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范文.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23913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文《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文《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文《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文《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文《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课文《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课文《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课文《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文《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范文.docx

《课文《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范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文《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范文.docx

课文《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课前透视】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

  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二年级学生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

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开展“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音乐磁带、师生搜集的台湾及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切入举偶

  1、展示交流:

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

这是什么地方?

(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

  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

  (板书课题)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

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

  介绍一下?

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日月潭的向往;交流与展示,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2、谈话质疑:

师:

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你去过哪些地方?

(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

  丽风光。

  (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师:

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

(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

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学会质疑是提高读书质量的有效手段。

虽然这些“疑问”开始时是杂乱无序的,但是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并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和整理,将最有价值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提高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对话平台

  一、感知

  1、轻声读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阅读的过程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

通过学生反复读文感知,既巩固了识字,又提高了朗读水平,培养了语感。

  二、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

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

是怎么记住的?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联系生活经验等。

  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

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教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三、读议

  1、默读课文,思考:

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

哪些还有困难?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解决,利于提高读书效

  率,享受阅读的乐趣。

长此以往,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引导学生走上良性的阅读轨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交流

  1、日月潭的位置: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

日月潭在……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⑵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2、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⑴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⑵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

  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⑶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①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②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

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⑷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交流是检查学生与文本对话阶段性成果的一种方式,也是生生互动的主要方式。

在师生的交流反馈中,学生会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主阅读的乐趣。

  五、背诵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一、二自然段。

  (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

  六、练习结合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七、书写

  1、学习书写:

岛展环绕建纱教师根据实际重点指导:

  “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要与走之儿区别。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展示。

  第二课时〖对话平台

  一、复习

  1、认读词语卡片:

猜词卡──以打擂的形式抢读。

  2、分组读课文的

  一、二自然段。

  二、交流

  1、默读

  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

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

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

  三、朗读

  1、指导读文:

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

  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2、学生练习读──范读──配乐读。

  四、读思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读最后一句话:

⑴什么吸引了游人?

(突出“风光秀丽”)⑵日月潭吸引了谁?

(突出“中外游人”)⑶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

(突出“许许多多”)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采用问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与情感进行个性化朗读,注重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强了他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3、配乐朗读全文。

  五、背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中喜欢的部分。

  六、实践

  1、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

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办个“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图片展。

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

  要的说明,办个小展览。

  (挖掘课外资源,拓展文本,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

  生与文本的对话更加深入)

  七、写字

  1、学生观察其他六个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强调“隐约、茂盛、省”中“`”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

隐:

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

  茂:

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

  省:

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3、学生再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4、班级展示学生作业,评选“小小书法家”。

  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规律,大胆进行书写尝试,教师进行有针对

  性的指导,保证了写字教学过程的实效。

观察发现,书写评议,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写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伴教锦囊】〖词语解释群山环绕:

指日月潭四周有很多山,被群山包围起来。

  名胜古迹:

指前人遗留下来的建筑。

朦胧:

模糊不清。

  仙境:

指传说中神仙住的环境优美的地方。

  〖相关链接

  1、阿里山:

阿里山在嘉义县东北,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

这里所产的是世界罕见的高级建筑木材,如台湾杉、铁杉、红绘、扁柏和小姬松,称为阿里山特产“五木”。

到了阳春三月,阿里山又成为一个绯艳绚丽的樱林。

  这里的樱花驰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为花季,登山赏樱花的游人络绎不绝。

山上有高山博物馆,陈列各种奇木异树,高山植物园内种有热带、温带、寒带数百种植物,游人既可饱览林海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波澜的胜景,还可增加见识。

  2、国父纪念馆:

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四段,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纪念馆占地35000坪,为宫殿式建筑。

馆外有中山公园环绕,还有九曲桥、池塘、假山、柳树等景色点缀。

馆内四大展览室装饰精美,设计新颖,展示中华民国建国史及现代名家艺术品。

此外,馆内的表演厅、灯光、音响设备一流,经常举办高水准的音乐会。

国父纪念馆成为市民户外活动、休闲以及欣赏艺术,文化演出的综合性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