) 

化学消毒灭菌法:

是利用液体或气体的化学药物渗透细胞内,引起微生物代谢障碍使蛋白质凝固、 

变性或沉淀,或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破裂溶解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方法:

擦拭法、洗涤法、喷雾法、熏蒸法。

使用原则:

⑴根据物品的性能及各种病原微生物,选择适用的化学药品。

⑵严格掌握所用化学药品的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⑶被消毒物品必须清洗干净,如物体表面有油污、脓血、水分等都不利于灭菌。

⑷挥发性药品要加盖,要定期更换。

⑸浸泡的物品,使用前需用蒸馏水或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以免药物刺激人体组织。

二、化学消毒剂的使用规范 

(一)戊二醛 

1、特点:

属于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细菌芽孢,并能灭活肝炎病毒,其灭菌浓度为2%以上。

2、灭菌:

常用浸泡法。

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2%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浸泡10小时后,无菌操作取出,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3、消毒:

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2%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一般细菌繁殖体消毒浸泡1小时后取出,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⑴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应注意皮肤粘膜及呼吸道的防护。

⑵对铝有破坏腐蚀性,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

⑶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

⑷密闭、阴凉、通风处保存。

84消毒液 

是以有效氯(4.5%-5.5%)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液,可杀灭化脓性球菌和肠道致病菌。

2、消毒:

⑴医疗器械消毒,按1:

200比例配制,作用时间10分钟,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

⑵一般物体表面消毒,按1:

99配制,作用时间20-30分钟。

3、主要事项:

⑴本品对金属制品有腐蚀性,对棉织品有腐蚀脱色作用,毛、麻、丝织品禁用。

⑵有效氯含量有效期为三个月,第四至第十二个月,每延长一个月,药量增加0.1倍使用。

⑶避光保存,勿用50℃以上热水稀释。

(三)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无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大,纯品稳定性好,稀释液不稳定等特点。

2、适应范围:

适用于丙稀酸树脂制成的外科埋植物、隐形眼镜,不耐热、塑料制品餐具,服装、饮水等消毒和口腔含漱、外科伤口清洗。

3、消毒方法:

⑴.浸泡法:

将清洗、晾干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3%过氧化氢的容器中,加盖,浸泡30分钟。

⑵.擦拭法:

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⑶其它:

用1-1.5%过氧化氢漱口,用3%过氧化氢冲洗伤口。

⑴.过氧化氢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用前应当测试有效含量。

⑵稀释液不稳定,应于用前配制。

⑶.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⑷.使用浓度较高时,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及时用清水冲洗。

⑸.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的物品时,可适当延长作用时间。

(四)乙醇 

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无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发挥、不稳定等特点。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等。

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乙醇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10分钟以上,对外科洗手消毒,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5分钟。

⑵擦拭法:

对皮肤的消毒用75%的棉球擦拭。

a.乙醇易燃忌明火。

b.必须使用医用乙醇。

(五)碘伏 

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低毒、对皮肤粘膜无刺激、并无黄染、对铜、铝、碳、钢等二价金属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稳定性好等特点。

适用于皮肤粘膜等的消毒。

将清洗、晾干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碘伏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碘0.025%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

a.卫生洗手消毒 

浓度0.05%浸泡2分钟。

b.外科洗手消毒 

浓度0.25-0.5%,擦拭3分钟。

c.手术部位、注射部位消毒:

浓度0.25-0.5%局部擦拭2遍2分钟。

d.口腔粘膜及创口粘膜创面消毒:

500mg/L(0.05%)擦拭3-5分钟。

⑴.应于阴凉避光处保存,防潮、密封。

⑵碘伏对二价金属制品有腐蚀性,不应做相应金属制品的消毒。

⑶消毒时若存在有机物,应提高药物浓度或延长消毒时间。

三、手术器械和用品灭菌 

(一).手术器械的灭菌 

1、清除污染:

⑴非感染症病人使用后的手术器械应选用加酶洗涤剂浸泡擦洗或选用洗净消毒装置。

⑵感染症病人使用过的手术器械应分别采用物理或化学消毒方法处理。

2、灭菌方法:

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二)手术缝线的灭菌:

可采用环氧乙烷或快速压力蒸汽灭菌。

(三)锐利手术器械的灭菌:

用于高压灭菌。

(四)不耐热手术器械的灭菌:

只能用冷灭菌方法或化学灭菌处理。

(五)手术用敷料的灭菌:

1、 

压力蒸汽灭菌:

除极少数不宜用湿热灭菌的敷料外,手术敷料首选用压力蒸汽灭菌。

2、 

干热灭菌:

凡士林油纱条、纱条的灭菌,蒸汽不宜透过,应选用干热灭菌。

一般诊疗用品及急救物品的消毒处理

(一).血压计袖带:

应保持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用清洁剂清洗,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0.1%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二).听诊器:

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擦拭消毒, 

(三).腋下体温表:

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选用75%的酒精或0.1%过氧乙酸浸 

泡10-30 

分钟,清水冲净,擦干备用。

(四).压舌板、开口器、舌钳:

用后立即清洁消毒,消毒采用高压灭菌方法。

(五).氧气湿化瓶、氧气面罩、引流瓶等器具,可在清洁的基础上,耐高温的管道与引流瓶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部分,清洁后浸泡在0.1%过氧乙酸或0.05%84消毒液30分钟,清水冲净、晾干,封闭保存备用。

(六).氧气湿化瓶、雾化吸入器,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

(七).氧气湿化瓶的内芯接管、皮管,每周消毒一次,用0.05%84消毒液浸泡30 

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擦干备用。

(八).氧气湿化瓶每日更换无菌用水,鼻塞每日用酒精擦二次,鼻腔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或棉签擦二次,保持清洁通畅。

(九).雾化吸入喷嘴,原则上一人专用(一次性),如多人使用,每次用后必须用0.05%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擦干备用。

(十).急诊室平车、轮椅、观察床等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四、医护人员手的消毒 

1、各科治疗、操作前的消毒:

进行各种治疗、操作前医护人员用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如果手被感染性材料污染应使用有效消毒剂搓擦2分钟后,用流动水、皂液洗净擦干后进行各种操作。

连续治疗和操作的消毒:

若连续进行治疗和操作时,每接触一个病人后都应用抗菌 

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或快捷手消毒液搓擦2分钟。

五、病人皮肤粘膜的消毒 

(一)一般肌肉、静脉或常规的注射与穿刺前皮肤的消毒,用无菌棉签浸润有效碘0.5%的碘伏,直接涂擦注射部位皮肤2遍,待半干燥即可注射。

特殊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

肌肉、皮下及静脉注射、针灸部位、各种诊疗性穿刺的消毒方法主要是涂擦,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面积不小于5cm×

5cm,血管内留置导管及其它部位分流导管和引流处,每日按要求处理后,用无菌敷料封盖。

六、室内空气的消毒 

适用范围:

主要是Ⅱ类环境、空气消毒,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换药室、注射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环境检验:

细菌总数≤500cfu/立方米,(cfu消毒感染菌量)。

消毒方法:

1、紫外线消毒 

⑴紫外线灯的选择:

可选用产生较高浓度臭氧的紫外线灯,以利用紫外线和臭氧协调作用。

一般按每立方米空间紫外线灯瓦数≧1.5W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