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547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342 大小:38.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2页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2页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2页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2页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2页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42页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42页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42页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42页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2页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2页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2页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2页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2页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2页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2页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2页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2页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2页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2页
亲,该文档总共3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3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doc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总体策划报告

目录

前言 1

第一篇 研究篇 3

第一章 大西安背景研究 5

一、 历史变迁 5

二、 地理区位 6

三、 经济发展 13

四、 本章小结 18

第二章 浐灞河地位研判 19

一、 资源条件地位 19

二、 城市结构地位 25

三、 产业结构地位 32

四、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39

五、 小结 42

第三章 相关案例研究 44

一、 案例选择 44

二、 案例分析 45

三、 小结 62

第二篇 定位篇 63

第一章 区域发展定位 64

一、 总体定位——在对比与冲突中求得和谐的新城 64

二、 特色定位 66

三、 功能产业定位 73

四、 小结 104

第二章 空间布局策略 105

一、 功能空间布局建议 105

二、 分区建设规模指标建议 118

第三篇 策略篇 126

第一章 总体开发策略 127

一、 总体策略 127

二、 开发模式建议 136

三、 开发时序建议 157

四、 土地运营策略 188

五、 开发融资策略 209

六、 招商引资策略 222

七、 小结——项目开发策略要点 230

第二章 近期开发策略 233

一、 基础设施建设策略 233

二、 特色生态营造策略 236

三、 重点项目带动策略 257

四、 小结 337

1

西安浐灞生态区发展总体策划报告

前言

作为大型区域开发,浐灞生态区的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有着与一般意义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不同的特点,需要“开发的战略思维”和“区域的市场思维”。

所谓战略思维,是从宏观层次而言的,即一般意义的城市建设需要更多的区域战略研究工作。

从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城市经济、产业、功能发展做出方向性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布局和空间规划。

可以说,战略思维是用来确定未来城市发展的战略方向。

所谓市场思维,是从微观层次而言的,即普通意义的房地产项目则需要更多的市场研究工作。

需要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现状,对未来的市场前景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市场定位和开发,贯穿于整个项目运作的始终。

这种市场思维,是从微观角度出发,追求项目运作的利润最大化。

显然,作为区域项目,浐灞生态区的发展既要有区域发展的宏观战略思维,同时,作为开发项目,面临着形象重塑和市场开拓的难题,同样需要项目运作的微观市场思维。

综合来看,是区域和项目,战略思维和市场思维的结合,是区域研究上的市场意识和项目运作的战略意识的综合体现,亦即典型的区域开发思维——开发的战略思维和区域的市场思维。

这种区域开发思维是介于区域战略研究和项目开发之间,又互相影响综合形成的。

一般而言,区域战略研究解决的是研究出区域发展的脉络,项目开发则是理清游戏规则并在尊重游戏规则的前提下运作。

而区域开发,由于其目的是通过改变土地的经济属性和空间属性,调整土地使用强度等实现土地价值的最大化,所以,对于区域开发而言,其最重要的是在区域发展脉络梳理之后,明确并制定项目开发的“游戏规则”,给市场以明确的预期。

这种“游戏规则”的制定主要是通过区域开发商制定原则的调控和事务运作的示范效应来实现的,比如说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营造和房地产项目开发等。

这样,对于浐灞生态区的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我们必须以区域研究的战略高度为基础,以制定“游戏规则”的区域开发思维为核心进行研究,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营造,特别是房地产项目开发,均可拆分为一个个独立的项目,更需要项目开发的市场思维。

所以,我们对浐灞生态区的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其基本思路是以战略思维为基础,以区域开发思维为核心,以项目开发思维为落脚点,遵循“道”→“法”→“术”的逻辑来展开的。

具体思路如下图所示:

西安浐灞河区域发展及城市功能定位总体思路

即通过大西安背景、浐灞河地位研判以及相关案例等区域研究的“道”的分析,制定出区域发展定位以及空间布局策略等“法”,在此基础上,确定对制定游戏规则具有示范作用的“术”——总体开发策略和近期开发策略。

根据这一逻辑,西安浐灞河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报告分为研究篇、定位篇和策略篇三大部分。

第一篇研究篇

区域研究之道,是指区域发展定位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客观条件和规律,包括区域所依托的城市背景环境、区域自身条件以及其他城市所表现出来的规律。

首先是城市背景环境。

浐灞生态区占地面积129平方公里,占西安现有城市建设规模(289平方公里)的近一半,在第四次规划修编中,也占到了1/5。

这一开发规模,显然会对西安城市建设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引起西安城市格局的变迁,反之,西安的发展趋势和城市地位也必然会影响到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的定位必须遵循城市发展的趋势。

所以,浐灞生态区区域发展定位就必须从西安,乃至大西安(关中城市群)的角度进行研究。

其次,是区域自身条件。

虽然,生态区的建设和发展会对西安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作为一个“一空二白”的新区而言,浐灞生态区在现在的西安的地位并不是十分突出,甚至非常落后。

在这种背景下,区域要取得发展,就必须对区域在城市结构、产业结构、资源条件及投资环境等方面在西安市所处的地位进行分析,扬长避短的提出具体的发展措施。

最后是其他城市所表现出的规律。

国内外类似的城市和区域开发案例,在区域发展和定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启示,通过对案例的研究,也必然使浐灞生态区能够更好、更准的为发展定位,少走错路和弯路。

区域研究思路

上述西安发展背景研究、浐灞自身地位研判以及相关案例研究,构成了区域研究这一“道”的主线。

具体研究思路如上图所示。

其中,大西安背景研究从历史变迁、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三个角度展开,浐灞河地位研判则从城市结构、产业结构、资源条件、投资环境等四个方面分析,而相关案例则主要选取了与浐灞生态区密切相关的新区建设和生态建设两类。

第一章大西安背景研究

浐灞生态区作为西安市的一个重要的大规模发展区,对其区域发展及城市功能的研究要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层面上展开。

因此,在区域研究与定位之前,我们首先对大西安的背景加以研究,从而以大西安地区的高度,分析大西安对浐灞生态区的要求,以此为背景,开展后续的研究和定位工作。

一、历史变迁

提起西安,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其辉煌的历史。

作为历史上周、秦、汉、唐十二朝古都,作为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曾经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人口最早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

在其鼎盛时期,曾经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东有罗马,西有长安”便是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写照。

也就是说,在历史上,西安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都城或陪都,政治上的核心地位使其成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并具有相当大的国际影响力。

但是,近代以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日趋衰败,深处内陆的西安在丧失了都城地位之后,闭塞落后,经济萧条,城市萎缩。

伴随着政治地位的下降,与当时国内其他区域中心城市比较,西安在商品经济、工业基础、交通运输、市政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也都较为落后。

在改革开放以前,西安作为陕西省省会的政治职能外,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呈现出萎缩的状态,各方面的城市影响力都处于一个历史低谷期。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西安、西北经济的发展,西安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市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现在,西安已经成为中国北方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工业基地、高等教育与科研基地,以一个国际旅游城市、商贸中心城市的面貌雄踞于世。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西安作为区域核心城市的地位正在得到重新显现,西安正在成为一个辐射西北、影响全国、联系世界的西部大都市。

西安城市地位的历史变迁示意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历史上来看,西安有辐射西北、影响全国、联系世界的底蕴,尽管在近代的发展中曾经一度衰落,但中国当前的发展形势给了西安新的发展契机,西安由历史上一个以政治功能为核心、兼有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地位的都城,转变为在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重要地位的具有区际、国际意义的西部都市。

二、地理区位

从西安所处的地理区位上来看,西安自古便是中国大陆东西部地区联系的桥梁,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这一区位优势不仅体现在交通方面,更为西安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战略区位优势。

(一)战略区位优势

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中心逐步向中西部推移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横贯中国大陆东西的陇海兰新铁路作为经济大动脉在这一取向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西安是陇海兰新铁路上最大的中心城市,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相互推动的过程中,具有东联西进,承东启西的核心和枢纽作用。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西安处于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中心的地理区位优势,正在使它成为促进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跳板,从而进一步强化了西安既有的加工工业优势、科技智力优势、旅游优势和商贸优势。

首先,从陕西省的范围来看,西安是辐射陕西的功能复合的核心城市。

西安首先是陕西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中心。

同时,它还是陕西省重点发展的“一线两带”的交点,是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核心。

近期提出的“西咸经济一体化”旨在把咸阳纳入西安的发展之中,进一步提高西安在区域经济中的首位度。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中,以西安为中心增长极的关中经济区必将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拥有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西安在陕西的战略区位

其次,在中国的西部地区,西安无疑是整个西部地区的“桥头堡”,是辐射中国西部的区域经济中心。

在中国的“三纵三横”骨架中,西安处于二级增长极,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区位。

同时,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地处东西两大经济区域结合部的西安是西部地区的“门户”。

西安在西部地区的战略区位

最后,从整个中国的角度来看,西安作为中国东西部地区连接纽带的区位优势,必将带来西安城市容量的升级。

西安处于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中心,如此优越的战略地理区位使得西安的贸易机会增加,纽带作用突出,这正在使它成为促进带动中西部发展的经济重镇。

西安是新欧亚大陆桥的战略区委

总之,相对于陕西省来说,西安是其发展的核心;相对于中国西部地区来说,西安是辐射整个西部的“桥头堡”;相对于中国来说,西安是地处欧亚大陆桥中心的经济重镇。

西安同时具有枢纽、中介、策源、引擎的多重功能,具有明显的战略区位优势。

西安在战略区位上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

(二)西北交通核心

西安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是中国东部通往西北、西南以及西亚各国的咽喉。

如今铁路、公路、航空交织成网,四通八达,把西安与全国连成一体,西安已经成为中国西北交通核心。

1、铁路枢纽

西安火车站不仅是中国特等客运站之一,而且是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重要站点。

目前,西安已经成为中国铁路骨干网架“八纵八横”中三条干线的交汇处,这三条干线分别是横穿东西的“路桥通道”、包柳通道和宁西通道。

同时,西安还拥有陇海线(双线)、包西线、西康线、候西线(西延线)、咸铜线、西南线和西户支线等7条铁路8个方向。

西安在全国铁路网中的枢纽地位示意图

西安不仅在铁路线路的数量上来看有着枢纽地位,实际上,从客运量和货运量上来看,与西部其他重要城市相比,西安在西部地区的铁路客运量和货运量都是仅次于成都,在中国西北地区占有绝对优势的运输量。

西部城市铁路客运量比较图(单位:

万人,数据来源: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

西部城市铁路货运量比较图(单位:

万吨,数据来源: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

2、公路网络节点

从公路上来看,西安共有各级各类公路3850多公里,是多条国道、省道的节点。

在“五纵七横”的国道主干线中,有“一纵一横”(GZ40、GZ45)通过西安;西安还拥有七条西部大通道中的银武线、西合线和包北线三条通道;另外,还有五条国道G108、G211、G210、G312、G310和陕西省的“一纵三横两环”共同构成了西安发达的公路网络。

西安是多条国道主干线的交汇节点

未来西安也将构建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体系

从公路的运输量上来看,尽管与同处西部地区的成都和重庆有较大差距,但仅就西北地区而言,西安仍然是运输量最高的城市。

西部城市公路客运量比较图(单位:

万人,数据来源: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

西部城市公路货运量比较图(单位:

万吨,数据来源: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

3、航空良港

作为全国第九大航空港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开辟有100多条航线,业务往来航空公司有26家,与68个国内城市和68个国际城市通航,民用航空运输量在西北地区优势明显。

西安早已与日本东京、大阪、福冈、名古屋、广岛、韩国汉城、斧山、中国香港、澳门、新加坡、吉隆坡等国际大都市实现直航,2005年又新增了温哥华、洛杉矶、伦敦、法兰克福、巴黎、纽约、旧金山等城市的直航航线,使得西安的国际直航线路达到二十余条,进一步巩固了西安国际化航空枢纽的地位。

西部城市民用航空客运量比较图(单位:

万人,数据来源: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

西部城市民用航空货运量比较图(单位:

万吨,数据来源: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

4、综合交通

综合来看,西安在铁路、公路、航空方面都处于西北交通核心的地位,量化来看,西安的客运量占据绝对优势,货运量的优势也十分明显。

单位:

万人,数据来源: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重庆、成都数据包含水路运输量)

单位:

万吨,数据来源: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重庆、成都数据包含水路运输量)

综上所述,从战略区位来看,无论是从陕西、西北、全国还是全球范围来看,西安都具有优越的条件来支撑其成为区域核心城市;而从交通条件来看,发达的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系统,使之具备了成为区域核心城市的基本硬件,而从占绝对优势的运输量来看,其区域核心城市已经具备了很好的现实基础。

三、经济发展

在对西安的历史变迁和地理区位有了一定的分析以后,在这一部分的论述中,我们将对西安的经济发展加以研究,主要内容将包括西安市自身的经济发展现状、大西安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西安在区域经济体中的作用。

对西安城市经济情况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后面对浐灞生态区的发展前景加以判断。

(注:

本部分数据来源:

《西安市统计年鉴》)

(一)城市实力持续增强

首先,仅就西安市自身的经济情况来看,西安市的人口规模稳定增加,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整体城市实力持续增强。

从人口上来看,西安市总人口数由2000年的688万增加到2004年末的725万,人口增长率保持在1%到2%之间,人口规模稳定增加,城市在不断壮大。

西安市历年总人口数(单位:

万人)

西安市历年人口增长率

从GDP的增长情况来看,西安市近些年的GDP总量稳步增加,GDP增长率高于陕西省和全国水平,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

西安市历年GDP增长情况(单位:

亿元)

西安市、陕西省、全国历年GDP增长率比较

从城市化水平来看,西安在2000年到2004年的五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了约2.4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

西安市历年城市化水平

(二)大西安区域经济发展前景看好

除了对西安市自身的经济情况进行分析外,我们还要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对大西安区域的经济发展加以研究,把大西安区域作为中国九大区域经济体之一,与中国其他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现状加以对比分析,从而准确判断西安在全国所处的经济发展地位。

其中,中国九大区域经济体分别是指:

Ø大台北:

台北,高雄、新竹;

Ø大香港:

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东莞、佛山、中山、江门、清远;

Ø大上海:

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台州、舟山;

Ø大北京:

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唐山、保定、张家口、承德、廊坊;

Ø大沈大:

沈阳、大连、鞍山、抚顺、锦州、本溪、营口、盘锦、铁岭、朝阳、葫芦岛;

Ø大青济:

青岛、济南、淄博、烟台、威海、东营、潍坊、泰安、日照、莱芜;

Ø大成渝:

成都、重庆、自贡、泸州、德阳、锦阳、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宜宾;

Ø大武汉:

武汉、九江、十堰、宜昌、襄樊、信阳、黄石、鄂州、荆州、黄冈、咸宁、岳阳;

Ø大西安:

西安、兰州、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汉中。

九大区域经济体人口对比(万人)

九大区域经济体GDP对比(亿元)

九大区域经济体人均GDP对比(万元)

九大区域经济体经济增长率对比

九大区域经济体劳动生产率对比(万元)

九大区域经济体出口对比(单位:

亿美元)

通过以上对中国九大区域经济体各方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从现状来看,大西安区域在经济总量、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出口总量等经济绝对值方面都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只有在经济增长率的对比中处于中等水平。

这说明,尽管大西安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比较落后,但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进程和国家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战略的实施,大西安区域正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之中,后发优势将逐渐显现,发展前景看好。

(三)西安在区域经济体作用突出

在以上对西安市自身的经济情况和大西安区域经济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将对西安在区域经济体中的作用加以分析。

无论西安城市本身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如何,毋庸置疑的是,西安是整个大西安区域经济体中的核心城市。

判断一个核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体中的影响力大小,主要用城市首位度的指标来评价,具体来说,首位度指标包括人口首位度和经济首位度两个方面。

(注:

下图的数据中,除深圳因非户籍人口过多以常住人口计总人口数外,其他各城市人口采用户籍人口计。

核心城市人口首位度比较(单位:

万人)

核心城市经济首位度比较(单位:

亿元)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区域核心城市来说,西安的经济首位度达到3.23,远高于其他三个城市,而在人口首位度方面,西安也仅次于上海,高于北京和广州。

这说明,西安在大西安区域(关中城市群)的影响力很强,其区域核心城市的地位不可动摇。

一般来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的提升,区域核心城市对周边的吸引作用逐渐减弱、辐射作用逐渐增强:

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时,以吸引力为主,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是资源的“掠夺”;当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核心城市的辐射力逐步增强,吸引力不是核心力量,但仍是主导力量,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关系是以“吸引”为主的资源整合;而当人均GDP3000美元以上时,辐射力开始占主导,并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增强,核心城市将对周边形成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的强大辐射。

按照这个一般规律,西安目前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820美元,处于1000~3000美元之间,西安对其周边城市的影响力体现在吸引力占主导,同时辐射力逐渐增强的阶段,在区域经济体中的作用突出。

综上所述,我们对西安经济发展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西安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强劲,大西安区域发展前景看好,且西安在区域经济体中发挥着吸引周边资源增强核心城市地位的地位。

那么,在这种经济发展趋势下,大西安的发展必然要求西安为城市本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功能与空间来容纳,这也为浐灞生态区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

四、本章小结

在本章中,我们分别从历史变迁、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对浐灞生态区发展的大西安背景进行了研究。

分析表明,如下图所示,随着西安城市属性由历史上的都城向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转变,直至现在作为中国西部经济、金融、交通、信息中心城市和西部内陆地区特大型城市,西安的城市功能也经历了一个由政治文化功能向包含更多的文化、服务和居住功能转变的过程。

在这种转变过程中,西安人口数量和环境压力的增长,以及生活方式、消费需求的更新,都使得西安由一个功能单一集中的城市向一个多元复合城市发展,其经济增长、区域地位提升的趋势也将得到进一步显现。

大西安背景研究结论示意图

总之,古都角色使西安在历史上一直是对全国和西北产生强大影响力的城市;历史的积淀、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核心的确立使西安这一“废都”继续发挥着西北核心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作用;作为西北核心城市和特大城市,在新的发展条件下,需要承担更多的功能,城市空间也需要进一步拓展来容纳这些功能,这些都为浐灞生态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支撑。

第二章浐灞河地位研判

无论是从历史发展,交通区位,还是从经济发展来看,大西安的发展都为浐灞生态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那么,浐灞生态区自身具备了什么样的发展条件呢?

它在西安的地位如何,相对其他区域的比较优势又在哪里?

此部分将从资源条件、城市结构、产业结构、投资环境四个方面解答上述问题,为浐灞生态区的发展定位提供依据。

一、资源条件地位

广义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

资源条件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基础,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的发展方向。

此部分将从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资源两方面对浐灞生态区进行评价。

(一)自然资源评析

1、地形地貌

西安市域地势南高北低,平原山地界限分明,南部的秦岭山地与北部的渭河平原形成强烈反差。

受秦岭、渭河走向控制,各种地貌东西向延伸,南北向交替,呈明显带状分布。

市区位于渭河干流冲积平原发育最宽广的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地形起伏相对和缓,下覆的主要地质构造为秦岭褶皱地槽和华北地台,无明显活动断裂,具有良好的城市建设地基环境。

西安地形地貌图

西安地貌类型比例

浐灞生态区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地貌可简单概括为“两塬夹一川”(白鹿塬、杜陵塬、河川),这使得区域具有丰富的山地与河流景观,赋予区域更高的土地开发价值。

同时,浐灞生态区是西安市地质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地基承载力高,湿陷性低,适宜进行较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2、气候条件

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3.3℃,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1.3℃;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4-26.9℃,无霜期平均为219-233天。

年均降水量537.5-1028.4毫米,其中,市区年平均降水量584.9毫米。

蒸发量呈由平原向山区递减的趋势,水面蒸发量800-1000毫米/年,平原丘陵区的陆面蒸发量一般500-600毫米/年。

年平均湿度为69.6%。

全年日照时数1983.4-2267.3小时,太阳总辐射量45.74×108焦耳/平方米·年,处于全国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第四类地区(共五类),太阳能资源不是很丰富。

市区常年多为东北风或东风,平均风速1.3-2.6米/秒,属于我国风能较小的区域之中。

浐灞生态区的气候条件与整个西安的气候条件基本相同。

地处秦岭北麓,受到南方跨越山岭的焚风效应影响,气候比同纬度地区更加宜人,适宜人类的居住和活动。

3、水资源条件

西安境内河网密集,共有54条河流,年均河川径流量24.87亿立方米,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从时间上看,丰水年与枯水年径流量相差悬殊(4-7倍);年内径流量变化也很大,每年2月份枯水期,径流量仅为全年总量的2%,时有断流现象,而7-10月汛期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45-56%;

从空间上看:

遇枯水年或枯水期,有些河流下游枯水年甚至基本断流。

这都加大了地表水资源利用的难度。

西安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

秦岭山地、骊东南丘陵、黄土台塬与渭河平原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且第四系地层分布广泛、厚度大、富水性好。

地下水资源总量16.95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3.80亿立方米。

西安境内充足的地下水资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表水资源的不足,使得西安的水资源分布呈现“丰而不湿”的特色,适宜于人类的居住和生活。

就浐灞生态区而言,地表径流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为“八水绕长安”的主要水系,浐河和灞河均发源于秦岭北麓,自南而北贯穿整个区域。

灞河流域年均径流量高达7.40亿立方米,约占全市总量的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