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5223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30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岭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高岭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高岭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高岭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高岭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高岭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高岭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高岭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高岭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高岭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高岭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高岭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高岭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高岭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高岭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高岭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高岭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高岭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高岭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高岭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岭土.docx

《高岭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岭土.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岭土.docx

高岭土

高岭土

高岭土-2-

高龄土的工艺特性-2-

陶瓷原料:

高岭土的前世今生-8-

开采茂名高岭土整治出好效果-25-

茂名助高岭土产业向高端发展-25-

国内外高岭土状况及市场分析-26-

国内外高岭土市场分析

(二)-28-

龙岩高岭土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完善产业链-29-

做强做大高岭土产业-31-

近十年世界高岭土产业的一些主要动态-32-

调整战略让淮北高岭土产业走上良性发展之路-33-

龙岩高岭土:

“10+3”产业重要一环期待做强升级-34-

淮北地区高岭土产业在创新中求发展-36-

什么是高岭土-37-

高岭土的分类-39-

世界主要高岭土生产国资源情况-39-

茂名高岭土产业发展环境研究及对策建议-40-

高岭土

开放分类:

化工、造纸、瓷器、自然资源、粘土

高龄土的用途

质纯的高岭土具有白度高、质软、易分散悬浮于水中、良好的可塑性和高的粘结性、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具有良好的抗酸溶性、很低的阳离子交换量、较好的耐火性等理化性质。

因此高岭土已成为造纸、陶瓷、橡胶、化工、涂料、医药和国防等几十个行业所必需的矿物原料。

有报道称,日本还有将高岭土用于代替钢铁制造切削刀具、车床钻头和内燃机外壳等方面应用。

特别是最近几年,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使得高岭土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开始大量运用高岭土作为新材料,甚至原子反应堆、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的耐高温瓷器部件,也用高岭土制成。

目前,全球高岭土总产量约为4000万吨(该数据属于简单的国与国产量的相加,其中没有统计原矿的贸易量,包含较多的重复计算),其中精制土约为2350万吨。

造纸工业是精制高岭土最大的消费部门,约占高岭土总消费量的60%。

据加拿大Temanex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2000年全球纸和纸板总产量约为31900万吨,全球造纸涂料用高岭土总用量为约1360万吨。

高岭土在造纸工业的应用十分广泛。

主要有两个领域,一个是在造纸(或称抄纸)过程中使用的填料,另一个是在表面涂布过程中使用的颜料。

对于一般文化纸,填料量占纸重量的10-20%。

对于涂布纸和纸板(主要包括轻量涂布纸、铜版纸和涂布纸板),除了需要填料外,还需要颜料,填、颜料用的高岭土所占比重为纸重的20-35%。

高岭土应用于造纸,能够给予纸张良好的覆盖性能和良好的涂布光泽性能,还能增加纸张的白度、不透明度,光滑度及印刷适性,极大改善纸张的质量。

高龄土的工艺特性

旭日芳华

1.白度和亮度

白度是高岭土工艺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纯度高的高岭土为白色。

高岭土白度分自然白度和煅烧后的白度。

对陶瓷原料来说,煅烧后的白度更为重要,煅烧白度越高则质量越好。

陶瓷工艺规定烘干105℃为自然白度的分级标准,煅烧1300℃为煅烧白度的分级标准。

白度可用白度计测定。

白度计是测量对3800—7000?

波长光的反射率的装置。

在白度计中,将待测样与标准样(如BaSO4、MgO等)的反射率进行对比,即白度值(如白度90即表示相当于标准样反射率的90%)。

亮度是与白度类似的工艺性质,相当于4570?

波长光照射下的白度。

高岭土的颜色主要与其所含的金属氧化物或有机质有关。

一般含Fe2O3呈玫瑰红、褐黄色;含Fe2+呈淡蓝、淡绿色;含MnO2呈淡褐色;含有机质则呈淡黄、灰、青、黑等色。

这些杂质存在,降低了高岭土的自然白度,其中铁、钛矿物还会影响煅烧白度,使瓷器出现色斑或熔疤。

2.粒度分布

粒度分布是指天然高岭土中的颗粒,在给定的连续的不同粒级(以毫米或微米筛孔的网目表示)范围内所占的比例(以百分含量表示)。

高岭土的粒度分布特征对矿石的可选性及工艺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其颗粒大小,对其可塑性、泥浆粘度、离子交换量、成型性能、干燥性能、烧成性能均有很大影响。

高岭土矿都需要进行技术加工处理,是否易于加工到工艺所要求的细度,已成为评价矿石质量的标准之一。

各工业部门对不同用途的高岭土都有具体的粒度和细度要求。

如美国对用作涂料的高岭土要求小于2μm的含量占90—95%,造纸填料小于2μm的占78—80%。

3.可塑性

高岭土与水结合形成的泥料,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变形,外力除去后,仍能保持这种形变的性质即为可塑性。

可塑性是高岭土在陶瓷坯体中成型工艺的基础,也是主要的工艺技术指标。

通常用可塑性指数和可塑性指标来表示可塑性的大小。

可塑性指数是指高岭土泥料的液限含水率减去塑限含水率,以百分数表示,即W塑性指数=100(W液性限度-W塑性限度)。

可塑性指标代表高岭土泥料的成型性能,用可塑仪直接测定泥球受压破碎时的荷重及变形大小可得,以kg·cm表示,往往可塑性指标越高,其成型性能越好。

高岭土的可塑性可分为四级。

可塑性强度可塑性指数可塑性指标

强可塑性>153.6

中可塑性7—152.5—3.6

弱可塑性1—7<2.5

非可塑性<1

4.结合性

结合性指高岭土与非塑性原料相结合形成可塑性泥团并具有一定干燥强度的性能。

结合能力的测定,是在高岭土中加入标准石英砂(其质量组成0.25—0.15粒级占70%,0.15—0.09mm粒级占30%)。

以其仍能保持可塑泥团时的最高含砂量及干燥后的抗折强度来判断其高低,掺入的砂越多,则说明这种高岭土结合能力就越强。

通常凡可塑性强的高岭土结合能力也强。

5.粘性和触变性

粘性是指流体内部由于内摩擦作用而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征,以粘度来表示其大小(作用于1单位面积的内摩擦力),单位是Pa·s。

粘度的测定,一般采用旋转粘度计,以在含70%固含量的高岭土泥浆中的转速来衡量。

在生产工艺中,粘度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陶瓷工业的重要参数,对造纸工业影响也很大。

据资料表明,国外用高岭土作涂料,在低速涂布时要求粘度约0.5Pa·s,高速涂布时要求小于1.5Pa·s。

触变性指已经稠化成凝胶状不再流动的泥浆受力后变为流体,静止后又逐渐稠化成原状的特性。

以厚化系数表示其大小,采用流出粘度计和毛细管粘度计测定。

粘性和触变性与泥浆中矿物成分,粒度及阳离子类型有关,一般,蒙脱石含量多的,颗粒细的,交换性阳离子以钠为主的,其粘度和厚化系数高。

因此工艺上常用添加可塑性强的粘土、提高细度等方法提高其粘性和触变性,用增加稀释电解质和水分等方法降低之。

6.干燥性能

干燥性能指高岭土泥料在干燥过程中的性能。

包括干燥收缩、干燥强度和干燥灵敏度等。

干燥收缩指高岭土泥料在失水干燥后产生的收缩。

高岭土泥料一般在40—60℃至多不超过110℃温度下就发生脱水而干燥,因水分排出,颗粒距离缩短,试样的长度和体积就要发生收缩。

干燥收缩分线收缩和体收缩,以高岭土泥料干燥至恒重后长度及体积变化的百分数表示。

高岭土的干燥线收缩一般在3—10%。

粒度越细,比表面积越大,可塑性越好,干燥收缩越大。

同一类型的高岭土,因掺合水的不同,其收缩也不同,多者,收缩大。

在陶瓷工艺中,干燥收缩过大,坯体容易发生变形或开裂。

干燥强度指泥为干燥至恒重后的抗折强度。

干燥灵敏度指坯体干燥时,可能产生变形和开裂倾向的难易程度。

灵敏度大,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变形和开裂。

一般干燥灵敏度高的高岭土(干燥灵敏度系数K>2)容易形成缺陷;低者(干燥灵敏度系数K<1)在干燥中比较安全。

7.烧结性

烧结性是指将成型的固体粉状高岭土坯体加热至接近其熔点(一般超过1000℃)时,物质自发地充填粒间隙而致密化的性能。

气孔率下降到最低值,密度达到最大值的状态,称为烧结状态,相应的温度称为烧结温度。

继续加热时,试样中的液相不断增加,试样开始变形,此时温度即称转化温度。

烧结温度与转化温度的间隔称烧结范围。

烧结温度和烧结范围在陶瓷工业中是决定坯料配方、选择窑炉类型的重要参数。

试料以烧结温度低、烧结范围宽(100—150℃)为宜,工艺上可以用掺配助熔原料及将不同类型的高岭土按比例掺配的方法控制烧结温度及烧结范围。

8.烧成收缩

烧成收缩性是指已干燥的高岭土坯料在烧成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脱水作用、分解作用、生成莫来石,易熔杂质熔化生成玻璃相充填于质点间的空隙等),而导致制品收缩的性能,也分为线收缩和体收缩两种。

同干燥收缩一样,烧成收缩太大,容易导致坯体开裂。

另外,焙烧时,坯料中若混有大量的石英,它将发生晶型转化(三方→六方),使其体积膨胀,也会产生反收缩。

9.耐火性

耐火性是指高岭土抵抗高温不致熔化的能力。

在高温作业下发生软化并开始熔融时温度称耐火度。

其可采用标准测温锥或高温显微直接测定,也可用M.A.别兹别洛道夫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耐火度t(℃)=[360+Al2O3-R2O]/0.228

式中:

Al2O3为SiO2和Al2O3分析结果之和为100时其中Al2O3所占的质量百分比;R2O为SiO2和Al2O3分析结果之和为100时其它氧化物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通过此公式计算耐火度的误差在50℃以内。

耐火度与高岭土的化学组成有关,纯的高岭土的耐火度一般在1700℃左右,当水云母、长石含量多,钾、钠、铁含量高时,耐火度降低,高岭土的耐火度最低不小于1500℃。

工业部门规定耐火材料的R2O含量小于1.5—2%,Fe2O3小于3%。

10.悬浮性和分散性

悬浮性和分散性指高岭土分散于水中难于沉淀的性能。

又称反絮凝性。

一般粒度越细小,悬浮性就越好。

用于搪瓷工业的高岭土要求有良好的悬浮性。

一般据分散于水中的样品经一定时间的沉降速度来确定其悬浮性能的好坏。

11.可选性

可选性是指高岭土矿石经手工挑选,机械加工和化学处理,以除去有害杂质,使质量达到工业要求的性能。

高岭土的可选性取决于有害杂质的矿物成分、赋存状态、颗粒大小等。

石英、长石、云母、铁、钛矿物等均属有害杂质。

高岭土选矿主要包括除砂、除铁、除硫等项目。

12.离子吸附性及交换性

高岭土具有从周围介质中吸附各种离子及杂质的性能,并且在溶液中具较弱的离子交换性质。

这些性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高岭土的主要矿物成分,见表8。

13.化学稳定性

高岭土具有强的耐酸性能,但其耐碱性能差。

利用这一性质可用它合成分子筛。

14.电绝缘性

优质高岭土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利用这一性质可用之制作高频瓷、无线电瓷。

电绝缘性能的高低可以用它的抗电击穿能力来衡量。

高龄土的传说

做瓷器用的瓷土,现在世界上都把它叫做“高岭土”,这高岭土就出产在景德镇的高岭村呢!

高岭村的瓷土是怎样被发现的?

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高岭村有一家姓盛的穷苦夫妻,他们佃了大地主张剥皮的几亩薄田,一年到头,风里来,雨里去,好不容易打下一点儿粮食,可张剥皮的阎王账一翻,算盘珠一响,就会给刮去了。

他们靠着红薯、萝卜和野菜当餐,日子苦得就像黄连一样。

盛家夫妻日子过得虽然清苦,但心地却特别善良。

听到谁家揭不开锅,他们就宁愿自己挨饿,也要省出点口粮送去。

因此,村里人都称他们是“好心的盛家”。

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北风吹过来,就像刀子刮人一样。

这一天清早,大风凛冽,雪花纷飞,盛家男人正抱着一捆柴禾,准备送到前村的一个孤苦伶仃的高老太婆家去。

她打开屋门,只见屋檐下躺着个白发苍苍的老公公,这老公公衣衫破烂,满脸焦黄,冻得在瑟瑟发抖,嘴里还不停地发出痛苦地唤叫。

盛家男人见了,急忙放下柴禾,走上前把老公公扶进屋里。

他一边脱下自己的破棉袄,披在老公公身上,一边忙喊妻子倒碗热水来。

盛家男人问:

“老公公,你是哪个村的?

这大冷的天,出门来做什么?

那老公公深深地叹了口气,答道:

“我家住在很远的地方,因为给地主老财逼得没办法,只好出外投亲,没想到病倒在这里。

”男人一听,忙安慰说:

“老公公,你莫急,病了,救现在我家养病,等好了,开了春再走吧!

那老公公感动地点点头。

这时,盛家妻子端来了一碗热开水,送到那老公公跟前,请他喝下暖暖身子。

老公公摇摇头说:

“我实在饿得吃不消了,想喝碗热粥,不知有没有?

这对夫妻听了,感到很为难,因为他们家的米缸,早就空了,拿什么熬粥呢?

盛家妻子正想对老公公直说,但她男人看到老公公饥饿痛苦的样子,心中实在不忍,就暗把妻子一拉,走进厨房,悄悄地说:

“你去张剥皮家里借一升米来,熬粥给老公公喝吧。

”妻子一听要她去张剥皮假借米,吓了一跳!

提起这张剥皮,高岭村方圆几十里,谁不知他是个吸血的蚂蟥,叮人是越叮越深,不吸饱血是死不松口的。

谁也不敢上他家去借东西。

盛家男人见妻子犹豫,又推了她一把,要她快去。

妻子借来米,男人生火熬粥,一会儿工夫,一大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米粥端到了老公公的面前。

老公公见了,也不客气,一口气就把粥喝了下去。

说也奇怪,老公公把这碗粥一喝下去,原来焦黄的脸,顿时红润起来,精神也好了,病也好像烟消云散了。

这时,老公公站了起来,把破棉袄还给盛家男人,说:

“你们真是名不虚传的:

好心的盛家。

我没有什么好报答你们,我走后,你们可到村后东南面的松山顶上一口气挖它个九九八十一锄,那时,就有办法偿还张剥皮的一升米了。

”老公公说罢,抬脚走了。

盛家夫妻听了,感到十分奇怪,他们型:

老公公躺在屋里,怎么会知道他们上张剥皮嫁借了米?

莫非他是神仙不成?

待夫妻俩出屋再看,那老公公早已不见踪影。

回到屋里,盛家夫妻真的扛起了把锄头,上了村后东南面的松山顶,奋力举锄挖了起来。

一锄,二锄……三十、四十…….挖到那九九八十一锄时,奇迹出现了:

那黑沉沉的泥土,一下变成了白花花的,胜家男人用手捧起来,一捏,哈,软乎乎得就像糯米粉一样,在捧到鼻子尖闻闻,竟是香喷喷的,捏一点放进嘴里尝尝,又是甜滋滋的,跟真的糯米粉一模一样。

这下可乐坏了盛家夫妻俩。

他们想到村里穷苦人家正在受苦挨饿,就兴冲冲地跑回村去,把穷苦人都叫了来,挑起大筐、小桶熙熙攘攘地来到了松山顶,大伙动手,锄呀、挖呀、装呀、挑呀,挖去一层,立刻又长出一层……这时候,穷人们哪个欢乐劲就不用说了啦!

穷人们兴高采烈地将“糯米粉”各自挑回家去,有时做汤团,有时做糍粑,真像过年一样。

这事被张剥皮知道了。

他急急忙忙爬上松山顶一看,瞧得眼也红了,嘴也馋了。

他把一帮狗腿家丁叫来,,团团围住了松山顶,把穷人们赶下山去,并且在四周钉上“张府”的木牌,说这松山是他家祖传的宝山,谁要再到松山来挖糯米粉,就要送官究办。

穷人们听了,无不气恨。

再说,张剥皮叫人挖了一大筐,抬回家去做汤团,汤团做好了,张剥皮把全家都叫到大厅前,手捻着他那几根胡须,得意洋洋地说:

“今天我请客,大家尽量地吃,吃完了,我们还可以上山去挖。

哈哈!

这下我可发大财了,”说着,张剥皮带头吃起来。

张剥皮囫囵一口就吞下了一只汤团,汤圆刚落肚,就双手捧住肚子,妈呀!

妈的倒在地上打起滚来。

家里人走前一看,哪里有什么汤团,碗里的汤圆全变成了石头,张剥皮肚子里有块石头,痛得他呼天叫地,一直闹到天亮,便活活地疼死了。

张剥皮一死,高岭村的男女老少可高兴了。

盛家夫妻又领着穷人们上了松山顶,到了山顶一看,发现原先挖出来的“糯米粉”全部变成了石头。

这时,大家就更恨张剥皮了。

这天晚上,盛家夫妻在梦里,只见老公公又来到跟前,说:

“松山顶上的石头,可以拿来做瓷器,做成的瓷器能跟玉器一样的值钱哩!

”第二天清早,盛家夫妻就和全村的穷人们来到了松山顶,只见满山全都是银光闪闪的土石,盛家夫妻按照那老公公嘱咐的话,将挖起的土石做成一个个碗和杯的坯子来,放进窑里一烧,果然个个晶莹洁白,真象玉器一样。

高岭村的穷人们把这些玉器般的瓷碗、瓷杯挑到镇上去卖,百姓们看了,都是喜爱万分,一忽儿就被抢购一空。

从此,高岭村的穷人们在盛家夫妻的带领下,改行挖土建窑烧瓷器了。

松山因地处高岭,就改名叫高岭山,山上的瓷土,就叫做高岭土了。

陶瓷原料:

高岭土的前世今生

慧聪网2005年5月30日8时33分信息来源:

联合陶瓷网网友评论2条进入论坛

第一章前言

中国是瓷器的祖国,又是高岭土(Kao1in)的故乡。

人们要研究中国古代陶瓷的辉煌成就,就自然而然地需要考察高岭土。

这是因为高岭土是制造瓷胎的重要原料之一,它不仅与瓷器的质量,而且与瓷器制造业的命运都有密切的联系。

然而,从矿物学角度来看,高岭土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公认精确的定义。

现在要探索该类粘土在我国发现与应用的历程时,也就只能先从一些并不理想,但已广为流传的概念谈起。

从一般的辞书来看,高岭土似有广、狭两种含义:

广义的,泛指其化学组分中含有铝硅酸盐,矿物组成主要为高岭石的一种具有良好塑性的白土,或制瓷业通用的白色陶土。

狭义的,则特指我国最著名的瓷器产地——景德镇东五十公里以高岭山为中心的地区所出产的一种白色土状的瓷用原料。

据我国地质界和陶瓷界的考察,高岭山的这类粘土由白云母花岗岩、伟晶岩风化而成。

其矿物组成,既有埃洛石也有高蛤石;由其化学组分中三氧化二铝(AI203)在35%左右,铁、钛等着色物质极微(约0.6%),烧结温度在1700·C以上.

景德镇制瓷业所用原料与辅助原料的命名,多用这四种方式:

1.按用途分;如瓷石、釉泥。

2.按产地分:

如高岭、陈湾、南港、三宝蓬等。

3.按焙烧前的外貌分,如赤石;按焙烧后的外貌分:

如白土。

4.按使用对象或所有者分:

如御土、官土。

但以产地命名者居多,高岭土即是最著名的一例。

众所周知,景德镇是以出产白瓷而闻名世界的其白瓷瓷胎从很早的年代起就使用高岭土加瓷石两种原料制作(即陶瓷工艺界所说的“二元系统”)

高岭土与瓷石,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虽无严格的定义,但若仔细体会那些忠实记述景德镇陶瓷工艺的文献,还是可以了解它们的差别的。

明·宋应星在1636年刊印的《天工开物》卷中《陶埏·白瓷》记述景德镇瓷器瓷胎制备工艺时说:

土出婺源、祁门二山:

一名高粱(岭)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

两土和合,瓷器方成。

清·无名氏《南窑笔记·合泥》又谓:

子(音den,景德镇俗字。

笔者按:

此处特指用瓷石舂制而成的块状泥料)性软,高岭性硬,用二种配合成泥。

或子七分、高岭三分,或四、六分,各种搭配不同。

……一切瓷器坯胎骨子俱用合泥做造。

以上文献谈到高岭土时所说的“其性坚硬”或“性硬”,均指该类粘土与狭义的瓷土(指粉碎瓷石所得之土)在高温下成瓷时的性能而言。

也就是说,狭义的瓷土在焙烧成瓷时极易瘫塌,而高岭土则不软化,故曰“性硬”。

可知明清时代的景德镇陶工是把高岭土当作一种抗变形的原料掺进瓷胎的。

本文所说的“高岭土”,尽指景德镇在各历史时期内所使用的高岭山或与高岭山所产的那种形态和质量大致相近的粘土。

由于这类粘土曾经对景德镇至全世界的瓷器制造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就打算围绕着与它有关的一些史实。

对该镇10一19世纪的白瓷瓷胎原料与瓷业的相关问题作一初步考察

第二章景德镇五代至南宋白瓷瓷胎原料探索

第一节学术界对早期白瓷、青白瓷瓷胎原料的推测

清*乾隆四十八年(1793年)《浮梁县志》卷十二《述旧》记景德镇早期白瓷谓:

(唐)武德四年(621年),有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

南宋·蒋祈《陶记》:

景德陶,昔三百馀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于他处,皆有“饶玉”之称。

从这两条文献来看,景德镇远在初唐至南宋的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所制瓷器骨胎都洁白致密,并具有良好的半透明感,否则的话,当时人就不会把它称作“假玉器”或“饶玉”了。

建国后,我国陶瓷工体者与文物考古工作者都十分关注景德镇的陶瓷史料,对该地区的商瓷窑遗址进行过细致的考察。

从取得的实物资料来看,初唐瓷器虽待发现,但五代、—南宋的这一阶段的窑业遗址都有白瓷或青白瓷出土,其瓷胎致密,白度高达70%,透光度十分良好,它们比我国同时代的其他窑场所生产的白瓷瓷胎更为优异。

可见这个地区的产品,早在十世纪就已达到现代瓷器的标准了。

景德镇早期白瓷瓷胎是使用什么原料制造的呢?

这是研究中国陶瓷史尤其是研究景德镇陶瓷工艺发展史的人很感兴趣的事。

但由于唐宋时代记述瓷器生产工艺的文献极为稀少,人们耍了解这些情况,就只能求诸遗物了。

从五十年代开始,周仁、李家治等先生就对该镇出土与传世的一些古陶瓷进行过理化测试。

他们在1960年发表的《景德镇历代瓷器胎、釉和烧制工艺的研究》(《硅酸盐》1960年第四卷第二期)一文中,谈到该镇唐宋瓷器瓷胎原料时说:

“唐宋时期的瓷器可能只用一种瓷石或者掺入极少量高岭作为制胎原料。

”这两位先生作出的“可能只用一种瓷石制胎”的结论,显然是因为他们所测试的这一时期的标本中,有一部分含三氧化二铝(ALzO3)在17%左右,与今天还在继续使用的瓷石的化学组分相近。

而“可能在瓷石中加入了少量的高岭土”的结论,则是因为还有一部分瓷器瓷胎中的三氧化二铝的含量要稍微高于瓷石。

从化学组分这一角度得出这样的结论,显然是无可非议的。

但后一推测影响巨大,致使不少著名的古陶瓷学者在研究景德镇早期(五代——宋)陶瓷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时,往往都把它归结于其境内出产的优质高岭土。

景德镇唐宋时代的陶工在制造瓷胎时到底是使用一种原料——瓷石,还是两种原料——瓷石加高岭土呢?

这就成为我们探讨高岭土在景德镇地区的始用年代时所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了。

第二节南宋以前的瓷胎仅用瓷石制作

近十年,我们对景德镇一带的古瓷窑遗址、古矿区以及古文献作过许多调查与发掘,再以这些资料为依据验证周仁等先生的结论时,我们比较赞赏他的前一个推测——元以前的景德镇在制造白瓷瓷胎时所用的原料可能仅瓷石一种。

而对后一推测却有不同看法。

这是因为:

1.近年来,我们研究蒋祈《陶记》时,发现这一重要文献写于南宋中后期(13世纪前半期)。

文中记述景德镇当时瓷器的瓷胎原料时仅提到“石泥”(即将瓷石舂打成粉加水制成的泥料)一种,罗列出来的瓷用原料产地也只有瓷石产地。

既没有记述除石泥之外还须掺入某种与石泥的形态或性质不同的粘土制胎,又没有记述出产高岭土的高岭、李黄与大洲三地。

可见在蒋祈的时代——南宋中后期,景德镇尚未使用高岭土。

2.1972年一77年,我们在湖田窑宋代地层中发现了刻有“进坑”、“下项泥”、“郑家泥”的影青瓷碗残片。

经景德镇陶研所对“进坑”等残片测试,遗物的化学组分与瓷石相近。

这些实物也表明当时仅用石泥一种原料制胎。

3.从景德镇古瓷石矿与高岭土矿的分布情况来看:

高岭土矿较为稀少,在东河一带仅见高岭、李黄地区,而西河只有大洲一处,以上三处均末见元以前的开采遗迹与古瓷窑。

而瓷石矿则遍布东、南、西河地区,尤以南河和小南河一带最为密集,凡有这类矿藏的地方几乎都有元代以前的瓷窑。

显然这些瓷窑是因原料近便而设置的。

我们知道,景德镇一带所产的瓷石,一般为长英岩蚀变而成,其中之长石转变为绢云母、水云母和少量高岭石。

由于含绢云母、高岭石等粘土矿物,故粉碎加水具有可塑性,如用上层瓷石(即烧结温度较高的所谓高温瓷石,景德镇又称硬质瓷石)作坯,在1200。

C左右烧成,也不至于变形。

所以清·同治十年(1871年)《余干县志·物产志》提到景德镇在其地采掘的这种“高温瓷石”时,就把它写作“碗石”(即用以制碗之石)。

直至今天,赣南与广东的某些小型窑场,仍使用单一的瓷石制胎。

可见仅瓷石一种即可以制出符合现代标准的瓷器,只是这类瓷器焙烧时易变形,成品的热稳定性差一些而已。

如果把周仁等先生的后一推测和上述各方面的情况相印证,我们以为元以前的景德镇仅用瓷石一种原料制胎,而没有发现加入过高岭土(即使是少量的)的迹象。

但是周仁先生研究这一时期的瓷器时,为什么会发现有一部分瓷胎的三氧化二铝高于18%,而钾钠物质又会低于现今使用的瓷石呢?

我们把周仁先生所测数据和景德镇陶研所近年来测试的一组宋代影青瓷的胎、釉数据进行过比较,发现了这样一种趋势:

铝氧高于17%、钾钠低于现今使用的瓷石(尤其是Na2O低1.2%)的瓷胎多为五代北宋的遗物,而其化学组分与现今的瓷石相近的则以南宋制品为多。

鉴于这些实事,是不是五代——宋初的陶工们制备瓷胎时如周仁先生推测,在瓷石中加入了少量的高岭土,而南宋的则仅用瓷石一种原料制胎呢?

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似乎存在。

因为在瓷石中加入高岭土制胎有许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