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6048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22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docx

广西十二五规划全文

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目  录

第一章 开创“富民强桂”新局面

第一节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进入跨越发展新阶段

第三节 指导思想

第四节 基本要求

第五节 主要目标

第二章 大力发展现代工业

第一节 发展壮大千亿元产业

第二节 提升工业整体素质

第三节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四节 大力发展能源产业

第五节 积极发展海洋产业

第三章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第二节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三节 加强水利建设

第四节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第五节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第六节 培育发展经济强县

第四章 促进城镇化跨越发展

第一节 加快壮大中心城市

第二节 培育发展城市群和城镇带

第三节 提高城镇规划建设水平

第四节 加强城镇化管理

第五章 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

第一节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二节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三节 大力发展金融业

第四节 加快发展旅游业

第五节 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

第六节 营造服务业发展良好环境

第六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一节 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

第二节 加快公路网建设

第三节 提升广西北部湾港综合能力

第四节 推进西江水运加快建设

第五节 积极发展民用航空

第六节 提高运输服务水平

第七章 深入推进“两区一带”协调发展

第一节 推动北部湾经济区率先发展

第二节 加快建设西江经济带

第三节 加快桂西优势资源开发

第四节 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

第八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 加强节能管理

第二节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三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四节 强化环境保护

第五节 加强生态建设

第六节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九章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第一节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节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第十章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第一节 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第二节 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第三节 提高教育质量

第四节 深化教育改革

第十一章 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一节 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二节 健全人才发展机制

第十二章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一节 促进充分就业

第二节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

第三节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第五节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第六节 统筹做好人口工作

第七节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第十三章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节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第二节 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第三节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第四节 巩固发展民族团结

第五节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第十四章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一节 提高全区各族人民文明素质

第二节 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第三节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第四节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第十五章 加快改革攻坚步伐

第一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节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第三节 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

第十六章 全面深化开放合作

第一节 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

第二节 扩大国内多区域合作

第三节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第四节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十七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二节 全面加强法制建设

第三节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十八章 实现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

第一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第二节 推进实施重大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对“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作出重大部署,是全区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开创“富民强桂”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富民强桂”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完成新使命,实现新跨越。

  第一节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紧密结合实际,及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克难攻坚,锐意进取,“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胜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十一五”时期成为我区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经济较快增长,初步统计年均增速13.9%,增幅进入全国前列,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余额12个主要指标翻一番以上。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大幅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8000亿元左右,开工和续建铁路29条,区内建设里程3300公里,新增营运里程500公里,总营运里程达到3200公里;开工和续建高速公路39条3400公里,新建成1235公里,建成总里程达到2574公里;全区新增公路3.95万公里,总里程达到10.18万公里,基本实现地级市通高速公路、县县通二级以上公路、乡乡通油路和村村通公路。

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82亿吨,其中沿海港口1.22亿吨。

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201万人次,开通9条通往东盟国家的国际航线,西南出海大通道发挥重要作用。

发电总装机容量2530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1510万千瓦,成为国家“西电东送”重要电源基地。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三次产业结构由22.9︰37.9︰39.2 调整为17.6︰47.4︰35.0,工业化率由1.39提高到2.31,工业增加值比重由31.7%提高到40.6%,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

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食品、汽车、冶金率先成为千亿元产业,上汽通用五菱成为国内首个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的企业,柳钢跻身全国千万吨钢企行列,自主研发的中级轿车等新产品填补区内空白;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66%,微型汽车、轮式装载机、柴油内燃机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氧化铝产能660万吨,汽车135万辆,水泥9000万吨,炼油1200万吨,炼钢1200万吨;柳钢、上汽通用五菱主营业务收入均突破400亿元,玉柴超过300亿元,强优企业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的由11家增加到30家,工业园区年产值超100亿元的由3个增加到15个,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特色优势农业加快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甘蔗、蚕茧、木薯、速丰林、八角等特色农产品产量稳居全国首位,优质稻、香蕉、柑橘、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产量排全国前列,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旅游总收入达到952.9亿元,年均增长25.6%。

物流、金融、信息、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城乡建设成就显著。

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化率达到40.6%,城镇人口突破2000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到2197平方公里,城市道路1万公里以上,供水普及率92%,燃气普及率90%以上,桥梁、电网、排水、通信、公交、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

中心城市新区与产业园区同步规划建设,产业、人口集聚加快,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魅力进一步凸显,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南宁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和“联合国人居奖”,柳州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桂林市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北海市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县城建设提速,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重点镇。

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效,行政村通电率100%,户通电率99.55%,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通电话、通广播电视,80%以上的行政村能上网,涌现出300多个各具特色的新典型,全面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城乡风貌改造,农村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城乡风貌焕然一新。

  

  ——“两区一带”协调发展。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年均经济增速高于全区2.4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区比重达31.8%,沿海现代重化工业布局加快形成,北部湾港跨入亿吨大港行列,建成钦州保税港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凭祥综合保税区和北海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成为全国发展最快、活力最强、潜力最大的新增长区域之一。

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全面推进,建成南宁至贵港千吨级、贵港至梧州两千吨级高等级航道,内河港口吞吐能力6000万吨,沿江中心城市形成汽车、机械、冶金、高新技术及建材等产业布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势头迅猛,带动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

桂西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加大,铝、锰、有色金属、水能、制糖、红色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发展壮大。

——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25万亿元,全区建设重大项目累计7610项,总投资3.24万亿元,其中开工6867项,竣工投产3814项,完成投资1.3万亿元。

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厂投产,填补了西南地区没有大型炼油厂的空白;防城港红沙核电开工,成为西部地区首座建设的核电站;龙滩水电站投产,成为全国运营的第二大水电站;洛湛铁路通车,改写了梧州、贺州市无铁路的历史。

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开工,标志着我区进入铁路现代化建设新时代。

——生态建设成果丰硕。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面完成,重点行业、企业能耗水平和排污强度较大幅度下降。

我区成为全国第9个、西部第2个县县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省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由8.8%、32.9%提高到60.6%和61.2%。

制糖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走在全国前列,电解锰环境综合整治全国领先。

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8%,排全国第4位;新建沼气池106万座,总数达到371.3万座,农户入户率46.4%,居全国首位。

成为全国第一个封闭使用非粮车用燃料乙醇的省区。

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9%以上,重点流域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环境达标率85%。

“山青水秀生态美”成为一大优势和亮丽品牌。

 

  ——文化软实力实现大提升。

城乡社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

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科技馆、广西体育中心主体育场等标志性工程建成使用,广西城市规划展示馆、广西美术馆、广西铜鼓馆等重大文化项目开工建设。

文化惠民工程硕果累累,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97%。

广播影视数字化取得突破,在全国率先完成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印象?

刘三姐》等一批彰显广西民族气派的优秀文化品牌享誉中外,一批优秀文学作品、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和广播影视剧获国内外大奖,漓江画派在国内美术界独树一帜。

建成一批文化名城名镇名街名村。

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深入开展,竞技体育屡创佳绩。

出版和报业实力居西部地区前列。

组建一批文化产业集团,打造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基地。

以东盟为重点的国际文化交流不断扩大。

  ——社会建设全面加强。

实施第四轮科技创新计划成效明显,攻克一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铝电解预焙槽控制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世界首台可再生空气混合动力柴油发动机、世界最大的机械式硫化机、我国最大的轮式装载机等研制成功,世界首例亚种间克隆水牛、首例冷冻胚胎克隆水牛成功培育。

专利授权量实现翻番,建成36个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85个企业工程技术中心、40个博士后工作站、126个人才小高地,组建23个自治区级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引进250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教育发展十大重点工程和十大改革试点启动实施,农村教育“两基”攻坚目标提前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三年职业教育攻坚任务胜利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实现翻番,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70万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

城乡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艾滋病攻坚、地中海贫血防治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增强。

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整合资源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取得突破。

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社会福利、慈善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全区各级财政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等民生领域投入累计达到3305.15亿元,增长2.61倍。

扶贫开发、以工代赈、易地安置搬迁扎实推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成效突出,大石山区五县、桂西五县、重点库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以及桂西北少数民族村寨改造三年任务全面完成,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加快推进。

解决1063.7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帮助114万农村人口脱贫,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全面落实,改造26.23万户农村居民和华侨农林场危房,16.34万户城镇居民享受廉租住房。

社会保险待遇大幅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共达2077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3.1%,220多万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建成五保村6852个,集中供养对象10万人。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6.4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88.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控制在4.5%以内,64万城市居民和316万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连续5年全力为民办实事,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战胜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特大干旱和严重洪涝灾害,灾后群众生产生活有效恢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43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3.9%和12.7%。

居民消费价格年均涨幅3.2%,物价基本稳定。

——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

行政管理机构新一轮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国有企业、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重点领域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深化推进,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北部湾投资集团和北部湾银行,以及广西交通、铁路、金融、有色、旅游、城建、西江开发等投融资平台成功组建并发挥重要作用。

财税改革扎实推进,在14个县推行自治区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

推行重大项目集中联合审批制度。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全面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

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稳步进行。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勘界确权任务。

玉林等市统筹城乡改革试点进展顺利。

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占全区经济总量比重达到55%左右,在促进就业、扩大投资、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成功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及中越青年大联欢等活动,形成中国-东盟合作“南宁渠道”。

5个东盟国家在南宁设立领事机构,泛北部湾、大湄公河、中越“两廊一圈”等次区域合作及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务实推进,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积极推动。

与世界五大洲26个国家建立58对国际友好城市,居西部地区首位。

积极参与上海世界博览会,展示广西新形象。

在大陆省市自治区中率先赴台成功举办大规模综合性经贸文化交流活动,桂台实现全方位交流对接。

桂港、桂澳合作不断深化。

参与泛珠三角、大西南、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及省际合作成效突出。

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7.8%,与东盟贸易规模跻身全国10强,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5.6%,对外投资额年均增长85%。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8倍。

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5家,中央企业40家,国内500强民营企业8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由16家增加到27家,保险公司由10家增加到26家。

我区已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成为连接多区域的交流桥梁、合作平台、国际通道。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全面展开。

制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草案)44件,政府规章50件。

在全国率先建成自治区、市、县三级电子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政务、村务、厂务公开深入推进。

安全生产总体状况明显好转,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整治取得新成效,公共应急体系不断完善。

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边海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

认真做好信访、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工作。

切实维护司法公正。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广西建设成效突出。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80周年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

民族工作成绩显著,我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

  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我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的作用更为凸显,在全国的综合影响力日益提升,树立了改革开放新形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进入跨越发展新阶段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加快并孕育新突破,国际分工格局调整中蕴含新机遇,国际环境总体有利。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区发展面临良好的国内宏观环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为我区加快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我区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工业化跨入中期阶段,城镇化快速推进,居民消费逐步向发展型升级,投资增长、消费增长具有广阔空间,区域和产业发展将形成新增长点,发展潜力巨大。

我区完全有条件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区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给我区发展带来极大压力。

特别要深刻认识到,我区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改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改变,主要是:

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创新型人才缺乏;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低,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经济发展方式仍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社会发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足。

必须深化对基本区情的再认识,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赶超意识,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失时机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第三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打造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富民强桂”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与坚持科学发展为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相统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相一致,是我区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反映全区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富民”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走共同富裕道路,加快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变,大幅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高人民富裕程度,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极大丰富文化生活,更加健全公共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幸福感。

  “强桂”就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壮大经济总量,大力提升软实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走在西部开发崛起的前列,使我区成为产业发达的经济强区。

第四节 基本要求

  坚持把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贯穿于“富民强桂”新跨越全过程,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必须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

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牢牢把握和用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优先发展产业、交通、北部湾经济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壮大中心城市,加快布局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必须立足扩大内需。

健全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较快增长,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落实扩大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改善居民消费预期,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必须更加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民生优先,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地区间公共服务差距。

  ——必须促进经济社会加快转型。

深入实施科教兴桂和人才强桂战略,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促进绿色发展,健全节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必须充分激发全民创业创新活力。

坚持走全民创业创新发展之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放宽市场准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健全服务体系,鼓励自主创业、劳动致富,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形成勤奋创业、锐意创新的良好环境。

  ——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深化开放合作,加快实施空间换时间、资源换产业、存量换增量的战略,加快推进经济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构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加快打造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第五节 主要目标

  按照与贯彻落实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中央对广西发展提出的目标任务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富民强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今后五年发展趋势、有利条件和约束因素,提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翻一番以上。

城镇新增就业19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9.4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较大提升,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科技教育发展明显加快。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8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