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4021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6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docx

龙岩市新罗区风景名胜区资源体系规划

 

第一篇总则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龙岩市新罗区区域范围,总面积2677平万公里,常住人口46.01万人。

二、规划编制目的

本次规划以国务院颁发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为指导,以龙岩市新罗区的经济发展为基础,认真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好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注重整体自然景观的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在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风景区开发建设,实现新罗区辖区内各风景名胜区生态、文化、经济的整体协调。

将新罗区打造成为海西生态休闲旅游区。

三、规划依据

《中国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991年)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8年)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1999年)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1999年)

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风景名区管理条例》(1998年)

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程》

《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年)

《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2020年)》(1994年)

《龙岩市新罗区城镇体系规划》(2001年)

《龙岩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01年)

《龙岩市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2002年)

《龙岩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2006年-2010年)》(2005年)

《新罗区旅游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7年修改版)

《新罗区公路农村公路发展规划》(2001年)

《新罗区城镇体系规划》(2002年)

四、编制原则

1、统筹资源

应当依据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统筹兼顾,综合安排。

2、保护原则

应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原有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充实科教审美特征,加强地被和植物景观培育。

3、开发原则

应充分发挥景源的综合潜力,展现风景游览欣赏主体,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与措施,改善风景区运营管理机能,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促使风景区有度、有序、有节律地持续发展。

4、三效益原则

应合理权衡风景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效益,权衡风景区自身健全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创造风景优美、设施方便、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风景游憩境域。

五、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期限为近期从2008到2010年,中期从2011-2015年,远期为2015到2020年。

六、规划实施

本规划是新罗区区域范围内各景点、景区建设和规划的指导性文件,区域内景区各类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建设活动应遵守本规划。

本规划自龙岩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由新罗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篇基础分析

第二章风景名胜资源体系分析

第一节风景名胜体系现状

新罗区目前区域内有56个风景区(点),各风景区(点)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差异很大,对各景区的投资还比较盲目,没有清晰的脉络。

第二节各风景名胜资源单体现状规划情况

有些景区已做了规划,有些还没有做规划,发展没有目标和以及缺乏相应措施,思路不清。

风景区条例规定,分为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区,要求风景名胜区自设立之日起2年内应完成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期限为20年。

对于名胜古迹古迹点,应作保护规划,但是,新罗区各风景区规划参差不齐,有些有规划,有些没有规划,有些做了专业规划,如龙岩市国家森林公园规划、龙硿洞AAAA旅游景区规划、适中典藏楼保护方案等等,针对各种现状,我们提出与各个风景区或景点相对应的风景名胜资源总体规划。

新罗区主要风景名胜资源单体概况

序号

类别

风景名胜资源名称

及备注

级别

及备注

行政隶属

(分布)

规划情况一览

1

自然景观

山岳

风光

龙硿洞省级风景名胜区

省级风景名胜区1991.2

国家森林公园2000.12.28

国家AAAA集旅游景区

雁石镇

风景区总体规划

2

江山风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2000.12.28

江山乡

风景区总体规划

3

天宫山1594m

雁石镇

4

莲台山1592m

雁石镇

5

廖天山1660m

万安镇

6

东肖森林公园

东肖镇

7

紫金山风景区

龙门镇

风景区总体规划

8

水域

风光

梅花湖—万安水库风景区

万安镇

国家水利风景区

9

白龙湖—白沙水库风景区

白沙镇

国家水利风景区

10

村美水库

江山乡

11

黄岗水库

红坊镇

12

溪柄水库

适中镇

13

富溪含碧风景区

雁石镇

14

浮蔡温泉

曹溪镇

15

白沙温泉

白沙镇

16

双车温泉

江山乡

17

人文景观

革命

史类

旧址

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新邱厝1929

省级文保

1991.3.20

市区

正在申请国家级文保单位

18

后田暴动旧址—火星祠1928

省级文保

1961.5.10

东肖镇

正在申请国家级文保单位

19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旧址1929

省级文保

1985.10.11

市区

20

革命

胜迹

闽西工农银行旧址

1930

省级文保

2001.11.20

市区

正在申请国家级文保单位

21

白土暴动旧址—东肖犀牛排1928

县级文保

1981.6.17

东肖镇

22

龙岩县军民祝捷大会暨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旧址1929

县级文保

1981.6.17

市区

23

中共闽西第二次代表大会暨闽西列宁暑期学校旧址1930

县级文保

1981.6.17

市区

24

闽西国共和谈旧址和毛泽东旧居1932-1937

县级文保

1981.6.17

市区

25

桐冈书院1921

县级文保

2001.11.20

东肖镇

26

湖洋农民协会旧址—登龙书院1927

县级文保

2001.11.20

龙门镇

27

中共闽粤赣边临代表大会旧址—吴氏公祠1937

县级文保

2001.11.20

白沙镇

28

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部旧址—仕峯厝1938

县级文保

2001.11.20

东肖镇

29

革命纪念建筑

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

1955

省级文保

1991.3.20

市区

30

历史

胜迹

典常楼

清乾隆

国家级文保2001.11.20

适中镇

建筑保护规划

31

龙岩洞

省级文保

2001.11.20

市区

溶洞保护规划

32

东洋楼1652

县级文保

2001.11.20

雁石镇

正在申请省级

古建保护规划

33

赤水天后宫

1770

县级文保

2001.11.20

龙门镇

正在申请省级

古建保护规划

34

耸池岩

县级文保

1982.3.16

江山乡

35

龙硿洞

县级文保

1982.3.16

雁石镇

溶洞保护规划

36

挺秀塔

1581

县级文保

1982.3.16

市区

古建保护规划

37

丞相垒

1582

县级文保

1982.3.16

适中镇

38

观音庵

1619

县级文保

1982.3.16

万安镇

古建保护规划

39

龙池书院

1687

县级文保

1982.3.16

小池镇

古建保护规划

40

吴承顺墓

县级文保

2001.11.20

龙门镇

41

古风楼

1128

县级文保

2001.11.20

适中镇

古建保护规划

42

石珍墓

1580

县级文保

2001.11.20

市区

43

庆云楼

1671

县级文保

2001.11.20

适中镇

古建保护规划

44

泉溪天后宫

1810

县级文保

2001.11.20

大池镇

古建保护规划

45

龙门塔

龙门镇

镇水塔

46

历史文化名村

新罗区万安镇竹贯村

万安镇

正在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47

历史文化名镇

新罗区适中镇

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适中镇

城镇旅游规划

48

园景

瑞华大观园

休闲山庄

红坊镇

重建规划

49

云顶茶园

休闲山庄

小池镇

50

旺瀑山庄

休闲山庄

曹溪镇

51

登高山

城市公园

市区

52

天马山

城市公园

市区

53

中山公园

城市公园

市区

古建保护规划

54

宗教寺庙

莲台山朝天寺

雁石镇

正在进行寺院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

55

莲花山莲山寺

市区

56

新农村建设点

新罗区龙门镇洋畲村

龙门镇

57

新罗区曹溪镇黄坑村

曹溪镇

58

新罗区小池镇培斜村

小池镇

第三节各风景名胜资源单体综合现状

新罗区风景资源很多,主要以自然山水资源为主,但是,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大力投入,并进行建设。

根据景源的典型性、知名度、旅游成熟度、基础设施完善度和拟建设方向做如下表格。

图例表示:

1、典型性最高为●●●●●,指非常典型,●●●●指典型,●●●指较典型,●●典型,●指不典型。

2、知名度最高为▲▲▲▲▲,指国际知名,▲▲▲▲指国内知名,▲▲▲指省内知名,▲▲,指闽西知名,▲指新罗区知名。

3、旅游成熟度最高为◆◆◆◆◆,指最适旅游,◆◆◆◆指适于旅游,◆◆◆指较适旅游,◆◆指可旅游,◆指还不适于旅游。

4、基础设施(水、电、路、住宿、管理)完善度最高为★★★★★,指最完善,★★★★指较完善,★★★指一般,★★指较差,★指没有基础设施。

新罗区主要风景名胜资源单体建设现状

序号

风景名胜资源名称

典型性

(最高五●)

知名度

(最高五▲)

旅游成熟度(最高五◆)

设施完善度

(最高五★)

建设方向

1

龙硿洞省级风景名胜区

●●●●●

▲▲▲▲▲

◆◆◆◆◆

★★★★★

控制采矿

2

江山风景区

●●●●●

▲▲▲▲

◆◆◆◆

★★★★★

活动项目

3

天宫山

●●●●

▲▲

◆◆◆◆

★★★★★

整治建筑,风格太乱

4

莲台山

●●●●

◆◆

★★★

服务区建设、停车

5

廖天山

●●

▲▲

◆◆

★★★

活动项目

6

东肖森林公园

●●●●

▲▲▲

◆◆◆

★★★

深度开发、道路、功能区建设

7

紫金山风景区

●●

道路建设

8

梅花湖—万安水库风景区

●●●

★★

限制养鱼,保护水质、综合开发

9

白龙湖—白沙水库风景区

●●●

★★

限制养鱼,保护水质,综合开发

10

村美水库

◆◆◆

★★★

限制渔业,保证生态容量

11

黄岗水库

●●

★★★

控制渔业,保护水质

12

溪柄水库

保持水质

13

富溪含碧风景区

●●

▲▲▲

◆◆

★★★

保护水质

14

浮蔡温泉

●●●

▲▲

◆◆◆

★★★★★

15

白沙温泉

●●

◆◆

★★★

项目开发

16

双车温泉

●●

◆◆

★★★

项目开发

17

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新邱厝1929

●●●●●

▲▲▲▲

◆◆◆◆◆

★★★★★

保护

18

后田暴动旧址—火星祠1928

●●●●●

▲▲▲▲

◆◆◆◆◆

★★★★★

保护

19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旧址1929

●●●●●

▲▲▲▲

维修保护

20

闽西工农银行旧址

1930

●●●●●

▲▲▲▲

◆◆◆◆◆

★★★★★

保护

21

白土暴动旧址—东肖犀牛排1928

●●●

▲▲

◆◆◆

★★

维修保护

22

龙岩县军民祝捷大会暨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旧址1929

●●●

▲▲

◆◆◆

★★

维修保护

23

中共闽西第二次代表大会暨闽西列宁暑期学校旧址1930

●●●

▲▲

◆◆◆

★★

维修保护

24

闽西国共和谈旧址和毛泽东旧居1932-1937

●●●●●

▲▲▲▲

◆◆◆◆◆

★★★★★

保护

25

桐冈书院1921

●●●●●

▲▲▲▲

◆◆

★★★

停车、维修保护

26

湖洋农民协会旧址—登龙书院1927

●●●

▲▲▲

◆◆

★★★

停车、维修保护

27

中共闽粤赣边临代表大会旧址—吴氏公祠1937

●●

▲▲▲

◆◆

★★★

维修保护

28

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部旧址—仕峯厝1938

●●●●●

▲▲▲▲

◆◆◆◆◆

★★★★★

29

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

1955

●●●●●

▲▲▲▲

◆◆◆◆◆

★★★★★

30

典常楼

清乾隆

●●●●●

▲▲▲▲▲

◆◆◆

★★★

环境卫生、维修保护

31

龙岩洞

●●●●

▲▲

保护洞口和洞内摩崖题刻

32

东洋楼1652

●●●●

▲▲▲▲

◆◆◆

★★★

环境卫生、维修保护

33

赤水天后宫

1770

●●●●●

▲▲

◆◆

★★★

维修保护

34

耸池岩

●●●●●

▲▲

◆◆◆◆◆

★★★★★

保护

35

龙硿洞

●●●●●

▲▲▲▲

◆◆◆◆◆

★★★★★

控制采矿,恢复洞内水源,防止旱洞风化和龙伞龙瀑坠落

36

挺秀塔

1581

●●●

▲▲▲

◆◆

★★★★★

保护

37

丞相垒

1582

●●●

◆◆

★★★

保护

38

观音庵

1619

●●

◆◆

★★★★

保护

39

龙池书院

1687

●●●

◆◆

★★★

维修保护

40

吴承顺墓

●●

◆◆

★★★★

保护

41

古风楼

1128

●●●

◆◆

★★★

维修保护

42

石珍墓

1580

●●

◆◆

★★★★

保护

43

庆云楼

1671

●●●

◆◆

★★★

维修保护

44

泉溪天后宫

1810

●●●

◆◆

★★★

维修保护

45

龙门塔

●●●

◆◆

★★★

保护

46

新罗区万安镇竹贯村

●●●●

▲▲▲

◆◆◆

★★★★

区内道路、保护、卫生

47

新罗区适中镇

●●●●

▲▲▲▲

◆◆◆◆

★★★★

48

瑞华大观园

●●

◆◆

★★★★

恢复、项目开发

49

云顶茶园

●●●●

▲▲▲

◆◆◆◆

★★★★★

50

旺瀑山庄

●●

▲▲▲

◆◆

★★★★★

51

登高山

●●

▲▲▲

◆◆◆◆◆

★★★★★

52

天马山

●●●

▲▲▲

◆◆◆◆◆

★★★★★

防火

53

中山公园

●●●●●

▲▲▲▲

◆◆◆◆

★★★★★

保护园内各国风情建筑、保护假山

54

莲台山朝天寺

●●●

▲▲

◆◆

★★★

寺院重建

55

莲花山莲山寺

●●●●

▲▲▲

◆◆◆◆◆

★★★★★

防火

56

新罗区龙门镇洋畲村

●●●

◆◆◆

★★★★★

生态保护、自然景区开发、住宿管理

57

新罗区曹溪镇黄坑村

卫生、保护、道路

58

新罗区小池镇培斜村

●●

★★★

卫生、保护、道路

第三章客源市场分析

第一节龙岩市旅游概况

龙岩市新罗区旅游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

自1990年龙硿洞作为本区第一个景点对外开放以来,区委、区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已对旅游业投资上亿元,尤其是最近几年,每年都开发一个新景区,景区的开发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经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的的11处风景区和6条区内旅游线。

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本区旅游业的发展已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

旅游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截止年,全区现有宾馆饭店59家(其中涉外8家、三星级2家),床位数3212张,旅行社12家,娱乐场所50多家。

初步形成了食、宿、行、游、购、娱等设施基本配套的旅游产业格局,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区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特点是领导高度重视,群众热情高涨,龙岩市和新罗区先后确定把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和新的增长点来培育,区内许多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外商纷纷参与到旅游开发建设中,现有部分旅游景点采取合作经营、承包经营等方式,形成了全社会积极参与旅游开发的热潮。

第二节新罗区客源市场分析

一、现状分析

新罗区海外旅游客源市场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1999年新罗区海外旅游市场较上年有大幅增长。

全年接待海外游客共1767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01%。

但应当看到新罗区的整个海外客源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海外游客数量很少,新罗区人文旅游资源的自然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海外旅游客源市场应当有较大发展潜力。

虽然每年游客的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旅游收入对整个新罗区的国民生产总值贡献较小,效应不大。

2001年,全区接待游客86万人,比增87.8%,旅游收入1.06亿元,比增23.8%;2002年全区接待游客115万人次,比增33.7%,全区旅游总收入2.6亿元,比增145%;2003年因受非典影响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均有所下降,但全区接待旅游人数仍达10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5亿元;2004年,我区共接待游客133.5万人次,比增27%,全区旅游收入3.2亿元,比增18%。

2005年全区共接待旅游者156万人次,同比增加17%;旅游收入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

“十五”期间,全区共接待游客595.5万人,旅游收入13.6亿元,分别是“九五”期间的3.2倍和6.8倍。

二、国内旅游市场

新罗区旅游业的客源主要是由国内游客的构成,广东、福建等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城市是新罗区的主要客源地,客源市场的吸引范围集中在周边地区,其主要旅游客源地主要集中在福州、厦门、泉州、漳州、梅州、潮州、汕头等地。

国内旅游地位突出,带动了新罗区旅游的发展。

新罗区的旅游发展主要受国内客源的影响,国内旅游者在新罗区游客中占以绝大多数。

以1999年为例,国内游客为32万人次,占99.4%;国外游客仅为1767人次,仅占0.6%,且国内游客增长很快,1999年比去年同期增长约50.7%,。

由此可以推知,时至2008年,新罗区国内旅游仍占主导地位。

其构成如下图所示:

三、影响客源市场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人口因素。

一地人口的多少是旅游区选择目标客源市场时应考虑的首要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旅游者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决定旅游者数量多少和游客消费水平的基本条件。

对旅游目的地的爱好程度。

这一因素也是选择客源目标市场时应考虑的要素。

游客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背景等诸多不同之处,因而对旅游目的地选择也受到限制。

这方面还受到游客心理因素的作用,如果不断的加以心理暗示将会吸引大量的游客,这需要进行旅游促销活动,加强宣传。

新罗景区资源较外地有较大差别,从而形成资源互补,对游客既有较大的吸引力。

交通因素。

旅游区的地理位置,特别是距客源市场的远近也是影响旅游者出游的重要因素。

漳龙高速、国道319线、205线、省道福三线为主干公路,向各乡(镇)辐射,形成公路网。

龙岩市境内有漳龙、龙梅铁路贯通,形成连接厦、漳、泉地区,广东潮汕地区与龙岩的交通大动脉。

随着龙赣铁路、龙厦铁路、龙赣高速公路以及连城机场等国家和福建省重点工程的建设,将形成以龙岩为中心的便捷的区域大交通。

有利于龙岩的旅游业发展。

文化渊源。

龙岩市的文化以龙文化为主体,应深入挖掘河洛文化内涵,并重点加强海内外龙岩文化影响圈内的客源市场推销。

此外,由于本区是龙岩市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和客源集散地,而客家文化在龙岩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客家人遍布世界,海外和台港澳客家人共约100多万,而且大多都比较富裕,如何将这一有利条件转化为市场优势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四、旅游规划中着重分析以下几方面:

1、确定市场

一级市场:

根据有关的经济指标可以确定龙岩市、厦门、福州、泉州、漳州及梅州、赣南等其它地区为一级市场。

这些地区据新罗区在250-300公里以内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二级市场:

国内二级客源市场应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

这些市场确定主要考虑了交通、经济情况。

三级市场:

除一级、二级市场取外的其它地区,属于机会市场。

2、开发策略

巩固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可以看作传统的客源地,每年来新罗区的游客相对稳定。

开发二级市场。

二级市场具有经济或交通上的优势,因而近期内积极开发这类市场大有可为。

三级市场是长远规划目标。

三级市场的区位优势不明显,但其经济实力相当可观。

3、消费等级

学生游:

待开发,市场很大

学生游市场潜力大,开发少。

许多学生都有假期出游的计划,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但旅游热情却很高,人数多,尤其是大学生,每逢假期,更希望通过旅游增长见识,为大学生活留下美好回忆。

但目前针对学生旅游的专项开发太少了,限制了这一个大的消费群体的发展。

我认为,在相对处于旅游淡季的暑期,如果能有针对性地开发这一层面,一定会双方皆大欢喜。

许多经营者们已经意识到并抓住了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的心理,推出了相应的高、中、低端产品,观光旅游、海滨旅游、红色旅游,还有亲子游、名校游、修学游等等,让学生和家长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工薪游:

正在开发,潜在市场

自从有了长假,工薪阶层的人们旅游变成了现实。

面对这一阶层的人,要协调好两个长假及过年,因为工薪阶层平时没有时间,只能靠放假来实现旅游的梦想。

这是一个正在开发的市场,开发潜力很大。

贵族游:

已开发,要巩固

最早的旅游者。

在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旅游的想法时,这个市场已经存在了。

也许他们现在已经不再想游山玩水了,他们现在寻求的是刺激,惊险,或者已将目光放到了更远的地方。

这是一个已经开发的市场,要巩固好也要有新奇的招数。

第三篇目标与战略

第四章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一节风景名胜区体系发展原则

1、生态平衡原则

2、保护原则

3、整体效益原则

4、优势互补原则

5、资源调配和共享原则

6、风景区建设与旅游相结合原则

7、重点原则

8、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原则

9、城乡一体化原则

10、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二节风景名胜区体系发展目标

理清新罗区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脉络,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与新罗区经济相符合的,分工合理、层次清晰的现代化资源体系,为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做较为符合实际的、考虑资源相关和互补的定位。

第三节风景名胜区体系战略途径

新罗区风景名胜区体系的发展战略是“重点完善东方片风景区,逐步发展西方片景区,巩固提升中心城区风景区(点),形成环梅花山风景区体系”(注:

新罗区风景区位于梅花山南麓,是梅花山风景区的组成部分)。

1、重点完善东方片景区战略

新罗区东方片风景区发展趋于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