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871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6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docx

《治疗药物监测》word版参考模板

治疗药物监测

14.1概论

14.2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

14.3药物体内过程与药代动力学

14.4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

14.5药代动力学基础及有关参数的应用

14.6合理使用治疗药物监测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14.7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应用

14.8治疗药物监测常用标本及预处理

14.9药物浓度测定常用技术

14.10需要测定药物浓度进行监测的主要药物

14.10.1强心甙类

14.10.2抗癫痫药

14.10.3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药

14.10.4茶 碱

14.10.5抗心律失常药

14.10.6氨基甙类抗生素

14.10.7环孢素A

 概论

  治疗药物监测(TDM)是自本世纪60年代起,在临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临床化学基础上,结合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形成和发展的一门应用性边缘学科。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灵敏可靠的方法,检测病人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获取有关药动学参数,应用药代动力学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药物中毒的诊断和治疗,以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任何药物都不会在体内创造一新的生理、生化过程,而是通过调整疾病过程中失调的内源性活性物质量或生理生化过程,杀灭抑制病原体等,达到治疗作用。

显然,药物作用靶位浓度不足或过量,势必导致药物治疗的无效或产生新的不良作用,甚可导致药源性疾病的产生,乃至危及生命。

因此,如何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而安全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难题。

虽然试图通过按体重、体表面积、不同年龄等方法,计算调整用药剂量,但由于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因素众多,具体病人情况千差万别,因此仍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本世纪60年代末药代动力学的发展成熟,使人们得以用简练的数学公式表达药物在体内随时间的量变规律。

而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相继报告了普鲁卡因胺和地高辛药物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形成了以血药浓度为客观依据,调整剂量指导临床用药的设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灵敏度、特异性的检测方法的引入,使仅微量存在的药物检测得以进行。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及中毒浓度也相继确定。

以血药浓度为客观依据,运用药代动力学理论指导制定合理用药方案的优越性,日益为广大临床医生接受和采用,从而促进了TDM的发展。

目前,TDM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成为临床化学实验室的主要常规工作之一。

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医院也从80年代起,逐步开展了这一工作。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及我国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统计资料均显示,因用药不当而致死者远远高于同期死于各种传染病的人数。

而用药不当死亡者中,大多是剂量不当所致。

可以说随着医疗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在TDM的指导下制定和调整个体化的合理用药方案,是药物治疗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也应看到TDM工作的开展,使历来主要为诊断服务的临床化学实验室工作,开辟了积极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广阔新领域。

一、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

  

(一)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

  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血管内给药除外)、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四过程。

在这些过程中都涉及细胞膜、细胞内器膜等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

从基本结构上讲,生物膜均是由镶嵌有蛋白质的双层流动态类脂质分子构成,其间有直径约0.6nm的小孔。

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方式根据是否耗能,分做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两类。

  ⒈主动转运 生物膜可通过其间镶嵌的某些特异性载体蛋白,消耗能量转运某些药物。

主动转运的最大特点是可逆浓度差进行,并在经同一载体转运的药物间存在竞争性抑制。

在药物转运上,主动转运仅限于极少数本身即为内源性活性物质,或与内源性物质有极相近结构的药物。

  ⒉被动转运  包括所有不消耗能量,仅能顺浓度差进行的跨膜转运。

被动转运包括扩散、滤过和易化扩散三种。

由于不能耗能,被动转运均不能逆浓度差进行。

除易化扩散外,亦不存在竞争性抑制。

  ⑴扩散:

指穿过生物膜的双层类脂质分子进行的药物跨膜被动转运。

影响药物扩散速度的因素除膜两侧的浓度差外,主要为药物脂溶性高低。

虽然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已决定了其脂溶性,但由于多数药物均为弱酸或弱碱性物质,在一定pH溶液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解离。

  由于对同一物质而言,其解离态脂溶性总是低于分子态。

因此,生理情况下膜两侧存在pH差异时(如细胞内、外液间),必然在膜两侧产生以10的指数方次变化的解离程度差异。

从理论上讲,只有分子态的药物脂溶性高,才能以扩散方式被动扩散,因此膜两侧有无浓度差仅是指分子态药物而言。

当膜两侧存在pH差异时,分子态被动扩散平衡,膜两侧包括解离态的总药物浓度却可有较大不同。

  ⑵滤过:

指通过小孔进行的被动转运。

由于生物膜上的小孔直径过小,只有少数分子量小于100的药物如尿素、乙醇等,可以此方式进行。

但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呈疏松连结,存在8nm左右的间隙,除少数大分子蛋白药物外,允许绝大多数药物自由通过。

因此,药物通过毛细血管的吸收、分布,以及通过肾小球排泄时,滤过为主要的转运方式。

  ⑶易化扩散:

借助膜上特异的载体但不耗能的被动转运方式,此种方式在药物转运中极少见。

  

(二)吸收

  吸收(absorption)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血管内给药不存在吸收。

血管外注射给药时,药物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以滤过方式迅速进入血液。

其吸收速度主要受注射部位血管丰富程度和药物分子大小影响。

口服药物的吸收大多通过胃、肠道粘膜以被动扩散方式进行。

虽然弱酸性药物在酸性胃液中解离少,可有部分被吸收,但由于吸收面积、血液供应及停留时间等的巨大差异,包括弱酸性药物在内,口服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

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因素众多,主要为药物本身的脂溶性、分子大小等理化性质、药物制剂的崩解速度及溶解度、胃排空速度、肠蠕动等胃肠道功能状态以及胃肠血流动力学状况等。

  某些药物口服后吸收过程中,在通过胃肠道粘膜及第一次随肝门静脉血流经肝脏时,可有部分被胃肠粘膜,更主要是被肝细胞中酶代谢失活,从而使进入体循环的量减少。

这一现象称“首过消除”(firstpasselimination)或“第一关长效应”。

首过消除强的药物,由于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代谢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可对口服药物吸收度(生物利用度)产生明显影响。

  (三)分布

  分布(distribution)是药物随血液循环输送至各器官、组织,并通过转运进入细胞间液、细胞及细胞器内的过程。

必须指出,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可达到动态平衡,但往往并不是均匀(浓度相等)的。

只有分布到靶器官、组织或细胞的药物,才能产生药理效应。

而以被动转运方式分布的药物,其靶位浓度与血药浓度往往是成比例的。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

  ⒈药物的分子大小、pKa、脂溶性等理化性质。

  ⒉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绝大多数药物都可程度不等地和血浆蛋白以弱的Van derWaals引力、氢键、离子键等迅速形成可逆的结合,并按质量作用定律处于动态平衡。

通常弱酸性药主要和白蛋白结合,弱碱性药和α1-酸性糖蛋白或脂蛋白结合。

由于蛋白质的大分子性及两性电解质性,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既不能以滤过方式,也不能以被动扩散的方式进行跨血管转运。

只有游离的药物才能进行被动转运分布,发挥作用。

药物和血浆蛋白的可逆性结合,可视做药物在体内的一种重要的暂时贮存形式及调节方式。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可达饱和,此时再加大剂量将会导致游离药物浓度不成比例的升高,甚至中毒。

与血浆蛋白同一位点结合的药物间存在竞争性抑制,使游离药物浓度发生改变,这点在高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尤应引起重视。

如抗凝血药双香豆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9%,若同时服用竞争同一蛋白结合位点的消炎药保泰松,即使仅使双香豆泰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为98%,但可发挥作用的游离药物浓度却增加了一倍,势必造成自发性出血等毒性反应。

此外血浆蛋白浓度的变化,亦将影响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理想的TDM应直接测定血中游离部分的药物浓度。

  ⒊特殊的膜屏障 血脑屏障和血眼屏障都是由该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联接紧密、孔隙小,并在其外包裹有一层神经胶质细胞膜形成的脂质膜屏障。

只有高度脂溶性的药物才能以被动扩散的方式进入脑脊液、脑组织和房水。

而通常所说的胎盘屏障和一般生物膜没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在药物分布上几乎不存在。

这也是孕妇用药必须考虑对胎儿影响的原因。

  ⒋生理性体液pH差异 生理情况下细胞外液pH约为7.4,细胞内液为7.0,乳汁更低,约为6.7。

由于前述pH对药物解离的影响,弱酸性药将主要分布在血液等细胞外液中,而弱碱性药则在细胞内液和乳汁中分布高。

  ⒌主动转运或特殊亲和力 少数药物可被某些组织细胞主动摄取而形成浓集,如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对碘的主动摄取,使甲状腺中I-浓度比血浆高数十倍。

另有少数药物对某些组织、细胞成分具特殊亲和力或形成难解难离的共价结合,亦可产生药物在这些部位的高分布。

  (四)生物转化

  机体对药物进行的化学转化、代谢称生物转化。

不能简单地将生物转化视为药理活性的灭活。

事实上,有些药物必须经生物转化才生成具药理活性的代谢物。

如可待因需在肝脏脱甲基代谢为吗啡,才能发挥镇咳止痛作用。

但生物转化总的结果是使药物极性升高,有利排泄。

药物的生物转化主要在肝细胞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肝药酶)的催化下进行,主要反应类型、该酶系的组成及催化过程,都与肝细胞对内源性物质的生物转化相同,请参阅本书第十章。

  现已明确,至少有200余种常用药为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的诱导剂或抑制剂。

这些药物较长期使用时,对自身及与其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生物转化能力的影响,是TDM工作中必须注意的。

如使用双香豆素抗凝治疗的病人,服用诱导剂镇静催眠抗癫痫药苯巴比妥30天,可使降血糖的稳态血药浓度由28μg/ml下降至14μg/ml左右;而抑制剂氯霉素使用2天,可使降血糖药甲磺丁脲稳态血药浓度上升近1倍。

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存在饱和性,当体内药量(血药浓度)超过其最大代谢能力后,将会出现药物消除动力学方式的转化。

  (五)排泄

  排泄(excretion)是药物及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统称为消除(elimination)。

药物排泄的主要途径为经肾脏随尿排出。

游离的原型药物和代谢物均可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小孔隙滤入原尿中,也有少数弱酸、弱碱药可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以主动转运方式分泌入原尿中。

原尿液中的原型药物仍可以被动扩散等方式被肾小管重吸收,此时尿液pH通过对药物解离度的影响,明显改变原尿液中药物被重吸收的量。

此亦是弱酸或弱碱性药物中毒时,可通过碱化或酸化尿液,促进药物排泄的原因。

而代谢物因极性高,一般不会被重吸收。

随原尿逐渐浓缩,其中的药物及代谢浓度均上升,最终可远远超出血中浓度。

这种浓集现象是许多药物产生肾毒性的原因,另一方面对用以治疗泌尿道疾患的药物,则有其利于发挥治疗作用的意义。

除经肾脏排泄外,部分药物及其经肝细胞生物转化而成的代谢物,可随胆汁经胆道系统排入十二指肠。

进入肠腔的药物及其代谢物可随粪便排出体外,亦有一些药物及其葡糖醛酸或硫酸酯代谢物经肠道细菌水解后,可重新被肠道吸收,形成肠肝循环。

某些药物肠肝循环较显著,如强心药洋地黄毒甙在体内可有约20%处于肠肝循环中。

此外,挥发性气体药可由肺排泄,而汗液中也可排出少量药物。

某些药物特别是弱碱性药,可有相当部分自偏酸性的乳汁中排泄,这点在给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必须考虑到。

二、药物体内过程与药代动力学

  事实上,药物从进入人体内起,即同时在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的综合影响下,随着时间而动态变化着的。

  显然,孤立地研究上述体内过程中的某环节的变化,笼统地描述某一过程的快慢、强弱,均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体内药物随时间的量变及其规律。

同样,当取样测定某一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其结果除代表取样瞬间该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外,既不能了解在此之前,亦不能预测在此之后的变化情况,实无多大价值。

药代动力学则是以必要的数学模型、参数和公式,定量表达某种体液中药物或代谢物在前述体内过程的综合作用下,随着时间的量变规律。

此外,应用药代动力学理论,还可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消除的规律。

如图9-1所示,由于血液中的药物在药物体内过程中起着中心枢纽作用,可将其视作药物体内过程的一面镜子,因此,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是最常采用的。

在药代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就能够根据血药浓度测定的结果,客观地推测药物的体内过程,判断剂量是否得当,并制定出调整方案。

因此,可以说药代动力学是TDM工作的必备重要基础理论。

三、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

  无论是药物的治疗作用还是不良反应,从本质上说,都是通过药物和靶位上的受体等大分子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这种相互作用符合质量作用定律,因此,药物效应是否出现及其强弱,取决于靶位的药物浓度。

从这点上讲,理想的TDM应直接检测靶器官或组织的药物浓度。

但大多数药物都是作用于心、肝、肾、胃肠道、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等,从这些部位以损伤性手段取样,在现阶段是困难且不能为病人所接受的。

前已述及,血液中的药物在药物体内过程中起着中心枢纽作用,除直接在靶位局部用药外,到达上述脏器的药物均是从血液分布而至。

药物在体内达分布平衡时,虽然血液和靶位的药物浓度往往并不相等,但对绝大多数药物,特别是以被动转运方式分布的药物,其血药浓度与靶位药物浓度的比值则是恒定的。

换言之,即药物效应与血药浓度间存在着相关性。

这一设想自60年代以来,已为众多研究报告所肯定。

根据血药浓度与治疗作用和毒性反应间的关系,不少药物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及中毒水平都已确定。

这些工作为TDM的开展,尤其是血液浓度测定结果的解释判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当然,若其他易于获取的体液药物与血液或靶位药物浓度间,也同样存在恒定比值关系,亦可通过检测这些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进行TDM。

必须指出,上面提到的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和中毒水平,仅是得自群体资料的参考值,由于个体间靶器官、组织或细胞对药物反应性存在差异等原因,因此在解释判断TDM结果时,不能仅拘泥于上述标准,必须结合病人的具体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作出结论。

药代动力学基础及有关参数的应用

  药代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从广义上讲,泛指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即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及其量变规律。

狭义的药动学则是指以数学模型和公式,研究体内药物随时间的量变规律。

本节主要介绍后者中与TDM有关的内容。

在TDM工作中,药动学主要用于:

①建立监测个体的体内药量或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表达式,并求算出有关药动学参数;②应用上述动力学模型、表达式和药动学参数,制定和调整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药动学模型

  药动学模型是为了定量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速度规律而建立的模拟数学模型。

常用的有房室模型和消除动力学模型。

  

(一)房室模型

  房室(compartment)是由具有相近的药物转运速率的器官、组织组合而成。

同一房室内各部分的药物处于动态平衡。

房室仅是按药物转运动力学特征划分的抽象模型,并不代表解剖或生理上的固定结构或成分。

同一房室可由不同的器官、组织组成,而同一器官的不同结构或组织,可能分属不同的房室。

此外,不同的药物,其房室模型及组成均可不同。

运用房室模型,可将机体视做由一或多个房室组成的系统,从而将复杂的分布过程模型化。

  若某药在体内各部位间均有较高及相近的转运速率,可在体内迅速达到分布平衡,则该药属单房室模型。

属于单房室模型的药物,在体内达分布平衡后,其血药浓度将只受吸收和消除的影响。

而某药在体内不同部位间转运速率存在较大差异的话,则将血液及其他血液供应丰富、并具有较高转运速率的部分,称做中央室,而把其余部分划归周边室,并可依次再分做第一周边室、第二周边室等,此即多室模型。

根据划分的房室数,相应称为二室模型、三室模型等。

属于多室模型的药物,其首先在中央室范围内达分布平衡,然后再和周边室间达到分布平衡,因此其血药浓度除受吸收和消除的影响外,在室间未达分布平衡前,还受分布的影响。

  

(二)消除动力学模型

  消除动力学(eliminationkinetics)研究体内药物浓度变化速率的规律,可用下列微分方程表示:

dC/dt=-kCn

  式中C为药物浓度,t为时间,k为消除速率常数,n代表消除动力学级数。

当n=1时即为一级消除动力学,n=0时则为零级消除动力学。

药物消除动力学模型即指这两种。

  ⒈一级消除动力学 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eliminationkinetics)的表达式为:

  dc/dt=-kC 积分得Ct=C0e-kt

  由上指数方程可知,一级消除动力学的最主要特点是药物浓度按恒定的比值减少,即恒比消除。

有关一级消除动力学的其他性质及特点,将在本节二、三中详细讨论。

  ⒉零级消除动力学 零级消除动力学(zeroordereliminationkinetics)时,由于n=0,因此其微分表达式为:

  dc/dt=-k 积分得Ct=C0-kt

  由此可知,零级消除动力学的最基本特点为药物浓度按恒量衰减,即恒量消除。

有关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其它特点和性质,将在本节四中讨论。

  必须指出,并不是某药固定按一级或零级动力学消除。

任何药物当其在体内量较少,未达到机体最大消除能力时(主要是未超出催化生物转化的酶的饱和限时),都将按一级动力学方式消除;而当其量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时,将只能按最大消除能力这一恒量进行消除,变为零级消除动力学方式,即出现消除动力学模型转换。

苯妥英钠、阿司匹林、氨茶碱等常用药,在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内就存在这种消除动力学模型转移,在TDM工作中尤应注意。

二、单室模型一级消除动力学

(一)单剂静脉注射  

⒈模式图及药-时关系 单室模型的药物可迅速在体内达到分布平衡,故可不考虑分布的影响。

静脉注射用药时,药物直接迅速进入血液,因此也不受吸收的影响。

此时体内药量将仅受包括生物转化和排泄在内的消除影响,可建立如下模式图。

x0为剂量,xt为t时体内药量,Ct表示t时的血药浓度,V为表观分布容积,k为消除速率常数。

当按一级动力学方式消除时,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为:

  dx/dt=-kX式⑴

  积分得X=X0e-kt式⑵

  因体内药量不可能直接测定,故引入比例常数:

表观分布容积V,以便用血药浓度表示,即V=X/C,所以X=VC。

代入式⑵可得

  CC0e-kt式⑶

  式⑶取对数得 IgC=IgC0-kt/2.303式⑷

  ⑶和⑷式即为单室模型单剂静脉注射给药时的药-时关系表达式。

  ⒉药动学参数及计算

  ⑴药-时关系表达式:

从式⑷可看出,当血药浓度以对数表示时,与时间t的关系为简单的直线关系。

因此,在静脉注射药物后不同时间取血,测定血药浓度。

根据血药浓度对数值及相应时间,以图解法或线性回归法(最小二乘方法),即可求得如式⑷的直线方程。

IgC=a-bt此直线方程与纵轴的截距a=IgC0,故C0=Ig-1a;而斜率b=k/2.303,可计算出消除速率常数:

k=2.303b。

  ⑵消除速率常数:

消除速率常数(eliminationrateconstant,k)表示单位时间内机体能消除药物的固定分数或百分比,单位为时间的倒数。

如某药的k=0.2h-1,表示机体每小时可消除该小时起点时体内药量的20%,此即一级消除动力学的恒比消除特点。

此时虽然单位时间消除的百分比不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药量逐渐减少,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也逐渐减少,而不是恒定不变的,消除速率常数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快慢的一个重要参数。

必须指出,一个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在不同的个体间存在差异,但对同一个体来说,若无明显的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生理化、病理性变化,则是恒定的,并与该药的剂型、给药途径、剂量(只要在一级动力学范围内)无关。

  ⑶半寿期:

药动学中的半寿期(halflife,t1/2)通常是指血浆消除半寿期,即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根据这一定义,当t=t1/2时,C0=2C,代入式⑷并整理可得

  t1/2=0.693/k式⑸

  从式⑸可看出,由于一级消除动力学时,k为一常数,半寿期亦为一常数。

半寿期恒定不变,是一级消除动力学的又一特征。

和消除速率常数一样,半寿期也是衡量药物消除快慢的又一临床常用参数,二者的关系如式⑸所表达。

在药物的临床药动学参数资料中,常告知半寿期,只要知道半寿期,根据式⑸即可求得消除速率常数k值。

半寿期在指导用药方案的制定中,有较大意义,将在后面讨论。

  ⑷表现分布容积:

如前所述,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volumeofdistribution,V)是为了用血药浓度计算体内药量而引入的比例常数,表示假设体内药物按血药浓度均匀分布所需要的容积。

前已谈到药物在体内分布可达动态平衡,但并非均匀一致 ,因此表观分布容积仅是一理论容积,并不代表真实的解剖或生理空间。

但只要知道某药的表观分布容积V,应用测定的血药浓度,即可根据Xt=Ct·V,计算得实际工作中无法测定的任一时刻体内的药量,并可按上式计算出欲达某一血药浓度C所需使用的剂量X=CV。

此外,表现分布容积还可用于评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特点。

人的总体液量约0.6L/kg体重,若某药的V远远大于0.6L/kg体重,提示该药主要分布于细胞内,被某组织、脏器主动摄取或对某些组织成分有特殊亲和力,致使包括血浆在内的细胞外液中浓度低。

大多数弱碱性药由于细胞内液比细胞外液偏酸而存在这一情况,如奎尼丁的表观分布容积可超出2L/kg体重。

反之,若某药表观分布容积远远低于0.6L/kg体重,则其主要分布于血浆等细胞外液中。

多数弱酸性药便是如此,如水杨酸的表观分布容积仅0.2L/kg体重。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用药时V的求算可采用外推法,即根据前面介绍的药-时关系表达式求得t=0时的C0值及注射剂量X0,按V=X0/C0而计算出。

其单位最常采用容积单位/kg体重。

同前述药动学参数一样,V也是仅取决于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体内分布特点,而与该药剂型、用药方式、并在一级消除动力学范围内与剂量都无关。

在所有药动学参数中,V和k是两个最基本的参数。

  ⑸清除率:

药物清除率(clearance,Cl)是指单位时间内机体从血浆中消除某种药物的总能力,其数值即等于该时间内机体能将多少体积血浆中的该药完全消除。

与k和t1/2相同,Cl也是衡量体内药物消除快慢的一个药动学参数,但与k和t1/2不同,Cl以具体的解剖生理学概念来表示,可更直观形象地反映机体对药物的消除能力。

由于药物在体内按血浆浓度分布的总体积为V,而k表示单位时间内药物被消除的分数,故代表单位时间内机体能消除多少体积血浆药物的清除率可按Cl=Vk计算,单位为体积单位/时间单位。

  ⑹曲线下面积: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与纵轴和横轴间围成的范围面积即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tcurve,AUC),单位为浓度单位×时间单位。

由于任何药物不论以何种剂型或途径用药,进入体内后,只要是同一种药物分子,其消除均相同。

因此AUC是评估进入体内药量多少的一个客观指标。

在后面介绍的生物利用度的计算,以及近年建立的非模式消除动力学分析矩量法(statisticalmomenttheory)中,均有重要意义。

  AUC的计算方法有称重法、梯形法和积分法3种。

其中称重法为剪下曲线下纸片称取重量,除以单位面积纸片的重量,即为该曲线的AUC。

该法较不准确,现已少用。

下面介绍后两种计算方法。

  1)梯形法:

可将曲线下范围分做若干个等高梯形,分别计算各个梯形面积累加而成。

  此法不论何种房室模型及何种途径给药均适用。

但本法只能求算测定血药浓度的时间范围内的AUC。

  2)积分法:

当药-时曲线按足够小的时间间隔dt划分时,可视做若干个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