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7723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

PC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北仑大碶九峰山1#地块项目

建设单位:

宁波龙晟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监理单位:

宁波海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浙江欣捷建设有限公司

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太河南路九峰山景区对面;(场地东侧太河南路,西侧靠山,无道路)。

结构类型:

框剪结构、PC结构。

工程包括:

1#~36#楼36栋别墅为地上3层,建筑高度为9.85m,层高3.6m、3.1m、3米。

37#~38#楼、40#~45#共8栋洋房为地上7层,建筑高度为21.95m,层高3m。

39#楼、52#~54#共4栋洋楼为地上6层,建筑高度为18.95m,层高3m。

56#楼商业用房为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7.95m,层高4.5m、3.3m。

57#~59#共3栋为附属用房为地上1层,建筑高度4.6m。

1.2PC构件概况

本工程38#、39#、41#、43#楼2F~7F层;45#、47#、49#、51#楼2F~6F层为预制构件,分别为预制阳台、预制填充墙、预制楼梯、预制叠合板、飘窗板。

1.2.1PC构件特点

1、产业化流水预制构件工业化程度高;

2、成型模具和生产设备一次性投入后可重复使用,耗材少,节约资源与费用;

3、现场装配、连接可避免或减轻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工业化节能降耗成效显着,节电、节水、节能、建筑废弃物得到抑制,扬尘、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5、工程施工周期短;

6、劳动力资源投入相对减少;

7、机械化程度有明显提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得到自效缓解;

编号说明:

注:

本工程所有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均为C30。

二、编制依据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2)、《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1G101-1)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4)、《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标准》DB11/T1312-2015;

(5)、《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DGJ08-2117-2012)

(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7)、《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15G365-1)

(8)、《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G310-1~2)

(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

(10)建筑施工轮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2)、北仑大九峰山1#地块项目相关图纸。

三、施工计划

3.1工期计划

38#、39#、41#、43#楼2F~7F层,按总施工计划8天/层,计划于2018年5月25日开始2F层PC构件吊装施工,8月10日完工,工期为75天。

45#、47#、49#、51#楼2F~6F层,按总施工计划8天/层,计划于2018年4月30日开始2F层PC构件吊装施工,7月15日完工,工期为75天。

3.2材料计划

PC构件施工前需定制专用临时支撑,临时支撑连接楼板和预制构件,需事先在楼板和预制构件中按图纸预埋螺栓套筒,施工前由专业技术人员统计所需临时支撑数量,并联系相关厂家定制足够临时支撑。

临时支撑

48*3.0钢管

7800m

扣件

32000个

40*90木方

8000m

U托

5000个

3.3劳动力计划

1.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2.作业人员计划

工种

数量

专业安装工人

15人

普通工人

5人

3.4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1.吊装机械选型

本工程设计45#、47#、49#、51#楼栋6F层位置阳台,预制构件最大重量为5.05t,结构高为18m,现场选用75t汽车吊吊装,完全满足现场施工(附汽车吊参数表)。

2.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施工机械

规格

数量

汽车吊

75t

1

平板车

15m

1

水准仪

1

靠尺

2

钢尺

1

对讲机

2

四、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1、工程开工前,现场按照设计院提供的PC构件深化设计图纸,结合工程实际,做好下列施工准备:

(1)PC构件深化图确认前将本项目与PC构件相关联的节点进行前期深化,木模与PC构件连接深化、施工电梯PC附着点位前期深化;

(2)加强建筑图、结构图和构件图及水电安装图纸的结合,比较各图纸的相符性,确保工厂制作和设计、现场施工的吻合,深化后的图纸应经设计院确认;

(3)运用BIM技术对预制构件现场堆放进行施工模拟,确保构件场内堆放合理有序;

(4)落实施工前期工作,包括预制构件保护起吊、运输、储存、临时支撑、接缝防水处理等。

2、交底和沟通

(1)按照三级技术交底程序要求,逐级进行技术交底,特别是对不同技术工种的针对性交底,要切实加强和落实;

(2)根据构件的受力特征进行专项技术交底培训,确保构件吊装状态符合构件设计状态受力情况,防止构件吊装过程中发生损坏;

(3)切实加强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构件分包单位的联系;

(4)施工前,坚持样板引路制度,组织参观实体样板,让施工人员了解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正式施工时能有个参照和实样的概念;

(5)根据构件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钢筋定位、灌浆套筒连接,安装工艺培训,规范操作顺序,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及操作技能水平。

4.2现场准备

1、运输路线

PC构件运输选用15m平板车,每次运输装载总重量≤50T,由项目规划好的路线行至场内,现场75t汽车吊配合吊装。

(加固方案详见:

汽车吊装地下室加固方案)

(1)根据施工现场的吊装计划,提前一天将次日所需型号和规格的预制构件发运至施工现场。

在运输前应按清单仔细核对墙板的型号、规格、数量及是否配套。

(2)装车时先在车厢底板上铺两根100mmx100mm的通长木方,木方上垫15mm以上的硬橡胶垫或其它柔性垫,根据外墙板尺寸用槽钢制作人字形支撑架,人字形架的支撑角度控制在70°~75°。

然后将外墙板带外墙一面朝外斜放在木方上。

墙板在人字形架两侧对称放置,每摞可叠放2-4块,板与板之间需在L/5处加垫100mmx100mmx100mm的木方和橡胶垫,以防墙板在运输途中因震动而受损。

2、现场堆放

(1)预制构件进场后严格按照现场平面布置堆放构件,按计划码放在临时堆场上。

临时堆放场地应设在汽车吊吊重的作业半径内。

预制墙体堆放在堆放架上,预制墙板堆放架底部垫2根100X100mm通长木方,中间隔板垫木要均匀对称排放8块小方木,做到上下对齐,垫平垫实。

(2)预制构件进场后必须按照单元堆放,堆放时核对本单元预制构件数量、型号,保证单元预制构件就近堆放。

(3)预制构件堆放时,保证较重构件放在靠近方便吊装一侧。

(4)预制构件严禁多块堆码,预制楼梯堆码不允许超过4块,其他构件不允许堆码。

(5)竖向构件堆放形式

竖向构件采用立放,堆放在专门的堆放架上,均堆放在整体堆放架上。

整体堆放架

(6)水平构件堆放形式

水平构件采取水平叠放,不同型号尺寸构件不能叠放在一起,PC阳台板叠放2层,构件应在地面并列放置2根垫木或垫块,每层之间用垫木隔开,且堆载禁止超过6块。

叠合板水平叠放(示意图)

(7)楼梯堆放形式

楼梯水平叠放,叠放层数不超过4层,构件应在地面并列放置2根垫木或垫块,每层之间用垫木隔开。

楼梯水平叠放

(加固方案详见:

汽车吊装地下室加固方案)

3、PC埋件预埋和预留插筋留置

(1)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前,应按照PC图纸中将各层PC构件所需临时支撑和临时、永久固定埋件进行预埋,并在PC施工前检查埋件数量、规格、位置是否正确。

(2)预制竖向构件(外墙、飘窗、隔墙)均采用相同临时支撑,临时支撑埋件为M24螺栓套筒(L=75),临时支撑连接事先在预制构件中预埋的螺栓套筒,施工前需定制专用临时支撑,在楼板相应位置提前预埋“几”字型拉钩。

支撑竖向预埋节点

支撑水平预埋节点

(3)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连接方式

现浇与预制水平拼缝大样

预制外墙板与一字墙连接详图

预制构件与丁字墙连接详图

(4)预制构件与施工电梯连接方式

提前在PC构件预埋φ40mmPVC套管在爬架机位相应位置。

(5)预制构件与机电管线预埋、预留方式

五、PC构件吊装施工

5.1施工顺序

1、施工吊装由远及近,现浇节点具备钢筋安装及绑扎条件时,即刻进行钢筋绑扎及安装。

38#、39#、41#、43#楼PC构件安装顺序自西向东安装。

首先吊装水平构件,再吊装竖向构件。

水平构件:

第一块吊装2F层水平板2PCB5水平构件以此类推。

竖向构件:

第一块吊装2F层东立面4-1/B~E轴编号2PCQT1外墙预制构件,竖向构件以此类推;最后吊装楼梯构件。

PC构件吊装顺序

注:

38#、39#、41#、43#楼最重构件为编号3~4PCTC02L每层2块,每块质量5.05t,所在位置位于1~4、35~37/A轴,75t汽车吊在1/4、1/37轴处吊装重量为5.05t。

5.2施工工艺

1、吊装施工注意点:

(1)吊点垂直受力。

严禁在横梁和构件间采用三角方式吊装。

(2)在PC板校正过程中,板内斜撑杆以一根调整垂直度为准,待校正完毕后再紧固另一根,不可两根均在紧固状态下进行调整。

(3)每块PC构件吊装稳固后均需测量水平与垂直度偏差在允许范围内,遇需调整时应松开相关紧固件,严禁蛮力矫正。

(4)若PC板的连接钢筋因妨碍施工被临时弯曲时,在该道工序结束后应立即恢复原功能,以保证结构安全。

(5)按“楼板埋件分布图”要求,在预制构件首层现浇地坪上准确预埋PC板安装用、下端固定用金属连接件。

(6)构件吊装前,应对构件和已完成构件的交接面进行粗糙处理或标高核实。

剪力墙、柱下的粗凿面凹凸不应小于6mm。

交接面的浮浆和杂物应清理干净后才能进行此位置的构件安装。

2、预制剪力墙吊装施工工艺流程

3、起吊前准备

预制构件采用汽车吊进行吊装。

构件吊装之前,应针对吊装作业、就位与临时支撑等进行充分的准备,确保吊装施工顺利进行。

(1)起吊准备

根据构件吊装计划及构件进场资料定位所需吊装构件,检查构件预制时间及质量合格文件,确认构件无误及构件强度满足规范规定的吊装要求。

无误后,安装吊具。

并在构件上安装缆风绳,方便构件就位时牵引与姿态调整。

a.提前在构件上放好控制线。

b.确认汽车吊起吊重量与吊装距离满足吊装需求;核实现场环境、天气、道路状况等满足吊装施工要求。

c.成立专业小组,进行安全教育与技术交底;确保各个作业面达到安全作业条件;确保汽车吊、钢丝绳、卡环、锁扣、外架、安全用电、防风措施等达到安全作业条件;检查复核吊装设备及吊具处于安全操作状态。

d.检查构件内预埋的吊环或其他类型吊装预埋件是否完好无损,规格、型号、位置是否正确无误。

起吊前应先试吊,将构件吊离地面约50cm,静置一段时间确保安全后再行吊装。

e.对较重构件、开口构件、开洞构件、异形构件及其他设计要求的构件,应进行吊装过程受力分析,包括翻身过程、起吊过程、临时支撑状态等多种工况,对其中受力不利状态进行加固补强,避免吊装过程中构件破坏或者出现其他安全事故。

f.装配式结构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进行预制构件试安装,并根据试安装结果及时调整完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2)就位与临时支撑准备

a.核对已完成核对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及预制构件和配件的型号、规格、数量等符合设计要求。

b.检查墙板构件套筒、预留孔的规格、位置、数量和深度;检查被连接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和长度;当套筒、预留孔内有杂物时,应清理干净;当连接钢筋倾斜时,应进行校直;连接钢筋偏离套筒或孔洞中心线不宜超过5mm。

c.测量放线,设置构件安装定位标识;校核现场预留钢筋的平面间距、长度等;并须确认现浇构件的强度已达设计要求。

测量放线包括在预制墙板室内侧画出100cm标高线及两条纵向定位线;在楼板上画出对应于预制墙板纵向定位线和横向定位线。

d.检查临时支撑埋件套筒,如有杂物应及时清理干净;检查楼板面临时支撑埋件是否已安装到位;确认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预先在墙板上安装临时支撑连接件。

e.检查临时支撑的规格、型号、数量满足施工要求,调节部件灵活可调且紧固后牢固可靠,检查可调斜撑的调节量程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检查连接件规格、数量等满足施工要求。

f.应备好可调节接缝厚度和底部标高的垫块。

底部标高垫块宜采用钢质垫片或硬橡胶垫片,厚度采用1mm、2mm、5mm、10mm的组合。

4、预制墙板吊装(包括飘窗板)

(1)墙板构件吊装应根据吊点设置位置在铁扁担上采用合适的起吊点。

用吊装连接件将钢丝绳与墙板预埋吊点连接,起吊至距地面约50cm处时静停,检查构件状态且确认吊绳、吊具安装连接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起吊要求缓慢匀速,保证预制墙板边缘不被破坏。

墙板模数化吊装梁吊装示意图

吊装示意图钢扁担示意图

(2)构件距离安装面约100mm时,应慢速调整,安装人员应使用搭钩将溜绳拉回,用缆风绳将墙板构件拉住使构件缓速降落至安装位置;构件距离楼地面约300mm时,应由安装人员辅助轻推构件根据定位线进行初步定位;楼地面预留插筋与构件灌浆套筒应逐根对准,待插筋全部准确插入套筒后缓慢降下构件。

墙板吊装示意图

5、安装临时支撑

预制墙板构件安装时的临时支撑体系主要包括可调节式支撑杆、端部连接件、连接螺栓、预埋螺栓等几部分。

墙板构件的临时支撑不宜少于2道,每道支撑由上部的长斜支撑杆与下部的短斜支撑杆组成。

上部斜支撑的支撑点距离板底不宜小于板高的2/3,且不应小于板高的1/2,具体根据设计给定的支撑点确定。

预制墙板斜支撑示意图

墙体斜支撑的安装分为连接件安装、支撑杆安装、支撑紧固。

连接件安装在构件吊装之前进行。

墙板上的连接件选用马蹄型连接件,其由一块钢板及一个铁环焊接而成(马蹄型连接件),通过M20螺栓和一块钢制垫片与预制墙板连接,楼板上的连接件选用T型连接件,其由?

16、?

10的圆钢焊接而成,板内由?

10钢筋绑扎固定(T型连接件)。

马蹄型连接件

T型连接件

6、墙体安装精度调节

墙体的标高调整应在吊装过程中墙体就位时完成,主要通过将墙体吊起后调整垫片厚度进行。

墙体的水平位置与垂直度通过斜支撑调整。

一般斜支撑的可调节长度为±100mm。

调节时,以预先弹出的控制线为准,先进行水平位置的调整,再进行垂直度的调整。

见图预制墙板安装精确调节用斜支撑。

墙板安装精确调节措施如下:

(1)在墙板平面内,通过楼板面弹线进行平面内水平位置校正调节。

若平面内水平位置有偏差,可在楼板上锚入钢筋,使用小型千斤顶在墙板侧面进行微调。

(2)在垂直于墙板平面方向,可利用墙板下部短斜支撑杆进行微调控制墙板水平位置,当墙板边缘与预先弹线重合停止微调。

(3)墙板水平位置调节完毕后,利用墙板上部长斜支撑杆的长度调整进行墙板垂直度控制。

预制墙板安装精确调节用斜支撑

8、转换层连接钢筋定位

装配式建筑在设计时存在下部结构现浇、上部结构预制的情况。

在现浇与预制转换的楼层,即装配施工首层,下部现浇结构预留钢筋的定位是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至关重要的问题,本工程从1层开始吊装。

首层连接钢筋的定位施工流程为:

首层连接钢筋定位施工流程

具体操作的技术措施为:

(1)转换层连接钢筋的加工应按照高精度要求进行作业。

为保证首层预制构件的就位能够顺利进行,转换层连接钢筋应做到定位准确、加工精良、无弯折、无毛刺、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2)绑扎钢筋骨架时,应注意与首层预制构件连接的钢筋的位置。

根据图纸对连接钢筋进行初步定位并划线确定;在钢筋绑扎时应注意修正连接钢筋的垂直度。

(3)钢筋绑扎结束后,对钢筋骨架进行验收。

一方面按照现浇结构钢筋骨架验收内容进行相应的检查与验收,另一方面检查连接钢筋的级别、直径、位置与甩出长度。

(4)按现浇结构要求进行墙板模板支设,并进行转换层楼板模板支设及绑紧绑扎作业。

(5)用钢筋定位器复核连接钢筋的位置、间距及钢筋整体是否有偏移或扭转。

如有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偏位或扭转,应及时进行修正。

钢筋定位器采用与预制墙体等长、等宽钢板制成,按照首层预制墙体底面套筒位置与直径在钢板上开孔,其加工精度应达到预制墙板底面模板精度。

在套筒开孔位置之外,应另行开直径较大孔洞,一方面可供振捣棒插入进行混凝土振捣,另一方面也可减轻定位器重量,方便操作。

钢板厚度及开孔数量、大小应保证定位器不发生变形,避免导致定位器失效,一般情况下可取为厚度6mm、孔洞直径100mm。

(6)钢筋定位器套筒位置开孔处可安装内径与套筒内径相同的钢套管,用以检测连接钢筋是否有倾斜,并可模拟首层构件就位时套筒与连接钢筋的位置关系。

钢套管的长度建议取为连接钢筋插入套筒的长度,可方便检测连接钢筋甩筋长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定位器平面图

钢筋定位器效果图

钢筋定位器现场效果图

(7)连接钢筋位置检查合格后应由项目总工程师、质量负责人、生产负责人等验收签字,而后方可进行现浇混凝土作业。

8、竖向构件连接节点

预制竖向构件与现浇结构注浆孔

预制竖向构件预留插筋

竖向结构防水构造节点

9、阳台板安装

本工程各楼栋PC阳台板仅分布在南侧,因预留出筋与现浇板同时浇筑,阳台板吊装后需临时采用搁架进行支撑、调平。

(1)施工工艺

(2)施工准备

支撑体系搭设

a.阳台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支撑体系,详支撑图,安装阳台板前用U托将支撑龙骨调至标高位置处。

阳台构件支撑图

b.阳台板与现浇板交界处贴海绵条,保证阳台板与现浇板交界处观感质量。

(3)阳台板吊装

a.阳台板吊装过程中,在作业层上空300mm处略作停顿,根据阳台板位置调整阳台板方向进行定位。

吊装过程中注意避免阳台板上的预留钢筋与墙体的竖向钢筋碰撞,阳台板停稳慢放,以免吊装放置时冲击力过大导致板面损坏;

b.阳台板就位校正时,采用锲形小木块嵌入调整,不得直接使用撬棍调整,以免出现板边损坏。

c.现浇板板面按深化设计图要求布设机电管线,确保与PC阳台板预留管线接口位置一一对应。

d.阳台板吊装完毕后,板的下边缘不应该与现浇板底面出现高低不平的情况,也不应出现空隙,局部无法调整避免的支座处出现的空隙做封堵处理;支撑可调U型撑托作适当调整,使板的底面保持平整,无缝隙。

安装示意图

(4)全灌浆套筒安装

竖向构建安装完成,支撑架体调试完成,开始吊装水平阳台构建。

a.吊装时需注意套筒拼接安装点位,检测套筒位置是否有异物堵塞,做到及时清理;

b.阳台构建吊装调试完成,及时报验监理,验收合格方可灌浆施工;

c.在注浆孔四周粘贴海绵体,防止漏浆;

10、叠合板安装

(一)工艺流程

检查验收

叠合楼板施工工艺流程

(二)安装要点

1.检查叠合板的编号、预留孔洞、接线盒位置及数量,叠合板搁置的方向;

预留孔洞及预埋件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表1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预留孔

中心线位置

5

尺量检查

孔尺寸

±5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洞口尺寸、深度

±10

预埋件

预埋件锚板与砼面平面高差

0,-5

线盒、电盒、吊环在构件平面的中心线偏差

20

预埋件锚板中心线位置

5

线盒、电盒、吊环与构件表面砼高差

0,-10

叠合板平面图

2.检查支座及板缝硬架支模上的平面标高

  用测量仪器从两个不同的观测点上测量墙、梁及硬架支模的水平楞的顶面标高。

复核墙板的轴线,并校正,对偏差部位进行切割、剔凿或修补,以满足构件安装要求。

3.叠合板支撑体系安装

叠合板支撑采用满堂承插式钢管脚手架,承插钢管Φ48×3.0+可调顶撑,横肋采用方钢;根据规范要求,本工程立杆横纵间距1200mm,扫地杆距楼地面≤200,并拉通,水平杆步距1500;立杆距结构边≤500mm;在同一房间内横肋拉通布置。

 当叠合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可拆除两端支撑;待叠合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砼达到100%,方可拆除下一层的全部支撑。

质量要求:

1.预制叠合板的几何尺寸,安装位置偏差应符合《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技术规程》的有关要求。

2.预制叠合板的外观尺寸,结构性能及后浇层混凝土施工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有关要求。

3.预制叠合板安装时应符合有关的规范规定。

4.预制叠合板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成品保护措施。

             预制板成品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长度

±5

钢尺检查

宽度

0,-5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高(厚)度

+2,-3

侧向弯曲

L/1000且≤15

拉线、钢尺量最大侧向弯曲处

对角线差

7

钢尺量两个对角线

表面平整度

3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翘曲

L/1500

调平尺在两端量测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1

11、楼梯安装

本工程预制楼梯与现浇楼梯梁之间通过预留筋+灌浆进行连接。

楼梯安装上端连接节点

楼梯安装下端连接节点

(1)施工工艺

预制楼梯施工流程图

(2)楼梯吊装

预制楼梯板采用水平吊装,用螺栓将通用吊耳与楼梯板预埋吊装内螺母连接,起吊前检查卸扣卡环,确认牢固后方可继续缓慢起吊。

预制楼梯板吊装示意图

(3)施工要点

a.待楼梯板吊装至作业面上500mm处略作停顿,根据楼梯板方向调整,就位时要求缓慢操作,不应快速猛放,以免造成楼梯板震折损坏。

b.楼梯板基本就位后,根据控制线,利用撬棍微调,校正。

c.楼梯段校正完毕后,将梯段预埋件与结构预埋件焊接固定。

d.楼梯板焊接固定后,在预制楼梯板与休息平台连接部位采用砂浆料进行灌浆,灌浆要求从楼梯板的一侧向另外一侧灌注,待灌浆料从另一侧溢出后表示灌满。

11、灌浆施工

(1)灌浆施工操作要求

a、灌浆料必须有产品检验合格报告及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灌浆料强度等级为85MPa;

b、施工时首先要根据灌浆料使用说明,安排专人定量取料、定量加水进行搅拌,搅拌好的混合料必须在30min以内注入套筒;

c、当灌浆仓大于1.5m时,对灌浆仓进行分仓,分仓使用坐浆料或者高强砂浆。

本工程最大预制构件边长为5.2m,分仓如下:

d、有螺纹盲孔插筋处在上层PC板吊装前,套入20x30橡橡胶垫;

e、灌浆前应检查螺纹盲孔内是否阻塞或者有杂物;

f、灌浆时由下孔灌入,上孔冒浆即为灌满,及时用皮塞塞紧。

(2)项目采用半灌浆套筒,构件生产前进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抗拉强度试验,每种规格的连接接头试件数量不应少于3个。

半灌浆连接通常是上端钢筋采用直螺纹、下端钢筋通过灌浆料与灌浆套筒进行连接。

一般用于预制剪力墙、框架柱主筋连接,所用套筒为GT/CT系列灌浆直螺纹连接套筒,简称灌浆套筒。

半灌浆连接示意图GT/CT型套筒

灌浆机器

(3)灌浆工艺

灌浆流程

(4)灌浆施工注意事项

1、泵送钢筋接头灌浆料可在5℃~40℃下使用。

灌浆时浆体温度应在5℃~30℃范围内。

灌浆时及灌浆后48小时内施工部位及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如环境温度低于5℃时,需要加热养护,低温施工时应单独制定低温施工方案。

2、搅拌完的砂浆随停放时间延长,其流动性降低。

如果拌合好后没有及时使用,停放时间过长,需要再次搅拌恢复其流动性后才能使用。

正常情况自加水算起应尽可能在30分钟内灌完。

3、一个构件连接的接头一次需要的灌浆料用量较多(超过一袋20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