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579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

 

吉林市雾凇高架桥项目部

墩柱工程技术交底书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交底书

单位名称:

中建七局雾凇高架桥项目经理部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桥梁工程

交底日期

2011年月日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桥梁墩柱

生产班组名称

说明

1、本技术交底书是针对墩柱工程进行编制的,交底的对象主要是施工一线的操作班组,施工前各施工班组必须认真阅读和掌握。

2、本技术交底书是依据《技术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墩柱工程施工方案》等编制而成,如果本交底和上述规范类文件相抵触,则以规范类文件为准;如果本交底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墩柱工程施工方案》有矛盾的地方,以本交底为准。

3、本交底书是针对墩柱工程制订的。

4、本技术交底只针对施工工艺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本交底内容主要包括①施工准备;②施工工艺流程;③钢筋加工及绑扎;④质量标准;⑤资料填写等,未涵盖的内容请参阅《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墩柱工程施工方案》等资料。

5、本技术交底书将以组织召开技术交底会的形式,采用书面交底和口头交底相结合的方式对施工班组、技术管理人员(包括施工员、质检员、测量员、材料员、资料员等)进行交底,各相关人员在施工前必须认真对照规范和其他相关资料,发现错误之处,请及时通知总工办和工程技术部,我们将及时进行补充、修正。

 

总工:

工程技术部:

二○一一年月日

 

交底人签名

接受交底人签名

技术交底书

单位名称:

中建七局雾凇高架桥项目经理部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桥梁工程

交底日期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桥梁墩柱

生产班组名称

技术交底内容:

1.施工准备

1.1技术准备

1.1.1认真熟悉施工图纸资料和施工技术规范,准确把握设计意图。

1.1.2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及劳务作业人员做好详尽的技术交底工作,正确把握施工图纸及施工要点。

1.1.3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施工人员及水电等等工作,作业场地已具备施工条件。

1.1.4对测量基准点进行复测、核准,完成墩柱定位测量放线,测量成果已经监理工程师复测审批。

1.2材料、机械、设备准备

1.2.1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所需材料用量,主要材料已经进场并已检验合格。

1.2.2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已经确定,并能保证施工用混凝土供应。

1.2.3定型钢模板已经加工成型,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并经监理工程师、质检人员检查合格。

1.2.4施工机械、浇筑混凝土用工具、钢筋加工用机具等已经准备齐备,并经调试已满足施工要求。

1.3作业条件

1.3.1建立健全质量、进度、安全保证体系制定保证措施。

1.3.2施工现场完成三通一平,已具备施工作业条件。

1.3.3对施工作业区的主要出入口及危险地点已做好安全警示标志,并成立了安全领导检查小组。

1.3.4承台施工已经完成,并经业主、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准予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1.3.5墩柱与承台相接的部位,对承台进行凿毛处理,并已清理干净,保证新旧混凝土的可靠连接。

2.墩柱施工工艺流程及报验工序

2.1施工工艺流程为:

承台砼表面凿毛、清洗→施工放样→支架搭设→钢筋绑扎→隐蔽工程检查→模板安装→轴线复核→混凝土浇筑→养护→模板拆除→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查→养护

2.2报验流程:

首先施工作业队完成每道工序施工自检合格后报专业质量质检员,专业

(接下页)

交底人签名

接受交底人签名

技术交底内容:

(接上页)

质检人员报项目监理机构和业主代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3需报验工序:

测量放线、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查等工序。

3.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3.1施工测量放线

(1)对测量控制网进行布设,并对控制网进行复核,使其满足规范要求。

(2)根据施工图纸,利用控制网,通过全站仪定出墩柱的纵横中线及模板外边线,然后用墨线弹出。

(3)测量墩柱高程参考点,确定墩柱钢筋及混凝土顶面位置及高程。

3.2施工支架搭设

(1)支架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及作业人员上下作业面提供通道。

(2)支架采用φ48钢管双排进行搭设,钢管应平直无破损,两钢管之间连接牢固,对接接头及扣件无破损,并应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

(3)每个墩位支架应封闭两个墩柱,支架与墩柱作业净距为1.0m,作业层以上架体为单排,超出作业层1.2m,并应满铺跳板,以满足施工作业及安全要求。

(4)支架立杆纵距1.2m,立杆间距0.9m,立杆步距1.5m,剪刀撑每3步设置一道剪刀撑,剪刀撑形成的锐角夹角应不大于60°。

(5)支架纵向侧面应设置通道,通道应满铺跳板,并采用木条按照30cm间距进行防滑处理。

(6)支架外侧与通道均挂密目网封闭,密目网的质量要求应满足相关规范有关规定。

(7)距地面30cm位置立杆应设置扫地杆,每个立杆与地面接触用10×10的木方垫底。

(8)支架搭设区域内土体应进行夯实,遇软弱土或泥浆池应采用山皮石进行换填,并按要求分层夯实,以保证支架基础的稳定性。

3.3钢筋的加工安装

3.3.1原材料要求

(1)按设计要求,所采用的钢筋品种、等级、力学、工艺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国家规定标准。

钢材进场应具有出厂质量证书,进场后应在专业监理工程师的见证取样后及时送检,并及时反馈实验结果,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2)钢筋进场后必须按不同的钢材种类、等级、牌号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不得混杂,且设立识别标识。

露天堆放时,要垫高,并用彩条布将钢筋覆盖,防止雨淋、油污污染钢筋等。

(3)钢筋表面要洁净,使用前要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4)钢筋原材料要保证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使用调直机调直

(接下页)

交底人签名

接受交底人签名

技术交底内容:

(接上页)

后使用。

(5)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冷拉率不得大于2%。

3.3.2钢筋配料要求

(1)钢筋配料应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制作配料单,要准确计算钢筋长度,下料时要考虑钢筋弯曲成型的延伸长度,使钢筋下料准确。

(2)同直径同钢号不同长度的各种钢筋编号(设计编号)应先按顺序填写配料表,再根据调直后的钢筋长度配料,以减少钢筋断头废料。

3.3.3钢筋加工、安装

(1)按照设计图纸长度,根据下料单进行钢筋原材加工,并将加工成型的半成品指定位置分类、分部位堆放整齐,做好各类钢筋的标示,并注明使用部位,防止发生混乱。

(2)墩柱主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方式连接,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和设计要求。

其他钢筋使用22#铁丝绑扎连接并应绑扎牢固,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3)将加工完成的钢筋采用拖板车运至对应墩柱位置,装卸应由吊车配合并设专人指挥。

(4)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绑扎安装。

同一截面钢筋接头率≤50%,竖向接头之间错开距离要大于主筋35d(即Ф25主筋接头错开距离应大于88㎝)。

(5)为保证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在砼浇注前,要仔细检查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

侧面垫块至少4个/㎡,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垫块的尺寸应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垫块制作形状应留有U型槽,以利混凝土垫块的固定。

垫块采用与墩身混凝土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制作保护层垫块。

(6)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接地装置的制作与预埋,接地钢筋之间的连接均采用焊接,钢筋交叉连接处采用L型Φ16钢筋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m,焊接高度至少8mm。

所有接地引出线和引上线应做好标识,引出长度应大于1m。

(7)设有接地装置的墩柱,在安装完成应测量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当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极。

(接下页)

交底人签名

接受交底人签名

技术交底内容:

(接上页)

钢筋安装实测项(表2—1)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受力钢筋间距(mm)

两排以上排距

±5

尺量:

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同排

梁、板、拱肋

±10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灌注桩

±20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10

尺量: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3

钢筋骨架尺寸(mm)

±10

尺量: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宽、高或直径

±5

4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尺量:

每骨架抽查30%

5

保护层厚度(mm)

柱、梁、拱肋

±5

尺量:

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3.4模板加工安装

(1)根据施工图纸,委托具有设计、制作资质的厂家进行墩柱模板的详细设计。

模板采用厚度为6mm的定型钢模板,模板加工制作完成后运至施工现场。

模板应堆放在施工现场指定位置,大块的模板应垫底竖直堆放,并用缆绳固定防止倾倒。

(2)对进场的模板进行验收,模板表面应平整,尺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且拆装方便接缝严密不漏浆。

(3)外侧采用槽钢[140×58和高强螺杆进行加固,新到场模板在吊装之前要进行刨光打磨处理,并涂刷隔离剂。

隔离剂不得使用油性隔离剂,隔离剂应根据其性质确定涂刷次数。

(4)模板安装前,应通过精确测量放样,在承台顶面放出立柱中心点和立柱平面,划点弹线,便于立模时对位。

(5)在地面将各节模板组拼成满足立柱高度的整体,经自检及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螺栓拧紧、

(接下页)

交底人签名

接受交底人签名

技术交底内容:

(接上页)

接缝密实、平整度、直顺度、光洁度等模板的质量要求符合要求后,方可起吊安装。

用吊机起吊时,吊点应使模板垂直升降就位,应设专人指挥并宜另有二人负责模脚对位。

(6)安装侧模时,要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侧模可设立拉杆。

拉杆外套PVC管,有利于拉杆拔出。

(7)模板安装完毕后,要及时做全面质量检查,其中必须用全站以及吊垂线检测模板安装的平面位置、顶部高程、垂直度、保护层垫块的布设和密度、接点联系及横向稳定性。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2—2

项目

允许偏差(mm)

模板标高

基础

±15

柱、墙和梁

±10

墩台

±10

模板内部尺寸

上部结构的所有构件

+5,0

基础

±30

墩台

±20

轴线偏位

基础

15

柱或墙

8

10

墩台

10

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标高

+2,-5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模板表面平整

5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3

预留孔洞中心位置

10

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

+10,0

(8)高度5m以上的墩柱模板,采用φ12钢丝绳做风缆,各缆风绳顶端分别与模板四角连接,每个墩柱设置4根风缆,各风缆下端与地平面交角不大于60度,用木桩将其固定于地面。

(接下页)

交底人签名

接受交底人签名

技术交底内容:

(接上页)

(9)模板周转使用时,模板每次使用前应对模板进行修整,不平要磨平,开焊处要补焊磨光。

(10)在砼灌注前应加强检查、调整,以保证砼建筑物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3.5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及强度要求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并应附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

(2)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筋、模板进行检查验收,并应经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3)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内的杂物、积水及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并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有无脱落。

(4)混凝土采用吊车吊灌入模方式,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混凝土坍落度及均匀性,并在模板内底部浇注2cm-3cm同标号砂浆,防止混凝土离析。

(5)混凝土浇筑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进行浇注,混凝土堆积顶面高度距串筒出料口不应超过1m,每次浇注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30cm,并应保证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注上层混凝土。

(6)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业半径的1.5倍,并应与侧模保持5cm-10cm的距离,避免碰撞侧模、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7)混凝土振捣应遵循“快插慢拔”的方法,避免振捣器停留或拔出过快,出现过振或漏振的现象。

密实的标准以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有气泡为宜。

(8)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模板、钢筋、沉降观测点及预埋部件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尺寸,确保其位置正确不发生变形。

(9)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观察所设置的预埋螺栓、预留孔、预埋支座板的位置是否移动,若发现移位时及时校正。

注意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设专人检查,如有变形,移位或沉陷立即校正并加固。

(10)每墩柱混凝土浇筑均应按照要求留置试块,并应通知专业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

(11)质量评定标准

 

(接下页)

交底人签名

接受交底人签名

技术交底内容:

(接上页)

现浇混凝土柱允许偏差表5-3

项目

允许偏差(mm)

断面尺寸

长、宽

±5

顶面高程

±10

垂直度

≤0.2%H,且不大于15

轴线偏位

8

平整度

5

节段间错台

3

3.6模板拆除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混凝土强度能够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

一般应到达2.5Mpa以上拆除模板,按照日平均气温20℃计算,C40混凝土应在12小时后方可拆模。

(2)模板拆除过程中,可使用吊车配合拆模,吊车应垂直起吊或稍有倾角,起吊速度应缓慢,防止破坏混凝土。

(3)不得使用钝器撬、敲、猛击等方法或强扭拆模。

(4)模板拆除后应及时进行清理、修整,并按要求涂刷隔离剂后堆放整齐。

3.7混凝土养护

(1)模板拆除后,应及时用塑料薄膜包裹养护。

包裹应严密,防止上部雨水冲刷柱体。

(2)混凝土养护期为14天,养护期内不得破坏薄膜,如有破损应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

(3)在养护期内,应避免承受外界荷载,并防止发生碰撞造成柱体破损。

4.资料填写

承台的施工资料填写,由参照吉林市质检站样表和施工规范、评定标准完成,要求工整、及时、真实、准确。

由资料室统一收集,报验、存档。

 

交底人签名

接受交底人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