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5716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docx

河北省容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升级考试试题

河北省容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升级考试试题(语文)

(考试时间:

150分钟;分值:

1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每小题3分)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

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

北朝人曾经说过:

“尺牍素书,千里面目”。

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

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

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B.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C.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

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

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

景公患之。

晏婴乃荐田穰苴曰:

“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

”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

穰苴曰:

“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

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

“旦日日中会于军门。

”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

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

日中而贾不至。

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穰苴曰:

“何后期为?

”贾谢曰:

“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

”穰苴曰: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

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

”召军正问曰:

“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

”对曰:

“当斩。

”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

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三军之士皆振栗。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

穰苴曰:

“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

”问军正曰:

“驰三军法何?

”正曰:

“当斩。

”使者大惧。

穰苴曰:

“君之使不可杀之。

”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

遣使者还报,然后行。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

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

三日而后勒兵。

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晋师闻之,为罢去。

燕师闻之,度水而解。

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节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徇:

示众

B.士卒次舍    次:

按次序

C.士卒暴露于境暴露:

日晒夜露

D.身自拊循之拊循:

抚慰安抚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穰苴能“附众”“威敌”的一组是(3)(    )

①身与士卒平分粮食 ②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③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 ④争奋出为之赴战。

晋师闻之,为罢去⑤燕师闻之,度水而解 ⑥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晏婴识才举荐,齐王能纳谏任贤,使穰苴的才能得以发挥,未战而屈人之兵。

B.穰苴很有谋略,请派国君的宠臣为监军,又逆君命将他斩首,借此附众、立威C.穰苴体恤部下,恩威并施,身先士卒,一战而击退晋、燕之师,尽复“所亡封内故境”。

D.穰苴出身低微,但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请缨抗敌,表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

(5分)

(2)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穰苴曰:

“何后期为?

”(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8.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

(5分)

9.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概括。

(6分)

(三)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是:

,。

杜甫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2)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3)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悔 过

[美]瑞恩•金赛拉

从窗子射进来的阳光把我照醒。

我起床穿好衣服,走进厨房,吃了点冷燕麦片作为早餐。

过去三年来,我一直这样打发自己。

该是工作的时间了。

我走出家门,迈着悠闲的脚步,朝麦迪逊大街走去。

此时正是一年中干我这一行最好的季节:

夏天,大批游客纷纷涌入纽约。

我来到城市广场。

照常,广场已有很多游客,而且为数众多。

“看来今天是个好日子!

”我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想。

就在这时,我看到一个30多岁的白人,估计他迷路了。

太好了,”我自忖着。

“该对他动手了!

”我沉着自信地靠近那人。

“你好,先生!

需要帮助吗?

“是的,我想去麦迪逊旅馆,能告诉我怎么走吗?

“哦,哦……过三个街区,右拐,靠你左边就是。

“谢谢你。

“不用客气。

祝你快乐,先生。

我从他身边走开,脸上不禁带着微笑,因为我的兜里装着那人的钱包。

我打开钱包,发现里面有48美元,两张信用卡。

几个小时我便得到4个钱包,我决定去吃午饭。

此刻,我已得到几张信用卡,726美元现金和几个手工制作的意大利漆皮钱包。

我决定去我喜欢去的一个名叫达文西的小餐馆吃午饭。

该餐馆做的皮萨最好。

但就在这时,又一个人闯入我的视线。

此人身高六英尺之多,深咖啡色的肤色,只见他正在四下走动,不用问他一定是迷路了。

我小心翼翼地接近他,就像狮子悄悄靠近猎物。

“你好,先生!

我可以帮助你吗?

“是的,你知不知道电影院怎么走?

“哦,知道。

沿着第52大道走下去,左拐,右边就是,你肯定会看到的。

“太谢谢你了。

“不用谢,先生。

很高兴能帮助你。

当我打开那人的钱包时,我几乎在街上跳了起来。

我发现里面有300美元现金和3张信用卡。

我看了看其中一张信用卡上的名字:

约翰逊先生。

“非常感谢你,约翰逊先生。

”我自言自语地说。

我来到餐馆,感觉好极了。

4道意大利美餐上来之后,我情不自禁地默默为约翰逊先生敬了一杯酒。

“祝他像我一样快乐不断。

”我认为我今天干得不错,决定上路回家。

我没有想到,将要发生的事情将永远改变我的命运。

在回家的路上,我路过一条小巷。

当我走到小巷尽头时,我看到了他,看到了刚刚被我偷了钱包的约翰逊先生。

一个白人小姑娘摔倒,约翰逊先生正在热心地扶她起来。

可小姑娘的妈妈看到后,以为约翰逊先生图谋不轨,开始哭叫着救人。

那位妈妈一边哭喊,一边用包击打约翰逊先生。

约翰逊先生极力向她解释,他是在帮助扶起小姑娘。

可她就是不信。

几个男人听到喊叫声后,手拿球棒,从一家店里飞奔而出。

三个身高五到六英尺的高大白人男子,开始朝约翰逊先生喊叫,其中一个白人还朝约翰逊先生的脸打去。

接着,他们都开始用球棒击打约翰逊先生。

我想厉声说:

“住手!

住手!

不要打,他是好人!

”可我不能,我只是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他只是在极力帮助一个小女孩啊!

就在这时,一个白人抽出一把刀来,走近约翰逊先生,举刀向他砍去。

后来,三个白人丢下球棒跑了。

留下约翰逊先生独自一人躺在黑暗小巷里自己的血泊中。

正是这样一位好人,我却偷了他的钱包!

偷一个向我寻求帮助的人是多么地不地道呀!

我的良心受到谴责:

是我杀害了他。

当他被杀时,或许他正在找我。

我对此负有责任。

听到警笛声,我赶紧跑掉。

我只能跑掉。

我认识到我不仅偷了他的钱包,而且也偷了他的生命。

我一边跑,眼泪一边往下流。

上帝给了我认识自己过错的机会,可这一切都晚了。

(1).下列对有关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开头段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天气特征,为下文“我”趁着给游客指路的机会实施偷窃并得手的情节做铺垫。

B.小说通过略写“我”偷窃的过程以及详写每一次偷窃成功后忘乎所以的动作和极度兴奋的心理,意在表明“我”偷窃手法的高明。

C.“我认识到我不仅偷了他的钱包,而且也偷了他的生命。

”写出了“我”对约翰逊先生造成的伤害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D.小说写约翰逊先生扶起跌倒的白人小姑娘,却被其母亲认为图谋不轨,既写出了种族间的歧视,也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E.小说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我”的偷窃行为及得手后沾沾自喜的可耻,再写“我”看到约翰逊先生被杀后悔过自新的可贵。

(2).小说中“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中“小女孩摔倒”这一情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6分)

(4).你怎样看待“好心的约翰逊被偷、被误会、被殴打”这一事件?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乐知高山遇知音,心齐东海有大爱

齐东海从小就喜欢音乐。

   一把口琴,让他的童年充满阳光和憧憬。

从小学到中学,他一直是学校文艺方面的骨干,协助老师组织每班同学在周会上的表演。

他弹钢琴、做指挥、唱由聂耳等创作的进步音乐《大路歌》、《毕业歌》、《送别》等,还表演话剧。

带着对音乐的爱好和执着,齐东海考取了北洋大学,那时他依然是大学的音乐活跃分子之一。

他回忆说:

“这期间的教育是我人生成长中最值得怀念的阶段。

这个时期,不仅培养了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也为以后的爱乐之路打下基础。

”   

   鉴于爱因斯坦、罗曼?

?

罗兰、尼采、钱学森等中外杰出科学家、艺术家极好的音乐造诣,齐老师认为音乐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提升,意义重大。

从1982年起齐老师开始举办交响乐欣赏讲座,1996年开设《交响乐欣赏》选修课,直至2006年结束,坚持10年。

《交响乐欣赏》浓缩着交响乐的魅力和作曲家的人生精华,通过讲解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柴科夫斯基等世界著名作曲家和他们的经典名曲,让学生通过音乐走进作曲家的人生世界,不仅培养学生对欣赏交响乐的兴趣、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其欣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和谐的人、完美的人、有高尚人格的人。

   他编写了《交响乐知识与欣赏》、《走近交响乐》、《音乐文化与音乐人生》等教材,10年间,有近6000名学生选修了《交响乐欣赏》这门课。

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民族精神、与困难做斗争的顽强意志,通过音乐启迪学生智慧,拓宽学生人生视野。

   齐老师为营造高雅校园文化氛围,他每年亲自策划组织并具体操作6至7次音乐演出活动,如钢琴演奏音乐会、小提琴演奏音乐会、艺术歌曲和民族歌曲独唱音乐会、毛主席诗词合唱音乐会等。

十年来,这样的音乐艺术活动先后举办了60余场。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齐老师邀请国内著名音乐家、艺术家、艺术教育专家、科学家、艺术团体,来校做讲座、搞演出,著名指挥家郑小瑛、著名音乐家卞祖善、艺术教育专家沈致隆、中科院院士郝柏林、杨叔子等都曾来学校。

郑小瑛老师在报告前,对学生们说,“你们应该为有像齐东海教授这样的老师感到骄傲。

   1999年,在团委、学生会等配合下,齐老师还组织有器乐演奏特长的学生,组建了学生管弦乐团,举办纪念贝多芬、莫扎特、冼星海等诞辰、逝世周年音乐会40多场。

   为推动大学生健康向上的歌咏活动,齐老师协助土木水利学院组建了:

120人的大学生合唱团,在他的倡议和推动下,又组建了校大学生合唱团。

   齐东海教授今年已81岁,他曾担任过大连理工大学水利系副主任,他是土木水利工程领域的专家,更是国内知名的音乐教育领域的专家。

   2008年,学校教务处和党委统战部为齐东海从事音乐教育10周年举行了座谈会,对他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在理工科院校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领域——一音乐教育。

他被誉为“大连理工大学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带头人和音乐教育家”。

                                (选自陈肖东《记音乐教育家齐东海教授》,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从小学到大学的音乐教育,特别是在北洋大学期间的音乐教育,不仅培养了齐东海教授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也为他以后的爱乐之路打下了基础。

    B.像爱因斯坦、罗曼?

?

罗兰、尼采、钱学森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极好的音乐造诣,这充分说明,音乐培养了人的创新能力。

    C.齐老师开设的《交响乐欣赏》选修课,浓缩着交响乐的魅力和作曲家的人生精华,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交响乐的爱好和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如何做人。

    D.著名指挥家郑小瑛说的“你们应该为有像齐东海教授这样的老师感到骄傲”这句话,   高度赞美了齐东海教授在培养音乐人才方面为大连理工学校所作的伟大贡献。

    E.这篇传记以平实的语言,表现了齐老师热爱教育,执着音乐,敢于创新,并为此努力终身的高尚品质。

文章主旨突出,结构清晰。

(2)为了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精神以及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

齐东海教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请分条加以概括。

(3)开头两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4)在理工院校设置音乐欣赏课,这一行为有人赞同,也有人不以为然。

你的看法如何?

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杭州市地铁坍塌事件的教训太沉痛了,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以后不再发生这种严重事故。

B.据老人后来回忆,包里除了刚从银行取的3000元钱外,还有户口本、身份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C.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寻根文学之后,在我国文学创作领域出现了一波具有鲜明形式探索意味的文学浪潮——先锋文学。

D.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14.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这个项目中,他一丝不苟,管窥蠡测,为下一步的研究作了充分的数据准备。

B.如何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创造佳绩,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美芹之献,使运动员能够轻装上阵。

C.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美日两国正不断扩大其军事、政治影响,对此,俄罗斯和中国有必要一个鼻孔出气,结成牢固的战略联盟。

D.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1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越深入,就越感到自然力的伟大、神奇,越感到生命的珍贵和困惑②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只不过是受到自然羽翼庇护的一枚脆弱的薄壳鸟蛋,只不过是在母亲慈爱目光下蹒跚步的孩子。

③人类是大自然依据某种规律生成的艺术。

④人类应该充分地尊重充满奥秘的自然。

⑤正如丹麦哲家克尔凯戈尔所说:

“从最小的苍蝇到神下凡化身为基督的神灵,每一件事对我来说都是难以理解的。

A.④①⑤②③B.④②①⑤③C.③②①⑤④D.③①②④⑤

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6分)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

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

①,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

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②。

③,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17.展开联想,续写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

(5分)

你越是谦而不傲,你越是胜而不骄,我越要崇拜你;你越是诡计多端,你越是手腕耍尽,我越要揭穿你;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1)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

——泰戈尔

(2)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的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

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

——萨拉

全面理解材料,然后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解析】1.B试题分析:

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书”相关的语段,然后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B项,“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与原文不同,原文表达的意思是“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而非“它们”(金石画)。

此处考查考生的细心程度,B项中是“它们”,许多考生往往忽略这一点不去比照原文而误选。

所以选B。

2.A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A项,“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而原文的表述是“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选项偷换概念。

此处同样需要考生的细心,与原本比对后能发现其含义的不同所在。

有些考生可能会一带而过,以为没有什么区别,这也正是出题者的匠心。

3.B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文中作者的观点,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与原文作者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B项,“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有错误,原文中只是提到“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而B项说“唐人碑版的书法”,范围扩大了。

此处的错误在于对象范围的理解上,考生有可能只关心语意逻辑忽视词义范围。

所以选B。

4.B次:

驻扎。

5.D排除①②③,①是表现其“附众”的原因,也不能表现其“威敌”,②是庄贾作为监军应该履行的职责,③是穰苴向景公的请求。

6.AB“忤逆君命将他斩首”有误,斩首应在君命出来之前,谈不上“忤逆君命”C“一战”不对,齐师是不战而胜;D“挺身而出,请缨抗战”错,是晏婴举荐,“表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牵强。

7.

(1)齐景公召见了穰苴,跟他共同议论军国大事,齐景公非常高兴,立即任命他做了将军,率兵去抵抗燕、晋两国的军队。

(2)规章号令已经制定,日暮时分,庄贾才到来。

穰苴说:

“为什么约定了时间还迟到呢?

(1)说:

通“悦”,译成“高兴”。

将:

动词,率领,带领,捍:

抵抗、抵御、抗拒。

各1分,句意分1分。

(2)约束:

名词,规章号令。

乃:

才。

期:

约定(时间)。

各1分,句意分1分。

译文马穰苴,是田完的后代子孙。

齐景公时,晋国出兵攻打齐国的东阿和甄城,燕国进犯齐国黄河南岸的领土。

齐国的军队都被打得大败。

齐景公为此非常忧虑。

于是晏婴就向齐景公推荐田穰苴,说:

“穰苴虽说是田家的妾生之子,可是他的文才能使大家归服、顺从;武略能使敌人畏惧。

希望君王能试试他。

”于是齐景公召见了穰苴,跟他共同议论军国大事,齐景公非常高兴,立即任命他做了将军,率兵去抵抗燕、晋两国的军队。

穰苴说:

“我的地位一向是卑微的,君王把我从平民中提拔起来,置于大夫之上,士兵们不会服从,百姓也不会信任,人的资望轻微,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希望能派一位君王宠信、国家尊重的大臣,来做监军,才行。

”于是齐景公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派庄贾去做监军。

  穰苴向景公辞行后,便和庄贾约定说:

“明天正午在营门会齐。

”第二天,穰苴率先赶到军门,立起了计时的木表和漏壶,等待庄贾。

但庄贾一向骄盈显贵,认为率领的是自己的军队,自己又做监军,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