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121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docx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docx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

 

适用专业:

中药学

 

药用植物教研室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使用和细胞结构

实验目的:

1.了解显微镜的根本构造并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保养

2.了解植物学根本实验技术并学习临时装片法和绘图根本技术

3.掌握植物细胞的根本构造

实验内容:

一.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一〕显微镜的根本构造

1.机械局部次局部是显微镜的骨架,是安装光学局部的基座。

包括:

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调焦装置等。

〔1〕基座是显微镜的底座,支持整个镜体,使显微镜放置平稳。

〔2〕基柱镜座上面直立的短柱,支持镜体上部的各局部。

〔3〕镜臂弯曲如臂,下连镜柱,上连镜筒,为取放镜体时手握的局部。

直筒显微镜的镜臂下端与镜柱连接处有一活动关节,可使镜体在一定X围内后倾,便于观察。

〔4〕镜筒上端置目镜,下端与物镜转化器相连。

〔5〕物镜转换器连接于镜筒下端的圆盘,可自由转动,盘子有3-4个安装物镜的螺旋孔。

当旋转转换器时,物镜即可固定在使用的位置上,保证物镜与目镜的光线合轴。

〔6〕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平台,中央有一通光孔,两侧有压片夹或机械移动器,既可固定玻片标本,也可以前后左右各方向移动。

〔7〕调焦装置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得到清晰的物像。

在镜臂两侧有粗细调焦螺旋各1对,旋转时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大的一对为粗调焦螺旋,旋转一圈可使镜筒移动2mm左右。

小的一对为细调焦螺旋,旋转一圈可使镜筒移动0.1mm。

〔8〕聚光器调节螺旋镜柱一侧,旋转它时可使聚光器上下移动,借以调节光线德鄂强弱。

2.光学局部包括:

物镜、目镜、反光镜、聚光器

〔1〕物镜安装在镜筒前端物镜转化器上的透镜。

利用光线使被检标本第一次成像,因而直接关系和影响成像的质量,对分辨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物镜分为低倍、高倍、油浸物镜。

物镜放大倍数愈高,物镜下面透镜的外表与盖玻片的距离愈小,所以使用时应该特别注意。

〔2〕目镜安装在镜筒上端,可使物镜的成像进一步放大。

目镜上刻有放大倍数,如5×、10×、16×等。

〔3〕反光镜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取光设备。

圆形两面镜,一面平面镜,能反光,另一面为凹面镜,有反光和聚集光线的作用。

〔4〕聚光器安装在载物台下,由聚光镜和彩虹光圈组成,作用是将光源经过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聚集于标本上,从而得到较强的照明,使物像获得明亮清晰的效果。

聚光器可以上下调节,以改变视野的亮度,使焦点落在被检标本上,从儿得到适度亮度。

彩虹光圈可以放大或缩小,以此来影响成像的分辨力和反差。

调节操作杆,可调节光圈大小,控制通光量。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放置取镜时应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严禁用单手提镜走,防止某些光学局部脱落损坏。

2.对光

3.低倍镜的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因为低倍镜的视野大,容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1〕放置切片〔2〕调节焦距〔3〕低倍镜的观察

4.高倍镜的使用在低倍镜下选好目标,转动物镜转换器,高倍观察〔因高倍镜工作距离很小,操作要格外小心,防止镜头碰见玻片〕。

正常情况下,只要调节细调螺旋,即可见到清晰的物像。

5.油镜的使用

6.显微镜使用后整理观察完毕后,应先升高镜筒,取下玻片,转动物镜转换器,使物镜镜头与通光孔错开,并将反光镜直立。

〔三〕显微镜的保养

防潮、放热、防腐蚀、防撞击

注意:

不能用手指或纱布等粗糙物擦试镜头,必须用试镜纸轻擦或用镜头毛刷拂取灰尘。

二、植物学根本实验技术与细胞的根本结构

〔一〕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制片

取洋葱磷茎,镊取3-5mm大小的内表皮,放于加蒸馏水的载玻片上,用解剖针展平,将盖玻片沿水滴一侧慢慢盖下,防止产生气泡,用吸水纸沿盖玻片一侧吸掉多余的水分。

(二)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根本构造

将制好的洋葱内表皮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为长方形,排列严密,没有细胞间隙,换用高倍镜可见: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

1.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

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为无私透明的,镜下可见初生壁和相邻细胞所共有的胞间层。

2.细胞质年幼细胞中,细胞质呈现细小颗粒分布均匀,细胞核位于中央;成熟细胞中,细胞质为紧贴细胞壁的薄薄一层,细胞核位于边缘。

3.细胞核为半透明且有较强折光性的小物体。

细胞核内可见1-3个核仁。

4.液泡年幼细胞中,液泡分散存在,成熟细胞中一个大液泡占据细胞中央绝大局部,细胞质、细胞核那么靠近细胞壁边缘。

(三)碘-碘化钾试液染色观察

装片盖玻片一侧滴碘-碘化钾,洋葱内表皮细胞染色,观察可见细胞核呈深黄色,细胞质呈浅黄色,液泡未染色。

实验报告:

绘洋葱内表皮细胞图3-4个。

实验二植物细胞〔一〕

实验目的:

1.掌握质体的类型

2.掌握淀粉粒的形态、结构、类型和检识方法

3.掌握晶体检识方法

实验内容:

一、淀粉粒

取马铃薯块茎一小块,用刀片刮取少许液汁,放于载玻片水滴中,滴稀甘油一滴,盖片观察其淀粉粒类型。

马铃薯淀粉粒多为单粒淀粉,且脐点多为偏心型,少有复粒淀粉,偶见半复粒淀粉。

二、质体:

白色体、叶绿体、有色体

1.白色体撕取紫鸭跖草叶下表皮,制片观察,可见细胞核周围有许多无色颗粒即为白色体。

2.叶绿体取植物绿色叶片,将局部叶肉细胞涂在载玻片上,装片,镜下见许多椭圆形绿色颗粒即为叶绿体。

3.有色体取胡萝卜根一小块,用徒手切片法制成临时装片,镜检可见许多不规那么的橙黄色的有色体。

三、结晶体

1.取大黄粉末少许,做水合氯醛透化,制临时装片,观察簇晶形态。

2.取寸冬做徒手切片,制临时装片,观察针晶形态。

3.取洋葱膜质鳞叶,制临时水装片,观察方晶形态。

实验报告:

绘马铃薯的淀粉粒图,白色体、有色体图,不同类型结晶的形态图。

实验三植物细胞〔二〕

实验目的:

1.掌握细胞壁特化类型

2.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变化

实验内容:

一、细胞壁特化

类型:

纤维化、角质化、木质化、木栓化、矿质化、黏液质化细胞壁

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取洋葱根尖的永久切片,观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核特征。

实验报告:

绘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四个时期的形态图。

实验四保护组织、机械组织

实验目的:

1.掌握保护组织形态特征

2.掌握机械组织形态特征

实验内容:

一、保护组织

〔一〕气孔类型

类型:

平轴式、直轴式、不等式、不定式、环式

1.平轴式气孔:

撕取番泻叶下表皮,制临时水装片,镜检可见副卫细胞2个且长轴与保卫细胞长轴平行。

2.直轴式气孔:

撕取石竹叶、薄荷叶下表皮,制水装片,镜检可见副卫细胞2个且长轴与保卫细胞长轴垂直。

〔二〕毛茸

1.取竺葵的叶,制作水装片,镜检可见到许多腺毛〔腺毛又腺头和腺柄组成〕,观察腺毛、非腺毛区别。

2.取薄荷叶下表皮,制作水装片,镜检可见腺鳞,腺鳞正面观为8个细胞组成得腺头和单细胞构成得腺柄,且外方有角质层。

3.刮取银胡颓子叶得毛茸,制作水装片,镜检可见鳞毛。

二、机械组织

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取五味子果核、梨肉解离材料少许,观察石细胞,注意观察石细胞的结构与两种植物中石细胞的不同。

石细胞是由薄壁细胞的细胞壁强烈增厚而成,不同植物中的石细胞形态变化很大,因而是中药材鉴别的主要依据。

实验报告:

绘出所观察的各种气孔、毛茸类型图,绘出观察的石细胞图。

实验五输导组织、分泌组织与粉末药材的显微观察

实验目的:

1.掌握输导组织形态特征

2.掌握分泌组织的类型与其形态和结构特征

3.通过粉末药材的显微观察,熟悉前面所学的细胞,组织构造的知识,与其在药材鉴定中的作用

实验内容:

一、输导组织〔导管〕

导管类型:

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孔纹导管

二、分泌组织

油细胞、油室、油管、树脂道,乳汁管等。

取松茎永久切片,观察树脂道。

三、粉末药材的显微观察

实验报告:

绘出导管各类型图和树脂道形态图。

实验六根的形态、类型和变态;根的初生结构

实验目的:

1.掌握根的形态特征和根的类型

2.掌握根的初生构造特点

3.了解根的变态

实验内容:

一、根的各种形态特征和根的变态

二、双子叶植物根初生构造:

观察毛茛根的初生构造永久切片,从外向内依次观察:

表皮、皮层、维管柱。

特点:

1.表皮细胞排列严密,无细胞间隙,有时可见根毛;2.皮层可明显区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细胞和内皮层,内皮层一层细胞,有凯式带加厚;3.维管柱包括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

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有原生木质部和后生木质部的分化,观察导管是否分化到中心。

维管束为辐射型维管束。

实验报告:

绘出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简、详图

实验七根的次生结构和异常结构

实验目的:

1.掌握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

2.了解根的异常结构

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

观察防风根永久横切片,从外到内可分为周皮、皮层、次生维管组织。

特点:

1.周皮从外向内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组成;2.次生维管组织有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次生射线几局部。

为无限外韧型维管束。

二、根的异常构造

实验报告:

绘出双子叶植物根次生构造简、详图。

 

实验八茎的形态、类型和变态;茎的初生结构

实验目的:

1.掌握茎的形态和变态类型

2.掌握茎的初生构造特点

实验内容:

一、茎的各种形态特征和茎的变态

二、双子叶植物茎初生构造:

向日葵茎:

1.表皮:

一层细胞,排列严密,有毛茸等附属物。

2.皮层:

多层薄壁细胞,无明显的内皮层,所占局部小。

3.维管柱:

包括维管束、髓、髓射线,维管束无限外韧型,韧皮部外侧有韧皮纤维。

实验报告:

绘出茎初生构造简图和详图。

实验九茎的次生结构和异常结构

实验目的:

1.掌握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次生构造

2.掌握双子叶植物草本茎次生构造

3.掌握根异常构造

实验内容:

一、木本茎次生构造:

观察椴树茎横切片。

1.周皮:

多层细胞,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2.皮层:

多层薄壁细胞,皮层有无要看次生生长的程度。

3.次生维管组织:

包括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髄、髄射线、次生射线、初生木质部等。

二、双子叶植物草本茎生构造:

薄荷茎

1.表皮:

一层生活细胞,有毛茸等附属物。

2.皮层:

多层排列稀松细胞组成,在棱角处有厚角组织,内皮层具凯氏点。

3.维管束:

环状排列,有明显束间形成层。

4.髄和髄射线

三、根的异常构造

取怀牛夕根永久切片观察。

最外方木栓层,由4-8列扁平细胞组成。

维管组织占有很大比例,分布多数异型维管束,断续排列2-4轮,最外轮维管束小,形成层几乎连接呈环状。

根中央正常维管束,木质部二原型。

实验报告:

绘双子叶植物木本茎次生构造简图,草本茎构造详图

实验十叶的形态和内部结构、花的内部结构〔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双子叶植物叶构造

2.掌握花构造

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

茶叶横切片

1.表皮:

上、下表皮均为一层扁平细胞组成,除气孔外不存在胞间隙,表皮外方由角质层、毛茸等附属物。

2.叶肉:

由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

3.叶脉:

叶片中的维管束,无限外韧型,单形成层活动微弱。

二、花的构造

花的组成:

花梗、花托、花被〔花萼、花瓣〕、雄蕊群、雌蕊群

1.杏花:

蔷薇科,梅亚科、杏属

两性花,花瓣5枚,雄蕊多数,心皮1枚,子房上位〔周位花〕。

2.毛茛花:

毛茛科

两性花,辐射对称,花萼5枚,花瓣5枚,雄蕊和心皮多数离生,子房上位,花瓣基部有一舌状突起,突起与花瓣之间构成一个密腺穴。

实验报告:

绘叶的构造详图与杏花纵切解剖图和杏花、毛茛花特点。

实验十一花的内部结构〔二〕、果实的类型和构造

实验目的:

1.掌握花的特点

2.掌握果实种子类型

实验内容:

一、花

百合花:

两性花,辐射对称,子房上位,3心皮,中轴胎座,3个子房室。

樘李子花:

子房下位,花萼5枚,花瓣5枚,雄蕊多数,1个雌蕊,5个心皮。

向日葵:

头状花序,3个花瓣联合而成,外围舌状花,内围管状花,花丝别离花药联合。

白屈菜花:

花两性,4枚花瓣,4枚花萼,1个雌蕊,6枚雄蕊,子房上位。

益母草花:

花两性,轮伞花序,花冠5裂二唇形,花萼5脉5齿,4枚雄蕊,子房上位,2枚心皮。

马铃薯花:

花冠辐状或轮状,重被花,5枚雄蕊,子房上位,5枚花萼,管状排列,雌蕊1枚。

二、果实种子

〔一〕果实类型:

单果、聚合果、聚花果

〔二〕种子的结构

取蓖麻种子观察种皮外方的结构,注意区分种脐、种孔、合点、种脊和种埠。

实验报告:

写出所观察花的特点与果实的类型特点

实验十二毛茛科、木兰科、十字花科

实验目的:

掌握毛茛科、木兰科、十字花科主要形态特征,识别常见药用植物

实验内容:

一、毛茛科〔Ranunculaceae〕

草本或藤本、叶互生、基生、少对生;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重被花或单被花;雄蕊、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子房上位,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

1.取毛茛〔RanunculusjaponicusThunb.〕的花解剖观察,两性花,辐射对称,花萼5枚,花瓣5枚,雄蕊和心皮多数离生,子房上位,花瓣基部有一舌状突起,突起与花瓣之间构成一个密腺穴。

2.北乌头〔AconitumkusneaoffiiReichb.〕有块根,叶片全裂,花萼的上萼片盔状,2枚花瓣有爪和距、雄蕊、雌蕊多数,离生,聚合蓇葖果,块根用药。

其他药用植物:

白头翁、朝鲜白头翁、兴安白头翁、侧金盏花等。

二、木兰科〔Magnoliaceae〕

木本,有香气。

单叶互生,有托叶;托叶早落,在节上留有环状托叶痕;花单生,两性,花被片多数;雄蕊多数,别离,螺旋状排列在伸长花托下半部,心皮多数,别离,螺旋状排列在伸长花托的上半部;聚合蓇葖果或聚合浆果。

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Turca.)Baill.〕木质藤本。

叶缘具有腺齿。

花单性异珠。

注意观察花被数目、雄蕊、雌蕊离生情况。

其他药用植物:

玉兰、白玉兰、厚朴、凹叶厚朴、红花五味子等。

三、十字花科〔Cruciferae〕

草本。

单叶互生,花两性,花瓣4,排列十字形;四强雄蕊;侧膜胎座;角果。

油菜〔BrassicacampestrisL.〕注意观察花冠类型,萼片和花瓣数目,雄蕊类型,子房位置,心皮数目,胎座类型。

其他药用植物:

菘蓝、独行菜等。

实验十三未知药用植物的显微鉴定与品种鉴别〔综合性〕

实验目的:

1.握未知药用植物的显微鉴定方法

2.掌握未知药用植物的品种鉴定思路

3.锻炼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

实验内容:

一、制作木本植物的临时装片:

横切面、纵切面,包括茎向切面、切向切面等。

二、观察各切面的显微结构,识别各部位结构特点,用数码显微镜观察并拍照。

三、根据教师提供的参考书、工具书,对未知木本植物进展品种鉴定。

四、未知木本植物标本的制作

每位同学按照严格的标本制作方法制作2份标本。

要求各项记录齐全,不能有任何缺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