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招商与管理完整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8102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购物中心招商与管理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购物中心招商与管理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购物中心招商与管理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购物中心招商与管理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购物中心招商与管理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购物中心招商与管理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购物中心招商与管理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购物中心招商与管理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购物中心招商与管理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购物中心招商与管理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购物中心招商与管理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购物中心招商与管理完整版.docx

《购物中心招商与管理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购物中心招商与管理完整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购物中心招商与管理完整版.docx

购物中心招商与管理完整版

HUAsystemofficeroom【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购物中心招商与管理

对话——购物中心招商、管理

陈建明:

我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大家提问题,在座的开发商,包括一些商家、管理商,对于购物中心的管理运营都有不同的问题,我希望在沟通当中,能够最大程度的解决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接下来就购物中心行业在中国发展的前景和一些问题,请各位嘉宾做一个简短的评述。

刘耀东:

我想我稍微解释一下,国际购物中心协会,是一个全世界的组织,总部在美国,每一年在美国举办200场活动,各个地区的招商、行销、经营管理有很大的资源,购物中心有50年的经验。

在亚洲也做一些培训,我个人是在2002到2004年作为他们大中华区的顾问,事实上从今年开始,他们可能会有更进一步的进入中国的一些活动,所以会有更多的会议见报。

其实这些协会都是非盈利的组织,重要的是推动这个产业,从他们对于中国的这些活动可以出来,他们对中国这个市场是非常重视的,也就是中国这个市场最重要的是两个因素,一个是国有企业现在陆续的民营化,使得中国现在的市场可以说是非常的广阔。

第二个就是WTO的开放,使得中国的零售市场也是更具备无穷的潜力,一方面,所谓的市场民营化的方式,使得更多的有兴趣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公司快速的增加,另外国外的厂商也都很快的进入这个市场,我们相信零售在中国这个市场,可以说是全世界都期盼中国零售市场正常的发展,我个人更觉得,中国的未来商业是充满着机会的。

希望大家多多交流,希望产业有一个更正规的发展,谢谢各位。

陈建明:

万总是20多年来在北京或说国内的零售业,在购物中心行业有着充分的实践经验,从燕莎购物中心,到金源燕莎MALL,万总有很多的体验,请万总谈谈购物中心的前景。

万文英:

其实我刚才把我的观点已经讲过了,我觉得购物中心的发展前景非常好,因为购物中心,我自己体会到,它是为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提高的一种服务形式,购物中心来讲,他也是符合我们现代人的需求,所以我觉得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但是要注意一些问题,我们的城市很小,但是弄一个非常大的购物中心,比如说金源新燕莎,据我们测算,一天就要有十万人要维持SHOPPINGMALL的经营,如果我们一个城市在三四十万人,要搞这么一个大MALL难度就比较大了,所以在这点上,我觉得,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

另外,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够针对商业地产,也就是针对购物中心如何去经营,如何去管理进行探讨,在这方面我们中国还没有更多的经验,因为我们刚刚开始,SHOPPINGMALL也是外来的,国外已经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他们也是由一点一点的发展起来的,我相信我们中国人比他们还要聪明,我们很可能缩短我们的时间,但是要想这样,就得扎扎实实的做一些工作。

我觉得在这一点说,东方广场做得非常好,可以说养了将近三四年,但是人家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不断的完善,有一点不好就改进,今年我看到,还有好几个月的改造,改造以后非常漂亮,所以在这点上,我特别希望我们在座的,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的城市,能够搞一个非常适合你们当地的经济、人们消费以及当地文化需要的很兴旺的经营管理非常好的购物中心。

陈建明:

东方广场的确是在目前几年中国大型购物中心比较成功的案例,东方新天地最贵的租金达到一平米260美金,如果说商铺一平米260美金,这个收益率的确很高,这也是为什么开发商都很关注购物中心开发,甚至把购物中心做成一个热点做的核心原因,一旦做成功,有很好的投资收益。

但是,做成功,还是需要在后期解决很多问题,如果没有解决的话,实际上260美金可能跟你的项目也有距离。

我想的话,开发商的确是关注机会,但是也要关注到很多专业问题。

邻里中心是国内做社区购物中心的典范,我想有请于总讲一下您的观点。

于宙:

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个人的体会我们邻里中心为第五业态,他不同于卖场,也不同于商业街,也不同于百货公司,我觉得是第五业态的形式。

我们靠主体的商业街肯定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们是按照交通便利、按照住宅区的人口分布,我们来做17个邻里中心。

这六七年,刚开始做邻里中心的时候,我们也把零售业因为放在里面,但是说实在的,前三年我们公司做得很累,到了第四年我们开始调整,我们现在的服务业比例很大,大概是70、80%,零售业比例比较小,我们在整个邻里中心里,都配上一个卖场,我们现在跟香港华润万佳合作连锁发展,我们有一个邻里中心,就有一个华润万佳在里面,肯德基也是这样,只有这样,我们跟品牌连锁合作,这样从我们经营户的能力来讲,他的规范,他的产品都得到了保证。

我们也是连锁企业,这样就会有序的发展。

我觉得,我们应该准确的定位邻里中心是什么呢?

是区域商业服务,我是这样理解的。

在今年,我们申报认证的时候,我们请了美国ISO公司给我们评价,在大中华500多家评价下来,我们是第二家的零缺陷企业,其实这是一种新的理念,一种适合国内发展的模式,给了他们一些新的理念和观念,所以给我们很高的评价。

在六年多来,把项目定位好,招商定位准确,在建筑物上的设计也能够结合以后的运营,长效的管理就有了保证,可以说是一个模式,当然我们连锁到三家以后,我们的规模效应就开始浮现出来,第一家可能有一点规模不够,经营户的规模也不够,如果他跟着我们连锁,到了第三家以后,他的抗风险能力也开始表现出来。

我已经是多次来北京跟大家交流我的体会,有机会也欢迎大家到我们工业园区来,我们到现场交流,欢迎大家。

谢谢。

陈建明:

最近我们做了很多调查,包括大型的SHOPPINGMALL,包括社区购物中心,也包括商业街、批发市场,实际上,我们发现,很多热点当中,开发商关注社区购物中心的力度弱一些,换句话说,社区购物中心、邻里中心这种业态一定是以后的主力。

中小型的社区购物中心,我想邻里中心可能是第一家做连锁的,这个市场有很大的空间,我建议开发商,除了关注大MALL之外,也可以关注社区中心的开发,这样投资风险相对低一点。

下面请董浩明表达自己的观点。

董浩明:

做购物中心来讲,是需要很长时间来养,而不是国内这样切割去卖,产权都分离的,我想购物中心要搞的话,在这个方面还是要考虑的。

陈建明:

远洋城的SHOPPINGMALL在唐山、石家庄都在做,他们也是希望在全国做大型SHOPPINGMALL的连锁,下面有请远洋城SHOPPINGMALL的吴总发表观点。

吴总:

我们公司最主要是三个业务,第一是超市叫保龙仓,有14家,我们还有远洋城MALL,在唐山有一家12万平米,目前在石家庄和西安各有一个。

有关MALL的问题经常有人问我,到底百货跟MALL有什么不太一样的地方,我觉得先要把这个观念弄清楚,为什么MALL在招商管理上有这么多的困难呢?

百货是以业种来分类,是用男装、女装、童装来分类,是在同样的时间一起开业,同样的时间一起打烊,MALL就不一样,是以业态分类,百货业、超市业、娱乐业,零售业,这几个业态的营业时间是都不一样的,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想开发MALL的时候可能必须要了解到这一点,如何将这几个业态做很好的组合,目前我们公司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先把这个定位定清楚之后,然后要根据当地的经济的状况我们来设定我们的层次,不一定每个MALL要做很大,不一定都要做迪厅,以上是我自己的一点感想。

谢谢。

陈建明:

我想购物中心的管理离不还商家的融合,请乐购的王总跟大家沟通一下。

王总:

乐购在北京还没有店,大家不太了解,我简单的跟大家介绍一下,乐购属于顶新集团,在全国有33家店,现在目前乐购在04年9月份跟世界上第一大零售商英国的特易购正式签约合作,双方是强强联合。

在去年的时候,正式跟乐购签约。

如果今年顺利的话,我们在今年的下半年,我们的一个标准店2万平米要亮相北京,届时欢迎大家去参观。

我们的定位是生活购物中心,就是接近老百姓的需求,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我们跟很多的开发商接触的时候,也遇到很多的问题。

在沟通的时候,他所提供的房屋的结构、面积,有一些是现成的一些建筑,我们希望在规划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这样的话,大家可以在互相的沟通中,你能够满足商家的需求,商家也能够满足开发商的需求,我们作为一个主力店,在你商业地产中,对你商业地产的提升是有很高的提升,可以这么说,我们有很多的例子,在上海有一家店,原来那个地方人口很少,房地产价格很低,我们去了以后,现在目前的地区,房地产价格翻了两倍多。

这样来说,我们跟房地产商沟通的时候,生活购物中心的利润是很低的,你要想让商家能够存活,跟商家沟通的时候,我们要开一个店,在这个地区一般情况下要养两年,这个店才能真正的立住,所以在前期,从各个方面的条件来说,你能让商家生存了,商家地产才能够起来,如果商家生存不了,你的商业地产也做不了,所以要做的双赢,我们跟开发商也充分的讲,大家要互相理解。

我们在石家庄远洋城的MALL也在合作,正在谈具体的问题,其实就是这样,大家做到互相沟通,互相理解。

陈建明:

作为百货超市的主力店,跟别的店也不一样,我们在南三环的一个中远的项目,我们也建议开发商,这个地区可能对百货的市场有需求。

下面把更多的时间给大家,大家有问题的话,可以给各位嘉宾提问题。

问:

结合国外的经验,购物中心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刘耀东:

这个题目很广,当然我想,实力是很重要的,开发一个商场是一个长期的投资,刚刚万总讲的是耐力,我个人讲实力。

另外,他不只是零售,也不只是地产,而是结合零售的一种地产,也就是说,他必须要了解零售业的精髓,以及地产的精髓,除了实力以外,必须要对商业地产这块透彻的理念在里面。

通常来讲,可能很多人有很多想法,但是可能不见得能够实现,也许因为实力的关系或者能力的问题,我想在国外来讲,大型的购物中心真正成功的,事实上都是很悠久的历史,而且都是大企业,都不是一下冒出来的。

可是,今天在中国我不敢讲,在中国今天来讲,确实有很多机会。

今天来讲,为什么这么多人对中国的商业地产开发感到非常兴奋。

所以说,现在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但是要小心,掌握购物中心的趋势,另外结合这个实力才能掌握这个商机。

问:

邻里中心在南方苏州应该做得很成功,这种运营的模式,如果到北方地区是不是可以简单的复制,或者是不是要关注什么因素

于宙:

我们在了解新加坡邻里中心的时候,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前期的规划,我们借鉴本土的时候,我们其实对规划方面的定位,我们基本上是借鉴的,但是本土化中,我们也有很多自己的特征。

北方城市,我觉得开发区可以克隆,我觉得老城区改造可能会有所不一样,开发区做商业特征就是逆向的,没有人,没有商业,没有人气怎么会有商气,对我们邻里中心来说,我们走了自己的路。

老城区人气没有问题,是整合的问题,也有他优势的地方,也有好做的地方。

我觉得,开发区基本上是可以克隆的。

陈建明:

在北京开发区有一个邻里中心,应该是借鉴你们的模式,现在来讲,整个经营的情况也不错。

问:

燕莎OUTLETS做得很成功,现在北京又有爱家OUTLETS,这种规模的购物中心,在北京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万文英:

其实燕莎OUTLETS是我做的,我也没想有多大,我2000年第一次去美国,我发现这个业态以后,就觉得很适合我们燕莎来做,首先有一点,燕莎拒之门外的这些消费者有地去了,燕莎虽然有很多品牌,但是价位很高,OUTLETS一般是六折以下,这样就可以去购物了。

这样可以解决我满足不了的那些客人的问题。

也没有想那么多,陈总刚才我问这个问题,我觉得,不管哪一个城市做OUTLETS,都得要有两个资源,这两个资源如果能够有的话,你就可以做,首先一个资源,就是货源资源,就是你的供货商是谁,做OUTLETS,必须是厂家,国外所有的OUTLETS都是由生产厂家支撑的。

但是我们国家跟外国不同,我们国家这些品牌绝大部分是代理商做,我想做OUTLETS的话,要想让他能够纯正,诚信比较好,第一从厂家进货,第二从第一代理商进货,如果你这个地区有这两个条件,能够来满足你的货源要求的话,第一个资源就成立了。

第二个资源就是你的消费群,有很多城市的企业跟我讲,我们那的消费水平高着呢?

我们有钱的人多着呢!

但是真正的在这个城市里,有没有那么多的品牌让消费者能够认可,换句话说,我就说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说这些个消费群都不认识,或者是认识它,但是没有参照物,那么你的OUTLETS做起来也是很难的。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名牌商品,OUTLETS必须是名品加实惠,不是国际名品,就是国内的名品,名品加上实惠才能形成OUTLETS。

说我这个城市连品牌店都没有,你OUTLETS再降价,他也认为是很贵的。

比如说阿玛尼一套西服可能是一万,下架的时候卖5千,但是你1万块钱的商场没有,没有这个参照物,老百姓仍然不认为你OUTLETS是实惠的。

所以这两个资源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我在东四环搞了一个燕莎OUTLETS,现在又出了一个爱家OUTLETS,做得怎么样我也不知道,首先声明我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现在都认为我是他的顾问,我已经请了律师,也已经给他发了律师函,就打着我的名义去招商。

但是我觉得我们不提爱家,北京市我认为还可以有几个OUTLETS,因为什么呢?

北京太大了,现在东四环我搞的OUTLETS,开业的时候也是一千个停车位,现在也是一千个,刚开业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的时候,礼拜六礼拜天不够,平常还可以,现在是每天都不够,说明这个业态还是受欢迎的,如果受欢迎的话,如果我们再做两个、三个,我认为还是可以的,从北京的市场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还是可以的。

当然,如果说从竞争出发,就另当别论了。

陈建明:

OUTLETS我是去年的11月去的,开车转了两圈找车位,现在车位是一个很大问题,应该说整个的市场人气很好。

下面有一个问题,是问乐购的王总,关于在北方的开发计划的问题。

王总:

前些日子我们也跟我们英方的调研小组在讨论战略点的问题,我们现在目前在华北区域,我们主要在几个城市,像天津已经开了五家店了,北京准备是要开10—12家,可以说战略点会有30多个,因为我们的整个目标是要达到230个店,而北方区域这方面,因为开店的时候要考虑很多的因素,可能货源、配送,人员的招聘,人员的培训,所以我们开店也是,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开,05年上半年重点是在北京,天津有五家了,我们在天津可能还要再开两到三家,在石家庄,我们也是要准备再开几家,这样开完以后,我们再滚动,滚动到太原,在今年下半年,有可能我们会进入山东,去年和前年的时候,山东17个地市我们考察了一遍,现在很多的业态也都进入了这些区域,可能我们会稍微比他们晚一些。

在东北方面,我们主要是在长春、沈阳、大连,长春有11家,哈尔滨也正在选址,哈尔滨那边我们也有几个项目在谈,西安那边也是,我们也是考察了很多,根据战略的发展,我们会陆续的做,现在上海是最多,已经达到12家,陆续的还在开店,还要在江浙开,北方区域重点还是北京、天津、石家庄,在下半年的时候可能会去山东的,这就是目前的状况。

陈建明:

有人问我,商业地产的发展至少有20年的前景,商业地产的发展前景怎么看待

陈建明:

我想,应该讲,整个商业地产行业的发展,的确是有比较好的市场的需求,但是,应该讲不同的城市,商业地产的饱和程度有差别,不同类型的商业地产从大型的SHOPPINGMALL,到社区商业,包括商业街,包括各种市场,包括底商,不同的商业地产的类型,他们的饱和度也不太一样,我想不同类型有差别,不同城市也差别,大家需要区别对待,比如北京,北京大型的SHOPPINGMALL的开发规模,我个人认为,虽然有市场需求,但是正在进行开发的规模,未来有可能进入市场的量可能会比较大,这样的大型SHOPPINGMALL的建设,建议大家稍微谨慎一些。

第二,在过去两三年时间,包括物流,包括批发市场,开发商都意识到这些类型,批发市场大家一般觉得租金会很低,但是从我们的理解看,像在北京的南三环这个地方,京温服装批发市场,3万平米,一年的流水15亿,里面的装修条件很简单,都是很一般的国产的电梯,一层的租金一天70块钱/平米,我一个月租金2100,基本上跟东方新天地的260美金的租金持平,所以把商业地产分成两个类型,第一种是针对大众消费的零售商业地产,以及批发的产业类型。

应该讲产业商业中,批发市场也是可以创造租金最高的形式,而且批发市场它的管理相对简化一些。

这两个类型,应该讲在过去的两三年时间之内,全国各地的开发商都投入巨资进行建设,所以我想大型的SHOPPINGMALL和这些批发市场,物流的这些商业,可能供应量会偏大一点。

另外,社区底商,从北京东三环到东五环的方位,新的开发商基本上都加大了底商的规模,底商的规模其实也有一个偏大的情况,就刚才我们所提到的,社区的购物中心,在未来有比较好的发展潜力,但是可能市场的供应量相对来讲比较少一些。

还有,北京不同的方位商业地产的保护程度也不一样,我想,这些问题,投资人也是逐渐的有一个理性的思维来考虑怎么投资,同样开发商的话,也需要关注这些问题。

如果说某些类型市场已经饱和,大家可以谨慎一些,如果哪些类型虽然规模不大,名气没有那么响,但是市场机会很大。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是需要在不同的城市区别对待,同个城市不同的方位区别对待,同一个城市不同类型也需要区别对待。

这样从规模从类型,就要求开发商花精力花时间研究的问题。

陈建明:

还有一个问题是问万总的,关于金源MALL的问题,从去年开业,大家都很关注,想听听万总的一些想法。

万文英:

我认为媒体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其实金源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客流相当不错,五六的餐饮翻台很厉害的,购物也很好。

只不过从星期一到星期四这四天,白天弱一些,因为大家都上班。

因为MALL就是一个群体式的和家庭式的活动场地,如果大家都上班,让他们去根本就不可能的。

所以星期五的下午,星期六、星期日可以说相当不错。

市政府对MALL也很重视,交通问题现在也逐渐解决,比如增加公共汽车的线路,把我们MALL四周围的环境治理好,这些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现在也还是不完善,可以这样讲,MALL有消费者认知的过程,也有管理的完善过程,我想不久将来会像东方广场一样兴旺起来。

大家可以想想,我们MALL的地理位置,南边是军队,东边是政府,西边是山,北边是中关村,可以讲,有三面的客流都要流向MALL,另外我觉得我们的宣传也要加大。

我的观点,MALL绝不是社区型的,MALL是多方面的客流要来的,所以我们宣传上也应该加大,这样使得我们国际的旅游,国内的旅游,和国内一些到北京来办事的这些人,都应该到MALL去消费。

可以说,我自己觉得,我们新燕莎集团应该非常骄傲的,我们过去没有搞过MALL,但是我们就创造了一个MALL,而且创造的形象我认为非常好的,得到了很多人的赞扬,八条大街都不一样,卖的种类业态也和百货店有很多范围的扩大,比如说,一个仅仅十几米的小店,卖毛线,卖得非常的好,就有一个女士天天在这里织毛衣,她可以教你怎么做,这个在每一个商场都没有的,但在这里是有的。

所以我就觉得,在商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在MALL就能够实现。

所以,我觉得这个还是应该客观的看这个问题。

我们终归是几个月的小孩,允许我们要一点点的长大,不可能几个月就会跑,我们就会挣钱,这个还是要有一个过程,所以我就讲,要有耐力。

陈建明:

问刘总,作为开发商,如何加入国际购物中心协会,如果想参加年会对他们来讲有什么好处

刘耀东:

我个人觉得你从事购物中心这个行业,一定要去看一下,你才晓得购物中心是什么。

这个联会非常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活动,很多全世界的业者都会到,我想他会让你感觉到,购物中心可能不会我们想象中的那样。

如果想参加的话,很简单,看他的网站,ICSC.ORG,上面有会议的内容。

唯一一点就要早一点报名,我可以帮忙,在国内需要签证,我们愿意协助大家参加,如果没有拿到签证的话,他的钱会退给你的。

另外,我们自己这种场合交流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在那个场合也可以有更多的交流,也是一个机会。

另外我相信中国可能有很多人会去,即使去的话,大家可以一起去,这样可以互相帮忙,去看的时候,大家也算是一个团体学习的机会,比个人更好。

如果在座的有困难的话,也欢迎跟我联络。

陈建明:

2002年我和刘总都去参加这个年会,当时是27000人,像欧美的排在前20位的投资信托,也是02年5月份我第一次跟他们接触,实际上,在国际上购物中心方面,从零售商到投资商,到管理商,到设备供应商,应该讲,还没有哪一个活动比这个更有规模,大家如果是做购物中心行业的话,这样的了解,应该讲是没有什么坏处。

刘耀东:

它的场地非常大,展览就有十万平米。

问:

商业管理有什么合作的机会

董浩明:

我们预计在06年在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搞一些项目,但是还没有具体定。

陈建明:

从昨天到今天的两天时间,专家讲得很努力,大家听得也很辛苦,我们希望能够给大家有一些帮助,加拿大三五集团的付博士,因为哈尔滨市政府15号到美国考察三五,所以这次不能过来,作为主办方也很抱歉,易铺网赛睿顾问也希望把国际化的商家、投资商、管理商能够带到国内来,希望跟大家的项目做对接。

今天很抱歉不能再继续回答问题,谢谢大家的支持,希望我们的论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