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585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

《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台风广播稿.docx

关于台风广播稿

ThismanuscriptwasrevisedbytheofficeonDecember22,2012

 

关于台风广播稿

关于环保的广播稿

一、开播词(音乐:

虫儿飞)

采撷一缕阳光。

留住一丝清风,

梦想在这里飞扬,心灵在这里交织,

现在是新曹农场学校校园广播时间!

我是来自五年级

(1)班的xx

今天是20xx年5月14日星期三,农历四月十六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段美好的时光

(音乐)两秒

首先为你播送的是六年级二班郭佳同学的稿件。

也许很多人觉得,及时地球的环境真的恶化了,对自己的影响还是很小的,毕竟地球的空间那么大,即使发生污染事件,与自己的距离也是很遥远的,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环境的污染无时无刻不在伤害你,特别是随着社会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污染的渗透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

在我们的饮用水中就有可能残留着众多的化学物质,在我们的周围,辐射越来越多,而他们对于我们身体的影响,现在我们还不得而知,我们呼吸的空气质量已大不如前。

所以,我们要呼吁大家保护自然,减少污染。

(音乐)两秒

三年级一班的夏磊和三年级二班的夏静茹同学共同关注的是安全问题。

安全无小事,可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又有几个人能时间记在心中呢。

看,那一串串惊人的死亡数字。

听,那一片片绝望的呼救声。

一个个安全事件,连续频发于人们的身边。

权威资料显示,

唯有我们中小学生,据这些时间的前沿,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们是世纪的接班人。

因此,我们要远离危险,下课不要追逐打闹,那些看似幼稚的追逐打闹,实则有很多安全隐患。

总言而知,安全意识牢记心间。

让安全像耳朵时刻提醒自己,让安全像眼睛时刻与我陪伴。

生命最弱,只有一次,安全意识永不放弃。

(音乐)两秒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祖国在我心窝里》

首页12尾页篇二:

描写台风的范文

描写台风的范文

台风来了

今年第1号台风的名字叫“珍珠”,虽然它的名字很好听,但它带来的危害可不是那么好。

今年的1号台风属于早台风,它是近50年影响厦门最早的台风。

它比1961年的3号台风还要早2天呢!

这次台风在厦门感觉风力不大,可是雨下得很大。

17日下午放学时,学校广播里说要我们注意看厦门电视台的通知---如果下暴雨就停课半天。

“嘿嘿,没想到台风还能带来这等好事。

”我心里暗笑。

17日晚上,雨哗哗地下,就像很密的帘子,一片一片往下落,落到地上,雨水在地面上溅起了一圈圈的波纹。

果然,从电视里看到了教育局通知:

第二天上午停课半天,“停课了,停课了……”我高兴得用《大长今》的调子唱起了我的停课歌。

第二天起床,雨停了,往窗外一看,呀,马路上涨大水了,我从来没有看过厦门涨这么大的水,外面好象变成“水乡泽国”了。

我饶有兴趣地从窗子向外望去,看到许多行人都卷起裤管,手里拿着鞋子往前走。

远处的大马路上,有几辆车想冲出积水,轮子都被水淹没了,就像一只小船一样。

太好玩了!

有的车熄火了,后面的车也跟着停下来,一排车都抛锚在水里。

我想:

如果教育局没有通知停课的话,我就要乘着小船去上学了。

中午,爸爸下班回来,说:

“早上我穿高统雨鞋去上班,水都快淹到膝盖上了,好不容易踮着脚尖走过了马路,可是很多公共汽车都停开了。

”中午,水慢慢地退了,马路上显得有些泥泞。

这次台风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台风假期”,但是它给厦门也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有的广告牌被吹坏了,有的树被吹倒了,还有山体滑坡……到了晚上,我看到清洁工人还在忙碌地冲洗马路。

希望以后台风不要来厦门了。

台风,一听到这个名字就让我害怕,每一个夏天,台风就来骚扰我们浙江、福建等地,这次7月份没有,我们就舒了一口气,没想到,8月份就来了,这次的台风有16级,是中国今年迎来的最大的台风了,它就是——梅花,这个“梅超风”可真让人害怕,最近几天我们已经做好防台准备了。

我们这几天一直在看新闻,就害怕台风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时候来临,每年都这样提心吊胆的,什么时候台风才能离我们而去,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安安稳稳的过暑假。

这次台风是强台风,据说第9号强台风“梅花”的防御工作有六个不利因素:

一是台风风力强、沿海潮位高、巨浪狂浪多、降雨强度大,增加了防御的难度。

二是有可能深入内陆,给江淮、黄淮甚至黄河中游、华北等地区带来强降雨过程,不排除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和局部严重洪涝灾害的可能。

三是“梅花”登陆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江河底水高,水库蓄水多,山洪地质灾害隐患大,进一步加大了防御工作的压力。

四是沿海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多,缺乏防台风经验,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五是沿海地区正值暑期旅游高峰期,预警通知、转移避险、人员疏导等工作难度加大,且登陆时正值周末,转移避风组织动员较为困难。

六是北方地区多年不来台风,干部群众防台风经验不足,防灾减灾能力较弱。

很多次我们家都漏水,这次“梅超风”一来我们家看来都要变成水池了。

台风梅花的威力也太大了吧,现在还没登陆就已经下起了这么大的雨了,“噼里啪啦”的让人耳朵都难受,我都睡不着觉了。

“梅超风”我希望你快来快走。

篇三:

关于雷雨天安全知识广播稿

雷雨天安全事项

2013_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春蕾广播稿(第二期)

主持人:

黄韬、左佳宜

黄韬: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黄韬、左佳宜:

大家下午好!

黄韬:

今天是2014年4月4日,星期五,欢迎大家收听春蕾广播节目,我是嘉宾主持人黄韬。

左佳宜:

我是主持人左佳宜。

黄韬:

同学们,今天天气不错,艳阳高照,可回想前几天的天气,真让我们害怕,雷电交加,狂风暴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困扰。

左佳宜:

是啊!

非常庆幸的是,在这几天的恶劣天气下,我们都快快乐乐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黄韬:

没错!

那么,在雷雨天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今天,就让我和左佳宜一起为大家分享雷雨天应注意的一些知识吧。

左佳宜:

打雷时,空气中会产生大量的负离子,他们互相碰撞会产生电荷,这些负离子会依附在比较高的物体上,容易吸引雷电,雷电劈下来是带着极大的电流的,由于树不是一个好的导体,树干的阻力比较大,所以电流会停止从树上直接泻到大地。

人在树躲雨的过程中,在这个大树的雷电下来到达人头顶上的时候,有一个电弧闪落,闪过来之后打在人的头上,又通过人体一直泻放到地底下去,就是这么个原因。

黄韬:

懂得了这些常识,人们就不会去躲在树下了,毕竟人们还是比较珍惜生命的。

雷雨天,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呢首先,我们先说说室内安全:

1、雷雨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要关闭手机,因电话线和手机的电磁波会引入雷电伤人。

左佳宜:

2、雷雨闪电时,不要开电视机、电脑、vcd机等,应拔掉一切电源插头,以免伤人及损坏电器。

黄韬:

3、不要站在电灯泡下,不要冲凉洗澡。

左佳宜:

4、尽量不要开门、开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

黄韬:

5、乘坐汽车等遇到打雷闪电,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左佳宜:

6、不要把晾晒衣服被褥的铁丝,拉接到窗户及门上。

黄韬:

7、闪电打雷时,不要接近一切电力设施,如高压电线变压电器等。

打雷时不要靠近、更不能接触任何金属管线,如水管、暖气管、下水管等;

左佳宜:

我们再来说说在室外需要注意些什么:

1、空旷场地不要使用有金属尖端的雨伞,不要把金属物体扛在肩上;黄韬:

2、雷雨中不要几个人挨在一起或牵手跑,相互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左佳宜:

3、在雷阵雨较大时要远离树木,尽量不要大跨步跑动,可以选择建筑物躲雨,但不宜选择车内躲雨。

黄韬:

4、不要穿戴湿的衣服、帽子、鞋子等在大雷雨下走动。

对突来雷电,应立即下蹲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左佳宜:

5、尽量不要出门,若必须外出,最好穿胶鞋,披雨衣,可起到对雷电的绝缘作用。

黄韬:

在室外,我们还必须知道什么地方属于危险地带,比如:

开阔场地,如运动场、停车场、游乐场等;

左佳宜:

孤立的大树、灯杆、大型广告牌、天线塔下;

黄韬:

室外的铁栅栏、架空线和铁路轨道附近;

左佳宜:

孤立凸出的制高点,如山顶和山脊、建筑物的屋顶区域;

黄韬:

室外水面或水陆交界处,如游泳池、湖泊等;

左佳宜:

小型无防雷装置保护的建筑物、库房、棚屋、帐篷和临时遮蔽处;黄韬:

非金属车顶或敞开式的车辆、船只。

所以,雷雨天,我们一定要避免到这些地方避雨。

左佳宜:

当然,同学们也别害怕,雷雨天我们也有许多安全的环境:

比如有合格防雷装置保护的住宅或其他建筑物;地下隐蔽处,如地下通道等;

黄韬:

大型金属框架建筑物;有金属车顶和车身的车辆,如轿车、公共汽车等;金属壳体的船只或船舶;附近有建筑物遮蔽的城市街道等,这些都是雷雨天

气时相对比较安全的环境。

左佳宜:

同学们,你们都了解了吗知道在雷雨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了吗下面我们就来考考大家。

请大家仔细听题。

第1题、雷雨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要关闭手机,因电话线和手机的电磁波会引入雷电伤人。

(√)

黄韬:

第2题:

雷雨天不要站在电灯泡下,不要冲凉洗澡。

(√)

左佳宜:

第3题:

雷雨中我们可以几个人挨在一起或牵手跑。

(×)雷雨中不要几个人挨在一起或牵手跑,相互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黄韬:

第4题:

雷雨天尽量不要出门,若必须外出,最好穿胶鞋,披雨衣,可起到对雷电的绝缘作用。

(√)

左佳宜:

第5题:

雷雨天,我们可以在孤立的大树下躲雨。

(×)雷雨天,我们千万不能在孤立的大树底下躲雨,因为会有被雷击的危险。

黄韬:

第6题:

不要穿戴湿的衣服、帽子、鞋子等在大雷雨下走动。

对突来雷电,应立即下蹲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

左佳宜:

第7题:

雷雨天可以开门、开窗。

(×)雷雨天尽量不要开门、开创,防止雷电直击室内。

黄韬:

第8题:

闪电打雷时,不要接近一切电力设施,如高压电线变压电器等。

打雷时不要靠近、更不能接触任何金属管线,如水管、暖气管、下水管等;(√)

左佳宜:

第9题:

根据《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悬挂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时中小学应该停课。

(√)

黄韬:

第10题:

雷雨天我们可以根据电视台挂出的信息判断是否停课。

(√)左佳宜:

同学们,你们都答对了吗以后如果再遇雷雨天,相信大家都可以合理预防,保护自我。

黄韬: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的春蕾广播就到此结束了,感谢您的收听。

最后,让我们请听无良印品的《世界因爱发光》,在爱的歌声中,让我们珍视生命,在爱的歌声中,让我们对生命负责。

各位同学们,再见。

左佳宜:

再见。

篇四:

关于低碳生活广播稿

关于低碳生活广播稿

合:

“我的低碳生活”红领巾广播现在开始

甲:

采撷一缕阳光,编织多彩童年

乙:

放飞童年梦想,播洒希望明天

甲:

敬爱的老师们

乙:

亲爱的同学们

合:

大家中午好!

甲:

本次红领巾小广播由我们五(5)中队主播,我是播音员王洁

乙:

大家好!

我是播音员胡文怡,本次播音的主题是——我的低碳生活。

甲: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全球变暖这一不争的事实,让这里注定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乙:

一时间,低碳生活成为当下的流行语。

那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低碳生活就是提倡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不再持续变暖。

低碳生活,听上去好像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

甲:

及时关电脑。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家庭中75%的用电都耗在电视、电脑和音响等保持待机状态上。

如果一台电脑每天使用4小时,其他时间关闭,那么每年能节省约500元人民币,且能减少8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甲:

打开一扇窗。

打开一扇窗户,取代室内空调;夏天使用空调时,温度稍微调高一点。

数据统计表明,只要所有人把空调调高1摄氏度,全国每年能省下33亿千瓦时电。

乙:

挂根晾衣绳。

研究表明,一件衣服60%的“能量”在清洗和晾干过程中释放。

需要注意的是,洗衣时用温水,而不要用热水;衣服洗净后,挂在晾衣绳上自然晾干,不要放进烘干机里。

这样,你总共可减少9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甲:

自备购物袋。

每年全球要消耗超过5000亿个塑料袋,其中只有不到3%可回收。

塑料袋由聚乙烯制成,掩埋后需上千年时间实现生物递降分解。

所以,无论是去超市还是菜市场,都别忘记自备购物袋。

乙:

多种一棵树。

谈到全球变暖,如果你不了解复杂的“碳捕捉”技术,那也不必慌张。

事实上“捕捉”二氧化碳的能手就是树木本身。

所以快加入到种树大军中吧。

甲: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为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做出共同的努力!

乙:

接下来,让我们听听xxx和xxx同学的来稿《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今年正在召开的两会,把“倡导环保新生活”作为重要的议题进行讨论,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环保理念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践行。

“低碳风”已经吹入社会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深切地感受到环保与节能的紧迫感与使命感。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该保护她。

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是我们必须的选择。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

节气等等,从点滴做起。

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只要我们凝聚每一份力量,再小的努力也可以汇聚成巨大的力量。

只有真心热爱环保,才真正有可能从一点一滴做到低碳生活,不浪费资源,保护任何可能保护的资源。

为了地球的明天,为了人类的幸福,让我们践行低碳生活的理念,牢固树立“低碳,节约”的生活理念,自觉养成好习惯,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低碳生活。

珍惜每一滴水,合理使用水资源,用完水后随手关闭阀门。

节约用电,随手关灯,不坐电梯爬楼梯,换取健康。

节约每一张纸,提倡双面用纸,利用家中洁净的废纸做草稿纸,减少纸张消耗。

爱护花草树木。

不乱丢废弃物,随手捡拾垃圾,维护绿色校园环境。

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杜绝浪费现象,不浪费食品。

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品。

保护和使用好课本,实现课本“绿色循环”使用

一个倡议,一种承诺,一份责任,一个理想。

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良好型家园,为实现全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是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低碳生活,从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绿色、更加美好。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现在,低碳生活正成为一个新名词逐渐流行。

那么,什么叫低碳生活呢其实,低碳就是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所以,我现在准备做一名低碳小卫士,督促着我家尽好这个环保义务。

早上,我起床准备洗漱。

来到水池边,记得以前我都把水龙头开到最大,但是现在我懂了要“低碳”,要节约,所以我把水龙头开的小小的。

洗漱完了,我还特地留意了一下水龙头里的水有没有偷偷地跑出来。

一切检查就绪,我才放心离开。

现在,我还懂得了洗衣服的水或洗菜的水还能冲马桶,洗完米的水还能浇花、洗花,这样能给花增加营养。

虽然有点累,不过要低碳,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往常,我总是记不得关灯,所以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在电灯旁贴了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

及时关灯。

这样避免了自己忘记关灯,同时也提醒了别人。

每次回头一看,家里的电灯总是关的,我对自己很满意。

为了进一步做好低碳工作,我还在爸妈的帮助下亲手种了两株栀子花,想到来年五六月份开花,香飘四溢,同时作为植物它又能吸收二氧化碳,我的心里美美的。

我们还应该尽量让大人别开车,不去远的地方,尽量骑自行车或者步行。

因为汽车会排放出大量尾气,会污染环境。

要是不开车,即能环保又能锻炼身体。

我们除了写作业看书开灯,其他时间没必要开灯尽量少开,这样就能减少电灯排出的二氧化碳。

宣传低碳生活,践行低碳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

让我们节约用电、用水、用油、用气,保护绿色地球,共创美好家园。

甲:

“低碳生活”是什么以前的我对此一无所知。

可想而知,以前的我真是太浪费了。

夏天,空调必须一整天地开着,还得把温度调到最低,晚上睡觉需盖上棉被;星期六、星期天,电视机可是一刻也不让它闲着,从早开到晚。

就连水资源也不放过,洗澡时,把水放满整个浴缸,洗手时,任由水笼头的水随意地流着在老师的宣传教育下,我渐渐懂得“低碳生活”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它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鲜而时尚的生活方式。

看看现在的我吧,会勤动手动脑,让旧物换新颜。

家里的很多废弃盒子,只要稍加裁剪,就可以轻松将它们废物利用,制作成储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叶包等物品。

我喜欢在家养些绿色植物也可以实现“低碳”。

家里的吊兰、玉树一年四季都绿意盎然。

在每个炎炎的夏日,我总会把它们搬进家里来,大家看着这些绿色植物,心中顿时感觉丝丝凉意。

绿色植物既可以给家庭带来清新空气又能美化居室,真是一举两得啊!

要实现低碳生活,节水、节电可少不了。

洗完手我总是快速地关上水龙头,不让水“逃”出来;在抽水马桶的水箱里我放上了一个水瓶,这样在冲马桶时也能节约很多水资源;我会提醒奶奶将洗米的水用来浇花,用洗过澡的水冲马桶或洗拖把。

还请爸爸把家里的照明用具都换成节能灯泡,因为节能灯可要比白炽灯节电80%呢!

亲爱的同学们,“低碳生活”其实不难做到,只要每个人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就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让我们一起走进低碳新生活,共创绿色新家园!

乙:

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

这是态度问题,和能力无关。

大家说是不是下面让我们聆听一下低碳达人的生活!

(播放“低碳达人合”)

甲:

:

地球----这个被水蓝色纱衣包裹着的美丽星球!

近年来是愈来愈不太平,放眼世界,火山、地震、海啸等地质灾害一个个接踵而至;暴雪、洪涝、干旱、异常气象等自然灾害频发。

让我们冷静思考一下,这是大自然的错吗为何大自然突然变得不再“亲切”

乙:

这一系列的灾难正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产生的。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向空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也让人类面临更加恶劣的生存环境。

这一变化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大家都在力图用各种方法来应对气候变化,而改善我们地球环境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节能减排,做到低碳生活。

甲:

说得对,改善我们地球环境的最有效手段就是低碳生活。

乙:

:

其实大家平时注意省电、省水、垃圾回收以及绿色出行,就是积极实践低碳生活。

下面我再为同学和老师们总结一下低碳生活的一些方式,看看你做到了哪些。

1、平时勤动手、多动脑,学会旧物巧利用,变废为宝。

2、在家中、学校和父母、同学、朋友一起种上几盆鲜花,栽上几棵树,既可以改善空气,又能让生活中充满春意。

3、注意节约用电。

我们要做到随手关闭电灯、电脑、电视、空调、饮水机,拔掉插头。

特别是我们常用的电脑,如果短时间内不用,就将它转为睡眠模式。

如果长时间内不用,就将它关机。

这样既省电又维护了你的电脑,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

4、注意节约用水。

将水龙头随手关紧。

5、少用纸巾,重复使用纸张,双面使用。

多发电子贺卡、电子邮件,做到节约用纸。

6、远离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减少白色污染。

杜绝使用一次性木筷,保护篇五:

生活广播稿

2013年秋老虎时间秋老虎今年异常凶猛,37℃简直是小儿科,全国高温面积达到107万和15万平方公里,多地刷新高温纪录,上海更是两度打破保持了141年的高温纪录,最高气温40.8℃。

[1]8月中旬后期,高温将明显减弱

自7月1日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持续遭受大范围的异常高温少雨天气。

对于江汉、江淮、江南等地来说,高温的烘烤似乎已成为“家常便饭”。

近日,37℃乃至40℃以上的高温更是进入僵持阶段,寸步不离地坚守着长江中下游一带。

而且从昨天开始高温区域出现较为明显的北扩,内蒙古西部、华北南部甚至辽宁西部都被卷入其中。

7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持续控制我国南方大部地区,其位置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北、偏强,因此造成持续高温;而与此同时,北方地区冷空气虽然比较活跃,但是势力弱,影响区域偏北,在强大的高温面前显得底气不足;另外,今年以来影响我国的台风势力比较弱,而且路径也偏南,因此未能撼动南方高温。

不过,好在13日起,南方高温将渐趋减弱。

至8月中旬后期,高温将明显减弱。

18日后高温缓解,但干旱仍将持续

截至9日15时,华北中南部至华南北部及内蒙古西部、辽宁西部等中东部地区共计21个省(区、市)出现高温天气,高温覆盖区域北扩。

35℃以上高温面积(约164万平方公里)较8日有所增大,40℃以上高温(约12万平方公里)比8日略有缩小。

全国有116个观测站出现今年以来当地最高气温,主要分布在江淮及江南;安徽泾县(41.8℃)、浙江杭州(41.6℃)等9个观测站气温创建站以来最高纪录。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8月14日之前,贵州、湖南等气象干旱区基本无降水。

8月中旬中后期,贵州西部和南部、湖南南部有阵性降水。

8月下旬,随着副热带高压东撤和南方水汽的输入,目前的高温干旱区有阶段性降水发生,但难以根本上缓解旱情,干旱仍将持续或发展。

湖南、贵州旱情持续

中央气象台建议,8月中旬后期高温有所缓解,但湖南、贵州等地旱情仍将持续或发展,相关部门要继续做好抗旱工作;江淮、江汉一季稻正值抽穗扬花需水关键期,需加强灌溉,降低高温干旱对一季稻生长的影响。

江南和华南各地要抓紧收获早稻,并适时移栽晚稻;鉴于高温天气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各地需继续做好电力供应和调度、卫生应急以及城市和林区防火等工作。

秋老虎是中国民间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

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

这种天气出现的原因是南退后的副热带高压又再度控制江淮及附近地区,形成连日晴朗、日射强烈,重新出现暑热天气,人们感到炎热难受,故称“秋老虎”。

“秋”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入秋后雨水日渐减少,空气湿度降至低于人们生活所需限度(相对湿度70%)以下,因而天气干燥,草木渐枯,人自感燥。

因燥伤津,伤津而见燥症。

燥是秋的主气,属阳邪,其引起的疾病有温燥(初秋)和凉燥(深秋)。

初秋仍有夏的高温,加上天晴少雨,气候干燥,此时感染到的燥邪为温燥,主要伤阴,即损害人体的津液。

症状是皮肤干燥、眼干裂、舌红少津、毛发干枯、小便赤黄、大便干结、口鼻咽干、胸痛干咳少痰、痰中带血丝,甚至发中至高热。

形成原因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中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

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为“老妇夏”天气,北美人称之为“印第安夏”天气。

表现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

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

“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对抗要素一是清热解暑类食品别一下子全撤除。

此类饮食既能消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

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百合粥和薄荷粥很有益处。

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二是寒凉饮食要减少。

经过一个夏天后,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

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如西瓜、梨、黄瓜等,其性味寒凉,多吃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

三是饮食营养要加强。

人们不能只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

事实上,到了立秋可以适当吃肉食,有许多食品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有清暑热又有补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四是开空调时间不易过长。

立秋以后,许多家庭和办公室还都离不开空调,但立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享受清风凉意带来的“空调病”。

所以,此季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