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445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docx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

食品安全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我国是一个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食品产业高速发展,食品供需总量巨大。

同时,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我们要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深入分析当前食品安全形势,找准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切实加强和改进食品安全工作。

一、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

1.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这在于:

第一,涉及面广。

它不涉及某部分人、某部分群众,而是所有人一日三餐必不可少,人人都极度关心。

第二,“燃点”很低。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人们对吃到嘴里的东西容忍度很低,不论哪里出现问题,都会对公众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击。

第三,负面影响很大。

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人们一般不会分析深层次原因和监管的难度,而是把质疑和批评的矛头直接指向监管工作。

食品安全问题还会对产业发展,对外贸易产生强烈冲击。

因此,我们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维护党的政府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2011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到天津调研时,专程考察了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并强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全为先。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

一定要坚决执行食品安全法,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大监督力度,严把食品安全关,确保广大群众都能吃上放心的食品。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法制,严格标准,完善监测评估、检测检验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食品安全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克服一切畏难情绪,坚持不懈地加大工作力度。

2.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正处于逐步好转的过程中

改革开放以来,短短30多年时间,我国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迅速提升,食品产业化、农产品商业化程度迅速提高,食品供需总量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品种上都呈现出成倍的增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2009年以来,从部署开展“两年整顿”,到出台《食品安全法》,再到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一部署,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

主要表现在:

一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多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从总体上控制了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

二是监测抽检结果显示,各类食品、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稳步提高,总体上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三是一些大宗重点食品通过整治,质量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都对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我国国民人均期望寿命值、越来越高,已超过73岁,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一些地区甚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这在相当程度上也要归功于我国食品安全保障和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

如果食品安全状况很差、大范围食源性疾病多发频发,是不可能取得这一成就的。

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情况看,我国2010年蔬菜、畜产品、水产品检测的合格率在96%以上。

当然96%的食品合格还不是全部合格,即使只有1%的食品有问题,也要付出100%的努力去解决存在的问题,检测出不合格食品的比例虽低,算下来绝对量也不小。

因此,对于食品安全工作绝不能有任何松懈。

当前,在全力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的同时,

还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宣教工作力度,一方面大力提高全社会识假辨假、防范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即使澄清不实传言,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增强人们的信心,引导公众科学认识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

3.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近年来监管部门查处和公布了大量食品安全问题,有关媒体和社会各界也经常反映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凸显了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的状况。

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缺失,部分食品品种、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比较严重,特别是数起影响很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危害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严重挫伤了人们群众的消费安全感,严重损害了我国食品的声誉乃至政府的形象。

据统计,2010年各级监管部门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13万起,今年上半年各地公安机关侦破食品安全刑事案件1000余起,从问题总量上来看,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正处于食品安全风险高发期和问题多发期。

这是我们必须要认清的形势,要从这个最基本的判断出发,认识我们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商业化和生产经营者的趋利行为,食品安全问题也随之频繁发生。

在市场经济秩序不规范、产业素质不高、监督管理不到位、诚信体系不成熟的阶段,食品安全问题还会表现得相当突出。

这是在任何一个发展市场经济的国家,都会遇到的问题。

与此同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和监管力量、监管手段等还处在加快完善和建设的过程之中,与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和监管需要相比,还存在不少相对薄弱甚至滞后的环节,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

目前,食品安全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空前重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只要各方面真抓实干,食品安全形势逐步好转的势头一定能够继续保持下去。

随着监管能力的提高、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市场秩序的规范完善以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我们一定能够实现食品安全形势长期根本稳定的目标。

二、深入分析制约我国食品安全的原因

制约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现实国情的制约。

我国从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到现在,仅有30多年的时间,各类产业和企业的素质、市场秩序、制度约束等都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问题,发达国家用了一两百年逐步解决的诸多问题,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同样也需要一个过程。

我们还面临资源供需矛盾大的现实国情,人多地少,保供应是第一位的,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还必不可少。

长期工业化进程和粗放式增长,还带来了农产品产地环境问题。

市场经济也使一些人产生了不正当的趋利观念和市场行为。

体制转轨之后,短时间内人们都成了“市场人”、“经济人”,但是对很多人来说,求富的欲望和自身的技术、知识以及我们的法制环境等存在着现实矛盾,有些人为了金钱,甚至见利忘义,走上了非法牟利的道路。

总之,发展阶段和现实国情是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为四个制约因素:

1.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主观故意违法犯罪问题比较突出。

食品出现安排问题,根本上是生产经营食品的人出了问题,原因无非三条:

一个是无良,一个是无能,一个是无知。

无良是主观上的违法犯罪问题;无能是生产经营者的技术和管理不足以保障食品安全;无知是生产经营者在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空白、出现了疏忽,甚至不知道使用的工艺添加的物质会带来安全危害.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是部分不法分子不讲诚信、丧失良心,主观故意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这些违法犯罪活动多发频发.隐蔽性强,重复反弹,甚至恶意反抗法律、逃避监管,对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很大挑战.

2.我国食品企业安全管理自身能力较弱.对食品生产的准入门槛、资质水平、硬件条件等要求越高,生产出来的食

品就越有安全保障.

但我们80%的食品企业是中小企业,从事农产品的农户有2亿多,如果不顾我们的产业现实,把门槛定得过高,就会带来经济增长、消费价格、群众就业,农民增收.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只能立足现实,在规定食品安全保障条件的基础上引导扶持企业提高管理能力,逐步实现扶优汰劣,扶强淘弱,大力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最终实现食品产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和标准化。

3.我国食品产业素质以及食品科技水平亟待提高。

在有些发达国家的超市里,我们会看到每一枚鸡蛋上会有一行数字和字母,第一组数字表示产蛋母鸡的饲养方式,接下来的字母表示产地,第三部分的数字代表母鸡的养鸡场甚至鸡笼。

有了这组数字,生产经营者就会很小心,监管部门发现问题也会很容易找到风险源头,消费者根据预警信息也会知道自己买的食品是不是有问题,应该买哪些食品。

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建立这样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责任体系,主要是因为农产品实现了农场式种植养殖,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大,集中度高,以及科技覆盖面广。

而目前我国食品产业尤其是农产品生产单位多,小,散的问题一时还难以改变,科技水平低,覆盖面较少,巨大的从业主体数量和供应数量的基数导致风险概率加大,产业素质总体不高造成监管工作难度加大。

4.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获得证照的食品生产企业有40多万家,食品经营户有438万家,餐饮单位有210万家,无证的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更是数量巨大。

我国近生猪养殖户就有7600万户,其他种植养殖户基本就是全国农民渔民的户数。

正是因为生产经营主体数量的巨大,以及生态的复杂,凸现了监管力量的严重不足。

监管体制,机制,法制,技术,人员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

再加上执法经费,装备的不足,技术支撑体系,基层监管力量的薄弱,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

总之,我国食品安全的制约因素错综复杂,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需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三、今后需要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

今后一个时期的食品安全工作,必须从我国食品产业和监管现状出发,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由表及里,统筹推进,稳步实现“遏制问题多发,形势明显好转,长期根本稳定”的三个阶段性目标。

总体思路:

一是把集中治理违法违规活动作为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紧迫任务,强化执法措施,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有效遏制食品安全问题多发态势.二是把加强企业管理、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础任务,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重点行业领域率先稳固,高风险行业领域实时监管到位,为心快实现食品安全形势明显好转奠定基础.三是把提高食品产业素质和规范食品市场秩序作为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长期任务,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各种手段,促进食品产业结构优化、素质良好、经营守信、争取早日实现食品安全形势的长期根本稳定.

按照以上思路,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着力加强的工作是:

1、集中治理突出问题

(1、当前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从近年来查处案件和社会反映等综合情况来看,当前食品安全领域最严重,也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主要有四大类:

一是非法添加.主要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甚至有毒有害物质,在畜禽、水产品饮料中掺入违禁药物等.这类问题最为突出.二是使用非食品原料或有害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主要是回收、使用餐厨废弃物、过期变质食品以及病死畜禽等加工食品.三是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主要是以次充好、

掺杂使假、冒充知名品牌,销售过期变质食品等.四是食用农产品兽药残留超标等.

(2发生突出问题的主要部位和环节.各类突出问题大多数产生于合法企业以外的生产经营行为,点多面广、形式隐蔽、监管难度较大.一是农村、城乡结合部等监管薄弱区域,分散式种植养殖、地下小作坊等生产经营形式中违法违规问题较多.二是在依赖自然条件、生产方式传统、食品初级加工的专业村、特色乡等区域,容易发生集体性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在面向不固定、流动性消费群体的路边店、流动摊贩、小餐饮等业态中,食品安全隐患较大.四是在贩运、仓储及以食品展销会等形式进行食品集中交易等复杂业态中,容易产生掺杂使假、假冒伪劣等问题.

(3有针对性的加大治理力度.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的主要特点:

一是生产经营的产品中,食用农产品,食品原料,初级加工产品占相当比重,对整个食品生产经营链条的安全形成源头威胁。

二是生产经营中的故意违法犯罪性质十分恶劣,产品的健康危害比较严重,对消费者的心理冲击较大,容易强化对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的负面判断。

三是生产经营形式分散,隐蔽,监管难度较大。

从当前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的种类及其发生部位和特点等情况来看,采取集中时段,集中力量,联合执法的形式,深入开展集中治理行动,是遏制食品安全问题多发势头的有效方式和紧迫任务。

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搞好组织发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大治理专项行动。

在治理行动中要做的以下几点:

一是排查要到位。

要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深入到问题多发易发的薄弱区域,高风险区域,做到检查到基层,执法到基层,宣传到基层,坚决杜绝走过场,流于形式。

在人员,技术等方面存在不足的情况下,要发挥我们的组织优势,群众优势。

把街道。

村委会、居委会、治安联防队等基层组织调动起来,对举报群众实行奖励,真正使不法分子无藏身之地。

二是要完善联合执法机制。

许多违法违规问题都存在着一个生产、运输、销售的完整链条,各监管部门要采取联合执法措施,严查深挖违法线索,确保查处到位。

许多违法问题,都是故意犯罪行为,处心积虑逃避和对抗监管,只靠行政手段难以解决,必须从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两方面共同努力,特别注意发挥公安机关的作用。

对有些违法流动经营的“黑窝点”现场查获时,行为人可能逃匿或销毁证据,监管部门要商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实施协同执法。

近年来公安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积极组织警力提前介入,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

各地区的监管部门要总结经验,进一步主动商请公安部门,研究明确公安机关提前介入的违法违规类别和形态,并保证办案力量,强化案件侦办查处能力。

三是要加大惩处力度。

在治理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中,一定要实行重典治乱,切实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形成强大的震慑声势,整肃行业风气。

首先要立足于刑事惩处,发现违法行为后,要严查深挖,充分考虑其对社会的危害,坚决予以惩处,加大打击力度。

监管部门要积极主动支持配合公安机关的侦查、检察机关的审查批捕、审查起诉、诉讼监督和法院的审理工作,确保坚决追究食品安全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与此同时,行政处罚措施也要用好用足,该取缔的取缔,该关闭的关闭。

属于管理疏漏、制度措施不健全的,要依法同时采取行政处罚、限期停产停业整改等措施,严禁以罚代管。

要加强对行政执法效率、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监督,对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查处、涉嫌犯罪案件有案不移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4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使用管理。

在食品中添加非食品物质,是当前食品安全违法违规问题中最突出、最常见的问题。

因此,严防严打食品非法添加是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牛鼻子”。

为此4月份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了专项治理工作。

在此也要说明,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非法添加是有根本区别的。

按照标准生产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它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生产加工食品基本上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由于食品添加

剂的使用,可以利于食品的保存、防止变质;能较长时间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它也有利于添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当然,添加剂本身并不是不存在安全问题。

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不按限量使用,也会产生对健康问题的危害。

因此,要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

最重要的是要从源头上规范食品添加剂企业的生产秩序。

食品添加剂在生产上技术性很强,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门槛,减少数量、提高素质,将添加剂生产企业的数量控制在有效监管的范围内。

还要进一步规范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为下游企业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2.切实强化日常管理

现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经常会针对某些突出问题,组织专项治理、突出检查,媒体也经常予以报道,结果由此带来了诸如为什么总是搞“运动式的监管”、“被动性的救火”,为什么不认真搞好常态化监管、加强事前防范等议论。

首先,我们要看到,讲开展集中整治作为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是针对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符合实际、非常必要的做法,同时与加强日常监管并行不悖。

由于我国从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到追求食品质量安全,食品产业从起步到发展规范,市场经济从搞活繁荣市场到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经历的时间还不长,食品安全领域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当前一段时期内比较集中、突出地暴露出来,再加上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在体制机制、法规制度、技术能力等方面也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常规监管难以保障食品安全。

因此,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目的出发,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集中整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深入排查隐患,严打非法违法,规范企业经营,努力解决食品安全中的突出问题。

开展集中整治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这项工作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与此同时,我们加强日常监管的工作绝不能放松,制度和措施要逐步完善,今后还需要更加强化。

目前日常监管方面的制度措施主要有:

(1加强市场准入监管。

主要包括企业准入和产品准入。

企业准入方面,各类企业都必须经过资质审查和许可,才能获得合法证照,进入食品行业。

如食品生产,流通企业和餐饮服务单位要按类别申请和办理许可证,生猪屠宰企业要有定点资质,奶站也要持证经营。

有些特殊产品如食品添加剂企业还要单独办理证照。

关于产品准入,所有食品实行出厂强制检验制度,对申请利用新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和申请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实行安全性评估和许可。

(2加强风险隐患排查。

主要有风险监测、监督抽查、执法抽检、市场巡查、进口检疫等制度。

有关部门现在都要定期制定和实施监测、检测计划,发现问题后及时发布信息,并通知和监督企业采取召回、下架措施。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农产品是食品的源头,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系到整个食品产业链的质量安全。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还相对落后,从事种植养殖的农牧渔民2亿多户,再加上耕地少、自然禀赋条件差,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还必不可少,因此,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

近年来,农业等有关部门下了很大力气,开展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实施了农兽药及残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水产品药物残留等监控计划,建立了产地准出和农产品集贸市场入场检测制度。

促进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是一项重点工作。

一方面要监督、指导农民规范使用,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技研发,推广使用低毒高效农兽药,进一步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安全性,把保供应和保安全结合好。

总之,在日常监管方面我们的制度和措施正在逐步完善,这些制度和措施都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防火墙”。

这个“防火墙”是不是严密,首先是责任是否能真正落实,监管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其次,在人员、经费、技术、装备等方面要努力满足实际需要。

目前我们的监管力量比较薄弱,需要千方百计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日常监管水平。

3.进一步改善食品企业的安全管理

企业是食品生产经营的主体,同时也是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一切政策措施,归根到底要通过企业规范生产经营活动、提高质量安全控制水平来实现。

但是从相当程度上来说,企业很难自己主动或者正确地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引导、监督。

今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制度措施:

(1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要把保障食品安全所必需的条件上升为法律和国家标准,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并监督企业执行到位。

目前,《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了生产经营过程记录制度、出厂强制检验、索证索票制度、从业人员培训和健康管理制度等,食品、工艺等的安全性标准和规范也在逐步完善。

今后要继续评估食品安全法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根据从严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制度,并加强检查指导,将国家制度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2改进企业内部管理。

要督促企业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岗位,规模以上企业要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明确食品安全分管负责人,或设立食品安全师等食品安全管理、技术专职负责岗位。

实行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定期强制培训制度,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食品安全培训,主要负责人、重要工种、关键岗位人员要按照规范内容接受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落实企业负责人的责任。

落实企业负责人的责任是确保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关键。

今后要加大对违法企业负责人的惩罚力度,通过建立违法企业及其负责人“黑名单”等措施,确保法律规定的违法企业负责人从业禁入制度落到实处。

(4落实企业的经济责任。

要引导监督企业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投入,这是食品企业首先要投入的成本。

除了按照准入条件进行安全投入外,要探索完善促进企业持续投入的机制,不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

依法落实食品企业的经济赔偿责任,提高赔偿标准。

研究建立食品企业强制保险制度,引进市场机制,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5加强对小企业和个体户的管理。

食品小企业,个体户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相对较大。

目前我国食品企业中仍有80%是小企业,还有大量的个体户。

这些小企业、个体户对带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就业岗位乃至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发展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待食品小企业和个体户,既要管好,也不能管死,要坚持加强监管和服务扶持相结合。

加强对小企业和个体户的监管,关键是要进一步强化基层监管能力。

目前我国基层监管力量十分薄弱,大多数监管部门很难延伸到乡镇、街道,更不要说村庄,而且人员少、装备差、技术水平低的状况十分突出,从目前机构设置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要立足于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

一是要强化县区级监管能力。

要根据县区食品企业和从业人员数量、食品产业发展状况等实际,合理确定适应食品安全工作需要的监管人员编制,加大对县区执法能力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保证必要的执法装备。

要加强教育培训,增强监管部门的履职能力。

二是要落实乡镇、街道的监管职责。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授权乡镇、街道履行部分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权,赋予乡镇、街道报告违法行为、责令暂停生产经营、开展隐患排查、配合监管部门执法等职权。

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在乡镇、街道有关综合办公室、事业站所设置食品安全综合性岗位,配备专职人员,承担食品安全监管有关工作。

此外,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乡镇、街道综治办可以承担安全生产等职责。

根据这一精神,我们可以积极探索,在基层综治办设置食品安全综合性岗位。

要建立健全分区划片、包干负责的网格化监管责任制,对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专业村等农村集中生产加工

场所、区域,要落实现场监管力量,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防止监管盲区。

三是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

要加快建立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