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712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8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docx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公司江西省萍乡至洪口界

高速公路AP合同段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概述

为圆满完成萍洪高速公路AP合同段工程,根据施工合同文件及项目管理大纲,在认真阅读和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及对施工现场作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公司的施工经验,以信守合同、确保工期和质量、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优质高效文明施工为指导思想,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在编制过程中,我们立足于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施工,重点工序重点安排,特殊部位特殊考虑,并结合工期和工程实际进行统筹兼顾,尽量做到现场布置合理,方案切合实际,施工组织科学可行,以便为优质高效安全的完成该工程奠定基础。

一、施工组织编制依据、范围和原则

(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萍洪高速公路AP合同段合同文件及交通部颁发的施工技术规范。

2、江西省高速公路项目标准化管理指南《规范化施工标准》试行。

3、萍乡至洪口界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大纲。

4、业主提供的施工设计图纸和现场考察资料。

(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

江西省萍洪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AP合同段,主线K0+000~K33+785,全长33.785km。

包括:

路基顶面标高以上的有关工程,即包括底基层、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包括互通立交匝道、服务区、加减速车道、连接线等);桥面沥青砼;隧道沥青砼;超高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路缘带、浅碟式边沟、中央分隔带绿化及通讯管道工程等。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1、简述

萍洪高速公路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境内,是江西省地方加密高速公路之一,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沪昆高速和泉南高速公路的重要联络线,是江西通往湖南的又一出省通道。

路线起于萍乡市国家经济开发区叶家坳村与320国道相接,经安源区青山镇、上栗县长平乡、上栗镇、金山镇,终点位于穿越赣湘交界金山镇洪口界,与湖南省长沙至浏阳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33.785km。

本项目于2006年10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因故于2007年10月全线停工。

2012年11月16日,经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项目法人变更为江西省高速集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12月14日,江西省交通运输厅萍乡至洪口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公室成立,接手萍洪高速公路建设工作。

2、项目技术标准

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主线设计速度100km/h,整体式路基宽26m,分离式路基宽13米,沥青混泥土路面,设计洪水频率为桥涵路基1/100、特大桥1/300,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设计时速:

100km/h;

设计荷载:

公路-I级;

平曲线最小半径:

1358.385m;

平曲线最小长度:

2062.53m;

最大纵坡:

2.5%;

最小坡长:

200m;

竖曲线最小半径:

凸形10000m,凹形6000m;

路基宽度:

26m;

设计洪水频率:

1/100(5.1m);

地震基本烈度:

Ⅵ度;

高程系统:

1985年国家高程系统。

全线主要工程数量:

全线路基土石方:

956万立方米,平均每公里28.287万立方米;沥青砼路面77.7607万平方米;水泥砼面层6.3943万平方米;全线共有大中桥1833米/7座,其中大桥5座,总长1663米,中桥2座,总长170米,小桥73.52米/3座;分离立交1521.8米/18座;涵洞通道5230.5米/151道。

全线隧道4座,单洞总长7624.92米,桥隧比20.6%;全线设枢纽互通立交1处,单喇叭互通2处;防护工程2.85万立方米;排水工程总长13.88万米。

我合同段主要工程量如下:

(1)、路基工程:

植草浅碟式边沟28702m。

(2)、路面工程:

级配碎石底基层厚150mm:

38721m2;

厚200mm:

810607m2;

厚300mm:

66715m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200mm:

148209m2;

厚300mm:

355770m2;

厚320mm:

346622m2。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厚80mm:

695075m2。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厚70mm:

760348m2。

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厚60mm:

848003m2。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厚40mm:

844994m2。

(3)、通讯管道工程:

通讯管道:

33.785Km。

(4)、绿化环保工程:

中央分隔带绿化:

27.052Km;

声屏障:

7080Km。

3、工程地质情况

江西省萍乡市至上栗高速公路位于赣西北,地貌上属赣西北中低山与丘陵区之萍乡、高安侵蚀、溶蚀、剥蚀丘陵盆地地区,以丘陵和沟谷冲洪积平原为主,水系发育一般。

路线走向总体呈南北向,沿线穿越低山丘陵间沟谷冲洪积盆地为特征的地形地貌中。

地形起伏较大,植被较发育一般,一般为松林、竹林和油茶树林。

录线带内海拔一般在114.50~280.60m左右,山体走向为NE或NEE向。

从大地构造位置来看,本标段线路带大致以萍乡-广深断裂(新余分宜)为界,以北属扬子准地台,为萍乡-高安凹褶断束,呈NEE向延伸。

本标段路线带的区域地质特征是地层呈NE-NEE向展布,构造总体亦呈NE-NEE走向。

其中,萍乡-高安凹褶断束主要由上古生界和中生地带层组成,灰岩和煤系发育。

该段内主要包括清溪北东向构造带西侧及北西侧分别以醴攸构造盆地及箭山帚状构造为界,男东侧分别于萍乡构造盆地、麻山弧形构造相连接,它主要由一系列呈40~50̊走向的褶皱轴面和冲断面,以及与其成垂直或斜交的走向西北向或北东向的张扭性断裂所组成。

出露地层为泥盆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组成一复式向斜。

本项目沿线主要不良地质有岩溶洞穴塌陷区,软土不良地质,边坡失稳,采空区等。

4、水文、气象

江西省萍乡至上栗高速公路施工标段为于盆地、低山丘陵区,树枝状水系较为发育,属山间溪流型。

本标段内没有大的河流,地表水塘分部较广。

因此区内一般不会发生大的洪涝灾害。

该标段路线所处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沛。

降水一般集中在4~6月份,多以暴雨形式集中降水。

年平均气温17.2℃,一月平均气温4.8℃,七月份的平均气温29℃.年极端最低气温—10.6℃,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无霜期长,无霜期年平均在279天,年平均降水在1600mm。

三、施工部署与施工组织

(一)、施工总体目标

1、工期目标

本工程的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总体施工计划必须抓住关键,统筹安排,全面展开,确保工期。

根据项目的总体安排,本项目施工分为三个阶段:

2013年7月~2013年12月为第一阶段,共6个月;2014年1月~2014年6月为第二阶段,共6个月;2014年7月~2014年12月为第三阶段,共6个月,并保证随时响应业主对工期的调整。

2、质量目标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部委发布的施工规范,严格按设计图纸及项目施工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等要求施工,施工中消灭质量通病,杜绝技术责任事故,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5%以上,确保优良工程。

3、安全目标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有关省、部委发布的施工安全规程、规则,杜绝因公死亡事故和重伤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2‰以内;杜绝重大交通、水灾、溺水、坠落事故。

4、文明施工目标

实现规范化管理,创建文明施工标化工地。

工地现场施工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工地生活设施必须清洁文明;工地现场必须开展以创建文明工地为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

5、环境保护目标

严格执行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江西省有关法律法规,做到环保教育培训率达100%,规章制度执行率达100%,责任落实履行率达100%。

(二)、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本项目施工工期为18个月,计划开工日期:

2013年7月1日;竣工日期:

2014年12月31日。

施工组织安排以“总体布局、全面开工,分段突击、快速推进,均衡生产、确保重点”为原则;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加强工序控制,确保优质、安全、快速、高效建成本工程;通过科学严格的管理,按期优质高效完成萍洪高速AP合同段项目的施工任务。

经综合考虑气候、环境、施工条件、铺筑试验路段等因素,每月施工有效工作日按25天考虑,底基层备料于2013年8月10日开始至2014年1月31日结束,工期5个半月;水泥稳定底基层安排在2013年10月1日开始施工,到2014年2月28日结束,工期5个月;水泥稳定基层安排在2013年11月1日开始施工,到2014年6月30日结束,工期8个月;沥青稳定上基层安排在2013年12月1日开始施工,到2014年7月31日结束,工期8个月。

沥青混凝土中下面层在2014年4月1日份开始施工,到2014年8月31日份结束,工期5个月;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在2014年7月1日开始施工,到2014年10月31日结束,工期4个月。

透层、下封层和粘层等安插在各结构层之间施工。

中央分隔带等安排在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铺筑完成后,铺筑中面层之前完成,其他工程也可在这之间穿插安排。

1、级配碎石底基层:

2013.10.1~2014.2.28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13.11.1~2014.6.30

3、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

2013.12.1~2014.7.31

4、沥青混凝土中下面层:

2014.4.1~2014.8.31

5、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2014.7.1~2014.10.31

6、通信管道:

2014.1.1~2014.7.31

7、中央分隔带:

2014.6.1~2014.8.31

8、声屏障:

2014.7.1~2014.10.10

(三)、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1、设备动员周期

以本合同段的施工任务和有效施工工期为依据,坚持以高标准配足、配齐与本工程特点相适应的设备品种、规格型号、数量。

所需设备的来源为自有、购买、租赁。

对于自有设备,统一维修;购买设备,派人员到厂家接洽,确定价格;租赁设备确定来源、能力、台班单价签订租赁协议。

及时对机械设备操作手进行培训,使机械设备操作手熟悉本机的构造、性能及保养规程,做到“三懂四会”,即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常见故障。

同时建立机械设备操作手的岗位责任制。

机械设备动员工作在签订合同协议书之日开始动员备料所用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等。

机械设备及试验检测仪器配备详见表八《萍洪高速AP合同段主要配备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表九《萍洪高速AP合同段配备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2、人员动员周期

根据本合同段工程的工程量和工程特点,要求我们选拔精明强干的项目经理,选聘懂技术、懂业务、懂管理的各类业务、技术人员,选择精干的施工队伍,建立有效的施工组织机构,保质保量地完成好本合同段工程的施工任务。

项目经理应具有较强的现代管理意识和法制观念,要有决策能力和事业心,要懂经营会管理,具有一定的施工生产实践经验和经营管理能力和较强的对外交往、业务洽谈能力,对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及操作规范、规程熟悉,并已取得项目经理资质证书的人员。

业务管理人员的选配本着业务系统化管理的原则和程序,优先选配懂技术,懂业务、懂管理的技术人员。

施工力量的选择根据本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要求,结合施工队伍的技术装备情况、技术熟悉程度和施工能力来确定施工队伍。

施工队伍的培训,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合同,预算,测量,试验,物资,设备,财务等)主要学习FIDIC条款和合同条款;弄通,弄懂并熟练掌握本专业规定的条款,规范;对和本专业相关的条款,规范也做到基本了解,以提高管理水平,适应FIDIC条款。

对于技术工人,主要是提高施工操作水平。

要通过学习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使操作人员懂得本工种的生产技术原理、技术标准、“应知”、“应会”事项和技术操作、安全操作规程等。

要特别注意及早培训缺少或数量不足的技术工种和难以掌握的工种。

高速公路施工机械化程度比较高,抓好大型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是技术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定要先培训,使之熟练掌握本机的安全操作、使用性能、机构原理,并做到会操作、保养、检查、排除故障,而后才能上机。

项目经理部和各施工队伍分设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生产负责人。

各施工队伍对项目经理部负责,并行使项目经理部授予的各项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人员动员周期:

项目经理部及建站的施工人员在本工程开工之日即进驻现场进行备料,第一批人员已于2013年4月1日之前全部进入施工现场。

3、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详见表七《萍洪高速AP合同段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表》)

(1)、施工组织机构

为确保该工程保质保量按期竣工,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特点和工程数量,建立一个高效率的施工组织机构来组织施工和管理。

公司下设项目经理部,由其具体负责施工管理,组织各区对标段内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施工。

(2)、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萍洪高速公路AP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部

党支部书记:

晏志辉

项目经理:

涂强波

项目总工:

谢晓林

常务副经理:

魏金晶

项目副总工:

陈伟

项目副经理:

王安

材料部

综合部

财务部

合同部

机务部

安全部

工程部

基层施工队

实验室

附属工程队

面层施工队

职责范围:

项目经理:

负责实施对工程五大目标和人、财、物三大要素的全面管理、调度和控制。

支部书记:

负责日常的党务工作,抓廉政建设,参与经理部的重大决策等。

项目总工:

主要负责工程施工技术方案、进度计划、工程质量及工程成本的控制和把关。

项目副经理:

负责分管工程部分五大目标和人、财、物三大要素全面管理、调度和控制。

工程部:

负责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施工方案、技术论证和技术资料等。

合同部:

负责合同管理、计量和成本分析等。

综合部:

负责对外协调、后勤保障、办公室事务、收发文等。

机务部:

负责机械设备的调配、修理、机务管理等。

材料部:

负责材料管理、材料的出入库等。

安全部:

负责安全管理等。

财务部:

负责资金控制、成本核算。

试验室:

负责各类自检和抽检测试工作,提供各分项工程自检资料、控制质量等。

4、人、机、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施工机械设备除运输车辆外的施工设备如压路机、装载机、摊铺机等均采用平板车运输;施工人员主要是客车运送;施工材料,如砂、碎石等地材在当地采购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片石自行加工,汽车运输;水泥、沥青等采用火车与汽车运输的方法运到现场。

(四)、场地布置及临时工程的准备情况

严格按招标文件专用条款要求,进行项目经理部、拌和场地的建设和施工现场、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等管理。

1、沿线交通、筑路材料、动力等建设条件

(1)、交通情况

本段高速公路所经市县均有道路与国家公路网相连接,沿线区域乡村道路条件不利,属于山区,为公路建设的材料、装备的运输增加了困难。

(2)、地材情况

沿线筑路材料丰富,水泥可就地取材,碎石破碎场距1#黑白站15KM,能够满足本项目工程建设的需要,但沥青、钢材需外购。

(3)、电力情况

沿线电力网线已有布设,供应情况良好,工程用电可与电力部门协商解决。

(4)、通讯情况

本段高速公路沿线市、县、乡(镇)均有国内、国际电话服务,沿线还有移动电话可直接进行国内、国际的电讯服务。

(5)、医疗条件

本段高速公路沿线市、县、乡(镇)均有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

(6)、食宿条件

本段高速公路沿线主、副食品供应充足,水源较为丰富。

2、施工用电:

驻地建设及黑白站场地拟采用外接电为主,配备80KVA变压器1台,200KVA变压器1台,315KVA变压器1台,1000KVA变压器1台。

并配30KW发电机组3套和830KW发电机组1套,以解决停电时临时用电。

3、施工用水:

生产及生活用水,就近接引水库水源解决,并设蓄水池2座。

4、沥青砼拌和站、水泥稳定土拌和站及项目部场地建设:

(1)、通过现场考察,调查沿线料源的分布和交通条件,结合本工程主要分项及施工特点,我部将沥青拌和场(黑站)及水泥稳定土拌和站(1#白站)设在主线桩号K27+466右侧1.5km处,占地面积约110余亩。

配备4000型的沥青砼拌和楼一座,600t/h稳定土拌和机一套。

水泥稳定土拌和站(2#白站)设在主线桩号K4+600右侧1km处,占地面积约60余亩。

配备600t/h稳定土拌和机一套。

站内设置堆料场,堆料场地面按标准化施工要求做硬化处理,并设有防污染的隔离措施和完善的排水系统。

不同粒级的材料分别堆放,并留有一定间距的隔离带。

(2)、破碎设备均准备设在距1#黑白站拌和场15Km处,安装反击破碎石机1台,占地约15亩,场地面积基本满足施工生产要求。

(3)、项目经理部设在距主线K27+466右侧1.5km场站对面,安装活动板房,交通方便,生活设施齐全。

(详见附表5施工总平面图)

 

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一、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本合同段的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计为:

1、主线:

30(32)㎝厚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20㎝厚级配碎石底基层。

2、匝道:

20㎝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0㎝厚级配碎石底基层。

本标段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料采用在白站进行集中拌和,用自卸卡车运输,摊铺机摊铺,振动压路机碾压,洒水车洒水,麻袋覆盖养生。

(一)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

级配碎石混合料材料采用场站集中厂拌法拌和,自御车运输,摊铺机进行摊铺,不够宽度的地方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方法摊铺,振动压路机碾压,按确定的生产配合比在拌和站内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

1、准备下承层:

首先要对下承层的中线、标高、压实度、弯沉、横坡度、平整度等作必要的复测,埋设横向排水管及超高段HDPE管,并做好记录,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如有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未达优良标准,由施工单位上报处理方案,监理工程师审批后,进行完善,达到优良标准后再施工级配碎石底基层。

2、施工放样:

开始摊铺的前一天进行测量放样,按摊铺机宽度与传感器间距,一般在直线上间隔为10m,在平曲线上为5m,做出标记,并打好导向控制线支架,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决定导向控制线高度,挂好导向控制线,用于控制摊铺机摊铺厚度的控制线钢丝拉力不小于800N。

3、材料:

(1)、用于底基层的碎石最大粒径,最大孔径31.5mm(方孔筛),压碎值不大于28%。

(2)、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严格控制针片状颗粒含量,确保集料的质量。

(3)、级配碎石底基层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级配碎石底基层的颗粒组成范围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液限

塑性

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

(%)

指数

100

73~88

49~69

29~54

17~37

8~20

0~7

<28

小于6

4、拌制:

(1)、开始拌和前,拌和场的备料(到达拌和场地数量)≥合同段设计总量的70%。

(2)、每天开始搅拌前,自检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率,计算当天的配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率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率略高(但不超过最佳含水率的2%)。

(3)、每天开始搅拌之后,出料时取样自检是否符合设计的配合比,再进行正式生产后,每1~2小时检查一次拌和情况,抽检其配合比、含水率是否变化。

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的含水率要有区别,按温度变化及时调整。

(4)、拌和机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由漏斗出料直接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

5、运输:

(1)、运输车辆在每天开工前,自检其完好情况,装料前将车厢清洗干净。

运输车辆数量满足拌和出料与摊铺需要。

(2)、尽快将拌好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车上的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进行覆盖,卸料过程中也一直保持覆盖,以减少水份损失。

6、摊铺:

(1)、摊铺前自检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确保一切正常再安排开工。

而且每天坚持重复此项工作。

(2)、调整好传感器臂与导向控制线的关系;严格控制厚度和高程,保证路拱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3)、正式摊铺后摊铺机连续摊铺。

在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采用最低速度摊铺,摊铺机的摊铺速度一般2m/min均匀行驶。

(4)、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有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

(5)、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7、碾压:

(1)、每台摊铺机后面紧跟钢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一次碾压长度一般为50~80m。

碾压段落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

(2)、碾压遵循生产试验路段确定的程序和工艺。

注意稳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

压实时,可以先稳压(静压、遍数适中,压实度达到90%)→开始轻振动碾压→再重振动碾压→最后胶轮稳压,压至无轮迹为止。

碾压过程中,可用无核密度仪初查压实度,不合格时,重复再压(注意检测压实时间)。

碾压完成后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压路机碾压时重叠1/2轮宽。

(3)、压路机碾压时的行驶速度,第1~2遍控制为1.5~1.7km/h,以后各遍控制为1.8~2.2km/h。

8、接缝处理:

前段碾压结束后,及时用3m直尺检查铺段末端,对低洼部分用人工垂直挖除,下次施工前在接缝处洒水湿润后紧接下段摊铺。

横向接缝处理:

靠近摊铺机当天未压实的混合料,可与第二天摊铺的混合料一起碾压,但应注意此部分混合料的含水量。

必要时,应人工补充洒水,使其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应避免纵向接缝,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9、施工工艺:

级配碎石层施工完成后,应设专人进行交通管制,禁止开放交通,以保护表层不受破坏。

同时应尽快开始上覆层的施工。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框图详见表5-1。

 

表5-1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拌和站拌和

 

级配碎石底基层现场检测频率及质量要求

检查项目

质量要求

检查规定

备注

要求值或容许误差

质量要求

频率

方法

压实度(%)

≥96

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4处/200米/层

每处每车道测一点,用灌砂法检查

平整度(mm)

≤12

平整顺适

2处/200米

每处用三米直尺连续量10尺,每尺取最大间隙

纵横高程(mm)

+5,-15

4断面/200米

每断面3~5点用水准仪测量

厚度(mm)

代表值-8

均匀一致

1处200米/车道

路中及边缘挖坑检查

可与压实度同步

极值-15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

边缘顺直

4处/200米

用皮尺丈量

离析情况

基本无离析

基本无离析

随时

目测

横坡度(%)

±0.3

4断面/200米

用水准仪测量

室内CBR(%)

≥90

配合比设计时,施工有疑问时

JTGE40-2007T0134-1993

现场取样

含水率(%)

-1,+2

最佳含水率

随时

烘干法

级配

≥4.75≤2.360.075

±6±5±2

每2000m2一次

室内筛分

塑性指数

<6

每1000m2一次

现场取样

弯沉

实测

符合设计要求

八个点/100米

JTGE60-2008

外观要求

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松散,弹簧现象。

无压路机碾压轮迹。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1、准备下承层:

首先要对下承层的中线、标高、压实度、横坡度、平整度等作必要的复测,并做好记录。

如有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未达优良标准,由施工单位上报方案,监理工程师审批后,进行完善,达到优良标准后再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施工放样:

开始摊铺的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