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299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docx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组:

主备人: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借助课本上的情景图引出计算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掌握计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

难点

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探算法 

师: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郊游,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

(媒体出示课本第8页的主题图) 

生:

学校安排二

(1)、二

(2)、二(3)、二(4)班的同学去参观。

 

师:

那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

这可把老师给难住了,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能)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

 

(想好后小组交流) 

师: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回答刚才的问题?

 

生1:

我认为二

(1)班和二

(2)班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

剩下的二(3)班和二 (4)班的同学再合乘一辆车。

师:

还有不同的乘车办法吗?

 

生:

我认为二

(1)班和二(4)班的同学也可以合乘一辆车。

剩下的二

(2)班和二 (3)班再合乘一辆车。

 

师:

谁还能想出其他乘车办法?

(学生观察后没有再举手)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乘车办法,这些办法行吗?

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

(好!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生:

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 70人。

 师:

好,下面我们先来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

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

算出结果来,当然了,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算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

好,谁愿意汇报一下验证的过程?

 

生2:

 36+30我是用口算验证的,先算30+30=60,再算60+6=66,没有超过70,我想这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生4:

我是这样想的:

40+30才等于70,36+30当然比70少了,二

(1)班和二

(2)班可以合坐一辆车。

 

生3:

我是用小棒来帮忙的,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和起来是6捆6根,就是66,比70少,可以合坐一辆车。

 生4:

我是用竖式计算的,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6+0=6,在个位下面写6;十位上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也等于66。

 

师:

大家想出了这么多验证的方法,究竟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呢?

(学生讨论后反馈) 

生1:

我认为口算很简单。

 

生2:

我认为摆小棒更简单。

(很显然他不同意生1的说法) 生3:

我觉得还是用竖式好,我妈妈在家教过我了。

师:

大家各有道理,我们暂且保留大家的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对第一个乘车方案的第2个问题进行验证。

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做得又对又快的是用竖式计算的,直到好多学生做好了,摆小棒的学生还没数好小棒,口算的学生是先算30+30=60,60+5=65后面的65+4=69还没有写完。

另一位口算的学生是这么做的:

5+4=9,30+30=60, 9+60=96,得数算错了。

) 师:

看来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还是挺好的。

那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应注意什么呢?

(刚才用竖式计算的学生举起了手,教师请他到前面边写边介绍) 

生1:

首先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生2:

老师,我是从十位开始加的,也得69。

 

师:

真不错,在验证第一种方案的过程中大家创造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对第二种方案进行验证。

 

在验证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生1:

我做的是36+34,我发现个位上的 6+4满十了,我就把十给了十位,十位就变成7了,36+34=70正好可以坐一辆车。

 

生2:

我是用竖式验证的,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36+34=70正好可以乘一辆车。

 

生3:

我验证的是第2个问题,30+35=65(个位相加没满十,不用进位。

)65比70小可以乘坐一辆车。

 

师:

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们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呢?

同桌相互提醒一下。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8.课堂练习: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

 

说出□里可以填几, (四人小组每人一题)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

 

(2)独立练习。

任选一组题目,用竖式做做看(找两个学生板演)。

 

A. 62+17=      36+24= B. 3+84=       43+17= 

(3)我帮你检查。

 (小动物看到大家在学习,也做了一道题请同学们帮忙检查一下,看他们做得对吗?

多媒体出示小动物做的题目。

) 

师:

你能说出他们做错的原因吗?

 生:

小熊写竖式的时候,把20写成2了。

 生:

小白兔个位相加满十,忘了向十位进 1了。

 

生:

小狗的竖式写对了,横式上忘了写得数了,小狗太可惜了。

 

生:

小猴子横式上的得数算对了,竖式的个位上丢了0,小猴子太粗心了。

 

师:

看了小动物做的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生:

写竖式的时候,相同的数位要对齐。

 

生:

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满十,别忘了向十位进1

生:

别跟小狗似的横式上忘了写得数。

 生:

书写要认真,别像小猴似的丢三落四。

 师:

大家说得非常好。

下面的问题看谁做得好。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练习设计

课堂

反馈

优等

 

良等

 

学困生

 

教学随笔

 

备课组:

主备人: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

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旧知作引,做好铺垫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1、请自己写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

 指名学生板演:

36+32= 

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师问:

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2、6+7=    8+3=    5+8=     4+9=    5+27=   34+8= 

 [设计意图] 通过以上练习,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做了很好铺垫。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 观察第8页主题图。

问:

(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为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  教学例3。

 

我们来计算二

(1)班和二(3)班能不能合乘一辆车。

 师:

 36+35=       

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想:

先加什么?

 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学生摆好后指名汇报是怎么摆的。

 教师多媒体演示摆小棒过程。

 

2、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

怎样算?

 汇报交流:

  

生:

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生:

从个位加起  

生:

个位 6加 5等于11,满十了,向十位进一。

  生:

我想从十位加起。

 

生:

如果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还要再加1,很麻烦。

   3、师小结计算过程:

 

         3   6       +  3   5 

个位 6加 5满十,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

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  

师:

个位上还有1个一怎么办?

(留在个位上)  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1.  

 师:

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

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

(原来十位上是3个

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 经过计算36+35=71(人),71人比“准乘70人”多,所以二

(1)班和二(3)班的同

学不能合乘一辆车。

第五个方案不可以。

 

检验第六个乘车方案。

(1)班和二(4)班合乘一辆车。

 36+34= 

可以借助小棒,也可直接用竖式计算。

 

通过计算得知方案一、二、四、六是成立的。

 4、新课小结。

(投影出示六种乘车方案的算式)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

板书课题:

进位加法。

  

5、 总结算法。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

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

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学生汇报后师用多媒体出示) 

[设计意图]:

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四、方法应用 

师:

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谁能说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式题?

 学生出题,师板书。

 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每人做一道,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准确地做完这些题目。

  [设计意图]还原情境中的内容,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解决问题,亲身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关注学生是否已扎实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在巩固应用中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

 五、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梳理。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练习设计

 

课堂

反馈

优等

 

良等

 

学困生

 

教学随笔

 

 

备课组:

主备人: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减法)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

难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多媒体课件播放北京2008年奥运会运动员比赛的影像资料,以及颁奖的欢庆场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出示第17页的情景图。

 

认真观察,思考:

画面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说:

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美国比俄罗斯多几枚金牌?

……) 

“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

”与“俄罗斯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

”这两个问题列式一样吗?

算式是怎样的?

36-23 

我们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板书)一、创设情景 

多媒体课件播放北京2008年奥运会运动员比赛的影像资料,以及颁奖的欢庆场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出示第17页的情景图。

 

认真观察,思考:

画面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说:

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美国比俄罗斯多几枚金牌?

……) 

“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

”与“俄罗斯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

”这两个问题列式一样吗?

算式是怎样的?

36-23 

我们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36-23= 

①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②汇报交流。

 

(可以口算:

30-20=10  6-3=3  10+3=13或36-20=16  16-3=13或列竖式) 同学们的算法可真多,那你们认为那种算法最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呢?

(我认为竖式计算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 

③归纳算法。

 

A.各小组代表上台板演。

B.教师在计数器上演示。

 C.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反馈练习 

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独立完成后,指定1至2名学生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

 三、积累运用 

(1)集体完成练习三第1题。

 

此题主要是巩固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可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竖式后再计算。

订正后,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2)合作完成练习三第2题。

(3)完成练习三第3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小组内相互说说图意,然后指名让学生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并独立解答。

 四、总结提升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有的同学喜欢从十位减起,不过以后会学习退位减法或多位数减法,还是从个位减起比较方便。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练习设计

课堂

反馈

优等

良等

学困生

教学随笔

 

备课组:

主备人: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3、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

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当个位不够减时如何退位的方法

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

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

“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2 出示例2:

51-36= 

①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

 

②分小组交流想法:

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

 ③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④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

 

(2)教学例3。

 出示例3:

50-24 

①试一试。

用竖式计算50-24,不会做的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做。

(指名板演) 

②你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请小组讨论,再汇报讨论结果。

 

③讨论:

怎样表示从十位退1,你有什么好办法?

 

尝试让学生发现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数上面点一个退位点。

 ④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几减几,十位要算几减几?

 引导回忆操作过程,弄清算理。

 ⑤小结。

 三、效果测评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

 

(2)完成练习三第5题。

 (3)完成练习三第6题。

 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练习设计

课堂

反馈

优等

 

良等

 

学困生

 

教学随笔

 

备课组:

主备人:

教学内容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

难点

在观察操作过程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过程和方法。

理解并归纳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唱儿歌:

《左手与右手》,唱完后教师边演示边说:

“伸出你的右手,伸出你的左手,手指头你找好朋友了它们都找到好朋友了,我们就说右手手指头的个数与左手手指头的个数怎样?

” 

引出:

同样多。

 2.填空:

 

五角星有10个。

圆和五角星同样多,圆应是(      )个。

 有4个茶杯,茶杯盖和茶杯同样多,茶杯盖有(      )个。

 二、新课教学 1.出示例4

(1) 

师:

本周我校进行了校园卫生大评比,看,全校卫生评比表已经贴出来了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二

(2)班得多少面红旗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2、分析理解题意,并列式解答。

 

(1)这个题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条件是什么?

 

(2)第二个条件是什么?

 

(3)从这个条件你可以看出什么和什么比?

 

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分组讨论,然后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师:

二班比一班多3面,求二班得了多少面,就是求比12多3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2+3。

(板书) 

4、出示例4

(2), 

学生自由读题)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得多少面?

 

(1)直观形象,演示过程。

 

请3个小朋友到黑板前面,第一个出示一班的12面小红旗,第二个出示二班的小红旗。

第三个出示三班的红旗比一班的少4面。

 

(2)小组合作,可以利用图中的信息,借助画图、摆一摆或小朋友的演示过程进行解决。

 

学生交流,说一说为什么。

(求三班得了多少面?

就是求比12少4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5、从评比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哪个班得的多,哪个班得的少,……) 小结:

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指名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意图】在操作中掌握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寻找规律,发现方法。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     )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     )法计算。

 三、拓展运用:

 1、完成“做一做”。

 

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要求的鸡蛋和鹅蛋都和谁有关系?

 学生自己解决。

汇报解题思路 

2、课本25页第1、3题,独立完成。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生活中你还遇到那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答?

 开放题:

 

保护森林,改善生态环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我们朝阳小学每一年都会在植树节(4月22日)那天组织我们去植树,今年我们全校种了46棵,去年比今年少种17棵,你们算一算,去年学校种了多少棵树?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练习设计

 

课堂

反馈

优等

 

良等

 

学困生

 

教学随笔

 

备课组:

主备人:

教学内容

连加、连减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

难点

1、竖式的简便写法。

 

2、进位与退位,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式题的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师:

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这是同学们在周末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照片,

(课件出示主题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你能发现什么信息?

 

学生认真观察后,回答问题。

(学生分了三个组,不辞劳苦的帮助农民收获了很多大西瓜。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课本情景图,教师提出要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同时,

注重了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便于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提高以及问题意识的养成。

)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一)、根据图片信息,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

 

(1)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收了多少个西瓜?

(第二组比第一组多收了多少个西瓜?

) 2)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收了多少个西瓜?

 

(3)三个组一共收了多少个西瓜?

 

问题

(1)和

(2)学生已经比较容易解决,可以让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评。

教师重点强调用减法解决和加法解决的算理。

 [设计意图] 问题

(1)和

(2)的提出与解决,还有类似的

(1)和(3)、

(2)和(3)的问题,都起到了巩固旧知以及为学习新知的铺垫作用。

 

对于提出问题(3)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以鼓励:

感谢你,给大家提出了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

 

大家有信心解决问题(3)吗?

 

请大家认真思考,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哪位同学自愿上台来投影汇报自己的算式?

学生上台投影汇报。

 

28+34+23 

师:

同学们,你能发现这个算式与以往的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回答,师引导总结算式的不同。

 

(以往的算式只有两个加数,这个算式有三个加数。

) 

[设计意图]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是探究新知的关键。

 同学们观察很仔细,有三个加数的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回答,先把前两个加数相加,后将得数与第三个加数相加. 请大家先独立试算28+34+23,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小组交流后,进行小组汇报,展示算法。

 

 

  这种方法是学生普遍采用的,有没有更简便的算式呢?

 学生中有采用以下连加竖式的:

            

        

教师将这两种竖式在投影仪上对比观察,看看有什么区别.重点弄清每一步的算理.  

算法比较:

说出最喜欢哪种算法及理由。

 

小结:

让我们再来一起总结连加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好吗?

[设计意图] 这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以及竖式的简便写法,要引导学生完成好知识的构建。

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同时,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同学们,大家连加计算的计算掌握的怎样呢?

 

请你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46+25+17=                54+20+16=   然后小组内进行汇报.老师请学生中的典型进行投影展示、讲评。

 

  

(二)、教师:

我们已经解决了三个组一共收了多少个西瓜的问题,大家来看看这85个西瓜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问题?

(课件出示情景图片) 

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先独立列式,再用竖式计算。

师巡视。

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展示不同的竖式计算方法。

 算法比较:

说出最喜欢哪种算法及理由。

 

师利用课件演示题目的解决思路。

(为什么使用连减的算法) 连减题目怎样解决?

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总结汇报。

 

85-40是计算“机械三轮“运走剩下的个数, 再减去26是算最后还剩多少个西瓜。

运算顺序是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小结:

谁来总结一下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呢?

 

 [设计意图]例2的解决仿照例1的方法处理,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并注意了算法的多样性。

注意方法的总结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方法。

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和整理,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方法应用 

师:

刚才我们解决了两大问题,学会了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请大家打开课本27页,先自己动手把“做一做”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注意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更简便。

 

然后课件出示两道连减计算题,独自竖式计算,全班集体订正。

 

90-58-24=                           75-28-19= 

 [设计意图]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解决问题,亲身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关注学生是否已扎实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采用多种练习形式。

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练习设计

课堂

反馈

优等

 

良等

 

学困生

 

教学随笔

 

备课组:

主备人:

教学内容

加减混合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2、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

 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

难点

理解加减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