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053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docx

茶叶合作社可行性报告财政扶持项目书

扶持对象:

农民专业合作社

项目类别:

种养项目(经济林)

项目代码:

 

2011年sd省

yt市hyzhs绿茶标准化

生产基地示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单位:

yt市hyzhs茶叶专业合作社

项目建设地点:

hy市镇

可研报告编制时间:

二〇一〇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合作社概况……………………………………………………………………………4

1.1.1单位基本情况………………………………………………………………………4

1.1.2法人基本情况………………………………………………………………………4

1.1.3机构设置……………………………………………………………………………4

1.1.4财务状况……………………………………………………………………………5

1.2运营情况………………………………………………………………………………5

1.3以前年度各类财政资金对合作社的扶持情况………………………………………5

第二章项目立项背景………………………………………………5

2.1必要性分析……………………………………………………………………………5

2.1.1增加科技含量,提高茶产业整体效益……………………………………………5

2.1.2实现茶叶产业化发展………………………………………………………………6

2.2优势分析………………………………………………………………………………7

2.2.1政策环境……………………………………………………………………………7

2.2.2资源优势……………………………………………………………………………7

2.2.3市场优势……………………………………………………………………………7

2.2.4科技开发能力………………………………………………………………………7

2.2.5基础设施条件………………………………………………………………………8

2.3市场分析………………………………………………………………………………8

2.3.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8

2.3.2产品市场前景分析…………………………………………………………………8

2.3.3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9

2.4合作社成员对申请项目的支持情况…………………………………………………9

第三章项目目标……………………………………………………9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9

4.1主要建设内容…………………………………………………………………………9

4.1.1建设地点……………………………………………………………………………9

4.1.2技术路线(农艺措施)及流程……………………………………………………10

4.1.3设施建设…………………………………………………………………………13

4.1.4科技措施…………………………………………………………………………15

4.15其他措施……………………………………………………………………………16

4.2主要技术参数………………………………………………………………………16

4.3项目涉及的相关环保措施…………………………………………………………17

4.3.1项目施工期………………………………………………………………………17

4.3.2项目运营期………………………………………………………………………17

4.4项目组织与管理……………………………………………………………………18

4.4.1建设期机构设置及职责…………………………………………………………18

4.4.2运营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18

4.4.3进度安排…………………………………………………………………………19

4.4.4管理措施…………………………………………………………………………19

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19

5.1总投资估算…………………………………………………………………………20

5.1.1建设工程费用……………………………………………………………………20

5.1.2设备购置费用……………………………………………………………………20

5.1.3技术服务体系建设………………………………………………………………20

5.2资金来源……………………………………………………………………………20

5.3财政补助资金使用和管理…………………………………………………………20

5.4自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20

第六章效益分析……………………………………………………21

6.1经济效益……………………………………………………………………………21

6.2社会及生态效益……………………………………………………………………21

 

第一章总论

1.1合作社概况

1.1.1单位基本情况

yt市hyzhs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6月,主营业务有茶叶种植、茶叶加工与销售。

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113户,农民成员111户,占总成员总数的98%,社员股金111020元,其中yt市供销社茶业公司出资100000元,yt市hyzhs供销合作社出资5000元,农民出资5120元。

收益分配按成员与本社的业务交易量比例返还。

1.1.2法人基本情况

张晓伟,男,1968年12月31日出生,大专学历。

该同志先后在yt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担任科员;yt市供销合作社对外经济贸易有限公司担任副经理;现担任yt市供销社茶业公司经理,yt市茶叶协会秘书长,yt市hyzhs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张晓伟同志多年来潜心钻研茶叶,在茶叶品评和茶叶种植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根据yt市供销社工作安排,积极推进科技兴农,创建了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和育苗基地,与yt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合作,引进培育了适合北方生长的茶苗新品种。

张晓伟同志因政治思想过硬,工作成绩突出,多年被yt市供销社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1.1.3机构设置

合作社外聘管理人员2人、技术人员2人、销售人员2人。

目前在yt市建有茶叶专卖店一个,并和yt茶叶市场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茶叶销售渠道全面稳定。

合作社拥有独立的科研机构---yt北方茶叶研究所,以此作为技术依托,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日照市茶叶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建立联姻关系,聘请数十名茶叶专家亲临指导,广泛吸收先进的技术成果,并不断引进新的科研课题,组织对茶树良种的引进、驯化,茶叶新产品的研制开发。

1.1.4财务状况

yt市hyzhs茶叶专业合作社开发建设的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茶树生长周期,新建茶园前2年为投资期,无产品产出,第3年开始投产,逐年提高产量。

该项目茶叶种植面积100余亩,达到丰产期后以年均亩产干茶100千克计,年总产量可达10吨,每千克干茶平均价格为600元,可实现年产值600万元,预计6年可收回成本。

1.2运营情况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茶叶长势良好,各项建设工作积极有序进行,茶树从种植到采摘需要三年的时间,目前只试制少量产品,尚未正式销售。

预计明年春天产品可上市。

1.3以前年度各类财政资金对合作社的扶持情况

合作社成立以来未有财政资金对合作社进行扶植。

第二章项目立项背景

2.1必要性分析

2.1.1增加科技含量,提高茶产业整体效益

yt是我国纬度最北的茶区,其茶叶品质具有香高、味浓、耐冲泡的优点,但也存在茶树生长缓慢产量低的缺点,加上规模小、管理模式粗放,种植、生产缺乏规范化的技术标准,产茶数量和质量不高,导致yt绿茶的品质不能充分体现,茶园经济效益并不高。

为提高yt市茶园种植和加工水平,引导、鼓励更多农民发展绿茶生产,需要建设茶叶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给予农民专业的技术和市场引导。

推行茶叶标准化种植,虽然在单位面积投入略高,产量相近,但其效益要高出普通茶叶10倍以上,甚至更多,且在国内外市场上,中高档茶类平均每千克茶价格高出普通茶30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2.1.2实现茶叶产业化发展

茶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良种成为茶叶生产的基础,由于在茶园发展中存在盲目引种的行为,导致茶叶品质不高,同时产业化水平很低,农户信息不灵,市场体系不健全,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效益。

所以,建立茶树良种种植加工示范基地,通过示范为全市茶叶生产提供样板,避免重复建设,引导茶叶向标准化、多元化、良种化、精品化发展。

通过在yt市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山区村推广茶叶示范种植,指导茶农进行标准化种植,尽快推广yt绿茶种植加工技术,促进yt市茶业向产业化发展,打造“中国纬度最高的绿茶”品牌,为农民增收开辟新路。

本项目建成后,种植基地实行产供销一条龙,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环环相扣,较好地解决茶叶生产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并以其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的超前作用,促进茶产业向现代化迈进。

2.2优势分析

2.2.1政策环境

近几年来,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生产组织化、农业产业结构等工作越来越重视,已在许多方面制订了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优惠政策。

茶叶种植基地属于种植类项目,辐射带动能力强,有利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2资源优势

yt是我国纬度最北的茶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区位及产业优势。

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冬暖夏凉,空气湿润,水热充足,土质优良,具有生产高档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yt茶树越冬期比南方长1-2个月,生长期内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叶内含物的积累,故茶叶内含营养物质丰富,氨基酸等衡量绿茶品质的主要成分明显高于南方茶。

2.2.3市场优势

在国内外市场上,高档优质茶叶供不应求,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yt绿茶更是以独特的品质享誉市场。

2.2.4科技开发能力

该项目以yt北方茶叶研究所为依托,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日照茶叶研究所相关专家建立企研联姻关系,邀请数十名茶叶专家亲临指导,广泛吸收先进的技术成果,并不断引进新的科研课题。

2.2.5基础设施条件

本项目在yt市hyzhs镇东汤村建设。

周围交通便利。

基地经过初步建设已经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的格局,为日后基地建设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

2.3市场分析

2.3.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我国茶叶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潜力很大。

目前,产量约占世界的1/4,茶叶产区主要分布在sd、河南、陕西、四川以南,“南茶北引”以前,我国茶叶生产区主要集中在南方,南方人以饮绿茶为主;而北方人只能喝价格低廉、易储存的茉莉花茶,直到1966年南茶北引宣告成功。

“南茶北引”的成功不仅改变了sd省茶叶短缺的局面,同时让“sd人大傻瓜,专爱喝茉莉花”笑话成为历史。

“南茶北引”成功至今的40余年来,绿茶一直是我们待客会友、解毒止渴的生活必需品。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茶文化的传播普及,喝茶逐渐成了一种时尚、休闲、商业会晤的健康活动,茶馆、茶艺迅速发展起来,所选的品种也逐渐向高档茶转变。

目前,北方的高档茶叶相当一部分由南方提供,高档茶叶供不应求。

2.3.2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趋向于选购质优且品质稳定的产品。

随着人们对茶叶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档茶市场不断扩大,按标准化生产的茶叶能满足人们对茶叶品质不断增长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2.3.3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yt是我国纬度最北的产茶区,按照植物生长特性,越是高纬度地区,光照越短,植株生长越是缓慢,营养成分积累越多,在茶叶上表现为氨基酸、咖啡碱含量越多,产品品质越好。

因此,北方绿茶品质较低纬度地区茶叶有过之而无不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2.4合作社成员对申请项目的支持情况

合作社针对项目申请召开全体社员大会,社员认为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合作社的发展,切实促进成员增收,并对合作社茶叶品牌的建设起到很好的帮助,经全体社员表决通过,同意并支持本项目的实施。

第三章项目目标

本项目为种植类项目,项目占地面积280亩,其中种植面积100余亩;作物种类为茶树,品种主要为平阳特早、龙井43、龙井长叶、鸠坑、迎霜、福鼎大毫、安吉白茶、铁观音等,达产后以年均亩产鲜叶400千克计,年产干茶约40吨。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4.1主要建设内容

4.1.1建设地点

选址原则和依据:

本项目茶叶种植基地位于yt市hyzhs镇东汤村,昆嵛山北麓,无污染性的化工企业和重工业,水资源充足,为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地理位置:

项目建设地点hyzhs镇东汤村附近水、电、通讯设施齐全,资源丰富,清洁无污染,基础设施完善。

土地类型:

集体土地

来源方式:

租赁

占地面积:

280亩

社员参与方式:

资金入股

4.1.2技术路线(农艺措施)及流程

(1)茶园选址

良种苗移栽,一般选址在梯地、缓坡地及平坦的地段,以土层深厚、结构良好、避风向阳、水源充沛,土壤pH值应为4.5~6.5为宜。

(2)整地 

提前10~15天完成。

对于15°以内的平缓坡地茶园,应全面深翻80~100cm,同时分层施入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kg、磷肥60~80kg;15~25°的坡地茶园,应先修建梯田,再进行深翻施肥。

深翻完成后,要沿茶园的主支道及生产道修筑纵横交错的排灌沟渠。

施肥后,再向沟内回填表土,保持土深20cm左右。

(3)茶苗运输 

要求对苗圃地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以保证起苗时能带起较多的泥土。

起苗后,每100株扎成一捆,根部用湿草包好。

装车后,须用蓬布封严,并立即起运。

(4)移栽方法 

移栽茶苗高度20cm左右,茎左右,茎杆粗壮,根系发达,起苗时应多带土少伤根。

种植规格:

双条植约5000株,大行距120cm,小行距40cm,株距30cm。

栽苗时,要应用深沟低栽法,单行株距27~35cm,每穴2株稍分开距离,在沟中定植,做到分层填细土,根系舒展,将土踩实,浇透定根水,栽后保持茶苗,泥门低于地表面10cm左右,茶苗下半部座落在沟内,茶苗长高后,结合锄草施肥将沟填平。

(5)移栽后管理

茶苗定植后,如遇连续晴天,每天雾化喷水2次,以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应每隔7~8天浇一次水,待土壤稍干,随即进行一遍浅锄,以增强土壤的透气性。

(6)修剪。

在移栽后第2年的4月中下旬,当苗高达30cm以上时,应在离地15cm处进行第1次定型修剪。

到第3年春天,在第1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cm修剪。

第4年春天,再在第2次剪口上提高15cm修剪。

(7)定苗、补苗

一龄茶苗补苗在8月份的连阴天进行,主根一般在15㎝左右,带土移栽,栽时让茶苗根系伸展自然,撒土回填,浇水沉实,空气干燥时,用喷雾器喷水减少水分蒸发。

移栽时注意带土移栽,严防晾根,结合修剪注意保墒和遮阳。

(8)追肥

于二、三、四轮茶萌发前后分次施硫酸钾复合肥或生物肥、控施肥,每亩10-15斤,一般是肥后水。

(9)保护

做到旱时浇、涝时排;适时勤松土,田间无杂草;夏季行间最好要铺草;虫害做到防早和防小

(10)前期施足越冬肥

“白露”前后,在树冠的正下方开深20厘米的施肥沟,施用越冬肥。

成龄茶园一般亩施豆粕、饼肥200公斤以上或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以上,配施磷、钾肥各25公斤,幼龄茶园施肥量为成龄茶园的1/3。

(11)浇足浇透越冬水

一般于“立冬”前后,浇越冬水,其间,粘土适当早浇,要将越冬水浇足浇透,地下渗透达30厘米以下。

(12)综合防治病虫害

封园后,将枯枝、落叶、杂草清除出园,“霜降”后,一周内普喷2遍“桑茶型”天达2116,5天后,再普喷1遍波美0.5度石硫合剂,做到喷湿喷透,起到增强茶树抗寒能力和杀菌治虫(螨类、黑刺粉虱越冬虫卵等)的作用。

(13)搭越冬棚

主要“打小弓棚法”,建立防护林带,合理密植,低位修剪,铺草等方法。

为提高茶苗的越冬抗寒能力,一般将茶苗剪至15—18厘米,覆盖5厘米厚的麦糠、麦秸等,在“小雪”前后扣棚,拱架间距1.5米左右,棚高、宽以茶苗接触不到薄膜为宜,在扣膜前期注意中午换气,翌年早春及时除草。

,覆膜的要从“春分”开始两头通风,“清明”后撤除。

从建园起,此种越冬防护措施要连续施行3~4年。

(14)采摘

一般春茶蓬面有10―15%新梢达到采摘标时,就可开采。

夏、秋茶由于新梢萌发不很整齐,茶季较长,一般有10%左右新梢达到采摘标准就可开采。

茶树经开采后,春茶应每隔3―5天采摘一次,夏、秋茶5―8天采摘一次。

yt地区春茶采摘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底,夏茶采摘一般在6月下旬到8月初,秋茶一般在9月初到10月初。

4.1.3设施建设

(1)道路整修、硬化

配合基地更好地做到示范作用,计划整修参观通道硬化1200米,截面宽5米,包括材料费、运输费、人工费等共预计投资24万元。

(2)基地基础工程

示范基地主要是良种生产园区,主要建设内容由畦田整修、平整、荒山荒地新开发、茶园绿化及种植沟挖掘100亩。

现已开发70亩,投入资金21万,计划开发剩余30亩,计划投入资金9万元。

基础工程包括运输费、大型机械费、人工费等预计共投资30万元。

(3)灌溉工程

工程建设内容由水库、蓄水池建设、管道系统及供水系统等工程。

其中已建成可蓄水8000m3水库1个,蓄水2000m3的水库2个,开发费、人工费等共投资30万元;蓄水池建设在基地东北的山坡上,为有盖方形水池,池内净尺寸6m×6m×3m,采用砼内壁防渗外砌块石,按构造要求进行配筋,包括人工费等预计投资5万元;管道材料按照≥6个大气压力要求铺设PE管,管件采用PVC及金属制品,其中中喷区按照12米的喷灌直径设计,包括各种管件500多套及开挖、安装等费用共预计投资15万元;供水系统包括建设机房30m2、铺设电缆300m、80LG50—20

(1)×3型水泵一台、FR-A540-15K-CH型变频柜一台、GV2—M80型三相电动机空气开关一台,预计投资3万元。

合计总投资53万元。

(4)钢架塑料大棚

为做好茶树安全越冬,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已建设钢架塑料大棚12个,每个大棚材料造价10000元,人工费、沙石费等费用1000元,共投资13.2万元,计划再建钢架塑料大棚50个,计划投资55万元。

钢架塑料大棚包括材料费、运输费、人工费等共预计投资68.2万元。

(5)输变电工程

茶叶生产、加工及办公所需电量极大,供电稳定性直接或间接给茶叶生产造成影响,计划建设100KW变电站1座,铺设输电电缆3000米,变压器1台等共预计投资30万元。

(6)良种引进

为作好茶叶新品种的引进、筛选、示范工作,计划新引进国家级茶树种平阳特早、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等,其中1-2年生幼龄茶苗50万株,包括考察、运输、人工等费用共预计投资10万元。

(7)办公用房

为加强茶园管理及为茶场工作人员提供办公住宿场所,计划建设办公用房312m2,共投资45万元。

(8)投资10万元,对社员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

拟建设语音培训教室50平方米,配置课桌、桌椅50套,配置手提电脑、投影仪以备幻灯演示,无偿培训社员1500人。

4.1.4科技措施

(1)生态农业理念和绿色种植模式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模式。

茶园中采用间种李树、银杏、樱桃、白玉兰、广玉兰、桂花等植物,既为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yt绿茶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同时,在幼龄茶园中种植花生、绿豆等豆科植物,成熟后作为茶园的有机肥。

针对病虫害茶园采取“振频式诱虫灯—黄板—捕食螨”综合防治方法为主,辅助选用植物源、矿物源等有机农药。

(2)实行档案管理及产品可追溯制度

以户为单位,对茶园投入品的使用和病虫害防治建立农事档案,鲜叶到达茶厂时,鲜叶收购员就对鲜叶的情况进行登记,并填写质量跟踪卡。

在生产加工每个环节中,跟踪卡跟随茶叶一起,技术员对半成品进行审评,合格的半成品进入下一道工序。

成品装箱时,质检员对每一批产品进行最终审评,经过质检科负责人签字后装箱入库。

在装箱时,工人要将跟踪卡上的生产年份、生产日期、地块号、生产批次、重量等信息填写到“身份证”上。

在茶叶的运输、贮藏、销售过程中,这个号码也将始终跟随茶叶,销售过程中,业务员将这个号码填写到产品的销售票据上。

在上面任何一个环节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根据这个身份证号可以追溯到这批茶叶的产量、生产日期、基地号、认证机构等信息,从而建立起十分严格、科学、全面的跟踪查询体系。

(3)技术培训。

通过定期组织茶农到示范园进行生产和技术交流,由茶业公司从安徽农大等专业院校招聘的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讲授生产管理技术,免费对社员进行培训,并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日照市茶叶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建立联姻关系,聘请数十名茶叶专家亲临指导,广泛吸收先进的技术成果,并不断引进新的科研课题。

4.15其他措施

(1)土壤检测。

合作社在hyzhs镇等地建立了10个信息采集点,免费对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等指标进行检测,筛选出适合茶叶种植的土地,以建立的标准化示范基地为样板,组织当地农民发展茶叶种植业。

(2)生产资料服务。

为社员提供茶苗、农用物资供应等系列化服务,有效地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4.2主要技术参数

 

4-2鲜叶分级标准

等级

标准要求

特级

芽长于叶,芽长不超过3cm,1芽1叶初展占70%以上,1芽2叶初展占30%以下

一级

芽长于叶,芽长不超过3.5cm,1芽1叶初展占20%以上,1芽2叶初展占70%以下

二级

1芽2叶占70%以上,1芽3叶占30%以上

4.3项目涉及的相关环保措施

4.3.1项目施工期

平整土地产生的粉尘,延续时间短,约占工期的5%。

这个时期的污染影响范围为距源强约50米的范围内,对外界影响较小。

该影响为暂时性,随着工程的结束,影响也随之消失。

施工期使用的机械都是小型农用机械,在距声源50米范围内,声源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昼间)标准要求。

建设期废水主要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

施工废水应沉淀后回用和农灌,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基础工程开挖的土石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等。

这些固体废弃物为部分可以分类回收综合利用,或外运填埋处理,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4.3.2项目运营期

噪声:

主要来源于农用机械设备。

除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外,应对各类噪声源采取不同的消声和隔声措施。

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主要固体废弃物为修剪的茶树枝条。

修剪的茶树枝条由农户收集,作为畜牧业饲料。

4.4项目组织与管理

4.4.1建设期机构设置及职责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yt市hyzhs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两个管理小组,一是成立由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总体协调,资金的落实和资金使用监督等工作。

二是成立由yt市供销社茶业公司分管经理、基地技术人员参加的项目指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任务的落实,实施方案的制定,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及配套技术的开发研究等工作。

4.4.2运营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1)组织机构与责任

yt市hyzhs茶叶专业合作社设立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

成员大会是该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成员大会由全体成员组成;理事长是合作社的执行机构,由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从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