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6147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docx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

.西方文论选读-复习提要

第一章古希腊:

西方文论的滥觞

柏拉图

1、柏拉图是如何阐释文艺与世界的关系的:

柏拉图认为:

(1)文艺是摹仿的摹仿;

(2)摹仿者不能判断美丑优劣;(3)摹仿的作品是低劣的

2.柏拉图是怎样理解文艺的功能的:

柏拉图认为文艺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重视文艺的审美教育作用。

(2)否定传统文艺的积极价值。

(3)提出了严厉的文艺对策。

总起来说,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在具体问题上包含一些合理的见解,总体上是保守的、反艺术、反科学的,是渗透着政治功利的,但影响是巨大深远的,它在历史上开了一个先河,树立了一面旗帜,促进了对立面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与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一起成了西方美学思想的两大源头。

三、亚里士多德和《诗学》

1、《诗学》的主要文艺观:

(1)艺术的本质:

模仿说

(2)悲剧的成因:

过失说(3)悲剧的灵魂:

动作说(4)的公用:

陶冶说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性格提出的具体要求是:

(1)在道德倾向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

(2)要求人物性格的逼真可信。

(3)要求性格一致。

第二章古罗马:

继承和衰落

一、贺拉斯和《诗艺》

贺拉斯是从罗马共和转入罗马帝国时期的抒情诗人和讽刺诗人,在文论上的著作是《诗艺》,就是经验之谈。

在〈诗艺〉中,把“艺”把写诗的技巧放在首要地位,贺拉斯的折衷主义在《诗艺》中多所表现。

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如下的文艺原则:

(1)借鉴原则。

他把希腊文学当作创作的样板,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他甚至主张直接使用古典的题材。

(2)理性原则。

贺拉斯主张“把玩希腊的范例”,是因为希腊文学已经经历了时间的磨砺和淘选,希腊文学中合于规范的作品所显示的特征就是合情合理。

(3)合式原则。

合式原则与理性原则密切关联,前者关注的是文学的精神内涵,后者关注的是文学的形式,二者在内在精神上具有一致性。

(4)寓教于乐原则。

他相信诗歌具有教化和愉悦方面的价值,把作品精神内涵视为根本,把作品的教化作用看成是文艺价值得基础。

三、朗吉弩斯和《论崇高》

1、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侧重与内在灵魂的涵养提高,重视作家的心智;列举崇高的五个来源;这五个来源的关系;《论崇高》还提出了美的范畴问题;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标志着一个新的美学范畴的诞生。

2、《论崇高》是怎样标新立异的?

(1)过去的修辞学著作大多侧重于外在技巧的学习模仿,重视的是修辞法则,而《论崇高》更侧重于内在灵魂的涵养提高,重视的是作家的心智。

(2)过去的修辞学著作大多囿于修辞学范围本身就事论事,而《论崇高》则超出修辞学的范围,向别的领域扩展。

四、普罗提诺

普罗提诺(205--270),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

普罗提诺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变种。

普罗提诺反对古希腊以来关于美在和谐的传统观点,他认为,美不是一种关系,不论这种关系是和谐还是比例、对称;美是一种性质,不是物质的性质而是精神、灵魂的性质。

总之,普罗提诺把美放置在“此岸”和“彼岸”之间,即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之间。

信仰的中古时代

第三章  中古世纪:

作为神学婢女的美学 

一、圣奥古斯丁

圣奥古斯丁区分了美与适宜,他最早的著〈论美与适宜〉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

其次,把丑作为美学范畴加以论述。

最后,在广泛论述各种文艺时,奥古斯丁也发表了一些很好的见解。

四、但丁

但丁的美学思想,主要指他的象征说和寓意说。

,但丁最重要的著作是《论俗语》。

但丁通过《神曲》表达了以下艺术观点:

(1)古典的人本主义和基督教信仰相统一的原则;

(2)倡导人的主体意识,以人的自由意志作为创造(包括艺术创造)的灵魂。

(3)除了对理性和自由意志的张扬,也有看似与之矛盾的因素,他批评了靠理性认识上帝的意图。

(4)但丁以神秘的形式表述出了对世界秩序的看法,其中包含着深刻的艺术原理。

(5)但丁把艺术和灵魂做了对比,从神学看是讲灵魂,从文艺学看则是讲艺术

发现的近古时代

历史背景

人文主义者这个词正式出现是在1490年。

人文主义的基本含义有二:

一是强调人性的社会真实性;二是强调人的价值,这两点都是与基督教神学对立的。

这一时期的欧洲,产生了三大历史事件,这就是: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

1、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开始的。

最主要的是,但丁在〈新生〉、〈神曲〉等作品中,是第一个探索自己灵魂的人,他开了意大利文学复兴的先河,14世纪的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继承了但丁的文学传统,并且进一步开拓,前者以其辉煌的诗歌创作,被称为“诗圣”,后者则创作了堪与但丁《神曲》相媲美的“人曲”----《十日谈》,如果说但丁主要是总结了过去,那么皮特拉克则展示了未来,其作品更具人文主义的内涵,他们堪称真正意义上的近代作家,他们代表了文艺复兴的最早阶段

1450年,是文艺复兴的第二阶段,是文艺全面繁荣的时期,佛罗伦萨仍是重镇。

这一时期,他们建立了一个被人称为“一个立宪共和国中仁慈的专制政权”,佛罗伦萨经济发达、人文繁荣,成为人类丰富多采的地方,不仅文化上充满着批判和创造的精神,经济、文化齐头并进,财富和文化双重竞争,使得佛罗伦萨没有不读书的人。

首先是对教育的改革,把人文学科放在对神学学科的优先地位。

其次是知识的发展,或知识的世俗化,主要是对古典文化的崇拜,以及随之而来的古典文化的再生。

最后是文艺的全面繁荣。

文艺复兴是一个贵族运动,他并没有普及到人民大众之中;文艺复兴还只是一场文艺思想活动,它虽然反映了新兴质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还没有上升到政治层面上,而同时发生的宗教改革运动,其意义要深刻和普遍得多,正是宗教改革把欧洲引向通往现代社会的大门。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还有这一时期刚刚复活而在下一世纪得以巨大发展的实验科学,构成了200多年近古时代的主要内容。

内容是丰富多采的,也是催人奋进的,

第四章文艺复兴:

古典文论的再生和发展

“三一律”的提出。

所谓“三一律”,指行动的单一性、时间的单一性和空间的单一性,它在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中,是作家必须遵守的铁律,来自16世纪《诗学》的意大利注释家之手。

卡斯特尔维屈罗认为只有单一的空间与单一的时间和行动相适应,才能使观众信服。

“三一律”对此后的戏剧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理性的17世纪

第五章古典主义:

文艺上的规范主义

一、法国:

布瓦洛和《诗的艺术》

1、《诗的艺术》是根据路易十四的政治需要,花了五年的时间,精雕细刻、惨淡经营,用诗体写成的,结果一言定法,后来居上,成为古典主义的法典,这样,古典主义理论终于成为一个完备的体系。

2、其内容主要是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是自然的原则,另一条重要原则是理性的原则,还有一条重要原则是模仿的原则。

3、布瓦洛的古典主义文艺理论主要观点如下:

(1)文艺创作的最高法则——崇尚理性。

(2)实现理性法则的基本途径——摹仿自然:

一是凭理性来刻画自然人性,表现常情常理;

二是艺术要表现理想化的现实;

三是摹仿自然,主要是认识都市、研究宫廷。

(3)新古典主义的创作模式——皈依古典:

一是人物定性化、类型化;二是遵守“三一律”;三是重视形式技巧。

(4)诗人的社会使命和人格修养——遵守道德:

布瓦洛规定了诗人的社会使命;诗人要注重人格修养

启蒙的18世纪

卢梭

他的《社会契约论》(1762),认为国家是社会契约的形式。

所以,把苏轼的“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或西方的“无冕之于”的称号用在他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

卢梭的审美观,主要见于他的小说《爱弥儿》。

其内容包括自我发现论、身心并重论、实践教育论、实物教学法。

目的是个性解放,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卢梭在文艺上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是“浪漫主义之父”,体现这一点的,是他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丝》和自传作品《忏悔录》,从崇尚宫廷到崇尚自然、从理性崇拜到感性崇拜、从模仿现实到表现自我。

狄德罗“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

狄德罗按理性运用其能力的方式,把知识分为三类;由记忆来的历史;由理性来的哲学;由想像来的诗。

2、狄德罗的文艺和美学思想:

(1)美在关系说

他认为:

美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它是一种关系,美的根源在于主体之外的客观对象本身,美总是随着关系而产生、而增长、而变化、而衰退、而消失的,不同的关系,可以决定是美是丑。

(2)严肃剧种和演员奇谈。

严肃剧是狄德罗所推出的一种介乎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剧种,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正剧”。

它以描写市民生活为主,又称“市民剧”。

狄德罗所倡导的严肃剧应有以下基本要求:

强调戏剧要拥抱现实;提出戏剧的情景说;认为艺术想象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他提出的:

“理想的范本”即演员根据对剧情和角色的事先的认真理解和深刻体验,设计一套标准的表演方式作为规范,在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够依照它去表演。

第八章意大利:

历史哲学的美学

本世纪的意大利真正在美学合文艺理论上作出创新合贡献的,是两位历史哲学家:

维柯和穆拉托里。

一、维柯和《新科学》

(1)维柯是历史哲学的创始人,用了20年的时间写成巨著《新科学》

其历史哲学观点主要为:

人类世界是人通过“自然本能”自己创造出来的,且连神也是由人创造的;历史发展是具体和有规律可循的;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的对立和斗争其核心是围绕着统治权进行的;人类历史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是每个民族出生、发展、成熟、衰亡的历史;历史哲学观的思想基础是共同人性论和历史复归论。

(2)维柯是美学科学的发现者。

诗性智慧-----是维柯对人的想象性创造力的称呼。

诗性智慧是人类最初的智慧,是先于理性的抽象思维的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是与原始人的感觉力和想象力相联系的。

诗性智慧来源于先民们的无知,无知是惊奇之母,惊奇推动了人们的想象。

想象类概念:

就是想象的功能不仅局限在语言形式上,它还体现在诗性人物性格上,就是用“感性主题”把个体或物种的具体属性、关系和特征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来的。

第九章德国:

多元并存的美学

“美学之父”鲍姆加登

1750年,鲍姆加登发表《美学》第1卷,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科学正式诞生了。

鲍姆加登把美学纳入哲学科学的认识论范畴,赋予美学既是理性又是感性的二重品格。

莱辛的诗画界限论

莱辛认为,造形艺术和诗歌,它们有异中之同,即都要模仿自然;也有同中之异,主要表现在四方面:

1、就存在形式说,诗是一种时间艺术,画是一种空间艺术,诗的表现范围要比画广,画适宜于表现美,诗则除了美其他丑、怪、悲、喜、滑稽等均能表现。

2、就模仿的媒介说,诗用人为的符号,即时间中动作发出的声音;画用自然的符号,即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和色彩。

3、就模仿的对象说,诗描绘时间中先后持续的事物即动作;画描绘空间中并列的事物即物体。

4、就追求的效果说,诗求其真,再现人的动作的复杂冲突;画求其美,即姿态和表情上的静穆或静穆的伟大。

上述诗画各自的特殊规律是相互不能超越的,否则就会招致失败,但这些规律也不是绝对的。

第十章德国古典美学(上)

一、康德:

在自然与自由之间

1、康德是在自然与自由之间的桥梁,构建了以知、情、意及相应的批判为框架的先验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2、.美的分析

康德对美的分析,是从区分审美判断和逻辑判断开始的。

(1)从质的方面进行分析,审美判断是无利害感的。

(2)从量的方面进行分析,审美判断是没有概念的普遍性。

(3)从关系方面进行分析,审美判断是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

(4)从方式方面进行分析,审美判断是没有概念的必然性。

总之,审美判断包含许多二律背反,但切实一种自由(来自想象力)的合乎规律性(来自理解力)的活动,这即是它的总的特点。

3、崇高的分析(美与崇高的区别)

其一,从客观对象来说,美是建立在对象的有限形式中,而崇高建立在整体性的无形式中;美同对象的质结合着,崇高同对象的量结合着。

其二、从主观的心理反应来说,美感是单纯的快感或积极的快感;而崇高感是由痛感转化成的快感,或是消极的快感;美感是想像力的游戏,是自由的;而崇高是想象力的严肃,是受限的。

其三、崇高和美的最重要和内在的差异是:

美在客观的对象,崇高则在主体的心灵。

其四、崇高和美产生的心意状态是不同的。

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

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康德美学思想综合述评。

康德的美学是世界美学史的一场革命,过去的哲学都围绕着自然转,从康德开始,才围着人转,人认识到自己是绝对的、具体的、自由的、至高无上的,是一切的一切。

康德以“先验综合”为基础,构建了以知、情、意及相应的批判为框架的先验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他在《纯粹理性批判》探讨了人们的认识能力,即“知性”。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探讨了人们的实践能力,即“意志”。

康德把美和艺术作为沟通自然与自由之间的桥梁。

康德对美的分析,是从区分审美判断和逻辑开始的,他从质、量、关系和方式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康德对崇高的分析,是从美与崇高的比较开始的,并对崇高和美作了区别。

康德对艺术的分析首先是分析了艺术本身的规定性;其次,要创造艺术,就要靠天才;第三,分析了艺术规定性和天才之后,康德把注意力集中在美的理想和审美意象问题上;最后,康德根据语言的表达方式,对艺术进行了分类。

康德美学思想包含着惊人的矛盾,最大的莫过于,美学本来是填补他哲学体系空白的一个筹码,但当他论述美和艺术问题时,他强调的却是它们的独立自主性,这就为近代艺术打开了一条新路,他埋葬了古典主义时代,开了浪漫主义的先河。

二、席勒:

审美王国的法典

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诗人或是自然,或是寻求自然。

前者使他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

二者的区别是:

第一,从时间上说,素朴的诗是属于古代的,感伤的诗是属于近代的;

第二,从表现内容和感受方式上说素朴的诗是尽可能完美地模仿现实,是现实主义的;感伤的诗是表现或是显示理想,是理想主义的。

在感受方式上,前者是单一的因果关系,后者是有限的现实与无限的观念的双重关系。

第三,从处理方式上说,素朴的诗人凭自己的天性和外面的帮助,追求个性化;而感伤的诗人则凭自己的力量和努力,使有限的状态转到绝对自由状态,追求理想化。

第四,从作用和效果上说,素朴的诗通过自然个体和生动的感性形象来感动我们,感伤的诗凭观念和高度精神事物来感动我们。

总之,素朴的诗源于有限的自然,是客观的、不带个人色彩的、造型性的,因而是古典主义的或现实主义的。

感伤的诗源于无限的观念,是主观的、带有自我反思的、音乐性的,因而是理想主义的或浪漫主义的。

第十一章德国古典美学(下)

黑格尔:

美学上的“金字塔”

1、黑格尔关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论:

是关于艺术美的理论,主要包括三层意思:

(1)美的内容是“理念”

(2)美的形式,是具体可感的形象,即“感性显现”的产物。

(3)最后就是理念与感性显现的自由统一的整体。

艺术美要求理性和感性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黑格尔的情境·情节·情致:

为了实现艺术美的理想,黑格尔探讨了文艺创作的具体问题,如人物、环境、冲突等问题,并且提出和论述了情境、情节、情致这样一些重要概念。

(1)情境:

是艺术内容得以表现,艺术形象借以出现和活动的外部景观,是通过具体环境而得到定性的一般时代背景。

(2)情致:

是普遍的有实体性的力量在人的个性里的显现。

(3)情节:

是人物发出的动作,它是情境和情致的中介,作为一个过程,它是冲突的斗争和解决,体现出主观和客观、主动和被动、内在和外在等诸种因素。

关于艺术类型的思想:

象征艺术、古典艺术、浪漫艺术

黑格尔把艺术的发展同艺术的类型结合起来,出发点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它包含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但统一的程度有所不同:

(1)形式压倒内容,物质超越精神,即为象征型艺术,比如建筑。

(2)内容和形式、物质和精神达到完满和谐的一致,即为古典型艺术,比如雕刻。

(3)内容压倒形式,精神溢出物质,即为浪漫型艺术,比如绘画、音乐、诗。

第十三章俄国革命民主主义:

现实主义之路

别林斯基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的创始人,他的美学,是运动的美学和战斗的美学。

其主要文艺观:

1、文学的民族性。

“那是民族特性的烙印,民族精神和民族生活的标记”。

2、文学的形象性。

“艺术是对于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用形象来思维”。

3、文学的典型性。

“典型性是创新作的基本法则之一,没有典型性,就没有创作”。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的继承者,他在美学上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个唯物主义命题。

他是在批判当代的美学思潮,特别是德国唯心主义美学思潮的过程中提出这个命题的。

他对“美是生活”作了这样的解释:

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这个命题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恢复了现实的权利;其次是它揭示了美对生活的依附关系;三是它在唯心主义美学思想泛滥的情况下,为美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第十四章镜与灯:

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分,最早来自席勒的感伤的诗和素朴的诗,接着是施莱格尔兄弟把它们定为浪漫诗和古典诗。

艾布拉姆斯在论述这两种基本类型的文学现象时,用了《镜与灯》的书名来概括。

一、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

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1、浪漫主义在最早从德国开始。

施莱格尔兄弟是其代表人物。

其文艺美学主要观如下:

2、浪漫主义在英国

柯尔律治把想象看成诗的无所不在的灵魂,集中体现了浪漫主义最普遍性的特征。

“湖畔派“诗人所代表的浪漫主义具有明显的遁世倾向;拜伦、雪莱所代表的浪漫主义具有激进的革命倾向。

3、浪漫主义在法国

法国的浪漫主义,是德国与英国的综合,既有创作又有理论,其创作比起英国来更具思想性,其理论比起德国来更具有革命性。

突出代表人物是雨果。

雨果的浪漫主义文学观主要表现在:

(1)猛烈抨击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疾呼创作自由,扩大艺术表现的范围。

(2)针对古典文论把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崇高优美与滑稽丑怪判然分开的做法,提出了一套以“对照”为中心的美学观。

(3)论证以“选择”为前提创作。

二、现实主义:

一般说,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

2、巴尔扎克现实主义文学思想述评。

巴尔扎克(1799-1850),无论在创作上还是理论上都对现实主义作出了最大贡献。

巴尔扎克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具体内容包括:

(1).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主张抓两头:

一是抓本质,二是抓细节,为此,作家除了观察和描绘,还要有“透视力”。

(2).要刻画性格,塑造典型,这是文学创作的中心任务;典型就是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川程度跟他相似的人们的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典型就是类的样本。

把人物同环境联系起来,既要有典型人物,还要有典型环境。

(3)要有思想深度,要忠诚于原则;作家对于人类事务的某种抉择,就是他对于一些原则的绝对忠诚。

(4).重视文学作品的社会效益和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巴尔扎克的这些思想已经形成完备的理论形态,把菲尔丁以来的现实主义思想资料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十五章灵与肉:

从自然主义到新浪漫主义

19世纪下半叶,欧洲文艺由上半叶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让位于自然主义和新浪漫主义。

自然主义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主义的发展,但是是一种畸形发展,故又被称作“黑色现实主义“。

新浪漫主义以主观反客观、以精神反物质、以直觉反模仿、以神秘反科学,很大程度上是浪漫主义的复活,但又陷入悲观和颓废,故也称作“颓废浪漫主义”和“新浪漫主义”。

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发展,可以用“灯”与“镜”来概括,则从自然主义到新浪漫主义的发展,可用“肉”与“灵”来概括。

一、自然主义

它发源于法国,福楼拜真正开了自然主义的先河,他是从现实主义转向自然主义的关键人物。

龚古尔兄弟

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主张。

左拉是自然主义创作和理论的真正代表,他的自然主义理论主张有:

首先,自然主义是19世纪特殊历史时代的产物;

其次,自然主义的方法是科学的方法;

第三,自然主义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实;

第四,自然主义要求艺术的社会道德目的。

二、新浪漫主义

新浪漫主义,包括19世纪末的两大文艺流派——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

1、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法国哲学家库辛1818年明确提出“宗教至上的宗教,伦理至上的伦理,艺术至上的艺术”。

2、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在法国兴起的文学思潮,波德莱尔的“普遍相似性”的思想。

第十六章非理性主义:

非理性中的理性

与理性主义相对立的思潮、学说。

又称反理性主义。

19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等都是本理论的重要人物。

叔本华的美学思想,是受其唯意志论的哲学思想统摄的。

(1).艺术是什么?

叔本华认为艺术的对象是柏拉图意义下的理念,而非亚里士多德意义下的概念、理性思维和科学的对象;科学是受制于根据律的,而艺术是独立于根据律的;主客相融、物我两忘的无差别境界就是审美观照境界;艺术由于意志客体化的不同程度和不同的表现方式,可依次分为建筑、绘画、雕刻、诗和音乐等种类。

(2)艺术靠什么和艺术为什么?

叔本华认为艺术要靠天才的作家,艺术是为了解脱人生的痛苦与无聊。

二、尼采的日神、酒神论(悲剧诞生的思想)

尼采认为悲剧是在日神和酒神这两种至深本质的二元冲突中产生的,日神和酒神是二元对立的两种冲动或精神。

日神代表着对生命个体的肯定,酒神代表着对生命本原的肯定;日神代表梦的形象世界,酒神代表醉的现实世界;体现日神精神的艺术是造型艺术和史诗,体现酒神精神的艺术是音乐和抒情诗。

1.日神精神:

日神精神是叔本华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

日神精神是一种梦幻精神,它把人带入幻想世界,使人沉浸在美的外观中,从而忘却人生的苦难,无视人生的悲剧实质,不去追究世界和人生的本来面目,在梦境中去感受审美的愉悦,依据梦境来体味人生。

2.酒神精神:

酒神精神是叔本华的悲剧理论。

酒神精神破除外观点幻觉,超脱个体生命,与本体融合而直视人生的痛苦,在悲剧性的陶醉中化生命的痛苦为审美的快乐,进而使人的精神达于永恒。

3.审美观众:

审美观众是尼采关于悲剧欣赏者的一种观点。

审美观众在观赏戏剧时带着既要观看又想超越于观看之上的情绪,“以洞察的目光深入到它内部队动机世界中去”,把戏剧表现代直观形象当作比喻性画面,用审美的目光穿越这些画面。

分析的20世纪

共时性:

人本主义和文本主义

20世纪最早产生的两大文论学派精神分析学和俄国形式主义,可谓相互对立,前者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学派;后者以文为本,是文本主义学派。

两大学派成了20世纪许多文论的源头。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存在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阐释学美学、接受美学等等都是属于人本主义学派。

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结构主义、符号学、语义学等则属于文本主义学派。

三、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交叉:

学院派和名士派

第十七章精神分析学的批评

一、创始人弗洛伊德简介: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ndSigmund1856―1939),奥地利医生、心理学家,他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经典著作

《歇斯底里研究》  (1895)  《梦的解释》    (1900)

《性欲三论》    (1905) 《论无意识》    (1915)

《自我与本我》   (1923)  《焦虑问题》    (1926)

《自我和防御机制》 (1936)

二、精神分析学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