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864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8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docx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docx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

附件一:

 

珠海港万山港区桂山岛陆岛补给码头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广东三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二〇一八年一月

目录

1.项目概况1

2.评价内容3

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结论3

4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结论3

5环境风险事故影响评价结论6

6.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7

7.综合结论7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珠海港万山港区桂山岛陆岛补给码头工程

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万山港区桂山岛,属广东省珠海市管辖。

码头选址位于桂山岛西侧岸线一湾内,南侧紧挨现有小艇作业区。

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9′,北纬22°12′。

工程所在地距离大屿山约8km,距离珠海市市区约30km。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和图1-2。

建设规模:

本工程位于珠海市桂山岛西侧一湾内,拟建1个1000吨级货运泊位(兼顾1000吨级货物滚装船靠泊)及相应附属设施,码头长度约190m。

项目主要功能为对岛生活物资运输及生活垃圾运输为主,兼顾客货滚装功能。

设计通过能力件杂货22万t和滚装车辆10000辆。

码头年吞吐量为件杂货15万吨和滚装车辆3000辆。

本项目用海总面积为6.6314公顷,其中透水式构筑物用海0.6380公顷,港池用海面积5.9934公顷。

本项目建设期约12个月,总投资7349.1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4947.58万元,设备购置费516.46万元,安装工程费95.30万元,其他费用1789.79万元。

建设单位为广东万山投资有限公司。

图1-1项目地理位置图

2.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

1)评价内容

根据本工程的特性及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本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包括:

工程分析、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各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公众参与调查、污染防治措施分析、清洁生产分析、海洋环境风险评价等。

2)评价重点

根据本项目所在海域海洋功能特点及对海洋环境影响特征,本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为:

(1)工程实施对附近海域水动力条件和冲淤环境的影响;

(2)施工作业及其产生悬浮泥沙对所在海域海水水质、海洋生态及渔业资源的影响;

(3)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敏感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4)海洋生态补偿及恢复措施。

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结论

3.1水质现状评价结论

2015年9月(秋季)调查海域DO、CODMn、Zn、Cd、As、Hg各测站测值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一类标准;pH、无机氮、活性磷酸盐、Cu、Pb、石油类部分测值出现超标,其中活性磷酸盐、Cu、Pb各测值均符合二类标准限值要求;无机氮污染较为严重,全部测值超过四类标准限值要求;pH、石油类各测值均符合三类标准限值要求。

2016年3月(春季)调查海域DO、pH、CODMn、Zn、Cd、As、Hg各测站测值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一类标准;无机氮、活性磷酸盐、Cu、Pb、石油类部分测值出现超标,其中活性磷酸盐、Cu、Pb各测值均符合二类标准限值要求;无机氮污染较为严重,约62.9%的测值超过四类标准限值要求;石油类各测值均符合三类标准限值要求。

3.2沉积物现状评价结论

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除Cu超过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外,其它各监测因子所有测值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表层沉积物质量现状良好。

3.3海洋生态现状评价结论

(1)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调查海区表层叶绿素a平均含量为0.842mg/m3,调查海区叶绿素a含量指示该海区属于贫营养区。

调查海区平均初级生产力为50.35mg·C/(m2·d),调查海域各站初级生产力均处于低水平。

(2)浮游植物

调查区域的浮游植物共计有65种,隶属于2门,其中硅藻类为主,共53种,占总种数的81.54%;其次是甲藻门,共12种,占18.46%。

调查海域的浮游植物丰度较低,平均为211×104cells/m3。

调查海域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分布较均匀,站位的指数平均值为3.104。

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为0.731。

总的来说,桂山附近调查海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处于中等水平,说明该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处于中上等水平。

(3)浮游动物

经鉴定本次调查的浮游动物由9大类群组成共计48种。

调查海域的浮游动物密度分布极不均匀,平均密度为201.67ind/m3。

各站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9。

Pielou均匀度J指数平均为0.667。

总的来说,本海区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及均匀度J均属于中等水平。

(4)底栖生物

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定量调查共鉴定出底栖生物8门45种。

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为6.67~140ind/m2,平均为70.56ind/m2;海域大型底栖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19~10.3g/m2,平均3.65g/m2。

调查海域底栖生物类群组成主要以环节动物为主。

以优势度≥0.02为判断依据,本次定性调查的优势种有3种:

星虫动物的毛头梨体星虫Apionsomatrichocephala、环节动物的双形拟单指虫Cossurelladimorpha和中华内卷齿蚕Aglaophamussinensis。

调查海域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属于高等水平,物种分布非常均匀。

(5)潮间带生物

通过本次潮间带生物调查,可得出以下小结及评价:

本次潮间带调查定性和定量采集的潮间带生物(藻类除外)经鉴定共有5大门类21科31种。

本次调查潮间带的优势种有3种,为棘刺牡蛎(Saccostreaechinata)、粒结节滨螺(NodilittorinaRadiata)和龟足(Capitulummitella),其优势度分别为0.051、0.077和0.021。

各断面高潮带生物栖息密度平均1424.67ind/m2,生物量平均值2235.79g/m2。

调查断面潮间带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1.69;均匀度均值为0.60;丰度为0.94,表明本海域潮间带生态环境一般,种类分布较比较均匀。

(6)渔业资源

调查海域鱼卵数量平均为0.66粒/m3,鱼卵数量平均为0.018粒/m3,本次调查所采获的仔鱼数量较多,共379尾,海域密度平均为0.068尾/m3。

资源密度的估算采用扫海面积法,根据公式计算,评价区游泳生物的现存资源平均重量密度约为425.77kg/km2,平均个体密度约为21733.26ind/km2。

3.4海洋生物体质量现状

2015年秋季和2016年春季现状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区海洋生物体质量一般,鱼类、甲壳类和软体类均有部分监测因子出现超标。

2015秋季现状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区甲壳类生物样品铜、铅、汞均符合评价标准限值要求;锌、镉、砷及石油烃均有部分样品出现超标。

2016年春季现状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各站位鱼类生物样品铜、锌、铅、镉、汞、砷和石油烃含量均符合评价标准限值要求;甲壳类和软体类生物样品除石油烃出现超标现象外,其它各指标均符合评价标准。

4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结论

(1)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工程前后模拟的特征时刻流场对比,从流场整体变化的趋势看,工程实施后对周边水动力环境基本没有大的影响。

本工程施工对水质影响主要来自于水域的疏浚作业和桩基的施工所产生的悬浮泥沙。

计算结果显示,码头与港池的疏浚等施工作业产生的悬浮泥沙将给周边水域带来一定的污染。

从整体分布趋势看,对海域污染的范围主要是工程南北沿岸水域。

由于码头附近水动力环境较弱,100mg/L高浓度区范围较小,其包络线面积为0.893km2,而10mg/L浓度区主要随涨落潮往南北向扩散,覆盖范围为5.217km2,对南向影响最远距离约为3.2km,对北向影响最远距离约为3.1km。

项目施工过程产生的生活污水、含油废水、工地废水和施工垃圾若直接排入海域,也会对本项目及其附近海域的水质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本项目施工人员在工地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移动生态厕所收集预处理后运至岛上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施工期含油废水经收集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工地废水经沉淀等预处理后进行尽量回用,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处理,均不直接排入项目及其附近海域,不会对项目及其附近海域产生明显的影响。

(2)沉积物环境影响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沉积物被搅动悬浮后再次沉积,会对沉积物环境造成一定的干扰。

由本次评价沉积物的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可知,调查海区沉积物质量良好,在疏浚土的分类中属于清洁的沉积物。

因此由本海区扰动的悬浮物再次沉积对本海区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沉积物质量仍将基本保持现有水平。

(3)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桂山岛西部整体的风浪遮蔽条件较好,海流及波浪动力均较弱,且底沙较粗,悬沙浓度低,落淤量也非常少。

因此,从定性角度而言,码头建设后带来的港池回淤影响较小。

从定量的角度出发,对疏浚工程实施后冲淤环境的变化,本项目选取泥沙研究工作经常采用的罗肇森公式(式6-1)对工程方案实施后港池内的淤积情况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本工程对水下地形和边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港池开挖,工程实施后泥沙回淤强度约在17cm/a,港池水域回淤不多、较为稳定,不存在大量回淤问题。

(4)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底栖生物因填海造地而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浮游生物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本项目将造成底栖生物损失量为2.99t,游泳生物损失0.16kg,鱼卵损失8.18×106ind,仔鱼损失11.9×105尾。

5环境风险事故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事故主要考虑施工期船舶碰撞引发的燃油泄漏事故。

考虑最不利工况组合,SSE向风作用下的涨潮期,油膜主要随涨潮流向西北方向漂移;溢油发生2小时油膜扫海范围约为0.52km2,漂移距离约为1.1km;6小时后油膜的扫海范围为4.21km2,漂移距离2.3km;12小时后扫海面积为20.12km2,扩散距离5.1km;24小时扫海范围为39.55km2,扩散距离7.9km;而NNE向风作用下的落潮期,油膜先随落潮流向西南方向扩散,然后随涨潮流向西北方向移动;溢油发生2小时油膜扫海范围约为0.14km2,漂移距离约为0.7km;6小时后油膜的扫海范围为4.93km2,漂移距离2.9km;12小时后扫海面积为16.25km2,扩散距离6.1km;24小时扫海范围为36.07km2,扩散距离8.3km

6.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

1、建设项目各阶段的污染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应严格按照交通部《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和《水域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执行。

根据工程施工计划,港池开挖选用抓斗式挖泥船进行作业,为减少其施工活动的影响程度、范围和时间,施工单位应合理制定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合理划定施工范围。

对港池开挖的速度进行适当的控制,减少淤泥散落海中。

2)施工船舶采用精确的定位系统,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超挖方。

抓斗式挖泥船卸斗时力求把泥土全部卸入泥舱中,减少泥土溢出或斗口夹住的泥土滑出。

3)合理安排施工工期,施工作业尽可能避开底栖生物、鱼类的产卵期、浮游动物的生长期及鱼卵、仔鱼、幼鱼的高密度季节,尤其在4~7月应减少施工强度,注意生物保护。

4)在大潮及退潮时,水流流速较大,泥沙较难沉降,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在大潮期及退潮时进行挖泥施工作业。

5)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长期处于正常状态,发生故障后应及时修复。

6)施工船舶含油污水将严格按照《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排放至岸上或水上移动油污水接收设施,并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建设单位委托施工单位时应在施工合同中应承诺施工期的含油污水100%收集处理,由施工单位自行与油污水接受单位签订船舶油污水接受协议。

7)船舶生活污水采用污水收集仓集中收集,再安排吸粪车将污水罐中的生活污水吸走。

8)严禁向施工海域排放废油、残油等污染物。

不得在施工区域清洗油舱和有污染物质的容器。

9)施工单位应加强安全与质量管理,加强对施工船舶和运输船舶的安全性和环保意识教育,遵守海上航行和作业的有关规定,消除船舶碰撞、漏油、往海域投弃垃圾的不良现象。

11)施工期垃圾由各施工单位负责处理,不得随意抛弃或填埋。

建设单位应在施工招标书中提出相应的条款和处罚制度。

12)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管理和环保教育施工垃圾应定点集中堆放,尽量分类回收利用,垃圾收集集中后送到市政固废处理场所无害化处理。

13)施工区设置杂物停滞区、垃圾箱和卫生责任区,经常清理各类施工垃圾垃圾,并确定责任人和定期清除的周期。

14)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禁止将施工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固体废物混入填海石料中。

15)建设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在一个月内将工地的剩余建筑垃圾等处理干净,建设单位应负责督促。

16)港池开挖疏浚土和桩基施工泥渣应抛至指定倾倒区,禁止随意抛弃,造成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建设单位应负责监督。

17)施工现场生活污水由临时环保厕所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1)本工程排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2)船舶油污水按照《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集中收集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排海。

3)码头设置压舱水管道,端头设置法兰与船上压舱水排放泵连接,码头压舱水收集后与含油污水共用管道,均至库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4)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后,排入港区污水管网,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排入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站进一步处理达标后回用于港区道路浇洒。

5)回收船舶固体废弃物,并及时送往陆域统一处置。

船舶固体废弃物不得倾倒入海。

6)船舶油渣属危险固废物,应集中收集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7)外轮和来自疫区的船舶需进行检疫。

一般船舶垃圾陆上接收处理,来自疫区的船舶垃圾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消毒处理。

8)落实溢油风险应急预案。

2、建设项目各阶段的非污染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施工机械选择贯彻节约能源和充分利用能源的方针,尽量加快车船周转,从而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2)积极采用国内外节能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减少操作环节,优先选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操作灵活、能耗低、污染小和有节能措施的产品。

3)合理组织使施工机械设备的能力相互适应,提高设备能力利用率。

4)在机械设备的选择时,尽量采用电力驱动机械,不便采用电力驱动的流动机械应采用柴油机作动力,不采用汽油机作动力。

5)通过严格施工过程的环境管理,厉行节约用水,彻底。

彻底避免长流水等浪费现象发生,将节水指标纳入岗位责任制。

同时提高施工用水重复率,降低废水排放量。

6)为降低工程能耗量,在确保施工船舶、车辆设备品质良好和定期保养的情况下,合理安排运输路线,从节能角度优化制定施工方案和节能目标,加以监督考核。

3、建设项目各阶段的海洋生态保护对策措施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和营运过程中会对海洋生物栖息地造成短时期的破坏,施工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防止破坏超出施工范围,以防止不可恢复的破坏和影响,营运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海洋生物栖息、洄游的影响,具体生态保护对策如下:

(1)码头桩基施工及港池航道疏浚对本工程占用区域内的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建议业主与相关主管部门协商有关生态补偿的办法。

建议尽可能避开鱼类的繁育期进行影响较大的海上施工,以减少对渔业资源和水生生物的影响;

(2)施工过程中须密切注意施工区域及其周边海域的水质变化。

如发现因施工引起水质变化而对周围海域海洋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则应立即采取措施,必要时可短暂停工;

(3)营运过程中船舶运行路线应尽量避免海洋生物栖息和洄游路线,减少对海洋生物的破坏和不良影响,营运期应尽可能避开当地主要海洋生物的繁殖期和洄游期;

(4)本项目港池航道开挖、码头桩基施工过程中对海洋生物栖息地造成影响。

施工作业会对海洋生物栖息地造成破坏,应当尽可能防止超出施工范围,不得随意丢弃开挖底泥和施工废渣,避免不可恢复的破坏和影响;

(5)项目应对整个施工进行合理规划,尽量缩短工期,以减轻施工可能带来的水生生物的影响;

(6)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期充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施工人员对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建议施工单位制定有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奖惩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

(7)施工期间和工程建成后,应对项目附近的生态环境进行跟踪监测,掌握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调控措施。

7.综合结论

综上所述,在严格执行国家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全面加强监督管理和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合理安排施工的条件下,从海洋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