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511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3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docx

包装印刷行业分析报告

一、概述

印刷包装产业是典型的都市型产业,不仅是涉及创意、设计、包装、印刷、出版、广告等众多服务、加工领域的综合产业体系,而且是创新、创意为一体的科技型产业。

其分类:

印刷行业分类:

按印刷设备可分为:

胶版印刷、凹版印刷、柔版印刷、丝网印刷;按印刷对象可分为:

票据印刷、宣扬品印刷、出版物印刷、防伪印刷、其他特种印刷和印刷包装,其中宣扬品印刷、出版物印刷、防伪印刷、其他特种印刷和印刷包装又叫商务印刷。

我市印刷企业大部分从事商务印刷,同时还承接多种产品类别的印刷。

包装行业分类:

按包装材料可分为:

纸包装制品、塑料包装制品、玻璃包装制品、金属包装制品、竹木包装制品;按包装对象可分为:

食品包装、烟酒包装、医药包装、日化包装等。

目前,我市的包装企业主要围绕食品、医药及农副产品等三大行业,集中在纸包装制品、塑料包装制品和印刷包装业等三个包装行业。

 

按统计局行业代码分类:

表1 哈市相关印刷包装产业代码及分类

序号

行业

代码

分类

行业

代码

分类

1

印刷行业

2223

加工纸制造

包装行业

2034

木容器制造

2

2231

纸和纸板容器的制造

2221

机制纸及纸板制造

3

2239

其他纸制品制造

2921

塑料薄膜制造

4

2311

书、报刊印刷

2926

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

5

2319

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

3055

玻璃制品制造

6

2320

装订及印刷相关服务活动

3333

金属包装容器制造

7

2330

记录媒介的复制

 

 

二、国内外发呈现状

(一)全球及先进国家印刷包装发展状况

1、全球印刷和包装工业发呈现状

全球印刷企业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不仅有小作坊,还有像魁北克人全球公司和当纳利这样的大型企业。

当纳利具有140年的发展历史,总部位于芝加哥,是全球印刷业的巨头,目前,在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及亚洲地区开设了超过600个分部,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

1993年在我国深圳开设了第一家产纳利公司,随后在上海、北京、东莞和中国香港建立了生产和服务组织。

2010年当纳利在全球销售收入达到100亿美元,同比增长1.6%。

从世界包装产业结构看,以纸包装制品占的比例最高,为32%;其次为塑料制品,占28%;第三是金属制品占24%,其他占16%。

从目前全球印刷包装发呈现状还可以看出另外一个特点,印刷包装发展速度和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

以2011年为例,从世界各国人均GDP来看,排在前面的是美国47284美元、日本42820美元、德国40631美元,而中国只有4383美元。

从年人均消费印刷和包装品的水平看,最高的也是美国为1257美元,而中国仅为40美元,中国远远落后于上述发达国家。

世界人均GDP排名前三国家人均消费印刷和包装品水平

 

2、先进国家印刷包装特点

美国的阅历特点:

(1)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刷国。

其印刷产值约占世界印刷产值的四分之一,居世界首位;

(2)中小企业是美国印刷业的主流,约占美国印刷企业总数的80%;(3)美国印刷业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方面的应用已特别普及,2008年底已达到普及化;(4)创意产业引领美国印包产业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一批杰出的创意人才进入美国,使美国的创意产业发展始终走在世界各国的前面。

德国的阅历特点:

(1)由于德国制造业技术发达,尤其是海德堡、曼罗兰等德国制造的印刷设备世界领先,为印包产业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同时也由于欧美印包市场的发展催生了德国印刷机械不断创新;

(2)政府主动创建健康的竞争环境是推动印包产业发展的关键。

政府从产业萌芽阶段到发展阶段以至市场竞争阶段,依据不同阶段的实际状况,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激励和爱护企业健康发展;(3)重视人才是奠定产业竞争力的基础。

德国从20世纪初就实行了企业、协会以及高校等共同建立各类印刷技术学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培训制度和规定。

各个专业学校为德国供应了大量印刷机械产业的工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进入企业和探讨机构后,增加了德国印刷产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实力。

日本的阅历特点:

(1)日本的21世纪“十年新经济安排”已将印刷产业作为重点扶持;

(2)以重点城市人口、密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东京、大阪等城市为龙头,带动周边的印刷企业形成浩大的产业网络;(3)政府主动支持和促进印刷业和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新兴领域的融合。

(二)我国印刷包装产业发展状况

印刷包装产业是一个依存性很强的产业,书籍、报刊等出版物以及纺织服装、家用电器、食品和日用品等消费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和印包产业有关联。

因此,印包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并服务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印包产业的快速增长。

印包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每年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11年已占全国GDP的2%以上。

 

同时,我国印刷包装的区域竞争优势已日渐形成,2011年印包百强企业中珠三角地区占21家、长三角43家、环渤海11家,企业数量上占全国的75%和销售收入总值的78%。

其特点是:

(1)珠三角地区的广东省印包企业在参和国内市场竞争的同时,还瞄准了欧美国际市场,借助香港这一国际印刷包装贸易平台,承接境外订单,使该地区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国际订单的基地;

(2)位于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杭州市已将印包产业列入全市工业发展的五大重点产业之一,温州市以食品包装、商标印刷为主,义乌市以名牌服装、袜业包装为主的特色印包产业基地。

江苏省无锡市发挥其印刷包装的传统优势,将包装印刷产品做到全国。

该地区的荡口镇从明朝时期就起先了印刷业,具有500多年的历史,目前有近20户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和165户产值在千万元以上的企业。

上海市作为这条产业带的龙头,将印包产业链向两端延长,将创意设计、印包产品的研发、中高档印包设备器材的生产作为重点培育发展的方向;(3)以北京市为主线的环渤海经济带,借助地理优势,逐步向集印刷、技术研发、耗材代理、物流配送、信息传播于一体的印刷服务港方向发展。

表2国内部分城市印刷包装产业发展对比(2011年)

地区

企业数(规上)

亿元企业数

2011年总产值

北京市

470

35

199.5亿

上海市

790

119

990亿

浙江温州市

650

26

200亿

福建福州市

400

10

80亿

福建厦门市

370

22

100亿

江苏无锡市

420

27

200亿

哈尔滨市

82

6

30.36亿

备注:

数字来源于各城市新闻文化出版局年度统计,其规模为老口径。

2000年以来,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接连创建了印包工业园区,各地政府借助工业园区抓整合,打造产业的聚集平台以带动经济发展。

据统计,我国印刷包装产业园区,大都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个产业带上。

我市的印刷包装产业园是在今年的9月份刚刚动工兴建,在园区建设上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表3国内部分城市投资规模上亿元的印刷包装产业园区

序号

名称

投资时间

投资数量

占地面积

1

上海国际包装印刷城

2002.1

10亿

600亩

2

上海包装城

2003.3

7.6亿

1000亩

3

北京印刷产业园

2003.3

8.4亿

2000亩

4

天津中国绿色包装产业苑

2003.5

10亿

 

5

杭州“亚包中心”

2004.6

200亿美元

100平方公里

6

长沙印刷工业园

2005.6

20亿

1000亩

7

上海杭州湾数字印刷包装产业园

2005.12

8亿

670亩

8

山东威海印刷工业园

2007.5

20亿

400亩

9

广州国际包装印刷城

2007.8

6亿

1500亩

10

沈阳东北包装印刷城

2008.6

30亿

1300亩

11

上海国际印刷包装产业园

2009.1

80亿

6000亩

12

哈尔滨印刷出版文化科技产业园

2011.9

16亿

1000亩(55.9万平方米)

备注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供应相关资料

(三)我省印刷包装产业发展状况

截止到2011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印刷包装业总产值81.8亿元,其中印刷业产值15.2亿元,同比增长14.8%;包装业产值66.6亿元,同比增长52.3亿元。

其中上亿元企业10户。

我市占全省印包产业总产值的30%,上亿元企业占60%,包装和印刷等大规模企业大都集中在哈市区域。

黑龙江省印刷包装产业从产值、企业规模、发展态势上在全国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三、我市印刷包装产业发呈现状

2011年,哈尔滨市在册印刷包装企业达到838户,其中包装装潢印刷企业340户,出版印刷企业120户,其它印刷378户。

我市规模以上包装印刷企业39户,产值只有24.6亿元,其中包装行业产值17.8亿元,占我市规模以上包装印刷企业总产值的72%,印刷行业产值6.8亿元,占我市包装印刷总产值的28%。

我市亿元以上企业6户,产值10.8亿元。

2010年以来我市印刷包装市场份额近180亿元,有150多亿元的市场份额被广东、浙江等省份占据。

我市规模以上印刷包装企业为数不多,只有39户,5000万以上企业只有15户。

其它印包企业都是小规模,分布散,处于市场竞争的弱势和自由发展的阶段。

表4哈尔滨市包装和印刷规上企业分类统计 单位:

万元

序号

包装行业细分

我市规上企业

2009年产值

2010年产值

2011年产值

1

纸包装制品

14

103781

117575

140922

2

塑料包装制品

12

49034

55641

58720

3

竹木包装制品

1

3383

5127

7233

 

小计

27 

156198

178343

206875

 

印刷行业细分

 

 

 

 

1

票据印刷

3 

16531

15681

18436

2

商务印刷

9 

47548

51910

49605

 

小计

12

64079

67591

68041

 

合计

39

220277

245934

274916

表5 哈尔滨市包装印刷行业5000万以上企业统计 单位:

万元

行业

企业名称

主要产品

2010年总产值

2011年总产值

包装业

哈尔滨和鑫集团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机制纸板、纸箱、纸制品

15600

18700

宏瑞彩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纸制品包装

15317

19083

南塑集团黑龙江包装有限公司

塑料编织袋

10357

10793

哈尔滨旺林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PVC水标

9300

13880

双城塑料编织厂

塑料编织袋

9216

8350

哈尔滨鑫麒印务包装有限公司

药品包装盒

6418

6015

兴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塑料制品包装

5214

5197

尚志市元宝山福利包装材料厂

木箱包装

5127

9388

合计

 

 

76549

91406

印刷业

龙江传媒有限公司

报刊等商务印刷

21415

23981

大连运城制版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

版辊

10676

21800

哈尔滨市豪能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啤酒商标

10260

20510

黑龙江新北方纸业有限公司

纸制品

8500

9368

省国家税务局票证站

票据

7722

10935

黑龙江粤景浆纸有限公司

造纸

6520

7350

金海科技印务有限公司

存折、票据、凭证

5082

5440

合计

 

 

70173

99384

备注

以上15户企业数据为市统计局供应。

我市在全国印包产业中,和印包百强企业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

2011年全国印刷包装百强企业第1名当纳利(中国)产品销售收入为31.97亿元人民币,增幅22%;第100名美灵塑料制品产品销售收入为3.09亿元,增幅37%;而我市印刷包装发展最好的企业和鑫实业集团在2011年底印刷包装产品销售收入为1.87亿元,增幅26.4%。

中国印刷包装100强企业对比

表6

单位:

亿元、人民币

名次 

2010年度企业

销售收入

2011年度企业

销售收入

第1名

当纳利(中国)

26.22

当纳利(中国)

31.97

第2名

鹤山雅仕图印刷有限公司

22.64

上海紫江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26.25

第3名

上海紫江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22.52

鹤山雅仕图印刷有限公司

24.18

第100名

泰盛包装彩印有限公司

2.74

上海美灵塑料制品

3.09

哈尔滨市第1名

和鑫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48

和鑫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87 

备注:

国家统计局和哈尔滨市统计公布数据。

四、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具有地域优势。

哈尔滨地处我省的交通要道,水陆空交通便捷,又是连接俄罗斯等东北亚的必经之路和最近之处。

目前,东三省及内蒙古地区还没有形成有影响、有规模的印刷包装产业聚集区域,均是各自发展,俄罗斯等东北亚地区的印刷包装市场还未完全开发。

具有产业基础优势。

我市具备包装印刷产业的发展基础。

具有规模以上包装印刷企业几十户,包装印刷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将进一步增加印包产业的聚集效应,提升我市印包产业的发展层次。

近几年,在人力资源方面,哈尔滨商业高校轻工学院、哈尔滨轻工学院和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等接连开设了印刷技术、印刷设备及其自动化、包装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印刷技术等专业本(专)科和高职技能专业,每年都有一大批毕业生流向包装印刷行业,为产业发展供应了人力资源保障。

具有市场优势。

我市辖区现有人口近千万,一般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3553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09户。

随着我市医药、食品、粮食、酒类等产品包装印刷和教科书、笔记本等商务印刷的业务规模不断加大,为我市包装印刷产业供应了稳定的市场来源。

(二)劣势(Weakness)

印包市场管理不规范,限制了印刷包装业的发展。

目前,我市的印包企业处于自由发展的阶段,行业协会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由于企业规模小,配套实力弱,原材料价格、工人工资和产品设计费用不断增加,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市场竞争力弱。

印刷包装产业的技术和装备滞后。

大部分企业缺乏自主研发的实力,受制于先进地区同行业的牵制,没有市场话语权,企业发展受到制约。

同时,我市大部分企业的生产设备大都停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头的层次上,工艺和设备滞后,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无经济实力更新设备,有的只能购买南方企业的二手淘汰设备。

导致产品质量不高,创新实力不强,生产不出高精端产品。

市场竞争力弱,缺少知名品牌。

由于企业发展层次低,发展速度缓慢,我市在国内印包行业100强中未能占有一席之地,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寥寥无几。

在印包产业上还没有形成产业链,企业大多是自由发展,缺乏市场的竞争力。

(三)机遇(Opportunity)

  1、市场和消费需求升级的机遇。

从印刷品需求角度看,中国现有的印刷消费水准仍旧处于很低的层次。

从印刷品的消费来看,消费市场对产品的外包装要求越来越高,印刷包装的需求量每年以两位数在增长,中国潜在的市场巨大。

 

2011年我市印包市场的份额在180亿元左右,而本埠印包企业总产值只有30.36亿元,只占据17%的市场份额,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市场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给我市印刷包装产业发展供应了强劲的动力和良好的机遇。

2、工业设计创新发展的机遇。

目前,我市的印包产品印前设计大部分在广州、深圳等地设计制作,平均设计费占据成本费的20%左右。

工业设计在我市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应当充分利用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高度重视的有力时机,将印包产品工业设计纳入到印刷包装整体战略来探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印包行业的引领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机遇。

信息技术可以应用于设计、排版、制作、加工、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随着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的推动将变更印刷包装的生产模式。

目前,我市除部分规上企业购进数码技术外,小型企业正在渐渐相识到数字印刷带给企业的经济价值。

给我市印刷包装产业的升级供应了全新的机遇。

(四)挑战(Threat)

1、国内先进地区同行业发展迅猛的挑战。

2011年全国有155户企业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增幅在16%。

而我市销售收入最高的企业在1.87亿元。

哈市印包市场份额的83%被印包产业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占据。

2、印包市场人才外流和匮乏的挑战。

在产品设计方面,缺乏高质量的设计产品;在技术人才方面,综合素养高的人才均被高薪聘请到南方先进地区的企业。

3、市场发展环境的挑战。

南方发达地区,由于当地政府在投资环境方面赐予投资方最大化、最便利的发展政策,吸引了众多企业到此投资。

依据SWOT方法分析,我们认为:

哈尔滨市包装印刷产业具有肯定的发展基础和优势,随着我市医药、食品、农产品等行业的发展,印刷包装市场前景广袤,该行业在哈市属于都市朝阳产业。

五、下步工作重点

以园区建设为牵引,主动培育包装印刷骨干企业形成规模。

以加快转变包装印刷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包装印刷产业向绿色环保型企业方向发展,创建有利于转变哈尔滨包装印刷产业发展方式的政策环境,实现包装印刷产业的合理布局,满意我市医药、食品等相关产业的包装印刷需求。

不断拓展包装印刷行业的发展空间,引导该行业向规模化、集团化、专业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我市包装印刷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努力打造成东北地区绿色包装印刷产业基地。

争取到“十二五”时期末,全市包装印刷工业总产值超过120亿元,平均增幅41%以上,增加值、利税年均增长15%以上。

经过3~5年的努力,培育年产值超亿元的包装印刷企业20户以上,扶持知名品牌企业进入到全国印刷包装先进行列之中。

努力把我市包装印刷产业打造成东北地区最具特色的绿色、平安、低碳、节能环保的包装印刷产业基地。

优先发展科技型包装印刷企业。

以绿色、创新、创意包装和数字印刷、印刷数字化为发展方向。

高标准规划,高起点投入,以包装印刷为主线,向前向后延长各门类产业,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将哈尔滨包装印刷产业园区建成省级“绿色”包装印刷示范园区,到2013年底投产达产,并使其发挥出规模效益和辐射带动作用。

在“十二五”时期,主动扶持以创意设计、产品研发和物流配送等配套行业的发展。

主动推动有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品牌建设和环境爱护方面的项目或企业。

重点扶持亿元以上有发展潜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并通过引进世界级印刷包装企业来哈投资,带动哈市同行业企业的发展,提升包装印刷产业的竞争实力。

坚持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依托黑龙江省粮食、医药、食品及丰富的东北地区物产资源和市场资源,重点发展和之相配套的绿色包装印刷产业。

在今后的发展上,将以包装印刷为主、出版物等商务印刷为辅,并将该产业辐射到东三省和内蒙古及俄罗斯等东北亚地区。

将哈尔滨市包装印刷产业逐步建成东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绿色包装印刷加工基地。

(一)加强包装印刷行业的领导,促进包装印刷行业健康发展

1、发挥政府对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市工信委牵头,协调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等部门,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国家各种政策信息及国内外印刷包装产业发展动态信息。

整合社会资源,主动协调推动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依据各自职能开展服务活动。

探讨制定《哈尔滨市包装印刷产业管理规定》,规范我市包装印刷行业秩序,防止出现不正值竞争而造成损害当地企业利益的行为,保障我市包装印刷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2、成立哈市包装印刷行业协会。

充分发挥协会的组织功能作用:

(1)定期组织我市印刷和包装企业开展技术沟通和协作、技术竞赛等活动,带动哈尔滨市包装印刷行业的整体发展,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须要;

(2)依据《行业标准制定管理暂行方法》指导和规划行业发展,主动协调解决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主动维护行业利益,加强行业自律,开展诚信活动;(4)加强行业爱护,做好沟通研讨;(5)让企业通过联盟的集约方式,形成包装印刷产业的群体优势。

3、创建印刷包装产业发展论坛。

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国内外印刷包装产业高端论坛会,瞄准国内外市场,探讨印刷包装产业发展动向,为企业供应服务,为政府决策供应依据。

4、加快成立哈尔滨印刷包装出版发展集团,抓住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实现资源整合和体制创新,形成合力,推动我市包装印刷产业健康、规范、有序的发展。

(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包装印刷产业

1、依据省市消费品工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科学制定和实施《哈尔滨市包装印刷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在“十二五”时期,重点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配套实力,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规模,带动行业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2、结合我市工业发展规划,建设和完善印刷包装产业链。

在今后十年内,依据创意研发、产品制造和配套服务三部分,拟筹建规划宾县造纸园区,以哈市包装印刷产业园区为中心,附带宾西包装材料产业基地为配套园区,依托我市食品、医药和农产品等支柱产业,形成和之配套的包装印刷服务产业,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

引导企业把投资重点投向包装印刷基地和包装印刷科技领域,合理配置印包产业资源。

(三)加大行业扶持力度,为包装印刷产业发展供应保障措施

1、充分利用我市各种实惠政策吸纳企业投资。

主动宣扬《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政策措施》、黑龙江省《关于支持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段开发建设的若干政策》、《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惠政策》以及各区县开发区的相关实惠政策,为企业发展供应良好的政策环境,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作用,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在享受政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加大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扶持力度。

重点支持企业做好绿色印刷和绿色包装的技术研发。

每年对列入国家绿色创意印刷包装科技项目的企业,在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项目发展扶持上赐予肯定比例的资金支持,主动推动和扶持印包企业在技术改造项目方面的资金申请。

对符合入园条件的印包企业,通过探究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优先赐予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支持。

主动协调商业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实行多种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问题,为企业发展供应融资支撑。

(四)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提升我市包装印刷行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1、建立和完善我市包装印刷企业员工队伍的培训机制。

市工信委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行业协会搭台,通过设立教化培训中心或和高校合作,对行业所需的各类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

借助哈尔滨商业高校轻工学院、哈尔滨轻工学院和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高校专业和人才资源,供应和培育行业发展须要的技能型技术人才。

2、开展以传递新工艺和新技术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

组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印包企业对接。

每年开展1—2次针对性地技能培训,形成一支高素养的学问、技能结合型专业队伍,培育具有专业技术学问背景、视野开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培训一批业务娴熟的操作人员。

(五)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兴特点的包装印刷产业

1、注意创意理念的转变,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一是大力发展创意产业。

适当降低新设企业的注册资本,对从事创意工作的公司,可以酌情考虑,实行特别措施,在注册资本上实施零准入。

二是抓住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期,创建以视觉创意工厂、广告设计公司和动漫设计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形成我市创意设计基地,为我市创意人才供应“孵化器”。

三是在印前设计方面,以绿色包装产品的设计理念为主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