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430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docx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

地图学复习提纲

一、单选题

1、组成地图的主体部分是:

(B)

A.数学要素B.图形要素C.辅助要素D.补充说明

2.在等距投影图上,非投影中心点的长度变形为:

(A)

A.因方向的不同而不同B.变形与方向无关

C.长度无变形D.纬线无变形

3、我国1:

500000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C)P109

A.方位投影B.圆锥投影C.高斯--克吕格投影D.墨卡托投影

4、若球面上一微圆,投影后仍是一等大微圆,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

(B)

A.等角投影B.等积投影C.任意投影D.无法确定

5、若由赤道向两极变形椭圆的形状变化为短半径不变,长半径逐渐增大,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

(C)P78

A.等积投影B.等角投影C.任意投影D.方位投影

6、我国绘制世界地图常采用的地图投影是:

(A)P98

A.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B.方位投影

C.彭纳投影D.墨卡托投影

7.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

(B)

A.便于分割图纸B.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C.分幅编号的需要D.便于地图使用

8、在1:

25000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C)

A.21731公里B.731公里C.231公里D.31公里P110

9、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

(D)

A.a=bB.a>bC.a

10、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的最近航线,在墨卡托投影图上表现为:

(C)

A.直线B.折线C.大圆弧线D.螺旋曲线

12、已知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500,则该点距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D)

A.21500公里B.500公里C.215公里D.0公里

13、在高斯--克吕格投影中,符合地图主比例尺的是:

(C)

A.赤道B.两极C.中央经线D.各纬线

14、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

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

15、球面上一半径为2毫米的微圆,投影后变为长半径为3毫米,短半径为2毫米的椭圆,则面积比为:

(B)P73

A.1B.1.5C.2D.2.5

16、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

(C)P101

A.低纬度地区B.高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D.赤道附近

17、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

(A)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B.便于分割图纸

C.分幅编号的需要D.便于地图使用

18、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

(A)P120

A.小比例尺地图B.大比例尺地图

C.平面图D.地球仪

19、在1:

25000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则该点在投影中央经线的:

(B)

A.西边B.东边C.中央经线上D.赤道上

20、地图上某点的最大长度比为2,最小长度比为0.5,则该投影为:

(C)

A.等距投影B.等角投影C.等积投影D.任意投影

21、地图上经线长度比为1,纬线长度比大于1,则该投影为:

(A)

A.等距投影B.等角投影C.等积投影D.几何投影

22、球面上系列微圆,投影后变为大小不等的椭圆,但椭圆的短半径均相等,且长度比为1,则该投影为:

(B)

A.等积投影B.等距投影C.等角投影D.多圆锥投影

23、在1:

5000地形图上一条河流宽1.2厘米,则河流的宽度为:

(A)

A.60米B.600米C.30.5米D.无法计算

24.下列地理事物中,适合用等值线法制图的是:

(C)P248

A.人均产值B.人口分布C.气温D.农作物分布

25、有一幅1:

500000的地形图,其所在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东经117°,该图幅东内图廓线的经度也为117°,则该图幅变形较小的区域是:

(A)P108

A.地图的东部B.地图的西南部C.地图的西部D.地图的西北部

26、下列不属于地图符号夸张表示的方法是:

(C)P328

A.合并B.位移C.分割D.降维转换

27、下列有关注记的叙述正确的是:

(B)P195

A.说明注记是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

B.注记是地图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C.注记不能压盖地图上的内容

D.注记不属于地图符号,但能丰富图形符号的表现力

28、比例圆结构符号反映事物构成的数量指标是运用各扇形的:

(B)

A.面积B.圆心角C.半径D.弧长

29.下列有关投影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D.对某一地图投影来讲,不存在这种变形,则必然存在另外一种或两种变形

30、在基本等高距为20米的地形图上,要了解相对高差小于10米的地形变化情况,需加绘:

(D)P216

A.首曲线B.间曲线C.计曲线D.助曲线

31、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

(D)P129

A.地理图B.小比例尺地图C.中比例尺地图D.大比例尺地图

32、下列给出的表示地形的方法中,立体感最强的表示方法是:

(D)P219

A.等高线法B.分层设色法C.分层设色与明暗等高线法D.晕渲法

34、测得a、b两特征点的高程分别为201.3米和207.5米,若相邻两条计曲线间的高差为5米,则a、b两点间的基本等高线有:

(B)P215

A.4条B.5条C.6条D.7条

35、在1:

50000地形图上,一林地面积为10厘米,则该林地在1:

100000地形图上的面积为:

(D)

A.4厘米B.5厘米C.1.5厘米D.2.5厘米

36、在小比例尺地图上,用半依比例符号表示的事物有:

(C)P143

A.森林B.洋流C.公路D.气象台站

37、绘制剖面图时,垂直比例尺一般是:

(A)

A.大于水平比例尺B.小于水平比例尺

C.等于水平比例尺D.等于地图主比例尺

38、下列属于普通地图的是:

(C)

A.人口图B.政区图C.地形图D.水系图

39、在地理图上,用等高线表示地形时,等高距一般采用:

(B)P211

A.等等高距B.变等高距C.较大等高距D.较小等高距

42、在地形图上真子午线是指:

(D)P119

A.坐标纵线B.外图廓线C.南北内图廓线D.东西内图廓线

43、在专题地图中专题内容的表示应:

(D)

A.具有统一的符号系统B.采用统一的表示方法

C.具有统一的地理基础D.突出显示在第一层平面上

44.地图上某点的最大长度比为2,最小长度比为0.5,则该投影为:

(C)

A.等距投影B.等角投影C.等积投影D.任意投影

45、在下列表示方法中,需要考虑受光情况的是:

(C)

A.等值线法B.分层设色法C.晕渲法D.点值法

46、在1:

50000的地形图上有一条长5厘米的河流,其实地长为:

(D)

A.250公里B.125公里C.25公里D.2.5公里

47、在地形图上加粗绘制的等高线为:

(D)

A.首曲线B.间曲线C.助曲线D.计曲线

48、现代地图表示地形的基本方法是:

(A)P221

A.等高线法B.分层设色法C.晕渲法D.明暗等高线法

49.在高斯--克吕格投影中,符合地图主比例尺的是:

(C)

A.赤道B.两极C.中央经线D.各纬线

50、有一高速公路宽120米,若在1:

10000地理图上用符号表示,应采用:

(A)

A.依比例符号B.不依比例符号C.半依比例符号D.象征符号

52.关于地图图名的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P181

A.图名字体一般用等线体、楷体、黑体等为主

B.大型地图的图名放在图廓内图幅的上方中央

C.图名应占图边长的三分之二为宜,距左右图廓角至少要大于一个字的距离

D.图名只能用横排,不能有竖排

53. 专题地图表示法中,点值法(B)P251

   A.点子的大小及其所代表的数值是随意的

  B.在一幅地图上可以有不同尺寸和色彩的点

C.主要传输空间位置信息

D.不能表示农作物播种面积、流行性疾病案例分布等现象

54.地图综合中,对一根等高线表示的小山头,只能取舍,不能合并的是(C)P350

A.沿共同基底延伸法相分布的小山头

B.主要山脊上的小山头

C.位于山体斜坡上的小山头

D.顺山脊线延伸方向分布的小山头

55.地图制作中,对要素进行分层处理的目的是:

(A)

A.减少存储空间需求B.便于符号属性设计和组合成图

C.是地图综合的重要过程D.使地图清晰易读

二、简答

1、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类?

有何特点?

P78

答:

①等角投影。

即满足等角条件的投影,这种投影没有角度变形,但长度变形和面积变形是无法避免的。

在等角投影地图上,图上方位与实地方位保持一致,便于量测方向。

等角投影的面积变形大。

②等面积投影。

即满足等面积条件的投影,这种投影能保持面积大小不变,但角度变形大,因而,投影后的轮廓形状有较大改变。

③任意投影。

既不是等角又不是等面积的投影叫任意投影,这种投影的三种变形同时存在,地球面上的微分圆投影后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变形椭圆。

任意投影中的一种等距离投影三种变形都有,但比较适中。

2、地图综合分为哪几个步骤?

3、影响地图综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地图综合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P313

答:

影响因素:

①地图用途②地图比例尺③制图区域特点④地图资料的质量⑤符号最小尺寸⑥地图表示方法。

基本方法:

①地图内容的选取②地图内容要素图形的化简③地图内容要素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概括④位移。

4、专题地图制作中地理底图有什么作用?

P233

答:

地理底图要素起着底图作用,用以显示制图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区域地理背景。

1) 建立专题地图的“骨架”2) 转绘专题内容的控制系统 3) 更深入提取专题地图的信息

5、地图符号有哪些功能?

P163

答:

①地图符号是地理空间信息的载体和传递的手段。

②地图符号构成的符号模型,可以对地理空间进行不同程度的抽象、概括和简化,并不受比例尺的限制,使可视化结果清晰易读。

③地图符号可以赋予可视化极大的表现力。

④地图符号能再现客体的空间模型,或者给难以表达的现象建立构想模型。

⑤能提高地图的应用效果。

6、简述点值法制图的基本步骤。

答:

7、地形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P204

答:

①统一的数学基础

②统一的规范和图式符号

③具有完整的比例尺系列和分幅编号系统

④几何精度高、内容详细

8、专题地图由哪两部分组成?

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P233

答:

由地理基础底图要素和专题要素两部分组成。

地理基础底图要素起着底图作用,用以显示制图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区域地理背景。

专题要素是专题地图上突出表示的主题内容。

9、简述我国系列地形图分幅与编号方法。

P22

答:

我国七种比例尺地形图是按经纬线分幅的,相邻比例尺地图的数量成简单的倍数关系。

七种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都是在1:

100万比例尺地图编号的基础上进行的20世纪90年代以前1:

100万比例尺地图采用行列式编号法(列号在前、行号在后),其它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都是在1:

100万比例尺地图编号的基础上加自然序数,称其为旧的地形图编号;20世纪90年代以后,1:

100万比例尺地图采用行列式编号(行号在前、列号在后),其它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都是在其后再叠加行列号。

三、名词解释

①地图的数学基础P67

地图的数学基础是指图上各种地理要素与相对应的地面景物之间保持一定对应关系的经纬网、坐标网、大地控制点、比例尺等数学要素。

包括坐标、高程、地图比例尺、地图投影。

②地图投影P67

不论是几何透视法,还是数学分析法,这些将地球表面上的点、经纬线等变换到地图平面上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③长度比P69

投影面上某一方向上无穷小线段ds’与原面上对应的无穷小线段ds之比叫长度比,用μ表示,则μ=ds’/ds

④面积比P70

投影面上某区域无穷小面积和相应原面上无穷小面积之比叫面积比,用p表示,则p=dF’/dF。

⑤晕渲法P219

地貌晕渲法是对光影在地面上的分布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在地图平面上用不同色调(墨色和彩色)的浓淡表示全部光影变化,则可获得图上地貌的起伏立体感的方法。

其实质就是光影立体效果在地图上的应用。

⑥专题地图P233

专题地图是突出而较完备的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而使地图内容专门化的地图。

⑦分层设色法P217

分层设色法是以等高线为基础,在等高线所限定的高程梯级内,设以有规律的颜色,表示陆地的高低和海洋深浅的方法。

⑧普通地图:

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面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地图。

普通地图的内容包括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和图廓外要素三大类。

P202

⑨主比例尺:

没有变形的区域的比例尺。

P25

⑩斜方位定向:

地图上的某条经线同图纸的南北方向保持一致的,称为“北方定向”;不一致的,称为“斜方位定向”。

P118

①复合比例尺:

又称投影比例尺,是根据地图上比例尺和地图投影长度变形分布规律设计的一种图解比例尺。

小比例尺地图上,由于投影变形比较复杂,往往根据不同经纬度的不同变形,绘制一种复式比例尺,又称经纬线比例尺或诺谟图,用于不同地区长度的量算。

P120

②夸张:

在地图制图实践中,由于地图用途、区域特征、地物特点等原因,在符号化过程中往往要突破比例尺限制,采取不依比例尺的表示方式。

P327

③简化:

显示空间数据的重要特征,删除不重要的细部。

④位移:

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以符号表示的各个物体之间相互压盖,模糊了相互间的关系(甚至无法正确表达),使人难以判断,需要采用图解的方法即采用“位移”的方法,加以正确理解。

“位移”,其目的是要保证地图内容各要素总体结构的适应性。

P335

⑤地图综合P309

制图综合是在地图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地理特点等条件下,通过对地图内容的选取、化简、概括和关系协调,建立能反映区域地理规律和特点的新的地图模型的一种制图方法。

四、填空题

1.现代地图表示地貌的基本方法是等高线法,其表示地形的缺点是立体感较差,弥补的方法有明暗等高线法和粗细等高线法。

2.地图上的注记可以分为名称注记、文字注记、数字注记和图幅注记。

系统的利用注记的、、,地图注记便成为空间信息归类的手段。

3.在点符号中,表达顺序可以采用形状变量,配合尺寸、彩度或亮度变量,构成对象的强度变化。

4.制约地图综合的主要因素有:

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制图区域特点、和图解限制。

P316

5.地图概括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和。

P331

6.地图主比例尺是表明地图投影时缩小小于1的常数的倍率,只适合于个别大区域小比例尺地图上。

7.地图投影必然产生变形,采用不同的地图投影方法,建立起来的形状也不同,其和也不同。

8.影响地图投影选择的因素有制图区域的空间特征,制图对投影的特殊要求,地图的用途和使用特点。

9.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可分为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任意投影三类。

其中投影条件为a·b=1的属于等面积投影,该投影的特点是面积大小保持不变,但角度变形大。

P78

10.方位投影等变形线为与等高圈一致的同心圆弧,这种投影适合制作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区域的地图;圆锥投影等变形线为与纬度一致的同心圆弧,该投影适合编制处于中纬度地区沿纬线延伸地域的地图;正轴切圆柱投影等变形线为平行标准纬线的直线,该投影适合制作赤道附近沿纬线延伸的地图。

P85-95

11.地图的基本特征是:

遵循一定的一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科学概括,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测制地图的方法主要有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大类。

12.专题地图的基本特性是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属性特征,新颖图种多,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更密切。

13.点状要素注记多用水平字列,线状要素多用雁形字列和屈曲字列,地图注记不应压盖地图要素的重要特征处。

14.地图综合是通过对地图内容要素的选取、化简、概括和位移四种基本形式进行的。

制图综合中,对负地貌为主的区域采用扩负压正方法,而对正地貌为主的区域,采用扩正压负方法。

15.我国国家系列比例尺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为了保证地图精度,

采用分带投影方法限制投影带的宽度,我国1:

2.5万到1:

50万地形图

采用6°分带,大于等于1:

1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

16.地图分幅方法有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

我国现行的大于等于1:

50万系列比例尺地形图统一采用经纬线分幅方法,行列式(行号在前、列号在后)编号法。

17.制图综合中,对①无明显延伸方向的圆形孤立小山头②两条以上等高线表示的小山头③位于山体斜坡上的小山头等对象只能取舍不能合并。

P356

18.墨卡托投影上等角航线被投影成直线,但该直线不是最短航线,需要与球心投影的直线配合使用,最后的航线实际上是大圆航线。

19.地图的数学基础包括坐标网、地图比例尺、测量控制点。

在1:

2.5万—1:

5万地形图上,内图廓是经纬线,图廓四个角点注经纬度数值,图廓的四周还绘有间隔为1分的经纬线短线,图幅内不绘坐标网,而要绘制比例尺。

20.理论上,地图上的海岸线既不是线,也不是线,只有在地带,这两条线才是重合的。

五、简答或论述

1、试述构成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的因素及其作用。

答:

形状、尺寸、方向、亮度、密度、色彩。

视觉变量能够引起视觉感受的多种效果,可归纳为整体感、等级感、数量感、质量感、动态感、立体感。

2、什么是地图综合?

为什么要进行地图综合?

答:

制图综合是在地图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地理特点等条件下,通过对地图内容的选取、化简、概括和关系协调,建立能反映区域地理规律和特点的新的地图模型的一种制图方法。

原因:

1、任何客体都有数不清的特征,有无数个层次,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大量的表面现象掩盖着必然性的规律和本质;2、要求实现地图内容的详细性与清晰性的对立统一和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的对立统一;3、缩小、假话了的地图模型与实地复杂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解决岁条件的可变性,推动制图综合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3、地图学的现代特征有哪些?

地图学必须面对的矛盾是什么?

如何解决?

答:

现代特征:

(一)地图学的跨学科特征;

(二)地图学的信息传输特征;(三)地图学的模型化特征;(四)地图学的高技术特征。

P33

矛盾:

(一)地图平面与地球曲面之间的矛盾;

(二)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现实之间的矛盾。

解决办法:

正对于第一个矛盾,

4、注记的作用(意义)是什么?

地图注记分为哪几种?

它们能表达地理事物的那些特征?

答:

作用:

①标识各种制图对象

②指示制图对象的属性

③说明地图符号的含义

种类:

名称注记、说明注记(文字注记、数字注记)和图幅注记。

①名称注记用文字注明制图对象专有名称。

②文字注记用文字说明制图对象的种类、性质或特征,以补充符号的不足。

③数字注记用数字说明制图对象数量特征。

5、地图上注记配置的原则和方法?

如何运用注记来说明地物的类别、意义和重要程度?

P197

答:

原则:

注记位置应能明确说明所显示的对象,不产生异义;注记的配置应能反映所显示对象的空间分布特征(集群式、散列式、沿特定方向);地图注记不应压盖地图要素的重要特征处。

方法:

自动注记和交互注记。

如何:

自动配置时,根据地图注记的配置原则,由计算机自动判断注记的字体、字大、字色等参数,确定注记的定位点。

然后按照优先级顺序依次对优先方向作出判断,看是否压盖其他重要地物(境界的关键点、河流转折点、重要方位物等)、是否与其他注记产生矛盾、是否与同种颜色的要素重叠等,直至找到合适的注记配置位置为止。

当注记不能自动配置时,可以采用交互式的方式进行。

其基本方法是,首先对注记的字大、字体、字色和字的间隔等参数进行人工设置,然后用计算机鼠标,将注记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同时记录相关参数和注记定位点坐标。

6、分别说出专题地图的10表示方法的定义及各适用于表示那些地理事象?

P234

答:

①定点表示法:

是用以点定位的点状符号表示呈点状分布的专题要素各方面特征的表示方法。

用于表示行政中心等。

②线状符号法:

是用来表示呈线状或带状延伸的专题要素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水系、交通网、境界线等专题要素的表示。

③质底法:

是把全制图区域按照专题现象的某种指标划分区域或各类型的分布范围,在各界限范围内涂以颜色或填绘晕线、花纹(乃至注以注记),以显示连续而布满全制图区域的现象的质的差别(或各区域间的差别)。

由于常用底色或其他整饰方式来表示各分区间质的差别,所以称质底法。

常用于地质图、地貌图、土壤图、植被图、土地利用图、行政区划图、自然区划图、经济区划图。

④等值线法:

利用一组等值线表示制图现象分布特征的方法。

用于气温、降水,高程等要素⑤范围法:

是用面状符号在地图上表示某专题要素在制图区域内间断而成片的分布范围和状况的方法。

用于表示煤田的分布、森林的分布、棉花等农作物的分布等。

⑥点值法:

用代表一定数值的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点,反映某要素的分布范围、数量特征和密度变化的方法。

用于表示人口分布等。

⑦动线法:

是用箭形符号的不同宽窄来显示地图要素的移动方向、路线及其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方法。

用于表示自然现象中的洋流、风向,社会经济现象中的货物运输、资金流动、居民迁移、军队的行进和探险路线等。

⑧等值区域法:

是以一定区域为单位,根据各区域内某专题要素的数量平均值进行分级,通过面状符号的设计表示该要素在不同区域内的差别的方法。

用于表示人口密度、人均收入、人均产量等。

⑨分区统计图表法:

是一种以一定区域为单位,用统计图表表示各区域单位内地图要素的数量及其结构的方法。

用于表示产品的销售等。

⑩金字塔图表法:

由表示不同现象或同一现象的不同级别数值的水平柱叠加组成的图表常用于表示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其形状一般呈下大上小,形似金字塔,故称为金字塔图表。

还可用于表示人口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

7、 等高线的特性是什么?

等高线的种类?

等高线地形图如何测绘?

P215

答:

等高线的特性:

①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高程相等;②等高线为闭合曲线,不在图内闭合就在图外闭合,因此在图内,除遇房屋、道路、河流等地物符号而外,不能中断;③除遇悬崖等特殊地貌,等高线不能相交;④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越密,即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陡,反之,等高线越稀,即等高线平距越大,地面坡度越缓;⑤等高线遇山脊线或山谷线应垂直相交,并改变方向。

等高线法的基本特点(补充):

它具有明确的数量概念,可以从地图上获取地貌的各项数据;可以用一组有一定间隔的等高线的组合来反映地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