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5765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届上海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七校2018届高三联考

历史试题

(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有文献记载:

“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这一文献所描述的“礼”最有可能出现在

A.商代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2.“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中相似的是

A.思想一统,法律至上B.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C.以人为本,关注社会D.民主权利,源远流长

3.依据“古代雅典居民构成”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完善B.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C.民主范围有限D.人民主权观念形成

4.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与孔孟的儒学最大的区别是

A.重视总结前代成败存亡的历史经验教训

B.摈弃“民贵君轻”论,把儒家法学化和神学化

C.学术文化出现了由“王府官学”向“私家文化”转移的趋势

D.它促使知识分子阶层迅速崛起

5.“古罗马……众多的英雄豪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帝国的辉煌给整个欧洲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不可磨灭的烙印”主要是指

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B.罗马法成为近代欧洲法律的源头

C.罗马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D.罗马建成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6.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的基本原则: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专制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7.右图是南朝时期的一枚钱币。

在当时货币流通范围减少,功能萎缩,标准不一,形制各异,减重普遍,这说明当时南朝

A.门阀世族控制着国家的制币

B.冶炼水平低,金属奇缺

C.分裂割据,政局动荡,影响商品经济交流

D.政权更替频繁,影响商品经济交流

8.宋代理学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社会现象是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B.封建理学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9.有学者认为:

“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

下列分裂割据局面形成的主要因素与学者观点相近的是。

①春秋争霸②南北朝对峙③西汉郡国并行④唐末藩镇割据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钱穆在《国史大纲》的前言引论中说:

“中唐以来之社会,……常易招致‘王室’与‘政府’之娇纵与专擅……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

”据此,我们作出的合理推断有:

①明朝以前的“政府”并不完全统属于“王室”,明朝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②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我国古代的丞相制度历经六百多年后被废除

③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④明朝以前的中国社会并非专制社会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1.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

A.王权演变B.教权演变C.资产阶级力量变化D.市民权力变化

12.“美洲农作物得到大面积的传播,有玉米、甘薯、花生、马铃薯……,欧洲吸收得最多,非洲吸收得最少,伊斯兰国家和印度居中游,中国则仅次于欧洲”。

文献中所反映的美洲农作物最早传入中国是通过

A.唐代时的丝绸之路B.宋代时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代时欧洲人开辟的新航路D.清初时欧洲人开辟的新航路

13.在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革命运动都有一些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经常表露了参与革命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以下对应不正确的是

A.1688年光荣革命:

没有代表,不纳税

B.1776年的美国革命:

自由、平等、博爱

C.1789年法国大革命:

限制王权,议会至上

D.1917年俄国革命:

和平、土地、面包

14.16世纪,有威尼斯人说“除了失去自由以外,这大概是威尼斯共和国所听到的最坏的消息。

”“最坏的消息”应该是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工业革命

15.一直以来,人们多少认为英国属于欧洲的边陲地区,现在英国向中心靠拢了。

可以说,孟德斯鸠和伏尔泰为欧洲发现了英国。

欧洲“发现”英国主要是基于

A.英国率先进行了宗教改革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英国最早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D.英国确立了议会民主政治

16.关注时代特征,是把握历史发展的核心。

如果把17—18世纪欧美社会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加以归纳概括,其最大的特征是

A.在动荡中进入中世纪B.在演变中走出中世纪

C.在革命中实现民主化D.在改革中实践工业化

17.美国1787年宪法比1776年《独立宣言》要退步,这主要反映在

A.国家政治体制B.总统行政权力C.人民基本权利D.种族歧视政策

18.“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

”为此,西欧掀起了

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C.启蒙运动D.工人运动

19.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

下列选择不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联邦政府——三权分立

B.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

C.经济全球化——欧盟——欧元

D.世界市场形成——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萌芽

20.18世纪末19世纪初影响法国工业革命进程的特殊因素是

A.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B.法国政局动荡、对外战争不断

C.

法国中小企业占主导地位D.法国高利贷资本发达

21.有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

这位历史学家“断言”的主要依据是当时英国要

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C.变中国为其势力范围加强资本输出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22.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的一类企业。

你认为这类企业属于:

A.封建性质的官办企业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中外合资性质的企业D.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企业

23.1870年,一位美国商人来华,这时他享有的特权有

①可以上庐山观光旅游②可以在长江沿岸各中小城市里经商

③可以到汉口美国领使馆登记,以求美国法律保护④可以在重庆开设工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4.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下列情形出现在该时期的时序是

①上海商行中的洋布销量逐步增加,土布销量日趋下降

②清政府鼓励私人创办实业,上海工商业注册数剧增

③外国人在上海创办的工厂合法化

④上海某商人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25.清末李伯元在《海天鸿雪记》中曾描述:

“上海一埠,自从通商以来,世界繁华,日新月盛。

北自杨树浦,南至十六铺,沿着黄浦江,岸上的煤气灯、电灯,夜间望去,竟是一条火龙……”。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后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C.甲午战争后D.民国初年

26.德意志统一后工业化进程加快,到20世纪初成为欧洲首强,但德国的侵略性也随之膨胀,成为世界大战策源地之一。

这主要是由于

A.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B.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C.德意志统一是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战争解决的

D.德国必须用武力抢夺殖民地

27.1919年,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在《新闻报》上

发表题为《民气一致之效果》的漫画(右图)。

对该漫画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民众团结的重要性

B.体现了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主义运动

C.褒扬了爱国学生的先锋队作用

D.反映了五四运动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28.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29.下表反映了1913~1938年美国汽车产量变化,下列对1933年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1913

1920

1925

1929

1929

1933

1938

汽车产量

39万辆

223万辆

427万辆

536万辆

193万辆

249万辆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30.1937年,罗斯福以压倒性优势连任美国总统。

他乘胜而进,提出改组法院以便在最

高法院增加自己的同盟军,但令人意外的是超过50%的人民表示反对。

这说明

A.经济危机迟迟未能解决B.国家干预经济不得人心

C.分权制衡理念深入人心D.美国人民缺乏宪政精神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

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对此话的最佳理解是:

A.秦的暴政导致秦二世而亡,汉初统治者为此吸取教训

B.汉初统治者在政治上无为,沿用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C.汉承秦制说明了中央集权制度是秦亡汉兴的主要原因

D.汉承秦制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

32.“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

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对此话的最佳理解是

A.保留习惯旧俗B.强调法官至上

C.重视法律程序D.维护奴隶制度

33.数据表明,1851年至1871年的英国女性在商业、公共管理、医药和教育领域受雇用的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4.9%。

1871年至1911年女性职员从2000人增力口到166000人,占职员的比例从2%。

增加到20%。

这种变化最能说明

A.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D.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34.据统计:

中国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例,1750年为32.8%,1830年为29.8%;而相应年代的整个欧洲为23.2%和34.2%。

对这一统计数据的最佳的理解是

A.中国手工业经济在西方工业经济冲击下逐步瓦解

B.中国制造业总量开始下降,逐步被西方国家赶上

C.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因闭关锁国政策而落后于西方

D.中国与西方制造业在生产方式上已具有质的差异

35.一位十九世纪的法国人论及自己的时代:

不论是佃农、工人或水手,只要勤劳节俭,就有机会拥有农庄、工厂或商船,甚至可能成为银行家。

这种说法反映下列哪一历史现象?

A.封建制度面临解体      B.资本主义蓬勃发展

C.资本主义不断扩张      D.社会主义蔚为风潮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历史实践与伟大人物(10分)

材料一“伯里克利”、“民主政治”、“希腊文明”、“希腊先哲”。

材料二“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被钉在悬崖绝壁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秃鹫啄食我的肉。

是的,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献给法兰西;火种已经上升…到原来的地方,我却一直被钉在这里!

……我无物遗留给我的儿子,我只有把我的威名留给他。

问题:

(1)请你依据材料一的关键词,写一篇较为完整的历史短文。

(4分)

 

(2)拿破仑贡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什么?

(2分)拿破仑所说的“我的威名”是如何形成的?

(4分)

 

37.汉代征兆与社会问题(12分)

汉代的征兆图示

被视为“预兆”的现象称之为灾或异,意为“灾害”或“异常现象”……汉代异象系统记载于《汉书》(亦称《前汉书》)的三个章节之中:

(1)《本纪》。

它们以时间为序,夹杂于重大政治事件之中。

这包括天文现象(日食、坠星等)、地理现象(干旱、洪水、蝗灾等)、以及其他反常现象

(2)《五行志》……。

(3)《天文志》……(上图中)征兆记录起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5年。

根据我们提供的数据,可以认为多数征兆解释都是事件发生后由史学家作出的,他们有时甚至编造征兆,用于批评某个事件。

——费正清《中国的思想与制度》

问题:

(1)依据图中某两个征兆的“高峰”,结合所学史实,说明《汉书》中的征兆可能“用于批评某个事件”的?

(6分)

 

(2)你是如何认识汉代征兆的?

(6分)

 

38.社会变革与传统价值(14分)

材料一英吉利民族既尊重传统又善于变革,当他们发现只有推行变革才能更好地尊重传统时,他们就放弃旧的阵地,接受变革,去尊重新的传统;他们在推行变革时,又以维护和尊重传统为已任。

……以传统在外壳上的完整延续和内涵上的不断更新,英国形成了以温和的改革与合理的妥协为特征的政治文化特色,即“在冲突中达到融合”的渐进模式。

——姜守明《高中英国史教学与史学范式》

材料二所谓阳光,是指北美革命的性格,温和而耐久;而闪电则指法国革命之特色,爆发于黑暗,电闪雷呜,暴雨如注,照亮并荡涤旧世界的角角落落,但也迅速回归黑暗。

……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的综合。

总统为民选,为民主制之大陆,然而总统执行权之集中,则可使人想起历史上的首王与君主;国会一分为二,参议院如贵族制,众议院则回归民主制;最高法院大法官干脆与民主制绝缘,由总统钦定,且终身任职,有如罗马元老制之予遣。

这是个民主、贵族、元老、君主四合一的制度,不今不古,只能称“复合共和制”。

而在法国,“共和”则仅仅理解为君主制的对立面,以一根腿的“民主”踢翻四个脚的“共和”。

议行合一,“金鸡独立”。

单一民主爆发为千均霹雳之“闪电”,复合共和只能集束为冬日之一缕“阳光”。

——夏玉成《阳光与闪电:

社会变革过程中传统价值的再思考》

问题:

(1)根据材料二,说明美、法两国在变革的方式和内容上的有何差异?

(6分)

 

(2)综合材料一、二,概述“阳光革命”和“闪电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8分)

 

39.专制王权与欧洲社会(14分)

材料一:

“无论是迟是早,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经历了专制王权这个阶段之后才能跨进近代国家的大门,因此专制国家标志着近代国家的起点。

未完成由封建国家向专制政体的转变,意味着未能进入近代世界,从而意味着国家在现代化第一阶段上的完全失败。

钱乘旦《欧洲国家形态的阶段性发展:

从封建到现代》

材料二:

“国家无疑促进了资本主义并帮助了它,但情况也可以倒过来:

国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则反过来伤害国家的利益。

费尔南·布罗代尔《车轮的商务》

问题:

(1)欧洲国家最早进入“专制王权这个阶段”的国家有哪些?

当时“未完成由封建国家向专制政体的转变”的典型国家是哪一国家?

这一国家是如何完成这一转变的?

(4分)

 

(2)试以15世纪下半叶-17世纪下半叶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论证布罗代尔的观点。

(10分)

 

40.《外交指南》与《星轺指掌》(25分)

(中国古代习惯上称皇帝的使臣为“星使”,称使臣所乘车为“星轺”。

《星轺指掌》是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与同文馆学生依据德国马顿斯所著《外交指南》合作翻译的,最早刊行于1876年。

在《星轺指掌》中,出现了许多近代外交术语,如:

公使、领事、国书、护照等,它是第一部专门介绍西方外交礼仪制度的国际法著作。

“公使”:

古代汉语中,只见“公使钱”一词,《文献通考》之“国用”记载:

“祖宗旧制,州郡公使钱,专馋馈士大夫入京往来与之官罢任旅费,所馈之厚薄,随其官品之高下,妻孥之多寡。

”《星轺指掌》截取“公使”二字,“……论公使之职查各国执掌部院事务大臣……其授以文凭,或全权字据,差往外国,办理交涉事务者,其职名与部院大臣相同”。

“国书”:

“国书”的古汉语义为:

“国家间往来或共同议定的文书”。

《隋书·倭国传》:

“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朝贡。

……其国书曰:

‘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天子,无恙。

”’《星轺指掌》中“国书”的内涵与古义大体相近:

“凡出使者,自头等以及各等公使,皆奉有文凭以昭职守。

其文凭系本国之君藉使臣以转达彼国之君,即谓之国书,可作为该公使全权之据。

实则书内只载使臣所应之职,不祥其所办之事。

……《星轺指掌》中写道:

“按公法,凡自主之国,俱用平行之礼,虽国势强弱不一,其权利并无参差,则均有自主之权也。

”外交活动的先后顺序,有时以时间为准:

“使臣到任,无论何国之使,只以该使臣与他国之使臣递文凭日期互相比较,而定其前后次序。

遇有某使臣递文凭在先,而他国在后,其在后国,虽未认其国者,亦当居伊之后。

”有时以字母为序:

“自主之国办理交涉事件,原以平行为本。

又有以法国字母次序为率者,按字母,如某国国名之首在前,其画押即在先。

《<星轺指掌>与近代西方外交关系法及外交术语的输入》

问题:

(1)《星轺指掌》在中国刊行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6分)

 

(2)中国古文献与《星轺指掌》中“公使”、“国书”的含义分别有何差异?

(4分)

 

(3)你如何看待《星轺指掌》在当时中国的刊行?

(15分)

 

(七校联考)答案

(南模、复兴、延安、上师大附中、向明、建平、七宝)

1.B.2.C.3.C.4.B.5.B.6.B.7.D.8.B.9.B.10.B.11.A.12.C.13.D14.A.15.D.

16.C.17.C.18.C.19.A.20.B.21.A.22.D.23.A.24.D.25.C.26.B.27.C.28.B.29.A.30.C.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分1分1分0分3分1分1分0分

31.CABD34.DABC

32.CADB35.BACD

33.BCDA

36.历史实践与伟大人物(10分)

(1)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一方面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希腊文明的繁荣发展。

在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时期,出现了像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等希腊先哲,人文精神开始起源。

(4分)要求:

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10字以内。

(2)火种:

可以理解为是以《拿破仑法典》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它冲击了旧有的封建制度(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2分)威名: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拿破仑帝国。

(1分)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多次击败反法联军,(1分)在欧洲的占领地区推行《法国民法典》,取消贵族特权,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扩大了法国革命的影响。

(2分)

37.汉代征兆与社会问题(12分)

(1)汉景帝时的征兆“高峰”是批评当时地方王国势力。

(1分)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时,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2分)汉武帝时的征兆“高峰”是批评汉武帝连年战争,增加人民负担。

(1分)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家富强,通过对匈奴的三次战争,大体解除了匈奴对北边的威胁,加强了西北地区的控制,动用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矛盾激化。

(2分)

(2)能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辩证的视角看待汉代的征兆。

汉代征兆体现了当时社会政治具有较强的“迷信”色彩。

《汉书》中大量记载了汉代“预兆”的现象,并“夹杂于重大政治事件之中”,可见,阴阳五行与“天人感应”学说对当时社会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2分)汉代征兆的“迷信”思想也影响了汉代的史学,经研究汉代“多数征兆解释都是事件发生后由史学家作出的,他们有时甚至编造征兆”,由此可见,汉代史书如《汉书》所记载史实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

(2分)但不可否认,汉代征兆中“天人感应”学说对当时君主专制的权力与地方权力具有一定的监督与威慑作用,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

汉代史学家“甚至编造征兆,用于批评某个事件”(2分)

38.社会变革与传统价值(14分)

(1)区别:

方式:

美国以温和的方式把传统与变革相结合;而法国则用暴力把变革与传统割裂开来。

(2分)

内容:

美国在吸收古罗马政治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复合共和制”;法国则把共和制与君主制对立,实行议行合一的单一民主制度。

(4分)

(2)影响:

“阳光革命”:

一方面具有一定的不彻底性和保守性;另一方面和平渐进的方式,有利于社会政治相对稳定和经济迅速的发展。

(4分)

“闪电革命”:

一方面能较快的改变社会现状,促进社会进步;另一方面暴力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破坏较大,而割裂传统与变革的联系也不利于社会平稳发展。

(4分)

39.专制王权与欧洲社会(14分)

(1)英国、法国等(2分);德国(1分)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或统一战争)完成国家的统一。

(1分)

(2)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15世纪下半叶,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2分)君主专制初期,英国继续打击大贵族的势力,全力强化王权,并颁布了一系列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

(2分)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君主鼓吹“君权神授”论,迫害清教徒,经济上实行专卖制,巧立名目搜刮民,直接损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2分)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分)革命中,查理二世及其继任者詹姆斯二世竭力恢复君主专制,反攻倒算,激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强烈不满。

(1分)

组织:

叙述成结构(2分)

40.《外交指南》与《星轺指掌》(25分)

(1)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其规定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西方的外交制度开始影响中国。

(2分)清政府中的洋务派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发起了洋务运动。

(2分)为了适应这一变局,清政府设立了“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

为了培养洋务人才,还开办了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

(2分)

(2)差异:

公使,在古文献中是指赴京、罢免或调任的地方官员;《星轺指掌》中的公使是代表国家的出使外国的政府官员。

(2分)

国书,在中国古文献中是指外国向中国朝贡时,由使者向中国君主递交的国书;而《星轺指掌》的国书指的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外交文书,只是国家公使职务的证据。

(2分)

(3)本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

评分观察的要素是:

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一、观点:

能够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

如1:

《星轺指掌》体现了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逐步将中国纳入到国际秩序之中,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融入到现代化的世界体系中。

如2:

《星轺指掌》反映了近代西学东渐中,西方外交观念逐步取代中国传统的藩属朝贡观念,促进了中国传统外交制度向现代的转型。

二、史实:

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