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789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

泵产品是一种输送流体介质的通用机械设备,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矿山、城建、核电和国防军工等经济各部门,已成为各种流体装置不可替代的装备。

泵产品的品种规格较为繁杂,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属性,多数属于长时间连续运行。

因此,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对泵产品的质量要求十分严格,要保证相当长的运转周期,否则就会影响整套装置的正常运转。

一、中国水泵制造业现状和形势

(一)中国水泵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能力。

水泵制造业是我国通用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我国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城建、矿山、国防军工等行业的发展,中国水泵制造业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重大技术装备成套为目标,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举措,使之取得了一系列重点产品的研究成果,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产品的需求。

如发电设备,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开发配套制造体系,冶金、石油化工、环保等泵产品经过自主研发已形成了可观的配套能力,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石化、电力、冶金等重大装备国产化。

同时,推动了中国水泵制造业自身发展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了行业的整体水平。

在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的推动下,全行业已形成了一批开发能力强,加工手段齐全,制造技术水平较高的水泵产品制造企业。

如沈鼓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石家庄强大泵业集团股份公司、长沙水泵有限公司、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耐泵业有限公司、重庆泵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KSB泵业公司、上海电力修造厂有限公司、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广东佛山水泵有限公司、上海阿波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山东双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凭借其先进的创新理念、机制和核心技术,在推进我国泵制造业自主创新和国产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用户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我国水泵制造业承担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能力不断增强,产品国产化的比例不断攀高,部分重点产品的设计制造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0万千瓦超临界火电机组泵产品国产化率达到70%左右;30万吨/年合成氨、52万吨/年尿素装置泵产品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年产千万吨炼油装置泵产品国产化率能达到80%;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百万千瓦核电机组配套的泵产品,煤制油装置中的泵产品国产化率也在不断地提升。

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我国对国外泵产品的依存度,有效地改观了我国对关键泵产品依靠引进的局面。

沈鼓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作为三代核电技术的接收单位,在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完成了安全壳喷淋泵、电动辅助给水泵、上充泵、余热排出泵及低压安注泵的样机研制,并通过了国家能源局组织的样机鉴定。

石家庄强大泵业集团股份公司在新型渣浆泵产品开发方面,继续对渣浆泵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在完成水力模型升级和结构评审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了第三次技术升级,有效地规避了国际市场专利的技术壁垒。

在挖泥泵开发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采取了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经过数次技术沟通与服务,达到了客户满意;通过对大型挖泥泵在结构上的强度分析与改进,挖泥泵产品设计的安全可靠性及水力性能有了显著提升。

10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用上冲泵是核电二级用泵,重庆水泵股份有限公司历时四年攻关克坚,在面临诸多技术难点,确定以自有的高压自平衡多级离心泵成熟技术为基础,并针对上冲泵的特殊要求,将企业在长期经历各种复杂考验中积累的独有技术和成功经验运用在上冲泵的研制中,使得该产品从设计起就具有企业完全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鲜明特色。

该企业对此产品先后进行了水力模型优化设计和组合试验研究;无预润滑快速启动轴承结构的攻关;应对热冲击工况,极小流量工况的及地震状态结构研究和试验攻关;机电一体化的系统集成等一系列攻关研究,真正展现了中国制造。

隔膜泵是煤化工成套装置中的核心设备之一,也是氧化铝溶出系统,长距离管道输送固液两相介质的关键设备。

中国有色(沈阳)泵业有限公司目前已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第三代双缸双作用,三缸单作用系列隔膜泵。

该产品前沿在代表国际同行业最高水平的煤气化系统上实际工作运行,完全满足“德士古”气化装置(最高运行压力8.5Mpa,产量最高日耗煤1500吨)的运行要求。

各项性能指标与代表国际水平的GEHO泵难分伯仲,部分性能指标优于GEHO泵,填补了国内空白。

辽宁恒星泵业有限公司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借鉴国外同行业企业成熟技术,研制出大功率大流量高转速管线输送泵。

该产品相继解决了大功率、大排量、高转速离心泵叶轮的三维抗汽蚀优化设计,过流表面的特殊硬化处理工艺;>1000kw离心泵的主轴承及平衡残余轴向力的轴承选用滚动轴承且轴承润滑方式为自润滑;泵机组端轴(非驱动端和驱动端)润滑油防爆电加热器的配套研发;高性能温度、振动和密封泄露检测仪表的选型与安装改进;轻型易拆装型泵体保温外壳的设计与加工配套开发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实现了大功率、大流量、高转速管线输送泵国产化的目标,降低了建设和运行、维护成本,确保了国家能源安全。

石化系统装置中的急冷油泵、小流量高扬程化工流程泵、急冷水泵、高精度计量泵、屏蔽泵、加氢进料泵、低温泵等产品,不但技术难度大,而且要求产品耐腐蚀、抗磨损和耐高温高压等许多特殊要求,许多国内用户企业一直依赖进口。

近年来,泵行业企业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自主创新研制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基本可以满足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煤化工装置对泵产品的要求。

核电所需的核一、二、三级泵产品及60万千瓦超超临界和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配套的高压锅炉给水泵、凝结水泵、前置泵及海水循环泵等关键产品,全行业企业也进行了研制开发,并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已投入运行。

(二)“十一五”期间中国泵制造业经济运行情况

注:

以上数据采集行业重点骨干企业。

(三)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对中国水泵制造业的影响

中国水泵制造业虽然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产制造体系,但它的生存发展依然很脆弱,也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最需要提升的一个门类,行业企业一旦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随即就可能发生震荡。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突袭,全行业受到的影响立刻得到显现。

据统计,2009年全行业亏损企业达8.6%左右,出口订货减少,出口交货值大幅度下滑。

企业订货量不足,用户要求延期执行合同或变更合同的现象非常普遍。

从而造成企业经营困难,生产停停打打,产成品库存加大,一些行业执行181付款方式,致使泵制造企业资金回流难度增加,生产经营资金链条断节困扰着企业正常生产。

以出口产品为主打方向的企业,国外订单急剧减少,他们不得不转向国内市场,行业内竞争更进一步加剧,产成品利润空间越来越狭小,使得一些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很难维系。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泵制造企业的冲击很明显,虽有外界因素的影响,但自身发展的积痼也是显露出来。

研发资金投入不足、骨干技术人材短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品技术理念落后,先进设计手段普及率不高、试验设备落后、设计、工艺、制造标准与国际不接轨,多年来出现的质量问题、诚信问题、经营理念问题、售后服务问题、企业的软实力问题等诸多因素都给企业带来难以逾越的障碍。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如何应对挑战,是全行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的全行业企业“苦练内功,未雨绸缪,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和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应对形势发展,开拓一片适应本企业发展壮大的新天地。

(四)中国水泵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机械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虽然中国水泵行业企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实现了较大的技术跨越,但是就行业目前现状,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特别是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核心技术尚未掌握,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研发投入长期不足,技术积累亟待加强。

国内企业在产品技术发展理念上与国外一些发达公司有着明显的差距。

科技经费、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水泵制造业自主研发的一个主要因素。

据行业不完全统计,研发资金投入占企业主营业收入还不到2%,与国外知名公司相比,全行业的研发资金投入显得微乎其微,严重地制约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

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水泵行业全年研发费用,还不如国外一家大企业的科研经费多。

第二,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缓慢,大部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制造技术及产品技术,主要机械产品核心技术来源的57%依靠引进。

虽然我们水泵行业大多数产品已经基本实现了自主生产制造,但一些重大技术装备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方手中。

国内水泵制造企业所承担的大多是产品的低端加工环节,自主化的广度和深度仍有待提高。

比如,现已经开始国内制造的核电站成套设备中的核级泵产品和百万千瓦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站成套设备中的高压锅炉给水泵芯包产品;大型石化成套技术装备中所需的高压小流量泵、耐腐蚀化工流程泵、煤液化用耐蚀耐磨离心泵、容积泵等的关键的核心技术大部分仍需依靠引进,这也是我们泵行业企业需重点攻关的方向。

第三,基础技术发展滞后,基础配套元器件更是薄弱环节。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基础技术研究的应有重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机械、基础元器件发展滞后,成为制约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的重要因素。

机械密封、仪器仪表和最小流量装置等基础配套机械产品,中低档产品居多,性能质量不稳定,这也是一些用户采用国外产品的原因之一。

第四,重要技术装备仍依靠进口,国内泵行业重视引进,轻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及再创新,盲目重复引进的现象严重。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至今仍是我们水泵制造业技术开发升级的主要渠道。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水泵制造业虽然能够提供经济建设所需的一些重大装备和产品,但核心技术仍主要依靠国外引进,行业自身的自主开发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很弱。

由于长期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片面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能和规模性,往往造成同一类型、同等规模的项目多次重复引进,其数量之多,国别之广,耗资之巨,是其它国家无法相比的。

第五,总体设计,成套能力薄弱。

全行业缺乏具有系统设计、成套能力和系统服务功能的总承包企业。

一方面我国水泵制造业在重大成套项目上,总体设计,系统集成能力薄弱,难以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和“交钥匙工程”;另一方面,水泵制造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研究单位、设计单位、制造企业和应用部门密切配合来协作化大生产。

而我们水泵行业的现状却是:

具有总承包能力的企业尚未形成,科研院所、设计机构、制造企业各自独立。

有些成套设备制造体系,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中逐步被跨国公司碾碎、挤垮,变为跨国公司的零部件供应商。

第六,应用部门缺乏购买国产水泵的自主动性,势必桎梏了水泵制造企业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产品的积极性。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水泵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同国外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价格优势,国产水泵产品理应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但是,由于一些使用部门盲目追求国外最先进的技术装备,根本不考虑性价比,导致国产泵产品在国内采购招标中被国外产品击败的例子屡见不鲜。

特别是自主创新,自己研发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泵产品进入市场更费周折。

不少国产高端泵产品及具有相当的技术等级,但使用部门仍以没有运行业绩等各种借口拒绝使用,使国产的泵产品想进入国内的一些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总有难以逾越的鸿沟。

第七,信息技术在水泵制造业应用率低。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提升工业产业生产效率和附加值不可缺少的手段,包括产品升级换代、重点设备的远程监控、企业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

但就我们水泵行业而言,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的企业几乎是凤毛麟角。

对于水泵制造业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推进信息化与水泵制造业融合是促进全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由于信息技术没有在我们水泵制造业得到广泛应用,影响了水泵行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制约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更难与国外先进企业(公司)匹敌。

第八、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缺失、设计、工艺、材料、制造标准规范亟待更新。

由于改制,一些面向行业服务的研究院所成为各自为战的企业,机构性质与工作重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行业技术支撑作用日益弱化,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速度缓慢,设计、工艺、材料及制造等标准很难与国外对接,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二、中国水泵制造业发展趋势和任务

(一)中国水泵制造业发展趋势

胡锦涛同志指出:

“必须下更大决心,采取更有效措施,加快改变我国许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依靠进口,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状况”。

温家宝同志同时也强调:

“抓紧制订若干重大领域关键技术创新的目标和措施。

务求尽快取得突破。

完善创新的体制和政策体系。

坚持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增强自主开发能力。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以重大工程为依托,推动装备制造业振兴”,综上所述,概括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

就我们水泵制造业而言,其发展趋势是:

1、自主创新推动中国水泵制造业竞争力提升

“十二五”水泵制造业科技工作要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指导方针和长远目标,结合国家重点工程,从增强创新能力开始,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科技部、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国科发政[2009]269号文),其目的是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管理,集成相关科技计划(专项)资源,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建设,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竞争力。

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培养和壮大研发队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探索行之有效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是实现水泵制造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

以信息技术为先河的高新技术与水泵制造业技术融合交流,通过水泵制造业信息化能力的提高和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将会催生一大批高技术含量的泵类产品和崭新的制造技术,将会大大增加重大装备、重点工程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比例。

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的应用是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技术升级和发展的重要依托。

随着各类高新技术的普遍应用,使泵类产品不断提高档次,增强产品技术含量,实现国产化,为市场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中国水泵制造业信息化

水泵制造业在新的发展形势的推动下,已加快向信息化方向迈进的步伐。

主要表现在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全面开发与推广应用,并逐步向制造智能化方向发展。

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进一步加快了水泵制造业发展的进程,已经正在改变水泵制造业原有的生产方式和营销方式。

水泵制造业信息化将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的创新,企业管理方法和企业间协作创新。

水泵制造业信息化与先进的制造业技术相结合,表现出下列发展特征:

产品的信息化、数字化、制造过程的数字化、高效与智能化、制造装备的高精度、高效与智能化、制造流程的网路化与柔性化,制造管理的信息化。

3、节能减排推动中国水泵制造业的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是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有效措施之一。

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以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实现无碳化的经济增长,达到泵类产品绿色制造,优化制造,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技术广泛应用,并普及到全行业每一个企业。

4、中国水泵制造业加速与服务业融合贯通

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高技术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行业的竞争力不仅是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水平能力,它是市场调研到售后服务及产品报废回收的整个流程。

为适应纷繁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个性化用户服务的要求,理想的泵产品制造企业要不断地吸收各种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思维观念,并将融会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以及回收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柔性化生产服务于用户。

5、中国水泵制造业国际化

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产业革命越发突显。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使各类制造业的生产、营销、资本运作、售后服务和新产品的研发均突破国界,产业分工根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来进行。

发达国家逐渐着力于研发和品牌营销,控制核心技术和经营技巧,而把加工制造过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从而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分工体系,正经历着形成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为目标的变革,加快了全球产业链的形成。

全球化战略已成为水泵制造业跨国集团公司、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

跨国集团公司为克服全球性生产能力过剩和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困难,纷纷转移重心,到国外兼并、重组建厂,逐步形成了产品不分地域,全球共同制造,水泵制造业全球化。

6、产品设计、制造、检验等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

随着水泵制造的全球化,亟待需要水泵制造业采用的标准与国外标准对接,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方便国内企业设计、制造。

所以应该继续做好采用国际标准和外国先进标准的工作,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并将行业急需的一些国际标准转化为中国标准或编制等同(效)国际标准的中国标准。

(二)中国水泵制造业面临的任务

A电力行业

国家电力行业自“十一五”伊始,电力行业带有较强的增长势头。

“十一五”头三年,电力工业的年增长率达到80%左右。

随着国家在扩大内需、加强基础工业建设等宏观政策的推动及国家对电力工业的调整和西电东输决策的进一步落实,将使我国电力工业投资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时期,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为2.9亿千瓦,其中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

电力工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是“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有序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煤电,积极推进核电建设,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鼓励新能源发电,带动装备工业的技术进步”。

从这一方针,我们不难看出,在未来的几年中电力市场会给我们水泵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详见15年发电装机容量和电源结构调整规划》

未来15年发电装机容量和电源结构调整规划(单位:

千瓦时)

项目

2006年

2010年

2020年

装机容量

比重

装机容量

比重

装机容量

比重

火电

48405

77.82%

62420

72%

71220

60.05%

水电

12857

20.67%

19000

22%

30000

25.30%

风电

187

0.30%

500

0.57%

3000

2.53%

核电

685

1.10%

1000

1.15%

7000

5%

气电

---

---

3600

4.13%

7200

6.07%

太阳能发电

---

---

30

0.03%

180

0.15%

生物质能

66

0.11%

550

0.63%

3000

2.53%

总装机容量

62200

100.00%

87100

100%

118600

100%

根据电力“十一五”规划目标和已完成的投资情况,我国在“十一五”后三年间还将装机至少1.3亿千瓦。

其中水电新增装机约4000万千瓦,火电新增装机约6000万千瓦,核电新增装机约400万千瓦,其它装机约3000万千瓦。

在这期间,投资额过亿的有500多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达3万亿元。

其中火电项目207个,水电项目132个,核电项目8个,风电项目82个,生物质能发电21个。

从上述预测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今后几年电力用泵的市场将会呈现一个稳步的增长势头。

火电将以60~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为主打机型,重点发展高效清洁发电机组。

超超临界火力发电,需设备进一步向高参数、大流量、低污染和多品种发展,每套机组需各类泵产品120台(套)。

核电要新建60~100万千瓦核电机组约60套以上,每套60~100万千瓦核电机组需各种泵约400多台(套),总计要需24000台(套)泵类产品。

B石油化工行业

中国石油化学工业朝着大型化、规模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十二五”期间,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将保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速度。

2009年,我国原油产量1.86亿吨,进口1.8亿吨;2010年,市场需求4亿吨,需进口2亿吨。

目前,我国炼油能力为4亿吨,到2015年,全国炼厂平均规模超过600万吨/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将达到5亿吨/年以上。

新增产能在西南地区所占比例将有所加大,华南和环渤海地区的比重也将增大,部分大型炼油装置将进行扩能和流程优化改造,加工模式将有所提升,资源型合资项目的建设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2010年,我国乙烯需求量超过26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600-1800万吨/年;2015年我国乙烯生产能力预计达到2000~2300万吨,自给能力将有较大提高,当量消费自给率提高到70%左右。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成多座世界级规模的炼油—乙烯—芳烃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基地,延长产业链,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的建设将是乙烯行业发展新的主题。

一体化石化装置的建设和改造,将进一步带动下游产业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有机原料的生产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科技创新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十二五”期间,石化行业将新增100万吨钾肥产能。

开工建设国投新疆罗布泊钾肥二期项目,力争“十二五”建成投产,新增70万吨钾肥产能。

同时,力争在境外建成100万吨氯化钾生产基地。

“十二五”期间,石化工业行业将新建或改扩建十几套80~100万吨乙烯及与之配套的深加工装置;60~100万吨级PTA成套装置;千万吨炼油成套装置等。

逐步形成七大乙烯生产基地。

另外,中国与科威特总投资575亿元合资兴建的广州南海1500万吨/年炼油厂和10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的28个下游装置和30万吨油码头及14.5公里输油管线。

并且,利用进口原油在昆明、重庆各建设1000万吨炼油厂,80~100万吨乙烯配套的下游装置。

2010年我国天然气年需求量为1200亿立方米,2020年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2000亿立方米。

2009年,我国油气管线总长6万公里,原油管线1.7万公里,成品油管线1.2万公里,天然气管线3.1万公里。

继“西气东输”后,国家计划在东、西、南、北建设跨国输气管线和支线,浙江、福建、广东要建设大型液化天然气登陆站。

“十二五”期间,将建设1万多公里输油管线,总投资2200亿元,同时,还要兴建2万多公里输气管线。

西气东输二线,从土库曼阿姆河经乌兹别克、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新疆霍尔果斯。

经新疆伊利向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输送天然气,总投资近300多亿美元,其中:

我国境内投资1422亿元人民币。

“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天然气工业的发展为泵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座大型(百万吨/年)乙烯装置至少包含10套主要下游配套生产装置,即80~10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30~4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30~4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40万吨/年环氧乙烷装置、丁二烯装置;一座大型(千万吨/年)炼油基地至少要包含1500万吨常减压、280万吨轻烃回收、160万吨延迟焦化、150万吨催化裂化、柴油加氢、煤油加氢、渣油加氢等十套装置。

建设一套100万吨/年乙烯装置总投资200亿元人民币,设备费用达50%,其中泵产品就占有相当的比例。

依此估算,全国石化行业今后平均每年用于石化装置的固定资产投资约1000亿人民币,设备投资按总投资的40%计算,投资可达400亿元人民币,这些就给我们泵生产企业提供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但由于石化行业的特殊性,对泵的总体要求是除具备泵的一般性能外,输送介质的特殊性对泵的材料和其它性能也提出的苛刻的要求。

如输送的介质很多易燃、易爆而且有毒,因此要求泵有良好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