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面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4575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面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采面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采面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采面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采面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采面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采面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面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docx

《采面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面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采面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docx

采面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

采面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

11611采煤工作面由于停采的时间较长,采面顶板及煤壁垮塌严重,部分刮板机及支柱被埋,运输巷道片帮,垮塌严重,水沟堵塞,各种机电设备锈蚀严重。

为保护井下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巷道的服务年限,经矿委会研究决定,对11611采面及运输巷进行维护,对各种机电设备撤回地面进行维修保养。

为确保工作面回撤设备及巷道维护的施工安全,特制定11611采面机电设备回撤及巷道维护安全技术措施。

一、成立设备回撤及巷道维修安全领导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领导组工作职责

1、组长:

负责回撤及巷修工作的全面指挥、安排,全面负责施工期间的一切工作。

2、副组长:

协助组长的工作。

...负责安全措施的编制及技术指导,...负责机电设备回撤的全面指挥及设备维修保养的安排工作。

3、成员:

...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监督检查;...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指挥,人员安排组合及工程质量管理等;...负责工作面的设备撤迁回收及维护保养;其余成员负责现场安全、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

三、回撤工序安排

1、清理11611运输巷的浮煤、浮矸,疏通排水沟;

2、清理11611采面的浮煤、浮矸及对采面顶板加强支护,对漏液的支柱进行补液、更换支柱等;

3、回撤巷道及工作面的电缆线和各种管路、开关;

4、回撤工作面的刮板机及割煤机;

5、回撤工作面的支柱;

6、回撤11611运输巷的刮板机。

四、 回撤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一) 、电气设备的回撤

1、电气设备的管理人员及电工为设备回撤的直接负责人,对机电设备的回撤负安全技术责任;

2、参加回撤的作业人员必须听从电工及电气设备管理人员的安排指挥,作业人员对自身安全负责;

3、回撤设备时管理人员应提前做好计划和安排,通知班组人员在时间上做好准备工作,做到安全、有序进行;

4、参加回撤、搬迁设备的人员必须熟知设备的性能、用途、搬迁存放地点、搬迁方式、所经路线、安全技术注意事项等;

5、搬运设备所经过的路线必须安全可靠,装载运输工具必须检查完好,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协助有序、安全可靠搬迁;

6、任何电气设备的搬迁都必须首先切断电源,并进行停电测试,严禁带电搬迁;

7、电气设备搬迁所经过的路线除顶板支护完好外,还必须通风正常、瓦斯及二氧化碳不超标;

8、在搬迁电器设备及电缆时不得硬拖、不准落水、不准从高处坠落到地面,严禁有损坏电气设备的行为。

(二)、工作面液压支柱与绞接梁的回撤

1、液压支柱的回撤必须按从下往上的顺序回撤;

2、严禁分段进行回撤支柱;

3、在回撤破碎地点的支柱时,必须在自己左右两侧打护身支柱,再对回撤支柱卸压撤出支柱;

4、在回撤支柱前,必须对所有支柱进行加液工作,使支柱的支撑力达到最大值;

5、回撤破碎地段的支柱时,首先用绳子套在支柱的顶端,然后在自己身边打上护身支柱再对回撤支柱卸压,最后用绳子把支柱拉出来,严禁人员爬进去抱支柱;

6、参加回撤人员,必须由顶板管理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组成,现场安全管理人员1人、回柱工2人、班长1人、观察人员1人,各个工种相互协调;

7、遇难回支柱时必须要打替柱,替柱用木支柱,木材长度根据工作面的高度决定。

圆木小头不得小于15cm,支柱架设要迎山有力,柱窝要实地,且要带帽支护,不得使用废旧材料做替柱;

8、回柱时首先挂好回柱拉钩,在安全的地方使用长柄工具缩降支柱,先回柱后回梁,即回收完支柱后,再打掉梁的圆销,使顶梁落下并拖出;倒入老塘的柱梁应用长把工具将其回出。

回柱放顶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地点。

9、回出的支柱及绞梁必须及时运到巷道内放好、堆码整齐,不得堆在回撤时的通道上;

10、所有上岗人员在班前会上均应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及职责,并对个人的安全负责。

11、进入工作地点人员应沿途敲帮问顶,并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好敲帮问顶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在回撤前应检查工作地点的顶板和煤帮是否完好,是否有悬顶和悬危煤矸,规定的支护是否齐全合格,如不符合标准要求,应及时按标准进行整改并用长把工具找掉悬矸危岩。

13、回柱放顶时应停止一切与放顶无关的工作,以便观察顶板,准确判断顶板来压情况。

(三)、刮板机回撤

1、拆卸溜子时,要首先加固机头、机尾顶板,单体柱要进行二次注液;支柱至少要保证二梁六柱,单体柱必须用防倒绳拴牢,防止柱倒伤人。

2、用手拉葫芦拉移、起吊机头、机尾时,必须有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工作前班长和安全员应检查手拉葫芦、绳鼻、滑轮、吊梁、吊具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钢丝绳不得有腐蚀、断丝等现象,确认安全方可使用,使用时将手拉葫芦吊挂在支护牢固的支柱上,并有专人观察支柱的变化情况,若支柱发生移动,必须停止工作。

起吊输送机时,应先试吊,确认无危险后再正式起吊,人员要远离起吊地点。

3、拆掉的溜槽要及时运出工作面,并在指定位置摆放整齐,不得影响运输和行人,当班回撤的溜槽要运至地面存放。

人员抬运重物时,要有专人指挥,互叫互应,齐起齐落,严禁私自行动,以防重物伤人或损坏设备。

4、其它小型零部件、易损件等尽量不要拆下以免丢失,拆下的配件应安排专人保管,设备的结合面、防爆面在拆装时应注意保护,以免损坏。

(四)、巷道维修劳动组织

1、组建每班4人的维修队伍,负责巷道的维修工作,严禁单独一人从事巷修任务。

2、维修工必须是从事采掘工作三年以上,有熟练的维修工作技术和经验,熟悉矿井的通风路线、进、出班路线和避灾撤退路线等。

3、由带班矿长现场指导工作。

在安全员中指定一人为现场作业负责人,同时接受当班矿安全检查人员的检查监督。

4、作业人员必须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未经领导批准,不准任意更换或撤消人员。

现场负责人要随时与领导汇报工作,发现有安全隐患时必须立即撤出人员至安全地点,并向调度室和矿领导汇报。

5、维修工必须严格按本措施施工作业,加强个人自主保安意识,对本岗位的自身安全负责。

6、扩修实行“三八”工作制,三个班扩修,出勤率90%。

7、采用一次成巷循环作业,循环进度:

2m/班。

(五)、作业及运输方式

沿11611运输巷垮塌的两帮进行维修,采用人工撮煤到刮板运输机上,由主皮带运输到地面。

(六)、共风要求

1、按作业人员计算:

此维修巷道每班作业人员为4人,共风量不得低于16m3/min。

2、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采=100×q×k

=100×0.65×1.4

=91m3/min

式中:

q-采煤工作面瓦斯(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65m3/min;

k-采煤工作面瓦斯(二氧化碳)涌出不均衡的备用风量系数(正常生产时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和月平均日瓦斯绝对涌出量的比值;炮采工作面可取k=1.4~2.0,本工作面取1.4);

本采面实测进风量为103m3/min,满足通风要求。

(七)、工程质量要求

1、巷道上宽1.6米,下宽2.2米,中高1.7米。

2、支护材料为工字钢支护。

3、支护前,应按中腰线检查巷道毛断面的规格质量,处理好不合格部分才进行支护。

4、支架排距0.8米,背邦必须严实,接顶必须接到顶。

5、巷道内的浮煤浮矸、水沟的淤泥必须清理干净,

(八)、维修支护操作规程

1、安全检查,排除不安全隐患:

①作业前加固工作面10米之内的支架。

②安全员必须由外向里逐棚进行检查。

2、做好临时支护:

对于刁放不下的危岩首先打好戴帽点柱,然后才进行永久支护。

3、挖腿窝:

先量取棚距,按中线和下宽定腿窝位置,按腰线确定其深度。

控制好顶帮后,再把腿窝挖至设计深度。

挖腿窝时,须由专人监护。

4、立棚腿:

竖上棚腿,调整好角度,并稳固好棚腿。

5、合棚梁:

横梁上的棚头与棚腿合口,先合一头后,再合另一头,禁止人员在下方逗留或通过。

6、合口后将支架找正,压肩初步固定。

7、检查支架的架设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后,再背顶背帮,楔紧打牢。

8、严禁将棚腿架设在浮煤浮矸上。

9、修复支架前,应先找掉危岩、活矸,做好临时支护;扶棚或更换支架,应从外向里逐架依次进行。

10、架棚后应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查,不合格时应进行处理。

(1)梁和柱腿接口处是否严密吻合;

(2)梁、腿接口处及棚腿两端至中线的距离;

(3)支架无歪扭迈步、前倾后仰现象;

(4)支架帮、顶是否按规定背紧、背牢。

11、背帮背顶材料要紧贴围岩,不得松动或空帮空顶。

顶部和两帮的背板应与巷道中线或腰线平行,其数量和位置应符合规程规定。

梁腿接口处的两肩必须加楔打紧,背板两头必须超过梁(柱)中心。

12、底板是软岩(煤)时,要采取防止柱腿钻底的措施。

在柱腿下加垫垫板时,其规格、材质必须符合要求。

13、在上梁时,必须手托棚梁,稳抬稳放,不要将手伸入柱梁接口处。

(九)、维修巷道安全技术措施

1、开好班前会,详细安排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明确施工,指定专人观察顶板和支护情况,修理作业点人数不得少于3人。

2、严格瓦斯检查制度,瓦检员必须经常检查瓦斯,每班不少于三次以上,严禁空班漏检。

3、临时停电停风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工作人员,以免人员误入。

恢复作业前必须首先排除瓦斯至规定值,待一切正常后方可恢复施工。

4、作业前首先检查通风,瓦斯及顶板情况,只有在正常通风和瓦斯浓度不超限情况下方可开展其它工作,坚持“三不施工”的原则(即:

不安全不施工;措施不到位不施工;隐患未排除不施工)。

5、动工前必须对作业点前的顶板进行检查,并严格执行敲邦问顶制度,及时用长柄工具撬下松矸危岩。

对工作地点的危棚危渣、浮矸进行检查清理,无法用撬棍找尽的或暂时无法处理的,应及时用厢木打戴帽点柱进行临时支护。

并清理好退路,确保退路畅通。

6、维修顺序只能从外向里逐架进行,一架(或段)未修好之前不得中途停止工作而进行下一架(或段)的维修。

严禁分段多点作业。

7、顶板破碎地带维修前必须采取临时支护措施控制好顶板,严禁空顶作业。

8、严格搞好支护质量及巷道规格质量。

材料、工具、人员不齐不得进行巷修工作,作业过程中发现有冒顶,片邦、倒架等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撤退人员,待压力稳定后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9、维修需要用爆破方式施工时,应请示矿领导,并必须按“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执行。

当班负责人负责派岗、撤岗、汇报。

凡是能与爆破地点相通的巷道都必须设岗,并严格执行本矿的火工产品管理、爆破管理规定执行,严禁放糊炮、明火放炮。

10、当拆旧(烂)支架确有安全威胁时,不得立即拆除原有旧(烂)支架,应在旧(烂)支架的空档内先架好新支架。

架好后并将帮顶背接严实,经检查合格有安全保障后再折旧(烂)支架。

当旧(烂)支架不影响巷道安全使用时,可以不折。

11、维修期间,有人员通过作业地点时,应先与作业人员联系,经取得同意待处理好安全后方能通过。

12、维修后的巷道应在下帮一侧掏好排水沟。

其水沟断面能保持巷道内无积水,巷道内应无杂物、浮矸、干净卫生。

13、敲帮问顶必须由2人组成。

一人监视安全,另一人敲帮问顶。

一旦发现险情,必须立即撤到安全地点。

14、敲帮问顶人应首先清理好安全撤退路线,选好安全地点,从易到难,从外向里逐架依次推进,并超前作业点5-10m。

15、敲帮问顶人员的安全退路应与安全出口连通。

此范围内不能有阻碍物,确保安全撤退路线畅通无阻。

16、下放材料时,同车内的物料长短应一致,否则必须长料在下、短料在上。

长短料插穿时应按运行方向前低后高,并必须用绳索或铁丝捆绑牢固。

17、运料时,注意不要刮碰沿路的支架。

18、两人以上装卸时,必须互叫互应,行动一致,要先起一头或先放一头,做到轻起轻放,不准盲目乱扔,以防物料弹落伤人或砸坏设备。

堆放物料时,要按品种、规格分类码放整齐平稳,料堆要下宽上窄,并要保证行人行车宽度和通风断面。

(十)、避灾路线

1、发生水灾时的避灾路线:

施工地点→皮带下山→主斜井→地面。

2、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灾害时的避灾路线:

施工地点→皮带下山→主斜井→地面。

3、发生顶板事故时的避灾路线:

施工地点→安全地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