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280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改.docx

专题4氧化还原反应改

[高考关键词] 1.概念: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2.规律:

反应的先后顺序,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电子得失守恒。

3.转移电子数。

4.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2.(2017高考北京卷)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对于

Cu+

HNO3(稀)===

Cu(NO3)2+

NO↑+

H2O(未配平)

(1)Cu在反应中________电子,发生__________反应,是________剂。

(2)HNO3在反应中________电子,被__________,是________剂。

(3)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4)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5)9.6g铜溶于足量稀硝酸中,转移电子数________NA,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L。

高考题型1 用“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2016·上海,13)O2F2可以发生反应:

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若生成4.48LHF,则转移0.8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2.(2014·山东理综,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CH3CH3+Cl2

CH3CH2Cl+HCl

CH2===CH2+HCl―→CH3CH2Cl

均为取代反应

B

由油脂得到甘油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

Cl2+2Br-===2Cl-+Br2

Zn+Cu2+===Zn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D

2Na2O2+2H2O===4NaOH+O2↑

Cl2+H2O===HCl+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试题并不难,只需坚持一种思想,用好一个关系,循着正确的思维程序,所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1)核心思想——对立统一思想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就有降、电子有得就有失;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共存于同一反应中。

(2)关系式

(3)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题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

依据题意分析概念

“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剂性一致”即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其他相反”即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第二步:

依据规律判断反应的合理性

氧化还原反应遵循化合价互不交叉规律、强弱规律等。

同学们应掌握化合价与氧化性的关系,“高价氧,低价还,中间价态两面转”。

第三步:

利用电子守恒进行定量判断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定量问题,利用得、失电子守恒法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对于生疏的或多步氧化还原反应,可直接找出起始的氧化剂、还原剂和最终的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利用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快速列等式求解。

如:

一定量的Cu与HNO3完全反应产生NOx,该NOx又被氧化为HNO3,则Cu和O2的关系为n(Cu)×2=n(O2)×4。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一).化合价升降法(得失电子守恒法)

1.配平的原则:

(1).反应中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和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电子守恒).

(2).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相等(质量守恒).

2.配平的步骤:

(1).首先写出反应物、产物的化学式;

(2).标出反应前后变化的元素化合价;

(3).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4).用质量守恒定律,观察法进行配平.

例1:

Fe2O3+CO→Fe+CO2

例2:

C+HNO3(浓→H2O+NO2+CO2

 

练习:

1、NH3+O2(纯)→N2+H2O

2、Cu+HNO3→Cu(NO3)2+NO2+H2O

例3:

价态归中的反应:

H2S+SO2→S+H2O

练习:

Fe+FeCl3→FeCl2

KMnO4+HCl→KCl+MnCl2+Cl2↑+H2O

例4:

岐化反应:

Cl2+NaOH(浓)→NaCl+NaClO3+H2O

练习:

S+KOH(浓)→K2S+K2SO3+H2O

P4+NaOH+H2O→NaH2PO4+PH3

课后练习:

MnO2+HCl(浓)―—MnCl2+Cl2↑+H2O

As2O3+HNO3+H2O→H3AsO4+NO

P+HNO3(浓)→H3PO4+NO2↑+H2O

KMnO4+KNO2+H2SO4→MnSO4+K2SO4+KNO3+H2O

KMnO4+HCl→KCl+MnCl2+Cl2↑+H2O

NH4NO3―—N2+HNO3+H2O

MnO4-+H2O2+H+―Mn2++O2↑+

考向1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辨析

1.下列化学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过氧化钠用作缺氧场所的供氧剂

B.热的纯碱溶液常用作物品表面油污洗涤剂

C.漂白粉常被用于疫区的环境消毒

D.铝热反应常被用于野外焊接钢轨

2.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2)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有单质参加和生成,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

(3)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

(4)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5)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

(6)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既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

(7)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都作氧化剂(  )

(8)生成物中来源于氧化剂的是还原产物(  )

(9)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时本身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

(10)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  )

(11)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  )

(12)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一定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

(13)金属元素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

(14)含氧酸的价态越高,氧化性一定越强(  )

(15)不容易得到电子的物质,肯定容易失去电子(  )

考向2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相互关系

3.关于反应4Al+3TiO2+3C===2Al2O3+3TiC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l是还原剂,TiC是氧化产物

B.TiO2是氧化剂,TiC是还原产物

C.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D.生成1molTiC时转移4mol电子

4.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后可得到深蓝色溶液[溶质为Cu(NH3)4SO4],再向所得溶液通入SO2至溶液呈微酸性发现有白色沉淀Q生成,化学方程式为①2Cu(NH3)4SO4+3SO2+4H2O===2NH4CuSO3↓+3(NH4)2SO4。

再将Q与足量的10mol·L-1硫酸溶液混合微热,则会发生如下反应:

②2NH4CuSO3+2H2SO4===Cu+(NH4)2SO4+2SO2↑+CuSO4+2H2O。

对上述两个反应的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①是非氧化还原反应,②是氧化还原反应

B.上述反应中SO2的作用只相当于催化剂

C.反应②中CuSO4是氧化产物

D.反应①中SO2发生还原反应

高考题型2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

1.(高考选项组合题)下列有关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

B.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

C.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验证Br2的氧化性强于I2

D.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说明Br-还原性强于Cl-

2.

(1)②③]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

②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设计实验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

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

(1)强弱规律

①比较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②判断反应能否进行:

由强制弱

③判断竞争反应的顺序:

强者优先

(2)价态规律

①判断表现氧化性或还原性:

高价氧,低价还。

②判断“歧化”反应、“归中”反应元素化合价变化。

③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只靠拢,不交叉”。

(3)守恒规律

①计算反应中转移电子数;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物质间的数量关系;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中元素的价态。

②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考向1 强弱规律的应用

1.现有下列几个离子反应:

①Cr2O

+14H++6Cl-===2Cr3++3Cl2↑+7H2O

②2Fe2++Br2===2Fe3++2Br-

③2Fe3++SO2+2H2O===2Fe2++SO

+4H+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氧化性:

Cr2O

>Cl2>Fe3+

B.氧化性:

Cl2>Br2>Cr2O

C.还原性:

SO2

D.还原性:

Cl->Cr3+>Fe2+

2.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顺序为SO2>I->Fe2+>H2O2>Cl-,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

A.2Fe3++SO2+2H2O===2Fe2++SO

+4H+

B.I2+SO2+2H2O===H2SO4+2HI

C.2Fe2++I2===2Fe3++2I-

D.H2O2+SO2===H2SO4

3.向溶质为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的Br-不一定被氧化

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C.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能产生黄色沉淀

4.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ⅤA族,其价态为+3时较稳定,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

现取一定量的硫酸锰(MnSO4)溶液,向其中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的现象如表所示:

加入溶液

①适量铋酸钠溶液

②过量的双氧水

③适量KI

淀粉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呈紫红色

溶液紫红色

消失,产生气泡

溶液变成蓝色

则NaBiO3、KMnO4、I2、H2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I2、H2O2、KMnO4、NaBiO3

B.H2O2、I2、NaBiO3、KMnO4

C.NaBiO3、KMnO4、H2O2、I2

D.KMnO4、NaBiO3、I2、H2O2

5.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

10NaN3+2KNO3===K2O+5Na2O+16N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是还原剂,其中氮元素被氧化

B.生成物中的N2是氧化产物,K2O是还原产物

C.每转移1mol电子,可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35.84L

D.若有65gNaN3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N的物质的量为3.2mol

7.已知:

①I-(样品)

IO

I2;

②I2

I-。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转化说明还原性:

I->Na2S2O3>Br-

B.每生成1molIO

,同时反应2.5molBr2

C.生成I2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5

D.有氧化产物Br-生成

考向3 一般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8.配平下列化学(离子)方程式。

(1)Na2O2+CO2===Na2CO3+O2

(3)NH3+O2

NO+H2O

(4)HNO3(浓)

NO2↑+O2↑+H2O

(5)H2O2+MnO

+H+===Mn2++H2O+O2↑

(6)ClO-+Fe(OH)3+OH-===Cl-+FeO

+H2O

9.按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

(1)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向其中通入热空气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洗去试管内壁上的硫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中久置的硫化钠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去氯化铁溶液中的氯化亚铁,加入H2O2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题型3 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

按要求完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1)[2016·全国卷Ⅱ,26

(2)]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海淀,9(3)]MnO(OH)2+I-+H+―→Mn2++I2+H2O(未配平)其化学计量数依次为________。

(3)[2016·全国卷Ⅰ,27(4)]+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

还原成Cr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7·四川理综,8(5)]在稀硫酸中,C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钾盐(橙色)氧化氧的一种氢化物,Cr被还原为+3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新情景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1)熟记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及对应产物

氧化剂

Cl2

O2

H2SO4

HNO3

KMnO4

(H+)、MnO2

Fe3+

KClO3、

ClO-

H2O2

还原产物

Cl-

O2-

SO2

NO或NO2

Mn2+

Fe2+

Cl-

H2O

还原剂

I-(HI)

S2-(H2S)

CO、C

Fe2+

NH3

SO2、SO

H2O2

氧化产物

I2

S

CO2

Fe3+

NO

SO

O2

(2)配平四步骤

①根据题目的流程图或题干信息,确定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

②判断反应中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并利用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断出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

④根据元素守恒,补充其他反应物或生成物,一般为水、酸(H+)或碱(OH-)。

(3)补项两原则

条件

补项原则

酸性条件下

缺H(氢)或多O(氧)补H+,少O(氧)补H2O(水)

碱性条件下

缺H(氢)或多O(氧)补H2O(水),少O(氧)补OH-

2.解氧化还原反应综合类试题的技巧

(1)需要理清反应过程,运用相应的反应规律,如“以强制弱”、“强者优先”等进行判断。

(2)要注意运用守恒规律,无论是计算,生成物的判断、方程式的配平等,都可结合得失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规律进行分析。

(3)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反应过程中电子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物和最终生成物,删去中间产物,建立二者之间的电子守恒关系,快速求解。

考向1 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按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

(1)已知在酸性介质中FeSO4能将+6价铬还原成+3价铬。

写出Cr2O

与FeS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aClO-NaOH溶液氧化AgNO3,制得高纯度的纳米级Ag2O2。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MnO4氧化废水中Mn2+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再加入足量KI,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淀粉试剂,溶液呈蓝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2 新情景下生成物的推断与方程式书写

2.某容器中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H2O、ClO-、CN-、HCO

、N2、Cl-六种粒子,在反应过程中测得ClO-和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还原剂是CN-,氧化产物只有N2

B.氧化剂是ClO-,还原产物是HCO

C.配平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

D.标准状况下若生成2.24LN2,则转移0.5mol电子

3.氮氧化合物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将NOx转化为无害物质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1)将NO2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变成无害的N2,必须要找到适合的物质G,G应为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下式中X必须为无污染的物质,系数n可以为0。

NO2+G

N2+H2O+nX(未配平的反应式)。

下列化合物中,满足上述反应式中的G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NH3  b.CO2  c.SO2  d.CH3CH2OH

(3)若G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X为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

4.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H3PO2及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银,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

①H3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②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H3PO2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2,后者再与H2SO4反应。

写出白磷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3 综合考查

5.硒与硫是同一主族元素,二氧化硒(SeO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

完成下列填空:

(1)Se和浓HNO3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和NO2,且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和浓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

Se+2H2SO4(浓)===2SO2↑+SeO2+2H2O;2SO2+SeO2+2H2O===Se+2SO

+4H+,则SeO2、H2SO4(浓)、S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收得到的SeO2的含量,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测定:

①____SeO2+____KI+____HNO3===____Se+____I2+____KNO3+____H2O

②I2+2Na2S2O3===Na2S4O6+2NaI

配平方程式①,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实验中,准确称量SeO2样品0.150g,消耗了0.2000mol·L-1的Na2S2O3溶液25.00mL,所测定的样品中Se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6.2016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3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的主题是“坚持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

某地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配料为食盐、碘酸钾、抗结剂,某学生为了测定其中的碘含量,设计步骤如下:

a.准确称取W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0mL,恰好反应完全。

(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

KIO3+____KI+____H2SO4===____K2SO4+____I2+____H2O。

(2)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足量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