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420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2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docx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

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的文献

1.培养孩子七个学习好习惯

1.提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还能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2.及时复习的习惯。

人的记忆分三个阶段: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3.主动识字的习惯。

采用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途径,能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

复现形式越多越新,记忆的效果越好。

4.经常阅读的习惯。

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选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让“阅读”成为“悦读”。

5.口语交际的习惯。

家长或老师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有“教育”的觉悟和意识,引导孩子用普通话交谈,说规范的语言,培养孩子准确把握语言的能力。

6.善于提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

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以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能着急。

7. 规范书写的习惯。

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者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2.书评摘要:

课外补习的负作用

  1999年和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先后出版了两本专门研究课外补习问题的小册子。

前者名为《教育制度的阴影:

课外补习及其对规划者的启示》,后者是《补习的负作用:

程度、启示和政府的反应》。

  课外补习常常成为社会和政治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特别是在东亚。

例如,韩国课外补习非常严重。

每个家庭用于课外补习的费用位居世界最高,有时甚至占家庭收入的1/3。

研究表明,半数有小学生或中学生的韩国家庭,由于课外补习费用而导致财政困难。

  除此之外,课外补习还造成教育工作者滥用教育所导致的腐败,财富分配不公等其它问题。

此较严重的是对学生学习的负作用。

有研究表明,课外补习泯灭了批判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增加了对教授过程的依赖性。

  课外补习主要用于学生准备竞争激烈的考试,从而可进一步获得体面的工作。

因此,课外补习从原则上和实践上损害了正规教育系统。

课外补习与公立教育并行引发的基本问题就是:

通过扩大社会不平等。

富裕人家比贫困人家更容易获得和利用课外补习。

如此,课外补习就可能成为制造和维护社会不平等的机制。

  有人对课外补习引发的社会不平等进行了研究。

韩国1988年城市最富裕10%的家庭用于课外补习的费用是最贫穷的10%家庭的12倍。

如果这种情况发展到极致,就会威胁到整个社会的稳定。

  课外补习还暴露了主流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生依赖于被动学习,冲蚀了创造力,教师的腐败和违纪。

此外,在中上层家庭居住区,有组织的课外补习机构为学生提供交通。

一名普通五年级学生约下午四点回到家,立即到外边接受补习到十点。

可以想象课外补习对学生身心的损害。

3.珍视孩子的每一次尝试,给学习一个驱动力

  前提:

了解孩子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成人的学习更多着眼于书本知识、技能和经验等,而孩子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

幼儿阶段孩子的学习更多从物体的色彩、图画的线条等表象来进行认知。

家长应该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他,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保持孩子学习的兴趣,并且养成良好习惯。

  基础:

珍视孩子的每一次尝试 对于孩子的每一次尝试,不管他做得如何,家长都要给予适当的赞扬,这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例如,儿子嚷着买玩具飞机,我说,不如爸爸教你折个纸飞机吧?

儿子欣然同意。

我边折边给他讲解,折好后儿子非常高兴,自己也想尝试折纸飞机。

第一次折出的根本不像飞机,但我还是鼓励他,说:

“比爸爸第一次折的好多了。

”听到我的表扬,他的兴趣更浓了,一连折了好几个飞机,慢慢地越折越好。

  途径:

和孩子一起学习 孩子年龄小,很难安分下来独自看书,这就需要家长抽出时间来进行亲子共读,逐步引导孩子对书本感兴趣。

儿子原本也不爱看书,每次买了新书给他,他都只看几眼就扔到旁边。

后来我改变了策略,和他一起阅读,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描绘书中故事,有时还编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来复述。

坚持一段时间后,儿子慢慢地对书本阅读有了兴趣,喜欢找我一起看书。

亲子共读时,建议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先示范复述,然后再让孩子尝试复述,即使孩子复述的内容并不完整,也别忘了鼓励和表扬,给孩子以满足感,从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方法:

使用游戏和情景模拟形式 游戏是父母与孩子进行直接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发现孩子兴奋点和不足之处的方法,这种亲子教育能寓教于乐,寓教于玩,非常直观形象。

游戏的素材可以是身边小事,也可以是寓言或童话,通过游戏和情景模拟的方式使孩子熟悉内容,培养学习兴趣。

在家里,我们对《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进行了情景模拟,通过几次这样的游戏模拟,孩子不但牢记了故事内容,还能自编自导发展成其他结局,大大开动了思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巩固:

创造多元化的学习空间 幼儿园阶段并非是培养孩子学习书本知识的阶段,而是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的关键阶段。

孩子的各种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心理健康等情商元素,都是以后学习、为人处事的基础,决定了日后发展的持续力和可塑性。

因此,这个阶段家长不妨多带孩子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为孩子创造更多学习的空间。

  小卡尔威特所著的《后天神童》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都喜欢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只要有兴趣,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如果不喜欢,不论怎样强迫都产生不了作用。

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一样,学习不是负担、更不是烦恼,让学习成为孩子的兴趣爱好,才是最好的驱动力。

4.让孩子爱上学习

  现在的孩子不会学、不爱学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家长和学生处于无尽烦恼之中。

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呢?

  灌输责任意识

  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知识,是为了将来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现在认真学习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一些家长滥用“物质刺激”,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未必是好事。

如果孩子只是做了一些分内的事情就要给出奖励的话,孩子很快就会学会讨价还价。

  培养时间观念

  给孩子限定时间可以帮助他们专心地做事情,提高效率。

所以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但这要注意张弛有度,不可事事都限时。

比如用餐、沐浴,就不宜限定时间。

让孩子明白工作的时候要讲效率,是我们的主要目的,生活的乐趣却不能因此而被磨灭。

营造学习氛围

  对于不爱读书的孩子,家长晚饭后把电视关掉,一家人各人读自己的书。

在读书、看报过程中,不断把新的信息传达给家里人,有时要谈自己的认识。

长久地熏陶,孩子也会喜欢读书、看报。

当生活中有些知识不明白时,应该查资料、查工具书,获得正确答案。

家长跟孩子一起做这些事情,有利于孩子增长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如果家长再适时教给孩子一些阅读方法,效果会更好。

有的家长在读书、看报过程中,划重点、剪贴感兴趣的文章、记读书笔记,孩子就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去做。

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会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磨练孩子意志

  磨练孩子意志可以从练字开始。

具体的做法是让他们把手洗净,书桌上的东西清理干净,让孩子端端正正,一笔一划地写上20分钟。

日子长了,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的忍耐力会有所提升。

5.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

  观点一  首先提高学习能力。

  我的儿子刚上小学时,每天回到家里不急着做作业,而是先吃东西,玩一会儿玩具,再看一会儿电视,磨磨蹭蹭到很晚才做作业。

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对学习感到吃力。

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我和爱人把孩子不会、不熟练的拼音、10以内的各种可能出现的加减法习题,抄在一张纸上,耐心地讲给他听,一次次地重复,一次次地检查纠正。

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在一次又一次的练习、拼读和计算中,学习能力一点一点积累起来。

学习能力提高了,儿子变得活跃了,能做到主动完成作业,愿意和家人交流班级里发生的事了。

孩子的进步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他从学习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现在,即将升入三年级的儿子很少再让我们天天督促他学习了,只要有作业,他基本上都能自觉地完成。

  观点二  尊重孩子的决定,相信孩子的能力。

  我们非常关注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

孩子每天放学回到家,我们首先要求孩子必须先完成作业,然后再去玩。

刚开始,我们就坐在孩子身边,后来孩子希望我们出去,他想自己独立完成作业。

我们尊重孩子的意见,希望他能在一个安静的空间独立思考和学习,慢慢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为了保证他在学习时不受到打扰,我们在孩子学习时尽量不去问他饿不饿、吃不吃水果、哪里有困难、要不要帮助之类的话。

独立的空间使得孩子有了独立行使“权力”的自由。

孩子喜欢这样,他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平时一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现在只要半个小时就完成了。

为了鼓励孩子,在双休日,我们会安排半天或一天时间让孩子彻底放松,开开心心地玩一玩,增进亲子感情。

孩子体验到宽松和自由的可贵,学习更自觉了。

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他自己节省出来的时间,我们让孩子自由支配,不给他额外增加学习任务。

现在,孩子已经上四年级了,他能踏踏实实地学,痛痛快快地玩,基本做到了学习和玩两不误。

  观点三  从兴趣入手,逐渐培养学习的自觉性。

  我们根据孩子喜欢听故事的习惯,给他买了一套四大名著的连环画,让他借助画面阅读。

因为图书画面生动形象,趣味性强,内容又较简单,所以孩子有兴趣阅读下去。

一套书看完了,我们又去找来了冰心、孙幼军等名人名家的作品。

孩子越看越想看,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厚。

孩子从中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只要教育引导方法合理,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还是不难养成的。

  观点四  树要修剪,玉要雕琢。

  我们给孩子规定,课内学习的任务要在课堂上完成,不能把课堂作业拿回家做,如果课堂作业做不完,我们就陪她做完作业再回家;回家要复习已学过的知识,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我们每隔一天检查她的听课笔记和习题本。

我们还和孩子一起,对课堂作业以及考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方法。

为了使孩子充满信心,我们还不失时机地给予奖励。

6.徐小平:

关键是要确立为什么学习

  一个家长抱怨,他的孩子痴迷于收集耐克鞋,而抵制学习;另外一家的孩子沉湎于游戏而反感高考。

人生设计咨询专家徐小平认为,耐克鞋与学习,游戏与高考并不天然冲突,“这些都是浮在厚厚冰层上的表面现象”。

徐小平认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上去了下去了”,背后必然存在种种问题和背景。

徐小平说,家长将表面的一块冰拿给教育专家或让他信任的人解决,而实际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以前十七、八年漫长的教育过程中,你要教会他把握量入为出、看菜吃饭的常识;你也要帮助他理解后果与责任的问题,以及自身整体的健康问题。

家庭教育是道德品质理想教育的综合体,你想仅靠一个行为一种思维是没法解决问题的。

  徐小平认为,家长对孩子身上显露的个人爱好和兴趣,应该像发现宝藏一样珍惜,像提炼黄金一样去引导。

徐小平以儿子为例,孩子想学吹萨克斯管,母亲花了一万元,还四处求人托关系找到专业人士教他。

可万事俱备后,儿子变卦,不想学萨克斯管了想改学吉他。

母亲大怒,责怪孩子不珍惜自己的心血和付出。

而最终徐小平答应孩子的要求改学吉他。

“他现在可以用8小时学会一个曲子。

假如当时我们逼迫他死学萨克斯管,可能一个吉他天才就被消灭了。

  在这个社会,总有人歌唱有人自杀,有人是第一名有人是第100名。

欲竞争取胜,家长要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承担后果,自我定位,尽早让他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理解选择决定命运:

你选择阴郁悲观你的生活就阴郁悲观,你选择幸福乐观你的人生就幸福乐观。

这样,他能更快地摸索到兴趣与学习动力的平衡点。

  而家长刘女士对此不服,“我们毕竟经济实力还属一般。

徐小平的儿子当厨师没问题,因为他有强大的父亲当靠山,但我的女儿应该比我强,不然就白养她那么大了。

”徐小平对此的反应是:

13岁的儿子表示要学厨师,他本人不是真鼓励儿子做厨师,而是从儿子这个“做厨师”的爱好出发,鼓励他建立“厨师、餐馆、高级餐厅、连锁餐厅、饮食业、服务业、饮食服务业的管理者、投资者……”这么一个职业思路而已。

“关键是要确立为什么学习”。

徐小平认为,在他生活过的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无论贫富家庭,教育的基本价值观都是一致的,都强调理想、信仰、人格、品格、道德、责任。

最终归属是为社会服务。

普通人家也许会更强调一点实用技术挣钱谋生,富家子则偏好一些学制较长的医学法律人文教育。

如果孩子从小就决定为信仰而学习、为梦想而学习或为穷人而学习,他就不会没有动力。

每个人都应该有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徐小平认为孩子学习没动力上进无欲望的解决途径就是整合价值观,即“确立人生理想,同时树立现实目标”。

7.我和儿子做实验

     我到儿子所在的学校去了解他的学习近况,各科老师都对孩子的评价惊人地相似:

满足现状,课堂上有说话现象;上课还有浪费时间的现象,老师布置的任务他并不是积极努力地完成,课堂40分钟并没有被充分利用。

儿子已上初中了,对家长的千叮咛万嘱咐式的教育已经听惯了,听烦了,用儿子自己的话说,他已经能做到“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来抗拒家长的唠叨了。

怎么办?

怎样才能触动儿子的心灵,引起他对自己缺点的正视呢?

我决定利用与儿子共同锻炼身体的时间来做个小小的实验。

     这天,我们母子俩一起来到操场上,我对儿子说:

“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

”我指定了操场上的一段距离,从A到B,我说你跑完这段,我给你计时,看要多长时间。

儿子潇洒地说:

“小意思。

”第一次跑花了8秒钟。

“怎么样,成绩不错吧!

”儿子说。

我对他说,你现在再跑一次AB段,我给你再算一次成绩,但要注意,你在心中不要想着你的目标是要跑完AB段,而是要从A经过B跑到更远的C点,也就是,虽然成绩是记的AB段,但你跑的时候要当跑AC段来跑。

     这一次孩子跑完AB段只用了7秒。

儿子自己也感到奇怪了,为什么两次都是拼命跑,第二次的时间短,成绩好呢?

我对孩子说,做任何事就和这跑步一样,你的目标定得远,在途中就不会减速,成绩就会好。

人生要想得100分,必须付出120分的努力才能保证自己的目标实现。

顺势我把从老师那儿了解的情况与他交换了看法,指出了其危害性。

听了我的话,孩子似乎明白了很多。

那以后,儿子渐渐地改变了。

8.教学需要“一分钟”

     一、组织教学一分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抓好课前一分钟,就为这节课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学生在课间充分释放情感,情绪上属于玩乐状态,注意力集中在课间活动上,上课伊始马上展开教学则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因为学生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教师应当用一分钟的时间组织教学,让学生尽快从热闹的玩乐情绪转入到积极的学习情绪中。

在这一分钟里,教师可以走上讲台,用专注的目光环视全体学生,用眼神查看每一个学生的精神状态,用眼神提醒一些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等待,从而静下心来准备上课。

     二、认真思考一分钟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马上纷纷举手,似乎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静悄悄的,就以为教学是失败的。

其实不然,教师提问后学生不多加思考就直接回答,说明教师的提问是表层的,而不是深层的,这样的学习其实才是低效的。

因此,教师要提出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提问后教师不要急于进行过多的解释和引导,应让学生“认真思考一分钟”,当学生遇到困惑或疑问时,教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作提示,引导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学生认真思考了,才有效地参与了教学。

     三、学会倾听一分钟

     “认真听老师讲课”是所有教师和家长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这句话伴随着学生的成长。

但我们往往忽略了,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进行的,课堂上不仅仅有教师系统的讲授,还有学生精彩的见解。

所以,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还要善于倾听学习伙伴的见解。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参与学习探讨,同时更要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学会“倾听一分钟”。

     四、独立自主一分钟

     新课程倡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而学生个体的真正发展,有赖于学生自身的努力,特别是有赖于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学习。

教师应积极倡导“独立自主一分钟”,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独立的空间。

现在的课堂教学注重合作探索,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目前有些“合作”学习中,很多学生都成了听众,只有少数学生参与其中。

独立和合作要有机地结合,在合作之前先让每个学生独立学习一分钟,让每个学生自行解决问题,这时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提示,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达成任务。

     五、回顾反思一分钟

     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反思。

许多合作学习开展得轰轰烈烈,但往往虎头蛇尾。

笔者认为,教师组织了激烈而紧张的活动后,不妨安排一分钟让学生回顾反思刚才活动的内容、过程和成效。

学生可以口头阐述,也可以概括地写一写,还可以分小组进行交流,或者在脑海里进行反省。

回顾反思虽然只用一分钟,但经过这一分钟,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深化学习活动的内容,促进和改善学习活动的方式方法,真正实现有效学习。

否则,学生的学习活动只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谈不上提高与进步。

在教学将结束时“回顾反思一分钟”,更利于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知识。

9.培养孩子习惯:

家长退一步,孩子进一步

     教育专家提出:

孩子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走出爱的误区。

过分呵护剥夺的是孩子独立承担困难与挫折的机会,而这恰恰是形成良好意志品质与行为准则的必由之路。

家长退一步,孩子进一步,这才是成长的自然法则。

     一位出差在外的家长,因为孩子习惯了每天有人叫醒才起床,不得不定点给家打电话完成“任务”,否则孩子很有可能上学迟到。

另一位家长无需坐班,眼睁睁看着孩子在闹钟响过依然沉睡,一直睡到两节课过后自然醒来,面对孩子的惊慌失措,家长平静地告诉他:

自己的问题就得靠自己解决。

孩子从此再没有将自己的事“分摊”给大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引用一位名人的话提醒望子成龙的家长:

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

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

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孙云晓特别指出,如果我们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暴露的哪怕点滴不良习惯容忍迁就不加指正,就可能因非智力因素残缺限制其发展。

     怎样科学引导孩子的习惯养成?

孙云晓教授的公式是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结合孩子兴趣特点先选择故事书,由浅入深,由短到长,贵在长久坚持。

刚上学的孩子坐不住板凳是正常现象。

一位细心的妈妈观察写作业的儿子,一会喝水,一会撒尿,不到一小时出来四、五次。

这位妈妈看在眼里却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个建议:

坐下前把该办的事办好,我看你写作业时出来3次完全可以。

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少出去一次;过几天妈妈又提议再减少一次,孩子又轻松做到了。

家长的要求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既帮孩子克服了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

10.美国教育专家:

多种教学技巧激活课堂

凭学生的作业或考试成绩,能否来判断他们是否学会了?

对此,美国教育专家斯尔维亚·Y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中的弊端:

“那就太晚了,毕竟课已经教过了。

而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所学的内容更重要,因为你在课堂上要监督学生的学习。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及时地检查学生们是否理解了你所教的内容呢?

     约翰·霍林斯伍德向两国的教师、校长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通过提问题掌握是否学生在学你在上课时教的内容,要问具体的问题,不要问“你们都听懂了吗”?

要问他们一个具体的问题,如:

“我要找一个同学告诉我解这道题的第一步”。

问完问题后,教师要等3到10秒钟,让学生思考,在心里准备答案。

在老师问问题前如果叫了某一位学生回答,其他大部分人就不会想答案了,因为老师已经叫他回答了。

     现在老师们要换一个方法提问题,教师应该先选择学生回答问题还是自己先问问题?

     “每个课堂上都有聪明的学生会回答问题,但你需要把你的问题分派给所有的学生来检查是否每个学生都在学。

做这个要有方法,你可以把学生的名字写在纸上,但是不能让学生知道叫谁。

”霍林斯伍德说。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接下来你就要给出有效的反馈了。

如果学生回答正确,你就把正确答案高声、清晰地重复一遍,让全班同学都听到正确的答案。

如果回答的部分正确,老师要补充和修改一下并重复这个答案,这样学生就听到了老师补充和修改过的正确答案;如果学生的答案不正确,再叫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两个学生的答案都是错误的,停下来,重新再讲一遍,再叫这个学生,重新问一遍。

     那么,有没有其他办法来验证学生的学习呢?

霍林斯伍德提出的策略是:

     让所有的学生把答案写在塑料白板上,但也可以使用粉笔板,甚至一张纸。

学生写下答案,举起来让老师看,然后擦掉答案,准备写另一个问题的答案。

教师可以这样示范: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加法运算。

我想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拿出白板来。

同学们,我想让你们写出2+2=?

一分钟后,举起来给我看。

写大一点,这样我能看得清楚。

举起来,让我看……

     “写在白板上,你能看到每一个学生的答案。

这样比叫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来写要好得多。

”他说。

     斯尔维亚·Y则认为,会教课的老师都是教几分钟后就检查一下学生是否学会了。

可以问问题,也可以用白板,但他们一天总是不停地教、检查,教、检查。

“作为教学领导者,你们应该让你们所有的教师都要做到教、检查,教、检查。

11、一则学生试卷分析引起的思考

一.一位学生的试卷分析

2006年11月8日海淀区举行了全区统一的高三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并讲评以后,我仍要求学生自己做试卷分析(已坚持两年多),同时给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算出三级失分(1级失分:

最低级的错误;2级失分:

疏忽的,3级失分:

不太会的;失分原因(要求具体)改进措施(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好的复习建议。

下面是一个男学生交来的试卷分析。

他的成绩如下:

题号

总分

(15)

(16)

(17)

(18)

(19)

(20)

分数

35

25

12

11

13

0

2

0

98

注:

第一大题是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第二大题是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全卷满分150

“已经是第三次数学正规考试了,三回成绩分别是66,103,98,都不理想,虽然后两次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还有许多分是水份分,回回都有将近二十分,而且较班里平均水平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

就这次考试而言,选择和填空都是只错了一个,不算太差,但还是很亏。

原来每回都是前几道简单的也错,后面难的也不会。

这次碰巧选择和填空都不太难,最后一道填空都做出来了,可是前面(第3小题)又错了。

别人也许会说我这是不知足,可我觉得就应该不知足,该拿的分就应该牢牢地抓住。

选择的一个错误,是由于审题的不仔细,忘记了看定义域,而填空的第一道题就应该算是疏忽了,复数这个知识点,本来以为只要记住

就一切

了,而且在做这道题的时候一心想着算出来一个数,可是怎么也消不掉那个

,最后还是放弃了。

后来才知道那个

本来就消不掉,唉,概念不清害死人。

再说说大题吧,在考试的时候,第三道大题的概率突然不会求了,总觉得争取一本书就是

,后来竟出现了概率为

的大数,也没时间验证总概率是否为1,就摆在那了,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