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新体系 营造创新文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955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5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创新体系 营造创新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构建创新体系 营造创新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构建创新体系 营造创新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构建创新体系 营造创新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构建创新体系 营造创新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构建创新体系 营造创新文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构建创新体系 营造创新文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构建创新体系 营造创新文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构建创新体系 营造创新文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构建创新体系 营造创新文化.docx

《构建创新体系 营造创新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创新体系 营造创新文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构建创新体系 营造创新文化.docx

构建创新体系营造创新文化

构建创新体系营造创新文化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2006-10-3010:

10:

14)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是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在广东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并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直接领导和管理。

广东是经济大省、交流大省和人口大省,广东移动公司的客户数和运营收入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已连续9年稳居第一,客户规模超过5000万。

2005年,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提出了“国际化理念、本土化创新、中国式管理”的创新理念,积极构建通信企业系统化的创新体系,开展“跨部门、跨公司、跨行业”的创新活动,营造“人人有创新、企业有专利”的创新文化,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推进移动信息专家战略转型、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提供了良好支撑。

创新体系构建与实施背景

一、国家提出自主创新发展战略

国家提出了“坚持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颁布实施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自主创新提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十一五”时期着力自主创新,并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时期的“六个必须”之一。

二、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严重影响行业发展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国家创新的重点突破领域,但目前我国信息产业的整体对外依存度过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较弱。

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国外通信企业已在国内申请大量运营业务专利,未来将直接影响到我国通信企业的发展。

三、复杂的外部环境要求通信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从渐趋复杂的外部环境来看,技术变革、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传统语音业务的萎缩和增量不增收,数据业务发展压力的加大,信息化发展的大势,3G牌照的发放等,都要求通信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快创新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更多的新业务,推出更多的信息化产品,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提升企业价值。

四、通信企业的创新能力现状呼唤系统化的创新体系

从目前来看,我国通信企业缺乏系统化创新体系已成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瓶颈。

主要体现在:

①创新缺乏统一战略、统一理念、统一规划和整体推进,企业的创新往往是分散的,创新工作、创新资源难以整体协调,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②缺乏创新工作效果评价机制,没有形成创新闭环管理,无法实现对创新绩效的有效评估和引导;③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意识仍显淡薄,缺乏规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流程和方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提出并开展了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工作,以有效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广东移动创新体系的构建

综合国内外相关创新研究成果,借鉴Vodafone、NTTDoCoMo、SBC、法国电信等国际标杆企业的经验,中国移动广东公司逐步探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创新体系。

体系模型如下图所示: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创新体系模型

广东移动创新体系的实施

一、树立“国际化理念,本土化创新、中国式管理”的创新理念,营造“人人有创新,企业有专利”的创新文化

1.“国际化理念,本土化创新、中国式管理”的创新理念。

2005年6月,广东公司领导班子以构建创新型企业为愿景,明确提出了“国际化理念,本土化创新、中国式管理”的创新理念,要求从企业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创新理念的指引下,明确提出利用新的知识来创造新技术、开发新业务服务,采用新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以及对现有活动的持续改进,从而驱动企业增长。

创新理念的确立,扭转了以前公司创新工作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资源分散、活动缺乏协调、效果形不成合力的状况,为公司创新活动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整合企业资源,实现创新的统一战略、统一规划和整体推进。

2.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营造“人人有创新,企业有专利”的创新文化。

2005年,公司提出了“123”创新活动目标:

设立100万创新提案奖励基金、成立200个质量管理小组、开展3000人参与的创新活动。

公司开展了“跨越2005”主题创新活动,鼓励全省员工参与,2005年共收集员工创新提案5000多份;结合智能网生命周期管理,开展“延长智能网生命周期管理”等专题创新活动;发挥员工积极性,全面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参与公司质量改进、效益提升,共组建QC小组539个,参与人数近5000人;组织开展管理、业务服务、技术三类创新成果评审活动,共收集创新成果164项,其中有60多项被评为优秀成果。

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创新活动LOGO和“跨越2005”主题创新活动海报

二、建立创新管理全流程机制,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1.梳理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建立“从提案到方案、创新到创收”的流程。

广东移动开展“群众性创新+战略性创新”(创新提案+创新项目)活动,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创新流程——创新提案、创新项目、创新成果。

创新提案:

即具有改进、创新因素的新建议和设想,并按照一定要求组织成的方案;不包括当年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和计划中的项目;可以是对员工本岗位工作的建议和设想,也可以是对公司运营管理各个领域工作的建议和设想。

创新项目:

公司各级单位对本单位工作提出的具有改进、创新因素的方法和措施,并计划实施的创新方案;分为管理类、技术类、业务服务类三大类别;创新项目通过省公司或市公司立项评审后,可获得相应经费支持。

创新成果:

公司各级单位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在企业管理运营的各个领域提出的具有改进、创新因素的方法和措施,并经实践证明,有明显的作用和效果。

创新成果的来源:

任何一个创新实践都会形成创新成果,可以是创新提案实施后的成果,也可以是创新项目实施后的成果,还可以是在公司各个领域的具有改进和创新因素的实践成果。

成果的奖项分为管理创新成果、技术创新成果、业务服务创新成果三大类。

创新活动形式关系图

2.建立从试点到推广流程机制。

广东移动每年要组织对优秀创新成果进行评审,创新性强、效益好、可推广性强的成果将在公司内部进行推广。

2006年,公司共推广创新成果11项。

推广流程如下图:

广东移动创新成果推广流程

三、整合相关资源,开展“跨部门、跨公司、跨行业”三位一体的创新活动

“跨部门、跨公司、跨行业”,就是以绩效为导向,打破部门、公司、行业壁垒,在公司内部开展系统化的创新活动;联合外部公司积极开展联合创新,寻找新型创新合作模式;联合产业链相关方,打破产业边界,以信息化服务为手段,不断向其他行业渗透和延伸,以实现创新的联动效应。

三位一体创新活动的具体表现如下:

在跨部门创新上,整合了创新活动的三个界面,完善了创新项目、创新提案的管理制度,贯彻落实了公司“123”的创新管理要求,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组织了全省QC小组活动骨干培训,全面推进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其中深圳公司等一批QC小组获得了国优、省优小组奖项;开展了“速度、学习、创新、团队”等企业文化的构建工作,强化了企业文化建设。

在跨公司创新上,由省公司和深圳公司合作进行的基于细分客户的差异化半速率研究与创新应用研究,获得了广泛好评,现已申请国家专利;由广东移动、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深圳市盾牌防雷技术有限公司、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的移动通信基站地网优化设计及新型综合防雷接地解决方案,通过了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组织的专家鉴定,确定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在该技术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且获得2005年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5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在跨行业创新上,开展信息化“八项工程”,促进了企业创新发展。

各市公司制订了落实“八项工程”的思路和计划,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效实现了政企互动,形成了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具体推出了政务通、家校通、警务通、农信通、电力抄表、车辆定位等业务;以“动力100”为标识,建立了集团客户标准化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模板,实现了集团客户信息化应用的规模突破;联合爱立信在梅州启动了山区信息化试点,在28个县开展了山区信息化“五个一”工程,举办了“天下英雄”信息服务产业论坛,搭建政策、技术、业务、信息四大平台,推出十大服务举措,建设广东信息服务产业园。

四、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创新评估体系,形成创新管理闭环流程

为正确激励、引导各单位(市公司、省公司各部门)积极参与公司创新活动,准确测评、衡量各单位(市公司、省公司各部门)创新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情况,加强对公司整体创新工作的管理和引导,使公司创新工作形成完善的体系,从而整体提升公司的创新能力,广东移动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的创新评估体系,优化和规范了创新考核的规章制度,形成了创新活动的闭环管理。

创新考核体系的建立,也填补了国内通信企业创新评估的空白。

1.创新考核指标设计和筛选的“五大原则”

在设计与筛选相关指标时,主要考虑了五大原则:

一是全面性原则,涵盖了公司创新工作的整个过程。

二是客观公正原则,选取量化指标为主,通过工具变量,剔除定性指标。

三是低成本易获得原则,数据便于统计,且不会引起争议,剔除难以统计的数据,除现有的创新活动外,不再考核另外组织活动。

四是绩效导向原则,各过程的效果性指标反映过程活动开展情况。

五是激励性原则,创新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热情。

2.创新评估指标体系“三类指标”

效益类指标:

用于明确创新工作的导向,并测量创新为公司带来的效益。

该类指标包括新业务收入增长率和人均运营成本节约率。

过程类指标:

结合广东移动的创新活动(创新提案、创新项目、创新成果),对关键环节设定相应的指标,以确保相应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这些关键环节包括:

激励员工参与创新活动(提案、项目),推动创新提案向实施方案的转化,实施方案能否得到有效实施,创新成果如何迅速得到推广,以及创新活动如何与公司发展战略结合以提升公司经营绩效。

该类指标包括人均创新提案数、创新提案实施数、提案处理及时率、创新项目获批数、创新成果评奖结果。

加分类指标:

反映公司创新的质量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对于专利、商标以及获奖数,无法作出强制性要求,因此,作为加分项进行激励。

该类指标包括获奖数、专利数、商标数。

3.考核和激励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采取差异化考核,分别对市公司和省公司各部门进行考核。

对市公司,综合考核其创新效益类指标和过程指标。

原因一是数据易于获得,二是便于评比,而且市公司是生产中心,要强调效益和过程并重。

对省公司各部门,只考核过程指标,不考核效益指标。

原因一是省公司各部门的职能多以管理为主,本身不是生产中心,不能直接产生效益;二是省公司各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采用效益类指标不具有可比性;三是即使分线条考核,多数部门同时兼有两个线条的职能(比如管理和业务、业务和技术等),难以区分。

在激励方式上,不以是否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而是以正向激励为主。

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创新要以引导为主,不能流于形式;同时,创新的核心是要转化为创收,体现在对整体绩效的提升上。

五、从组织、IT系统、资源投入等全面加强对公司创新能力的支撑

1.归口管理+分类管理

如上图所示,公司设立企业管理委员会作为公司创新管理的最高领导组织,负责指导公司创新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和任务,负责审定全省创新成果奖。

综合部是公司创新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对公司企业管理委员会负责。

其主要职责是:

统筹安排全省创新活动,负责全省创新活动的整体规划,统一开展全省创新活动的预算和成果评选,推进创新提案、创新项目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实践,推广各类优秀创新成果。

根据创新活动的内容特点,公司把创新活动分为管理类、业务服务类和技术类三大类别,分别由综合部、市场经营部和规划技术部进行分类管理。

“归口管理+分类管理”,不仅实现了公司创新活动的统一规划和整体推进,实现了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且有效地结合了创新活动的内容特点,从管理、业务服务、技术三方面结合具体内容开展创新工作,使创新活动更具生命力。

如市场经营部建立了“一对一”的创新服务责任制,加大了对市公司开展业务服务创新的支持力度;规划技术部则制订了技术专家管理办法,集聚专家集体智慧,开展技术创新。

2.电子化平台支撑

公司建立了创新活动管理系统,固化了创新活动“全流程”,实现了“从提案到方案、从试点到推广”的电子化全流程,实现了创新体系的电子化平台支撑。

系统界面如下图所示:

3.加大创新投入

结合企业的战略重点,广东移动逐年加大了对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

2004年公司创新方面的投入仅为735万元,2005年达到2300万元,2006年到8月底已达到4200多万元。

而且,公司设立了每年100万元创新奖励基金,用于对创新工作的奖励。

同时,省公司通过对创新资源的统一规划,逐渐实现了对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创新资源的利用率。

六、明确专利管理总体框架,加强对公司创新成果的保护

通过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体系,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努力打造卓越的专利管理能力。

1.成立法律室,联合规划技术部等部门,负责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专利管理部门主要承担以下工作:

存档与检索,对省公司和各市公司的专利进行统一归档,并提供便利的检索;知识培训与咨询,为下属单位和人员提供专利方面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专利保护与风险防范:

保护自身的专利不受侵犯,也避免掉入其他公司的专利陷阱。

2.建立专门的专利管理办法和标准管理办法,明确相应流程以及专利的激励制度与推广制度,明确专利管理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广东移动专利管理框架图

创新体系实施效益

一、经济效益显著增长

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为广东移动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005年是公司近五年经营绩效最好、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尤其是新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增长率为28%,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已达20%;公司集团客户信息化收入从2005年7月始,增长率已超过20%。

二、公司创新文化浓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1.员工创新意识大大提升,公司内部建立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创新氛围。

自创新活动开展以来,广东移动已累计收到创新提案超过10000个,参与人数超过20000人次;累计组建QC小组近1000个,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创新成果,如“长短信的研制”等。

2.产品研发能力加强,新业务、新产品层出不穷。

2005年6月以来,广东移动陆续推出了多项新业务、新产品,为企业带来了显著效益。

如,中山的家校通、江门的农信通已成为广东移动产品创新的拳头产品,全省目前开通校信通业务的学校已达1506家,用户总数超过50万。

3.知识产权意识加强。

2005年,公司共申请商标专利124件,获得了“动感地带”等71项商标专用权;提出立项申请专利11项。

(通信企业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