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不良因素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38023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不良因素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不良因素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不良因素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不良因素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不良因素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关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不良因素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关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不良因素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关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不良因素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关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不良因素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关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不良因素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关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不良因素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不良因素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doc

《关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不良因素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不良因素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不良因素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doc

关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不良因素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岳靓63960部队门诊部

【摘要】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中的常用技术穿刺的成功率是衡量一个护士业务素质的最基本的要素。

及时解决老年患者穿刺的不良因素,在特殊情况下,不仅可以为抢救老年患者突发性疾病赢得时间,而且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如何应对老年患者静脉穿刺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因素,本文从老年人的心理因素开始分析,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对穿刺部位、穿刺针、穿刺技巧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护理方法;注意事项

静脉穿刺技术是门诊护士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一项临床操作技能,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如何克服静脉穿刺过程中的不良因素,减少操作中微量空气进入体内,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是我从事护理工作以来关注和研究的内容,于此同时,我也针对不同情况做了大量尝试和改进。

我是在基层门诊部工作的临床护理人员。

我们服务的对象是以部队离退休老干部及地方老年患者居多。

面对这些人群,不但要求穿刺成功率高,还要使疼痛降到最低点,使人性化服务得到充分体现。

现将我在门诊部工作六年时间里,遇到的对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不良因素的护理及注意事项做一些经验之谈。

1.关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不良因素

1.1护患双方的心理因素

护士的情绪不仅对病人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影响自身操作的水准发挥。

经过我在门诊部这几年的临床操作观察发现,护士情绪波动时,静脉穿刺成功率仅为78.2%,稳定时其成功率为88.4%。

部分老年人因长期输液,反复穿刺疼痛的刺激造成心理承受力下降,穿刺时多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从而导致血管痉挛收缩,影响了穿刺的成功率,也增加其痛苦。

1.2老年患者的血管特点

老年人手背上皮肤松弛、老年斑等等因素影响看不清楚血管分布情况。

其血管又脆又短、还不直,且末梢血运不好,分叉多且集中在手背下1/2处,向心输注时常存在固定困难等问题。

1.3天气因素的影响

冬季由于气温较低,老年患者抗寒能力较差,又因身体不适,吃不下饭,喝水少。

血管本身就不充盈,加之外界气候的影响,寒冷的刺激会使患者的体表静脉血管收缩,管腔狭窄,导致手背静脉变得非常细,甚至看不清。

这就给静脉穿刺带来一定难度,使穿刺的成功率大为降低。

而多次穿刺也给老年患者造成紧张情绪,甚至痛苦不堪。

由此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不信任感,因而惧怕静脉穿刺。

2.针对不良因素采取的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

首先要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静脉穿刺能否成功,在操作前调节好自己的身心状态是首要前提。

这就不仅要求我在工作时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态要稳定,穿刺前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有急躁情绪。

要心平气和,胸有成竹,稳中取胜。

其次,对老年患者及老干部给予亲切尊称,热情问候,理解、善待、关心、体贴,主动与之交流,充分了解老干部的要求(有的老干部会很留心观察液体的颜色每天是否一样),使老年患者感受亲情而积极配合穿刺。

2.2根据不同血管显露情况,采用不同穿刺方法

2.2.1对于皮下脂肪少、血管弹性差的老年患者穿刺

用常规穿刺法行静脉穿刺,易刺破血管或针刺入皮下后血管随针尖滚动造成粗针静脉穿刺成功率低。

遇有这种情况,我就在针刺入皮下后将针头斜面向下压住血管,针头呈15°~20°角向下刺入血管。

见回血后针尾再向下压,使角度<15°向前送针,送针时将针尖稍抬起左右晃动缓慢送进,然后将针斜面转向上方固定,以防止固定针头时斜面压向下方的血管壁,影响穿刺针的通畅。

2.2.2对于休克的老年患者穿刺

在日常门诊时,遇到患有心脏病的老人,突发心脏病引起了休克症状。

这时,老人血压低,静脉空虚,穿刺时不易回血,而硬化的静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穿刺时针尖易来回滑动造成穿刺失效。

抢救这类病人时,我在穿刺前,在扎上止血带后推压血流,局部轻轻拍打,用拇指分别向外下绷紧皮肤固定静脉,辨清走行方向,采取静脉上方挑起进针法,细心地把针头刺入血管肌层,将针放平后将针头稍微挑起,把血管前后分离,当针头的斜面滑入血管内时有失阻感,不见回血时,挤压近心端血管有时会有少量回血,如仍未见回血,而感觉在血管内,可缓慢注入生理盐水以观察局部有无肿胀,以确定穿刺是否成功。

2.2.3对于手背较瘦、静脉不直的老年患者的静脉穿刺

遇到此种状况以不握拳时成功率高。

因为,握拳时手背肌肉拉紧,骨骼隆突明显,增加了静脉的弯曲度及不平整性。

因此,我在为此类老年患者输液治疗时宜不握拳行静脉穿刺,先嘱患者手部放松,然后,用左手拇指拉紧拉直所要穿刺的静脉,直接从静脉上方刺入,见回血后再稍进一点即可。

我在门诊随机调查了输液患者500例,握拳成功率为89%,不握拳者为97%,患者还普遍反映后一种穿刺法痛值低。

2.2.4离心逆行穿刺法

有些老年人手背静脉条件差,常用部位不易穿刺成功的患者,若手背下1/2至指趾段有显露静脉可采用离心逆行进针法。

冯桂秀等[1]提出逆行穿刺针可开发手背浅静脉中部分因缺乏穿刺支点,不易固定而未被利用的血管,从而扩大手背静脉穿刺范围,解决了一些患者因反复穿刺导致血管情况恶化而致穿刺困难的问题。

我在实践中发现此方法确实比正向穿刺的穿刺率高。

2.2.5走行在两块掌骨间静脉的穿刺。

有些老年患者手背实在找不到适合穿刺的血管。

对于皮下脂肪少和正好在两掌骨间隙走行的静脉进行穿刺时,我用手指从老年患者掌心顶向掌背,使血管充分显露,进针角度约60度,快速刺入血管,然后变换手法,针头在血管腔内潜行少许即可。

如不变换手法,因食指关系其食指可将头皮尾部抬高,针头与皮肤成约20度后,若再继续潜行易穿破细小及弹性较差的血管;不继续潜行的话,针头容易滑脱或针头斜面未完全在血管腔内则会穿刺失败。

采用上述法行此类静脉穿刺,患者疼痛减轻,无痛、微痛者占94.5%[2]。

2.2.6因冬天气温较低血管充盈不足,显露不清的老年患者的静脉穿刺。

冬季由于门诊患者在输液前都是直接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室内外气温反差较大,寒冷的刺激会使老年患者手背浅静脉收缩。

他们进入室内后,一般不要急于做静脉穿刺,要稍等十几分钟,使体表血管得到扩张后再行穿刺或者让患者在暖气旁边,用烤手背的方法提高手背静脉的温度,达到血管充盈的目的。

3.关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其他因素的注意事项

3.1止血带的使用时机对静脉穿刺的影响

3.1.1对于静脉充盈不佳老年患者,可采用垂吊法或甩臂法扎止血带有利于静脉显露

让老年患者取平卧位,输液肢体与床沿呈30度垂直,3-5分钟后扎止血带或在上臂下垂状态下用力往下甩5-6次,在保持下垂状态下扎好止血带,而后将手臂平放在穿刺台上行静脉穿刺。

3.1.2老年人血管脆,且末梢血运不好,止血带尽可能使用柔软的材料

不宜过紧、过长时间地绑扎手臂,不重力拍打血管,以免血管局部压力增大,加重脆性,造成进针时血管猛然释放压力,松止血带后,血液瞬间冲入皮下导致穿刺失败。

3.2扎止血带的最佳位置与穿刺时间

沈晓暑等[3]认为,止血带的捆扎位置一般距离穿刺点10-15厘米为佳,并且保持松紧适宜。

李蔓玲[4]经过临床实践总结认为,扎止血带40-120秒进行穿刺为最佳时间。

白丽梅等[5]报道,止血带压力达到10.7-16.0kPa时,肢体远端静脉充盈才达到最佳状态。

3.3正确选择静脉输液穿刺针头

我通过对门诊部4年里,2000例输液患者静脉穿刺的总结发现,双柄针头的穿刺容易操作且较为锐利,老年患者一致反应其穿刺痛苦较小。

而采用普通7号黑色针头穿刺失败的机率高,故不宜用。

3.4握拳的时机与技巧

老年患者的血管又脆又瘪。

所以,行手背部静脉穿刺扎止血带后,不可用力握拳,拳心呈空心状态,如用力握拳,手背皮肤被拉紧,压迫血管使管腔变扁,进针后易穿透血管;行手臂部静脉穿刺扎止血带后应用力握拳,肌肉收缩促使血液向心回流,使手臂静脉充盈明显,易于穿刺[6]。

3.5输液调节器位置的放置

在进行静脉穿刺准备工作中,我发现调节器的位置对静脉穿刺的回血有一定的影响,当调节器离莫菲滴管越近时,静脉穿刺的回血越快,从而可防止因回血较慢而导致穿透血管,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3.6进针速度

成功控制静脉穿刺速度,动作轻稳是静脉穿刺成功与无痛的因素之一。

尤其是长期输液对疼痛极为敏感的老年患者,石敏等[7]提出,当血管脆性大,弹性差,血流压力低,管径细小不充盈时,应先使血管扩张,从正面快速进针,然后轻轻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以免刺破血管。

老年人的血管比起一般人相对来说,就是细、短、弯,以微静脉居多。

有研究表明:

不同穿刺部位进针消耗时间不同。

前臂、手指、足背静脉穿刺进针时间与手腕、手背静脉相比要长,足背和头部静脉穿刺时间更长,提示足部浅静脉穿刺时应放慢速度,缓慢进针。

杨巧芳等[8]报道,使用不同的初速度观察其对微静脉穿刺输液的影响,在实践中发现,穿刺成功后的初速度对静脉的穿刺成功和顺利输液有影响,可造成穿刺失败或输入过程中局部渗出而导致输液中断。

3.7拔针时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7.1拔针采用无痛拔针法

拔针是静脉输液的最后一项操作,如果方法不当会使老年患者感到疼痛,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

即拔针时输液贴上的小纱布块不按压血管,在针尖离开皮肤的瞬间迅速沿血管方向同时按压皮肤及血管穿刺针眼。

其优点是:

针梗是在没有施压状态下拔出的,减少了针梗和血管及皮肤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针尖与血管壁的接触面积,最大限度减轻了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使疼痛降低至最低点。

3.7.2按压采用大鱼际按压法

拔针后传统的指压法由于手指的面积较小,虽按压了皮肤针眼,但有可能血管穿刺点的按压并不完善,加上老年患者的血管脆性大,因而易出现皮下瘀血,严重影响穿刺成功率。

大鱼际按压法用大鱼际部位按压皮肤穿刺点及穿刺点上方皮肤,能有效地减少皮下瘀血的发生。

大鱼际肌肉组织较丰富,按压面积比拇指大,受力面积增大,受力更加均匀,减轻了局部压力,因而不易产生疼痛感[9]。

我通过临床实践觉得此方法更能预防皮下淤血现象的发生。

4保护穿刺部位的静脉,是确保长期输液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输液的老年患者,保护穿刺部位的静脉,也是我在临床工作中对老年静脉穿刺所必须注意的重要事项之一。

4.1静脉输液时不宜用力拍打静脉

用力拍打静脉除引起局部疼痛外,特别对一些毛细血管脆性大或伴有血小板减少的老年患者,有可能导致出现淤斑,影响下一次穿刺。

4.2输液拔针不宜用棉签按压法

静脉输液拔针用棉球按压或输液贴直接按压,或在按压同时输液侧上肢举高,以减少皮下淤血。

用传统的棉签按压法拔针时,这种较大的压强是造成血管壁和真皮损伤的重要原因。

4.3防止静脉炎和局部组织损害

对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如化疗、缩血管药等,应先用灭菌生理盐水连接输液管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证实针头在血管内再注药,注完药后再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稀释停留在局部血管内的药液。

长期注射部位采用药物湿敷,对预防静脉炎有一定效果,同时,为下次穿刺率成功做好准备。

5总结

根据不同条件、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方法,可使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极大地提高,从而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给工作带来方便。

如果不采取任何使血管扩张的措施,急于求成,势必会使穿刺的成功率下降,既达不到“一针成功”的效果,又给老年患者带来痛苦和心理负担。

为下一次老年患者做静脉穿刺埋下心理紧张的隐患,甚至给护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静脉输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掌握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尤为重要。

所以,在进行静脉穿刺护理操作过程中,我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高度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去完成操作。

科学讲解输液相关知识,消除老年患者不良心理反应;正确指导输液时老年患者体位的变换,减轻身体的不适感,内容应贯穿于操作前、中、后的解释之中,使这一治疗手段不仅仅停留在机械操作水平上,应使老年患者在其治疗过程中了解相关知识,降低身体不适感,这才符合当前整体护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冯桂秀,曾丹,刘红.逆行穿刺在手背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

29.

【2】方香淑.特殊患者浅谈静脉穿刺技巧的探讨[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7(18):

12

【3】沈晓暑,唐廖飞.术中输血的几个问题及处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5,11(4):

20

【4】李蔓玲.扎止血带时间长短对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1,15(3):

168

【5】白丽梅,付棠清,郭欣欣等.止血带张力对浅静脉充盈度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

587

【6】姚永欢,王雪珍,手部静脉穿刺的2种握拳穿刺法的观察[J].现代护理,2002,8(8):

599

【7】石敏,吕安安,米继敏,等.静脉输液技术的新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1):

668-670.

【8】杨巧芳,程立,马艳玲.不同初速度对微静脉穿刺输液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A):

40.

【9】邱春华,袭冬芬,张.2种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的比较.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5):

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