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3275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7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docx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doc

第二讲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

一、幼儿期常见心理及表现问题

幼儿心理健康对人的一生发展影响很大,一个人健全的心理要从小培养。

精神分析学派十分强调早期经验对个体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如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都对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研究。

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幼儿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个性特征逐步形成,各种社会性需要及行为迅速发展。

幼儿期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正常发展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证。

同时,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能促进儿童健康个性的形成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

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家庭结构、养育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这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

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对全国22个城市24000名4~16岁儿童进行全面调查,现今中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0.2~14.5%。

就上海市而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6岁的幼儿心理健康的调查,8.8%的幼儿有不良行为,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8.5%的幼儿忧虑、紧张。

因此,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

与这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较为薄弱和被忽视的。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指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及不适应行为,是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特有的问题和障碍。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有些问题会自行消失,有些问题却会日益严重,最终造成严重后果。

(一)幼儿期常见心理问题

1、儿童多动症。

2、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以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破坏行为、偷窃等。

3、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

4、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

5、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皱额、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

6、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厌学等。

这些问题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它们严重地阻碍着幼儿潜能的发挥,阻碍着幼儿健康个性品质的形成以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生理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大脑损伤、母亲怀孕时抽烟酗酒等。

如儿童多动症、神经功能障碍等受生理因素影响较大。

2、心理因素,包括气质和性格、情绪、自我意识等。

如自卑和过分敏感等性格和情绪问题通常主要受心理因素影响。

3、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指社会生活环境、家庭和幼儿园环境等。

大多数社会行为问题、不良习惯以及学习上的问题都是由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通常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

但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成长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环境,家长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心理品质以及家庭的气氛、父母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对幼儿心理问题的干预更多的是对父母家庭教育的指导,是一种家庭干预。

(三)案例分析:

案例1:

路路(假名)是中班的小朋友,最近常出现了说谎现象。

有一次早餐过后,她忽然趴在桌子上大哭不止,还一边揉她的肚子,老师走过去询问,她说肚子好痛,我看了一下,她的肚子已经被揉得通红,问她是不是想上厕所,她说不是,仍继续哭,问了好久也没问出原因,老师打电话叫来她父亲带她去医院检查,没过多久她父亲又把她带来幼儿园,说检查过了没问题,路路自己也说不痛了,可她父亲离开幼儿园时她两眼泪汪汪的。

此后每隔一星期都要发生类似此类的事情。

还有一次,路路妈妈带着路路气冲冲地来到幼儿园,说昨晚上发现路路没穿内裤,内裤全放在书包里揉成一团,问她,她哭着说是有一个小男孩把她内裤脱了,还把全班小女孩的裤子都脱了。

老师一听,吓了一跳,没这回事呀!

老师说在幼儿园决不会发生这种事情,是不是路路因为尿湿了,不好意思跟老师和父母说,才编了谎话,一问路路终于承认果真如此。

后来,老师和路路谈心,路路泪汪汪的说爸爸妈妈有了小弟弟,不理她了,我明白了。

原来她们家添了一个小弟弟,父母忙着照顾小弟弟,忽略了对女儿的关爱,于是老师建议她父母多关心她,同时及时纠正她的说谎行为;在幼儿园里老师鼓励她多与小朋友交往。

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园配合教育,孩子得到了来自父母,老师,小朋友的关爱,性格也开朗,活泼了,说谎现象也少了。

分析:

幼小的孩子是天真无邪,诚实坦白的,但有时也会发现孩子不说实话,对此须作具体分析,孩子说谎的原因有二:

一种是由于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造成的。

例如,4岁的东东在电视上看到小哥哥在大海里游泳很羡慕,第二天就告诉老师说他去大海里玩了。

这种情况从表面上看是孩子在说谎,事实上是孩子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表现,一般来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记忆,思维等能力的增强,这种“说谎”现象是会逐渐消除的。

另一种是孩子为了达到个人的某种愿望而有意识的说谎,欺骗成人和隐瞒事实或嫁祸于人,出现这种情况是由周围环境不良造成的。

如该案例路路的父母因为有了小弟弟而忽视了对路路的关爱,路路为了得到大人的关注就编了谎话。

对于这种有意说谎,成人应给予充分的注意,因为说谎这种行为幼时不教,长大后就难以纠正了。

案例2:

小林(化名)是刚到中班来的一位小男孩,是个非常任性,倔强,霸道的孩子,他刚来的时候不守纪律,每当作错事被老师一批评就打老师,踢老师;上课时到处乱跑搞破坏,摔凳子,踢门,撕课本等等,而且只要他想要的东西都必须得到才行。

有一次,小朋友吃完午点准备去上课,这时他发现桌子上还剩一块饼干,马上爬到桌子上去拿,老师把饼干收起来不给他,结果他又踢桌子,又摔凳子,还打老师,闹得天翻地覆,直到他踢累了才停下下来,连连几天都如此,没有改观。

于是老师找其家长了解情况,他们都认为他是个环孩子,住乡下的父母管不了才送到城里和叔叔婶婶一块住,因为他非常调皮,不听话。

乱捣蛋,所以都不喜欢他,婶婶还经常打他。

分析:

这是个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比较慢,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孩子。

这类孩子一般活动多而杂乱,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易控制,行动冲动,不考虑后果,有不良行为如好打架,好顶嘴,执拗,霸道,纪律性差等不良行为,可能是俗称的“多动症”,可以采用行为治疗法,行为治疗主要采用合适的认知活动来改善孩子的注意力,并通过合适的训练程序,减少孩子的过多活动和不良行为,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通过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承担责任,学习行为规范和准则,学习建立和维护秩序,学习轮流,等待,合作等社会技能,提高幼儿的自控能力。

二是“及时评价”,当孩子能安静或较少搞小动作时给予表扬,记个红星;反之,出现乱跑,乱打乱闹等行为则记个黑叉,累积一定数量的红星后可换取某种权利或达到某种要求。

逐步改善多动、冲动的行为。

案例3:

一天,一位老奶奶和一位小女孩来到幼儿园,希望能到这个有而园上学。

据了解,这个小女孩的父母都到外地打工了,她跟爷爷奶奶住在家里,他们家住在六楼,很少有小朋友跟她一起玩,她不爱说话,爱爬高,攻击性行为很强。

奶奶每天送她来幼儿园,她不哭也不闹,自己走进教室,奶奶走的时候,她只看一眼,也不跟奶奶说早点来接之类的话。

每天,她都一个人玩玩具,坐滑梯,她自己拿自己想要的东西,拿不到就抢别的小朋友的,如果抢不到的话,就打别的小朋友。

喝水的时候,她从来不说要,如果倒水给她,她口渴就喝,不渴的话,她就不理你,走到一边去玩。

她从来不与老师小朋友们说话,总是一个人。

老师试图去接触她,和她一起玩玩具,可她会走开。

上课的时候,她从来不坐到自己的位子上,把她安排到位子上,老师一转身,她又离开位子了。

奶奶告诉老师,她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小的时候,以为她还小,语言发展得慢,后来到2岁还不会说话,也不学说话,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她有多动症,要注意她的饮食安排及户外活动,建议多带她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

培养她的表达能力。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老师发现她并不是语言,认知发育迟缓只是缺乏与外界交往的能力,且在家也很少和奶奶说话。

后来,老师经常对她微笑,摸摸他的头,问问她,你早餐吃什么啊?

你今天的衣服好漂亮你喜欢吃饼干吗?

经过这些接触,她已经有一点接受老师了,但对别的小朋友好像没有什么改变。

分析:

这个孩子的情绪情感较为冷漠,对周围任何事物都没有任何反应,这类孩子似乎没有快乐,也没有悲伤,始终以一种冷漠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情绪不稳。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三点:

一是生理缺陷。

脑是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脑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可能会阻碍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出现智力落后,语言发展迟缓,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情感等,进而导致某些问题行为的产生,从老师的诉说来看,似乎这孩子不是由此原因引起。

二是心理缺陷。

一般的心理过程如注意,记忆,语言,情感,个性等方面发展,如果存在一定的缺陷也可能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

在这个案例中,这个小女孩性格比较孤僻,内向,不大与其他孩子交往,可能是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技能,技巧,这会影响其认知等方面的发展。

三是家庭教育不当。

对这些孩子,老师,家长应该多关怀一点他们,经常和他们聊聊天,谈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要,而不要因为他们性格怪癖而忽视他们,孩子是具有可塑性的,只要教育得当是可以改变的。

案例4、每天早上来幼儿园,尚杨小朋友从不象别的小朋友那样高高兴兴地走到老师面前问好。

每次不是搂者妈妈的脖子就是拽着妈妈的衣服不放并且大声的哭闹着。

有时妈妈就再带他出去玩一会再回来,但他还是不肯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哭闹着不肯走进活动室。

每次都要老师和家长费很大的工夫才让他的妈妈离开,然后就一言不发了。

  尚杨今年5岁,是从小托班直接上的中班,他大大的眼睛,胖乎乎的小脸,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小男孩,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忍不住会去逗逗他,但是,一会儿人们就会失望的走开。

尚扶扬有点“自以为是”,他不能与别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

对别人的话从来都是“听而不闻”,不看不睬不反映,对老师及小朋友的问话不予理会,双眼无神地对着一个地方发呆,沉默寡言,什么事也提不起精神。

  尚杨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也许说别的小朋友不喜欢和他一起玩更准确。

每次区域活动,小朋友们都兴高采烈的到自己喜欢的区角去玩,而他自己呆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里,一言不发,咬着他的手指头。

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都在自己喜欢的玩具前尽情的玩耍,只有他一个人站着或是坐在一个地方咬他的手指头,这好象成了他的一种习惯。

他对所有的东西好象都不感兴趣,也没有想着去玩一会的欲望,只是呆在自己的世界里。

分析:

幼儿出现心理压抑问题是有原因的。

一是活动空间的减少,与同伴交往机会减少,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从事内外活动的机会。

这不仅使幼儿失去一个释放因心理压抑而引发一些不良情绪的有效途径,而且也不能满足幼儿好玩的天性,使幼儿产生一种能量得布道释放的压抑感。

因为住楼房,幼儿与外界的接触与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活动乃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失去这一基础,幼儿心理健康从何谈起呢?

现实社会中的都市幼儿好动好玩的天性受到了压抑,孤独感、压抑感的产生,甚至形成孤僻、不和群的不良性格不足为奇。

二是成人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忽视和不正确的教养态度以及幼儿抗挫折能力的普遍偏低是幼儿心理压抑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案例5、某某,男,上幼儿园大班。

某某刚入园时适应能力较差,总是默默地哭,但是口齿清楚,没有口吃的现象。

可最近一段时间突然结巴起来了,而且越来越严重。

说话时一个字要重复好几次才能接着说下去。

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尤其严重,在着急或兴奋时也有结巴的现象。

老师叫他慢慢说,或深呼吸后再说,都没有用。

 询问其父母,了解到某某在家的表现。

妈妈是幼儿园老师,爸爸在卫生局工作。

他从小跟奶奶、爸爸、妈妈长大,是全家人的焦点。

出生时一切正常,一岁左右开始说话,发音正常,一岁一个月就会说三十字了。

在四岁之后,突然说话有些结巴,之后越来越结巴了。

开始时第一个字难发,后来在中间也会出现结巴的现象。

孩子现在已经六岁,上大班了。

性格有些内向,不太和他人交往,非常胆小,从来没有独自做过一件事情。

在三岁半时,孩子学了一段小提琴,每次练琴都必须是妈妈大打出手,要求十分严格,孩子每次都会哭着练琴,更严重的是孩子一看到妈妈瞪眼都会哭而且显出很害怕的样子,之后就发生口吃了。

据了解,孩子的父亲也有口吃的现象,但不是很严重,基本情况下都能控制自己的发音。

 分析:

口吃是一种言语表达的障碍,是一种心理行为障碍。

表现为说话时音节、单词的重复延长,或者由于经常发生独特的犹豫和暂停,以致中断有节律的语流。

口吃按不同的症状可以分为难发性、连发性、中阻性、往复性、伴随性等类型。

有研究者认为,美国和英国儿童口吃的发病率约占儿童总数的4%。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上海市某小学调查结果是,口吃发生率为6%,多发生于3~4岁年龄段,男孩子口吃发病率比女孩高4倍左右。

其中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父母对初学语言的孩子过分关注常常是导致儿童口吃原因之一。

儿童在开始学说话时,父母操之过急,过分地去纠正孩子的讲活,甚至经常加以批评指责,这样会导致儿童的紧张情绪,引起口吃;儿童越觉得自己讲话不流利,就越紧张,最后口吃就形成习惯了。

某某口吃的养成可能与其母的管教有关。

(2)、模仿。

据调查,多数口吃患儿的父母、亲属都有或多或少的口吃现象。

儿童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不知不觉之中受到影响。

有的孩子则完全是因为看见别人结巴,觉得好玩,就进行模仿,结果自己也变成了结巴。

本案例中的某某也可能因此而结巴的。

(3)、心理社会因素。

儿童受惊吓、被严厉的斥责或惩罚、环境剧烈的变化、父母丧亡或离异、家庭横遭灾难、父母关系不和睦等的情况下,会引起儿童的恐惧、焦虑、愤怒、仇恨等不良情绪,继而导致口吃发生。

必须注意的是儿童口吃初期,父母的斥责、打骂等不正确的方式常常加速口吃的形成,因为斥责、打骂的结果加重了儿童的紧张情绪,使其越来越口吃。

本案例中的某某是在学小提琴的时候出现的口吃,据了解,开始时家长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继续让他练琴,并且每次都对孩子发脾气,孩子都要哭一顿,这样无疑加重了孩子的紧张情绪,从而使口吃现象更加严重。

如果发现孩子有口吃现象:

(1).从解除幼儿紧张心理入手,避免孩子被嘲笑和模仿。

(2).家长不要当众议论幼儿异常行为,更不要强迫他们把话说完整,对孩子进行过分矫正。

这样,反而加重心理障碍。

(3).家长和老师要树立幼儿自信心,以平和轻柔、从容缓慢的语调感染幼儿,使其在放松的状态下与人交流。

(4).可以多练习朗诵唱歌,让幼儿不去注意自己是否又“结巴”了。

案例6、妮妮今年3岁,聪明漂亮、活泼爱动。

最近,老师和妈妈都发现她在睡觉之前时有一些异常行为:

两腿交叉摩擦会阴部,扯着被角在两腿之间来回蹭,一会儿满头大汗,呼吸加快,全身特别是大腿、小腿肌肉及双脚绷紧,之后呼吸变慢,放松下来,脸上浮现舒适和轻松的表情。

妈妈发现了并屡次纠正,可是,妮妮的异常行为仍时有发生,真让人难为情。

分析:

幼儿习惯性会阴部摩擦动作,不应视为“手淫”,它和“吮吸手指”等同属于一种儿童心理行为障碍,医学上称作“儿童擦腿综合征”。

此症多见于儿童,男童女童皆有,常发生在入睡前、睡醒后或独自玩耍时,发作时伴有快感。

习惯性会阴部摩擦动作在儿童中虽然并不普遍,但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果不及时纠正,对孩子今后的生理、心理发育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严重的在成年后会导致性心理障碍,必须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1).老师和家长对幼儿要冷静对待,不能简单地视孩子为“不正经”。

发现孩子正在动作时,最好以其他有趣的事情分散其注意力,立即予以终止、纠正,切记不可对孩子责怪、打骂、羞辱、讥讽,以免使其精神更紧张。

(2).查明生理心理诱因,给予治疗,便于根除不良习惯。

如:

女童外阴黏膜轻微损伤、外阴湿疹引起瘙痒,男童包茎、包皮炎,以及幼儿患蛲虫病引起的瘙痒或由于情绪过度紧张、焦虑等。

(3).衣裤、被褥不可太厚、太紧,每晚睡觉前安排体力活动,使之疲劳后易入睡,睡醒后立即穿衣起床,避免发作。

(4).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清洁阴部,保持阴部清洁、干燥。

(5).习惯性会阴部摩擦动作一旦养成,往往难以纠正,重要的是预防:

合理安排幼儿的生活,使其生活丰富多彩,以免幼儿因寂寞而去玩弄自己的生殖器,特别是大人对男孩不应抚弄其生殖器逗乐。

案例7、清晨,翰翰呆坐在床上,床单湿了一片。

爸爸皱着眉说:

“又尿床了,你今年都6岁了,怎么办啊!

分析:

5岁以上的孩子仍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称为“遗尿症”。

因疾病引起的遗尿症称“器质性遗尿症”,这是要去就医的。

大多幼儿由于大脑皮质功能失调所致。

因精神障碍引起遗尿,称之为“功能性遗尿症”,约占遗尿症的90%。

对于“功能性遗尿症”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掌握幼儿夜间遗尿的时间,提前唤醒他起床排尿,让孩子形成条件反射,能在排尿前醒来。

白天可在幼儿遗尿时段前提醒其排尿。

(2).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避免过度疲劳和睡前过度兴奋。

(3).晚餐后控制饮水,减少幼儿入睡后尿量。

(4).不耻笑、不指责幼儿。

老师家长积极配合,消除幼儿不安因素,以及因遗尿带来的心理压力。

案例8、6岁的小雨,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他的话很少,眼睛总看着地面。

当爸妈、老师和他说话时,他并不理睬,有时会重复其中一两句话。

可是只要一提到“汽车”,他的话就多起来:

“我喜欢汽车,我家有好多汽车!

”不过只是自言自语,而且他能一个人玩很长时间。

 分析:

这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反应为特征的疾病,称“孤独症”。

其成因可能与遗传基因、胎儿期病毒感染有关。

其表现为人际关系有障碍,不理人、不看人、对人缺少反应;语言和沟通有障碍,鹦鹉式的仿说、答非所问等;常有一些奇特的固定习惯或玩法。

“孤独症”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5:

1。

通常在3岁以前就可以被发现。

 孤独症并没有特殊预防的方法。

及早发现、及早期疗,可以补足患儿先天学习能力之缺陷,减少其不适应和破坏性行为的出现,并使其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1).转移法:

从小培养孩子规律性的生活习惯。

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定时定量吃饭进食,正常大小便等等。

与孩子互动,并找事给他做,让他的精力转移到其它有益的事物上。

(2).建立有效的社会性行为:

多接受语言和外界的刺激,建立与孩子有益的互动行为,如能听指示、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往等。

(3).增加行为模式:

提供示范行为、替代行为让他学习。

让孩子辨别哪些行为是可以做或不被允许,多称赞孩子好的行为。

此外父母应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辅导,并学习怎样和孤独症孩子相处。

而孤独症孩子亦要参加早期训练课程,学习自理与人沟通的方法等。

案例10、黄×小朋友是中班一名比较特殊的孩子,刚来园时老师便发现他上课不专心,好动,爱做小动作。

针对他的行为,老师查过了很多资料,也向一位儿童心理精神病专家询问,这种例子被诊断为患有好动症。

从他行为的各项检测分析,其症状属于比较轻的一种,矫正好的可能性较大。

其主要症状有:

行为异常。

不受纪律约束,四处跑,干扰他人正常活动,破坏性很强,常常自言自语,自得其乐。

②注意力障碍。

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容易分心,容易受外界刺激干扰。

③运动障碍。

动作的协调性较差,做操时不会手脚同时动作,不会听信号等。

④思维障碍。

大脑没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分析:

幼儿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大多出现在学龄前期,对幼儿早期智力发育和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2~5岁是治疗多动症的关键期,应及时采用干预措施。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

(一)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

1、学习适应问题

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亦称学习适应不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不能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积极主动进行身心调整,导致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达不到应有发展水平的学习干扰现象。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是国内外教育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

幼儿园的生活以游戏活动为主,小学的生活以学习为主,而学习活动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小学生进入小学以后,当他们度过最初的新鲜与好奇期以后,面对的是陌生的物理环境与人际环境,加之学校纪律的约束和学习负担的加重,小学生面临着艰难的心理适应。

新入学儿童容易把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老师身上,加之初次与父母分离,面临陌生的新环境,心理不适应,显得敏感脆弱。

因此对老师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老师能像家长一样既慈祥又有耐心,且容易滋生出对老师的深切的尊敬与崇拜之情。

这就要求老师要注意观察和体会每一个儿童的内心变化,倾注满腔的爱心与热忱,以春风化雨的热情,细致入微的工作使学生消除对新环境的疑虑与恐怖,体验到学校与集体生活的温暖和乐趣,逐渐对学校生活产生依恋和兴趣,克服儿童的依赖、脆弱心理,代之以培养独立、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但也要注意把热爱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避免偏爱与放任纵容

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学习的适应是有差别的。

为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适应良好,教师应坚持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在达到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基础好,学得快的学生,教师应适当开“小灶",增加学习深度,使其能“吃得饱";对基础差,学得慢者,要寻找原因,对症下药,查缺补漏,以使其能“吃得了"

2、厌学症问题

(1)厌学症的表现与特点

厌学症又称为学习抑郁症,主要表现为缺乏学习欲望,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感到无能为力,看不到目标与希望。

有四个特点:

第一,对学习丧失了兴趣,缺乏敏感与好奇心,丧失了自发的学习动力;第二,学习无目标、无计划、得过且过;第三,缺乏意志与毅力,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第四,产生了消极的学习体验,逃避学习情境。

(2)厌学症产生的原因

家庭、学校教育以及学生自身因素都会造成厌学症。

从家庭因素看,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失当,要么对孩子的学习不关心、不过问,使其觉得学习好坏无所谓;要么家长期望过高、要求过严,超出其能力水平;无论何种情况,当成绩不理想时,家长便痛斥或体罚学生,使之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从学校因素看,教师教法单一失当,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学校学习生活单调,应试教育的压力大,使其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从个人自身原因看,或因基础差或缺乏学习能力,使其感到学习困难,或因缺乏自信心与毅力,自感不能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当成绩下滑,在学校生活中经历连续失败时,便对学习产生迷惘、困惑、无力、无助的感觉。

3、学习疲劳问题

(1)学习疲劳的概念

所谓学习疲劳是指长时间连续紧张学习后由于身心过度疲劳所导致的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

它包括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前者指肌肉与神经系统的疲劳,后者指的是情绪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反应缓慢等现象。

(2)导致学习疲劳产生的原因

学习疲劳产生的生理原因是由于脑神经兴奋和抑制失衡所引起的。

在学习过程中,大脑皮层兴奋区域的代谢逐步加强,血流量和耗氧量增加,以保障大脑工作的需要。

当紧张的学习活动持续时间过长,大脑皮层的能量消耗过大,消耗过程超过恢复过程,大脑所需能量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与补充,此时工作效率就会下降。

若个人长期过度紧张疲劳,在生理上就会出现头晕、嗜睡、失眠、乏力、视力减退、食欲不振、大脑供血不足等现象。

而且在心理上会出现心情压抑、烦躁、记忆力减退、缺乏信心等症状。

学习疲劳的产生更有其个体与社会原因。

从个体看,当一个人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与用脑习惯,不注意劳逸结合,由于张弛失度容易引起学习疲劳。

就其社会原因看,由于应试教育所引起的学业负担过重和竞争加剧是导致小学生学习疲劳的主要原因。

纯真无忧的童年生活淹没在无休止的作业和考试之中,有一句话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状况: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学生由于厌倦考试而厌倦学习,由厌倦学习而厌倦生活,由厌倦生活而厌倦做人。

4、考试焦虑问题

(1)考试焦虑的含义及其影响

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当学生意识到即将面临或正经历的考试对自己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