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705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古代文学史(唐~清整理)

一·<唐>

诗歌诗词:

初唐(618~713):

两大诗派1、以上官仪和杜审言、宋之问等宫廷文人为代表。

他们总结了齐梁以来在诗歌声调、韵调、对仗方面积累的经验,明确了古近体的界限,对律诗的定型及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2、以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为代表。

他们的入主诗坛,标志着中下层文人打破了宫廷文人的一统天下。

批判六朝文学,主张言志抒怀,咏叹人生。

诗风:

绮丽婉转,不脱六朝;刚建清新,启迪盛唐。

两大乐府诗名篇:

刘希寿《代悲白头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盛唐(713~765):

两大诗派1、王、孟山水田园诗(清丽的疏淡的笔墨,描绘题咏山水田园。

抒情寄趣,多用五言古体和律体)

2、高、岑边塞军旅诗

3、其他特色诗歌(王翰、王昌龄、李颀、崔颢、祖咏等其他个性特色诗歌)

▲两大诗人:

1、李白(以澎湃雄放的气势、奇特瑰丽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飘逸不群的风格,抒写拯物济世的怀抱,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反应民生的苦难,藐视权贵,反抗礼教,成为反映盛唐时代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

2、杜甫(忧国伤时,谴责战乱,哀恤民瘼,善于把时代的灾难、民生的涂炭和个人的不幸结合起来,用典型事例反映现实,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情)

中唐(766~859):

与盛唐相比的变化:

其一,内容上现实主义倾向有所加强,题材有所拓宽,如揭露商贾渔利,反映南国风情,描写男女爱情,总结历史教训的题材增多。

其二,形式上流派众多,风格各异。

其三,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如以文为诗,以议论为传,以律调入歌行,用传奇的手法叙事写人等。

两大诗派1、元白新乐府运动及轻俗平易诗风(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等主张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干预现实。

以俗为美,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流派)

2、韩(愈)、孟(郊)、李贺等奇崛险怪诗风

3、其他特色诗歌:

大历诗风(大历十才子;刘长卿、韦应物等)刘禹锡、柳宗元

晚唐(860~907):

唐代诗歌衰微时期

两大诗人(小李杜):

1、杜牧(评记史诗,针砭时政的怀古咏史诗,《泊秦淮》)2、李商隐(深于寄托,巧于比兴;用典精工巧妙;语言精炼,注意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词)

两大倾向:

1:

重艺术的司空图、韩偓、韦庄等2:

多讽喻的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

诗歌诗词:

中唐前早期文人词:

文人词初起

李白、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尝试写词,把这一文体初步引入了文坛。

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张志和《渔歌子》

白居易《忆江南》

刘禹锡《竹枝词》

晚唐温、韦:

文人婉约词的确立

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

温庭筠:

第一个大力写词的文人(文学史上第一个以词名家的词人,被奉为花间词派的鼻祖。

婉约)《菩萨蛮》、《荷叶杯》、《蕃女怨》等

韦庄:

文人化色彩加重,确立了婉约为宗的文人词。

五代词:

文人婉约词的发展

西蜀“花间派”:

以晚唐温、韦为宗

南唐词:

李璟、李煜父子、宰相冯延巳

文(唐代散文)

唐代散文主要有骈文,古文两大类。

而古文则代表唐代散文的主要成就。

骈文:

官方诏制状书制的应用文字(特点:

1、实务切用;2、在对偶用典,声律词藻上,能明白晓畅,气宏辞丽,精致华詹上自特色)

古文:

是一种奇句单行,不讲声律对偶的散文体

▲唐代散文发展阶段:

(一)古代运动的发展初期

陈子昂——古代运动的先导(批判朝政,揭露时弊)

(二)古文运动高潮的酝酿时期

李华、萧颖士、元结、独孤、梁萧

(三)古文运动的极盛时期

韩愈、柳宗元为领袖,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参与

韩、柳在散文文体文风改革上的成功,一是文以致用,从空言明道走向参预政治,参预现实生活,为散文的表现领域开出一片广阔天地,这就使它不仅在文体上,而且在文风上与六朝骈文区别开来。

二是它虽言复古而实为创新。

它不仅吸收秦汉各家散体文之所长,而且充分吸收六朝骈文的成就。

“韩、柳文实乃寓骈于散,寓散于骈;方散方骈,方骈方散;即骈即散,即散即骈”,极大地丰富了散文的艺术表现技巧,把散文的创作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韩愈:

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

韩文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

韩文分论说、杂文、传记、抒情四类。

1、论说文多以明儒道反佛教为主要内容,逻辑性强、观点鲜明、锋芒毕露,能体现他的文风。

代表作:

《师说》、《原毁》

2、小品文笔锋犀利、形式活泼,代表作:

《杂说四·马说》

3、传记文叙事中刻画人物,议论、抒情妥帖巧妙,代表作:

《张中丞传后叙》

4、抒情文中的《祭十二郎文》又是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柳宗元:

他的散文风格自然流畅,幽深明净。

他一生创作丰富,议论文、传记、寓言、游记都有佳作。

散文语言简炼生动,常用虚实结合、夹叙夹议方法谋篇布局,使得文章意趣横生。

多用短句,节奏明快而富于变化。

1、议论文笔锋犀利、逻辑严密,《封建论》最有代表性;寓言多用来讽刺时弊,想象丰富、寓意深刻、言语尖锐;《三戒》著名的讽刺小品;

2、传记散文多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略带夸张虚构,代表作:

《捕蛇者说》、《童区寄传》、《段太尉逸事状》

3、山水游记,柳宗元被称为“游记之祖”。

著名代表作是“永州八记”。

在景物中托意遥远,抒写胸中种种不平,使得山水也带有了人的性格。

(四)唐朝季节世

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的犀利的杂文,但骈体又重新得到发展

《馋书》、《鹿门隐书》、《笠泽丛书》、

小说(传奇剧)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

“传奇”之名,似起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

▲唐传奇的发展阶段:

(一)唐初至大历:

为六朝志怪向唐传奇过渡时期

王度《古镜记》,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张鷟《游仙窟》

(二)贞元至元和:

发展全盛期

题材多取自现实生活,涉及爱情、豪侠、梦幻等诸多方面,以爱情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

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蒋防《霍小玉传》

(三)长庆至咸通:

发展中期

不少以侠义、历史故事为题材,以讽刺社会。

裴铏《传奇》

(四)乾符至唐末:

衰落时期

宣扬封建伦理纲常和宣泄愤世嫉俗感情的倾向加强。

《三水小牍》

唐传奇的艺术特色:

1、注重小说愉悦性情的功用,成“作意好奇”,虚构想象成为其基本手法。

2、情节曲折委宛,引人入胜。

3、人物描写生动传神。

4、语言简洁明快,含蓄优美。

(传奇剧代表作:

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任氏传、离魂记、裴航、枕中记、南柯太守传、昆仑奴、聂隐娘、柳毅传、虬髯客传、长恨歌传)

二·<宋>

诗歌诗词:

宋初:

沿袭期

1:

白居易体(效法白居易。

讽喻、通俗)

2:

晚唐体(尊崇贾岛、姚合。

山野闲情逸趣,锤炼字句)寇准,林逋,惠宠等九僧诗人

3:

西昆体(效法李商隐。

艺术整饬、典丽但缺乏深情实感。

杨亿、刘筠、钱惟演等,《西昆酬唱集》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影响广泛的一派。

北宋中后期:

革新期

1:

前驱与新变(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关心现实,关注国计民生,配合政治革新而诗文革新。

议论化、散文化特点初形

2:

主力与高峰(王安石、苏轼、黄庭坚)议论化、理趣、以文为诗成宋诗新特色。

新鲜与深刻。

黄庭坚与“山谷体”及江西诗派:

“山谷体”:

黄庭坚,字山谷,其诗法诗风因此被称为“山谷体”。

(诗歌特色详见“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

南宋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以黄庭坚作为开山祖。

宋末元初的方回,提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说,“一祖”指杜甫,“三宗”指北宋黄庭坚、陈师道与南宋陈与义。

有“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脱胎换骨”“以故为新”诸要诀。

多用典、讲才学、有谐趣、求深致。

南北宋之际:

凝滞期

江西诗派的消极流风,形式主义(模仿前人,文字技巧,声韵格律)

南宋前期:

中兴期

中兴四大诗人——陆游(爱国主义创作基调)、杨万里(擅长描写山水风光,自然景色,特点“活”)、范成大(反映民生及爱过思想)、尤袤(内容广泛,且细润圆滑)

南宋后期:

零落期

1、“永嘉四灵”:

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四个诗人。

字号中都有一“灵”字,故称“四灵”。

又都是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故称“永嘉四灵”。

重走晚唐贾岛、姚合诗路。

野逸、清瘦、闲适、清灵,多以描写山林景物来表示自己的清高脱俗。

2、“江湖诗派”:

杭州书商陈起刻印当时一百零九位诗人作品,合称《江湖集》,因称江湖诗人或江湖诗派。

江湖诗人大多是落第文人,他们浪迹江湖,彼此以山人、名士相标榜。

诗风受四灵影响。

3、英雄与遗民爱国诗:

文天祥,谢翱,汪元量,林景熙,郑思肖等。

亡国痛,故国情主题。

诗歌诗词: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

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发展阶段:

李煜后期词(南唐灭亡入宋后):

文人词境界之一变

后期词国恨家愁、情深语切,扩大了词的题材与境界,把文人词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此乃五代文人词一大转变。

“词至李后主,境界始开,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北宋柳永:

文人词艺术又一变

1、题材更丰富(市井都邑题材、羁旅题材、妓女题材、爱情题材等)2、以赋为词的写法3、大量创制慢词

北宋苏轼:

文人词风词境之革新与巨变

1.以诗为词,提高词品。

突破“诗庄词媚”藩篱,提高了词的雅文学地位。

2.丰富题材,开拓词境。

刘熙载《艺概》卷四: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3.超逸豪放,革新词风。

南北宋之际李清照:

独成一家的女性婉约词

李清照词的情绪主调:

怎一个“愁”字了得:

情愁——家愁——国愁

李清照词抒情主人公形象:

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贵族雅致女性形象,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易安体”

婉约而不柔靡,清秀而具逸思,语言清新自然,音调流转优美,表现“尚清”的传统审美格调。

【神“愁”形“瘦”】

1、以寻常语入词(虽“寻常”而不“俚俗”,虽“寻常”而非“下里巴人”,这是与柳永俚俗语、市井气、平民风最大的不同。

2、凄婉悲怆的格调

3、倜傥有丈夫气

辛弃疾:

豪放词的另一高峰与进一步开拓

豪放词的新开拓:

英雄壮词

词法的新开拓:

以文为词

词的集大成者:

婉约与豪放;俗与雅的兼融

“稼轩体”

1.抒写人生行藏的创作主张和追求雄豪壮大的审美理想

2.英雄形象的自我展示

3.词中突出的军旅意象

4.苦闷忧患与对政治时势的理性批判

5.乡村中风景人物的剪影

6.以文为词,辛弃疾在柳永以赋为词、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进而“以文为词”。

7.刚柔相济和亦庄亦谐的艺术风格

8、词中大量用典

文(散文)

北宋初期:

柳开、穆修、石介、范仲淹

北宋中期:

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北宋后期:

成就不高

南宋初期(变化起):

宗泽、李纲、陈东

南宋中期:

陈亮、陆游、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

政论,论兵之作代表作:

辛弃疾《美芹十论》、《九议》

南宋末期:

文天祥、谢翱、邓牧

文天祥散文“亦极雄詹,如长江大河,浩瀚无际”

欧阳修,他的散文创作特点有三:

1、文体多样,议论、叙事和抒情兼备;2、采“古文”与骈文之长,融成新的风格;3、富于变化,开阖自如,具有和谐的韵律感。

简约有法的叙事、迂徐有致的议论、曲折变化的章法、圆融轻快而无窘迫滞涩之感的语句,构成了欧阳修散文含蓄委婉的总体风格。

1、政论散文:

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

2、记事兼抒情文:

《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

 苏轼的散文,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家的散文媲美。

1、政治论文:

《策略》、《策别》、《策断》,作者满怀儒家的政治理想,文脉晓畅,文采飞扬。

2、历史论文:

《平王论》、《留侯论》

小说(话本)

1、宋元时期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称为话本。

2、分为小说、讲史两类。

小说多为白话短篇,主要是爱情故事和公案故事。

讲史多用接近口语的浅近文言,初具长篇规模。

3、宋元小说话本的体制,大体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几个部分构成。

(入话是小说话本的开端部分,它有时以一首或若干首诗词“起兴”,往往与故事发生联系;有时先以一首诗点出故事题旨,然后叙述一个与些题旨相关的小故事,其行话是“得胜头回”,实则这个小故事与将要细述的故事有着某种类比关系。

正话,则是话本的主体,情节曲折,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正话之后,往往以一首诗总结故事主题。

宋元小说话本描写细致,生动逼真,字里行间留存说书艺人的风致,表现出叙事的口语化、声口的个性化、谈吐的市井化等特点。

)4宋元的讲史话本,又称“平话”

代表作:

《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另有篇章见于明人编印的《清平山堂话本》、《京本通俗小说》、《警世通言》、《古今小说》等集子中。

三·<元>

诗文

元代前期:

郝经《陵川集》

刘因《静修集》、《寒食道中》

赵孟頫《古风十首》、《东郊》、《雪松斋集》

元代后期:

虞集《道园学古录》、《挽文山丞相》

萨都剌《雁门集》

(散曲)

中国古典诗歌之一体。

金元时期,起源于北方,故而散曲又称北曲。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宫调。

各自曲牌在字数、句数、平仄和用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

因此,每首元曲的前面都冠有类别名、宫调名、曲牌名和曲题名。

散曲大盛于元。

前期

1.书会才人作家。

关汉卿、王和卿为代表。

关汉卿《不伏老》、王和卿的《咏大蝴蝶》。

2.平民及胥吏作家。

白朴、马致远为代表。

马致远,被誉为“曲状元”。

3.达官显宦作家。

卢挚、姚燧为代表。

卢挚《秋景》、姚燧《感怀》。

后期

与前期散曲作家多为北方人不同,后期散曲作家的主体基本由南方人构成,因而散曲的创作中心也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代表作品:

张可久《春晚次韵》、乔吉《渔父词》、张养浩《潼关怀古》、睢景臣

戏曲文学

(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汉族戏曲形式。

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

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

北曲演唱;末、旦、净、杂等角色;唱、白、科;一本四折一楔子;主角一人唱(亦有例外)

代表作:

四大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南戏)南曲戏文;早出温州(永嘉)杂剧,后至明代有海盐、余姚、昆山、弋阳四大南戏声腔;南方方音、曲调演唱为主;长篇;多角色演唱;生、旦、净、末、丑、外、贴等角色构成

元末“四大南戏”:

《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南戏顶峰之作:

高则诚《琵琶记》

小说(话本)见宋部分

四·<明>

诗歌:

前期诗歌

颇有内涵、独树一帜的诗人于谦。

1、茶陵派:

代表诗人李东阳李为湖南茶陵人,因称茶陵派。

作诗主张宗法杜甫,强调法度音调。

2、“前七子”:

李东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王廷相、康海、王九思等七人为代表。

主张“诗必盛唐”,但创作上有字模句窃,矜才使气,创新不够的弊端。

PS:

后七子:

李攀龙、王世贞、何景明、徐中行、梁有誉、谢榛、吴国伦、

台阁体:

“台阁体”诗,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号称“三杨”)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只追求所谓“雍容典雅”,多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应制”和应酬之作,脱离社会生活缺乏实际内容,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在后起的茶陵派、前七子等流派的冲击下,渐渐退出了文坛。

后期诗文

1、公安派: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袁宏道为主将。

公安派秉承李贽“童心说”进步思想,反对模拟之风,倡“性灵说”,主张诗文写作特点: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

为明后期性灵文学的杰出代表。

2、竟陵派:

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

受公安派影响,主张相近,反对模拟。

但又强调从古诗中求性灵,开眼界。

风格“幽深孤峭”。

1、唐宋派古文:

他们主张唐宋八大家的传统,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

归有光《项脊轩志》《寒花葬志》、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

2、性灵派散文:

袁宗道:

《白苏斋类集》、袁宏道:

《袁中郎全集》、袁中道:

《珂雪斋集》《游居柿录》

3、另:

张岱:

“晚明小品文集大成者”、“绝代的散文家”,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夜航船》《琅嬛文集》等

戏曲文学

(传奇)

宋元南戏发展而来,明人改称“传奇”;

明后期的两大流派:

1、“临川派”派领袖汤显祖,注重传奇的文学性,讲究辞藻文采,主张“以意趣神色为主”。

汤显祖《牡丹亭》《紫箫记》《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

2、“吴江派”领袖人物沈璟注重音乐性和戏剧性,主张作曲“协律”,语言“本色”。

当时吴江派较占优势。

如,沈景《南九宫十三调曲谱》

▲汤显祖《牡丹亭》:

源于“三言”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

语言艺术:

抒情诗般的优美语言及其所营造的意境。

主题主旨:

以情反理、礼;“情真、情深、情至”

(明杂剧)

王九思《曲江春》、康海《中山狼》、徐渭《四声猿》《雌木兰》《女状元》

小说

(拟话本)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

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

一般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

▲“三言”:

是明代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

《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的通称。

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二拍”:

在“三言”的影响下,凌蒙初编着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二拍”与“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

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言”、“二拍”的艺术性:

1、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工巧。

2、细致入微的写心艺术。

3体式和语言的变化。

白话短篇小说的文体,语言更加通俗贴切。

(章回体)分章回叙事的长篇小说

代表作: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封神演义(封神榜)

▲《金瓶梅》的艺术特色:

1、寄意于时俗。

2、从歌颂到暴露。

3、人物性格的立体化。

4、网状结构。

5妙在家常口头语。

历史地位:

著名古典小说评点家张竹坡称《金瓶梅》为“天下第一奇书”。

“金”:

钱财,富贵“瓶”:

酒“梅”:

女色

▲《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

1、虚实结合。

“七分事实,三分虚构”2、结构有条不紊、主次分明。

可归纳为五条线:

以汉亡为引线,以晋国一统天下为终局,中间的主线是魏、蜀、吴三方的兴衰。

这几条线,交互联络,建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3、以描写战争为主,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

4、创造了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

如关公之义,诸葛之智。

5、语言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雅俗共赏,简洁明快,洋溢着一种阳刚之气。

▲《水浒传》的艺术特色:

1、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

能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传神。

2、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

注意多层次地刻画人物的性格。

3、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水浒》作者把超凡的人物放置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上,注意细节真实,逼近生活;使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4、连环勾锁、百川入海的结构。

《水浒传》的情节结构是以单线纵向进行的。

上半部是以人为单元,下半部则以事为顺序,连环勾锁,层层推进。

▲《西游记》: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仙与妖

艺术风格:

奇幻和诙谐。

1奇幻。

2塑造人物形象能做到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3把人物置于日常的平民社会中,多色调地去刻画其复杂的性格。

4穿插大量的游戏笔墨,使全书充满着喜剧色彩和诙谐气氛。

五·<清>

诗歌:

初期诗歌

1:

遗民诗人:

从传统民族立场和民族气节出发,揭露清军暴行,颂扬抗清英烈,寄托故国哀思,抒发忠贞感情,表达复国志意。

风格慷慨苍凉,激楚悲壮。

清初三大家:

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

2:

仕清诗人:

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3.王士桢及其神韵说:

钱谦益之后,王士禛成为一代正宗。

王士禛论诗以神韵为宗,提倡“神韵说”。

他的诗作,风神独绝的神韵诗占了主流,尤其是山水诗,风致清新,词句明隽圆润,音节流利跌宕,代表了其诗的主要成就和特色。

4.陈维崧和阳羡词派:

其词以豪情抒悲愤,尊词体,以词并肩“经”“史”,反映明末清初的国事,有“词史”之称。

5.朱彝尊和浙西词派:

朱彝尊崇尚醇雅,宗法南宋,以姜、张为学习典范,以醇正高雅的盛世之音,绵亘康、雍、乾三朝。

6.有后主词风的清词大家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论词主情,崇尚入微有致。

其爱情词低回悠渺,执著缠绵。

中叶诗歌

1.沈德潜与格调说

2.翁方纲与肌理说

3.袁枚与性灵派:

袁枚宣扬性情至上,肯定情欲合理。

是晚明文艺思潮的隔代重兴,为清诗开创了新的局面。

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

4.常州词派:

张惠言是学者,又是古文阳湖三家之一,更是著名词人。

他与兄弟张琦合编《词选》。

倡导词意内言外、比兴寄托和深美宏约之致。

周济以艺术审美眼光推尊词作,突出词的历史性和与时代盛衰相关的政治感慨;对词的比兴寄托非常重视。

桐城派“古文”:

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因其早期的重要作家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故名。

主张“义法”、“声气”、“义理,考据,词章”的统一

方苞《周官集注》、刘大櫆《海峰文集》、曾国藩

戏曲文学(传奇)

1、李玉:

明清之承前启后的剧作家。

《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2、李渔《笠翁十种曲》《风筝误》

3、尤侗《钧天乐》《桃花源》《黑白卫》《清平调》

4、洪昇《长生殿》:

是一部杰出的诗剧,富有浓厚的抒情性,这集中表现在曲词的清丽典雅、真切流畅。

上半部表现出尊史重真的精神,塑造出高度艺术真实的宠妃的性格。

前一部分是写实,是爱情的悲剧,后一部分是写幻,是鼓吹真情。

5、孔尚任《桃花扇》: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桃花扇》是一部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

采取了证实求信的原则,全剧以清流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离合之情为线索,展示弘光小王朝兴亡的历史面目。

最突出的是妓女李香君和艺人柳敬亭、苏昆生。

在清代传奇中是一部思想和艺术达到完美结合的杰出作品。

明清传奇特点:

南北曲合套;分出加出目;容量大。

小说

(章回体)

代表作:

1.说岳全传、好逑传、玉娇梨、平山冷燕;2.儒林外史、红楼梦;3.镜花缘;4.三侠五义5.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老残游记

▲《红楼梦》叙事艺术:

1、写实与诗化融合。

2、浑融一体的网状结构。

3、叙事视角的变换。

作者与叙述者分离,作者退隐到幕后,由作者创造的虚拟化以至角色化的叙述人来叙事,在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自觉采用了颇有现代意味的叙述人叙事方式。

叙述人叙述视点的自由转换进一步改变了传统的叙事方式。

4、个性化的文学语言。

影响:

1、续书蜂出,2、反复改编(戏曲、电影、电视),3、对创作的影响,

4、红学

▲《儒林外史》艺术特点:

1、长篇结构的新形式。

全书无主干,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2、叙事艺术的新特点。

摆脱了传统小说的传奇性,淡化故事情节,通过精细的白描来再现生活,塑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