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连加》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26290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连加》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连加》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连加》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连加》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连加》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连加》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连加》教学设计.docx

《一年级数学《连加》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连加》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连加》教学设计.docx

一年级数学《连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连加》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与其他类似知识点的关系《连加》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上

  册第五单元65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中将连加和连减放在一页中,本着一课一得的理念,将这一页内容分为两节课进行教学,学好本节课,不仅可以巩固前面学过的10以内两个数相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还将为下一节课“连减”以及以后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编排的意图连加和连减是第五单元的难点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并克服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而容易算错的计算障碍,教材在例题的编排上采取了两项措施:

一是在连加计算前各安排了一幅生动的插图,用小鸡走来的过程生动地反映出连加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是教材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并注上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以此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变成看得见的数,从而让学生克服因记不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无法连续计算的障碍。

不过要注意,教材中的这种注明,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计算顺序而采取的特殊措施,学生计算时不要求这样注明。

  (三)对于这部分知识点具体的理解通过教导学生知道连加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来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计算连加的式题,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来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学和评议,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以此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于连加这部分内容,我讲课的时候会注重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的含义和掌握运算顺序这两点。

  (四)课后练习与教材内容的关系65也的做一做的目的在于巩固连加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练习十四的第1题是让学生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从而更好地感受连加计算的形成过程

  二、目标设计背景

  

(一)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

  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

但是本节安排的三个数之间的运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它与两个数运算不同,学生进行计算时需要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问题。

对此,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理解算式本身的含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道理。

  

(二)课标要求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

  育”这一理念。

符合学生的’实际。

  这次的教学活动设计的符合“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

  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通过学习这节课,学生们要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

  算技能,能准确的进行运算,增强学生们的数感,着重培养的是孩子们的运算能力,并通过自学和评议等手段,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对于数学有一个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教材所提供的目标设计依据连加的编排充分利用了直观图,通过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连加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尽管如此,由于一年级儿童受年龄特点的限制,这部分内容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目标达成策略和方法

  

(一)老师的教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四个一”的教学模式,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的方式,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不断讨论,不断更正,去获得新的知识。

  

(二)学生的学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多的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中共同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重点目标达成的设计环节一创设情景、揭题示标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为了从一开始就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情节导入,通过动画的形式给孩子呈现:

草地上原来有3只小白兔,跑来2只,让孩子们列一个算式3+2,并同时板书;然后又跑来1只,让孩子们接着列算式,并同时板书,然后告诉学生: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连加算式”,同时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情景的导入,不仅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什么是连加算式,同时也很好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心中有数,我口头叙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本领是会正确计算连加算式,有信心完成吗?

咱们比一比,看谁表现得好,老师将奖励看书认真、回答问题积极的孩子。

从而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不甘落后的心里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环节二学生自学(看一看)

  “连加”是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口算才能计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得数作加数。

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的计算困难。

再加上一年级学生年龄太小的特点,我设计了非常具体的自学指导,如下:

  把书翻到65页,手指着小朋友喂小鸡的图,思考以下问题:

  1、草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

来了几只?

又来了几只?

  2、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算式?

手指连加算式的计算过程,思考以下问题:

  1、先算()+()=(),再算()+()=()。

  2、第二步中“7”就是第一步算出的()。

  3、连加算式要先算第()个加号,再算第()个加号,也就是按照从()到()的顺序计算。

  环节三当堂检测(做一做)

  1、在练习本上计算出黑板上3+2+1这个算式的得数。

  2、65页下面“做一做”左边的题目并将答案写在书上。

  第一个问题让两名孩子在小黑板上完成,其余孩子在练习本上完成。

  检测题的第1题与例题很相似,只差一个数字,例题是5+2+1,检测题1是3+2+1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检测题2做铺垫,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把通过自学学到的知识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转化过程,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环节四集体更正(议一议)我设计了一下三部分,分别是更正、评议和小结。

其中小结的内容是:

连加算式的运算顺序。

强调顺序是从左往右。

环节五当堂训练(练一练)

  1、66页练习十四第二题。

  并提出问题:

题目中的“

  4、”

  “2”

  “3”

  “1”分别表示什么?

  2、你能列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吗?

(课件出示)

  3、开火车口算(出示口算卡片),要求学生分两步去口答。

  2+2+6=2+1+5=7+0+3=3+2+4=环节五,关于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连加5+2+1=87

  五、作业设计将练习十四

  1、3答案写在书上。

通过练习加深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的理解与用。

  【一年级数学《连加》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