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2486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2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

卓尼县洮砚九年制学校导学案

班级

二年级

科目

数学

编写教师

包向林

第1课时

共4课时

 

合作探究: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

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达标训练:

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来年感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课题

长度单位

课型

新授课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我能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我能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我能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

学习重点

我能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

学习难点

正确、熟悉的理解厘米和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交流预习:

谈话:

(1)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2)老师还想知道黑板的长是多少?

 

课后反馈

注:

内容字体要求仿宋GB2312五号,行间距离单倍行距。

环节三部分(交流预习、合作探究、达标训练)。

卓尼县洮砚九年制学校导学案

班级

二年级

科目

数学

编写教师

包向林

第2课时

共4课时

 

 

 

 

合作探究:

1、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

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2、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3、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4、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

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

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达标训练: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

3、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课题

长度单位

课型

新授课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

(限整厘米)

2、我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我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学习重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学习难点

1厘米长的物体在实际中有哪些?

交流预习:

1、上一节课我们都知道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进行了测量。

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

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小组内进行讨论你拿的直尺上都有什么?

课后反馈

注:

内容字体要求仿宋GB2312五号,行间距离单倍行距。

环节三部分(交流预习、合作探究、达标训练)。

卓尼县洮砚九年制学校导学案

班级

二年级

科目

数学

编写教师

包向林

第3课时

共4课时

 

合作探究:

(一)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

(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

(2)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3)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

(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1.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小结:

1米也就是100厘米。

(板书:

1米=100厘米)

达标训练:

1.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 )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

课题

长度单位

课型

新授课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我能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我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我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

学习重点

我能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学习难点

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交流预习:

1.提问:

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

2厘米呢?

10厘米呢?

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

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

课后反馈

注:

内容字体要求仿宋GB2312五号,行间距离单倍行距。

环节三部分(交流预习、合作探究、达标训练)

卓尼县洮砚九年制学校导学案

班级

二年级

科目

数学

编写教师

包向林

第3课时

共4课时

 

合作探究:

(一)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

(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

(2)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3)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

(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1.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小结:

1米也就是100厘米。

(板书:

1米=100厘米)

达标训练:

1.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 )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

课题

长度单位

课型

新授课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我能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我能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我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

学习重点

我能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学习难点

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交流预习:

1.提问:

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

2厘米呢?

10厘米呢?

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

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

课后反馈

注:

内容字体要求仿宋GB2312五号,行间距离单倍行距。

环节三部分(交流预习、合作探究、达标训练)。

卓尼县洮砚九年制学校导学案

班级

二年级

科目

数学

编写教师

包向林

第4课时

共4课时

合作探究:

1、量线段和估线段。

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

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

2、画线段

(1)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

(2)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达标训练: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共有几条线段。

..

..

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小明家

学校

课题

长度单位

课型

新授课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我能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

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我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我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学习重点

让我学会量线段.

学习难点

我学会画线段。

交流预习:

1、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的,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

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请列举几个?

课后反馈

 

注:

内容字体要求仿宋GB2312五号,行间距离单倍行距。

环节三部分(交流预习、合作探究、达标训练)。

卓尼县洮砚九年制学校导学案

班级

二年级

科目

数学

编写教师

包向林

第1课时

共3课时

 

35+2=____________你能口算吗?

十个十个

353535

+2→+2→+2

——————————————————

(7)(37)

注意:

1,加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个位与个位对齐”,加的时候先从个位加起。

2,书写一定要规范。

三,达标训练:

1,完成下面习题并用竖式计算。

想想:

怎样将位数对齐。

26+3=32+5=21+3=16+2=31+7=

2,完成课后做一做。

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

课型

新授课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让我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我能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

3、培养我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学习重点

我能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学习难点

我能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一,交流预习:

学校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去参观博物馆,同学们根据我们班的实际学生情况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并解答,小组内自由讨论。

(二年级有56名同学,有两个老师带队。

(1)

 

(2)

 

二,合作探究:

二年级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

学习反思

注:

内容字体要求仿宋五号,行间距离单倍行距。

学习过程分为三部分(交流预习、合作探究、达标训练)。

卓尼县洮砚九年制学校导学案

班级

二年级

科目

数学

编写教师

包向林

第2课时

共3课时

 

 

 

 

35+32=____________你能算出来吗?

十个十个

353535

+32→+32→+32

——————————————————

(7)(7)

注意:

1,加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2,书写一定要规范。

三,达标训练:

1,完成下面习题并用竖式计算。

想想:

怎样将位数对齐。

26+33=32+15=21+36=16+23=31+17=

2,完成课后做一做。

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

课型

新授课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使我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我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通过观察、操作,我能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4.培养我的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我能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学习难点

我能正确计算.培养我能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一,交流预习:

口算并说出算法,并列竖式计算,

32+7=30+3=21+7=24+3=21+3=

40+5=2+60=35+4=23+1=34+5=

 

二,合作探究:

二年级

(1)班学生和二年级

(2)班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学习反思

注:

内容字体要求仿宋五号,行间距离单倍行距。

学习过程分为三部分(交流预习、合作探究、达标训练)。

卓尼县洮砚九年制学校导学案

班级

二年级

科目

数学

编写教师

包向林

第3课时

共3课时

 

 

 

 

35+37=____________你能算出来吗?

十个十个

353535

+37→+37→+37

——————————————————

(2)

(2)

注意:

1、个位上5加7得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

2,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三,达标训练:

1,完成下面习题并用竖式计算。

想想:

怎样将位数对齐。

26+34=36+15=25+36=16+27=38+17=

2,完成课后做一做。

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

课型

新授课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我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我通过观察、操作,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学习重点

我掌握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学习难点

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一,交流预习:

1、在列竖式计算时,我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列竖式计算时我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

请小朋友们自己先想一想,比如:

25+23=?

应该注意什么?

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2、假如计算25+26=?

应该怎么算?

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二,合作探究:

二年级

(1)班学生和二年级(3)班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学习反思

注:

内容字体要求仿宋五号,行间距离单倍行距。

学习过程分为三部分(交流预习、合作探究、达标训练)。

卓尼县洮砚九年制学校导学案

班级

二年级

科目

数学

编写教师

包向林

第1课时

共2课时

 

 

 

 

例1美国有36枚金牌,俄罗斯有23枚金牌,美国比俄罗斯多几枚金牌?

3623=____________你能算出来吗?

用加法还是减法。

十个十个

363636

-23→-23→-23

——————————————————

()()

注意:

1、个位上6减3得3,十位上3减2得1.

2,个位减各位,十位减十位。

三,达标训练:

1,完成下面习题并用竖式计算。

想想:

怎样将位数对齐。

46-34=36-15=25-12=16-13=38-27=

2,完成课后做一做。

课题

100以内的减法

课型

新授课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引导我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我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3、培养我的动手的能力。

学习重点

我能掌握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学习难点

我能掌握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一,交流预习:

例1.56-22=?

说明:

我们学习了加法的笔算方法,如果遇到减法要怎样笔算呢?

请同学们思考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在小方格本上试算。

 

例2、先笔算28-6=?

先自己归纳,应该先算什么?

二,合作探究:

学习反思

注:

内容字体要求仿宋五号,行间距离单倍行距。

学习过程分为三部分(交流预习、合作探究、达标训练)。

卓尼县洮砚九年制学校导学案

班级

二年级

科目

数学

编写教师

包向林

第2课时

共2课时

 

 

 

 

例1中国有51枚金牌,美国有36枚金牌,中国比美国多几枚金牌?

5136=____________你能算出来吗?

用加法还是减法。

十个十个

515151

-36→-36→-36

——————————————————

()()

注意:

1、个位上1减6不够减,从十位上退1,相当于退了10,变成11减6得5.

2,先是个位减各位,十位减十位。

个位十位要对齐。

想:

从十位减行吗?

三,达标训练:

1,完成下面习题并用竖式计算。

想想:

怎样将位数对齐。

先从个位减还是十位减。

46-37=36-18=25-19=46-17=38-29=

2,完成课后做一做。

课题

100以内的减法

课型

新授课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使我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让我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3、培养我自己动手的能力。

学习重点

我能掌握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学习难点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一,交流预习:

口算:

18-7= 15-8= 13-4=  26-7= 12-5= 23-6= 13-9 =16-9=

竖式计算:

52-21=   79-37=   65-24= 

二年级全班有56名同学,今天有8名同学打扫卫生,问有多少名同学不扫地。

讨论为什么得数十位上是4而不是5,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

二,合作探究:

学习反思

注:

内容字体要求仿宋五号,行间距离单倍行距。

学习过程分为三部分(交流预习、合作探究、达标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