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1单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6168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第1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五年级第1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五年级第1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五年级第1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五年级第1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五年级第1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五年级第1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五年级第1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五年级第1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五年级第1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五年级第1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五年级第1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五年级第1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五年级第1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五年级第1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五年级第1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五年级第1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五年级第1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五年级第1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第1单元.docx

《五年级第1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第1单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第1单元.docx

五年级第1单元

第一单元整组备课

单元内容简析:

导语统领本单元内容主题以及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亲和力。

共有4篇课文,其中1、2、3课为阅读课文,4课为古诗。

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例如:

1课《我的写作梦》是儿童诗,借队友通的思考来表现对童年写作梦想的热爱;2课《太阳路》3课《我的房间》是叙事性文章,反映了作者对于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的热爱;4课《十五夜望月》是恰逢中秋,体会唐诗中的景物于心情所表现的意境。

《语文乐园》中包括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记一记、口语交际、阅读、习作五方面内容。

其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和单元专题相联系的,因此,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听广播、看电视、阅读书报杂志,搜集有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好交际准备;习作是自由作文;

教学本组课文应注意的问题:

1、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珍惜童年生活,而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2、课文与语文园地的知识要互相渗透,在教学中要加强整合意识,注意发挥教材的整体优势。

3、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将本单元的专题作为本组所有课文的中心思想,而要注意挖掘每一篇课文具体丰富的内涵。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32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积累并理解重点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诗文,练习复述课文大意,摘抄、积累好词佳句。

4、体会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的写作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问,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写一篇作文:

把自己的快乐告诉大家。

6、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独立识字的能力;培养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读课外书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1、会认会写32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每篇课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

单元教学难点:

体会每篇课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题

1.我的写作梦

课型

讲读课文

课时

两课时

认知目标

学会10个生字,会认1个生字。

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目标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我”的心情,感悟追求的乐趣和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诗歌,表达自己的愿望。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学生字词,正确、流利读通课文。

学习第一小节。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激情导入。

童年是一首歌,旋律中跳动着快乐的音乐的音符;童年是一幅画,画卷中描绘着多彩的岁月;童年是一首诗,字里行间充满了梦想与坚持。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看一看小作者童年的梦是什么?

他怎样实现自己的梦的。

二、自主学习,整体入手,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查一查文中不懂的词句。

(3)思考:

课文主要讲什么?

提出不懂的问题。

(这是一首追叙事诗,写了一个孩子追梦的过程,表现了儿童追美好的追求和盎然的情趣。

3.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查自学生字(听写生字)和读书。

三、学习课文第1小节。

1.(镜头特写:

课本剧演出特课文内容。

2.学生体会诗中重点词语的情感:

“踮起脚”可以看出“我”个儿小,年龄小,但从小志向远大。

“沉甸甸”作品的分量重,充分说明“我”的热情高。

“托起”“放飞”“矫健”看出我对信的结果充满期待,才会感到身影矫健有力。

3.师小结过渡:

“我”把作品寄出去后,想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下一节学习2——4节。

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写好:

踮、矫、储、蓄、载。

五、作业:

1.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熟读课文,并背会诗歌。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读中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完成课后练习,理解含义深的句子。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诗歌。

2.讲一讲诗歌大意。

二、深入学习,细读品味,体会意境

1.学生默读诗歌,想一想课文围绕写作梦写了些什么?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板书:

镜头特写、未来展望、往事回忆)。

2.学习第2——小节。

A自学后与同桌交流:

“我”想到了作品发表了、等待作品发表、寄出作品后自己的感受。

B体会下面这些词语的意思:

“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表现“我”的直率、可爱。

“明天、后天、大后天”感悟到作者的执着及冷静。

“干干净净”体会到作者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精神。

C小结:

以上说明追求之路并不是坦途,必将遇到困难。

一个有着文学梦的孩子是敏感的,在没有实现理想的时候,他怎么会大事张扬呢?

也许我们可以说孩子吗,记得快忘得好快,但读了下文知道了,作者忘记的是这次没有成功的结果,没有忘记的是对这个梦、——写作梦的追求。

3.学习课文第5——6小节。

A体会“心里咯噔一下”的感受。

B从“吹起口哨,又和伙伴们一起飞奔”,仍然“踮起脚”投寄作品,这才是一个追求梦的阳光少年形象。

所有的这些经历都存入了一个大大的储蓄罐里。

C回到开头的句子,学生朗读,教师指导:

你有“储蓄罐”吗?

“储蓄罐”指的是什么?

它有什么特点?

“大大的”仅指邮筒体积大吗?

当作者回想自己追梦过程时,你又会想到什么?

4.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全文。

三、学习拓展

1.读了这首诗,是否勾起了你对童年的回忆?

请讲给同学听一听。

2.写一写自己的梦想和为实现梦想付出过的努力。

四、作业:

写一写自己的梦想和为实现梦想付出过的努力。

板书设计

1.我的写作梦

镜头特写(今天)

信箱(储蓄罐)未来展望(明天)

往事回忆(昨天)

一个(乐观、自信……)的梦

课后反思

 

课题

2.太阳路

课型

讲读课文

课时

两课时

认知目标

1.会12个生字,会认个字。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选择地积累语段。

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贾平凹的散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德育目标

理解太阳路的深刻含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弄清苗儿生长与太阳路的关系;理解太阳路的深刻含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学生字词,正确、流利读通课文。

学习课文1——12自然段。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提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小时候是否梦想过登上太阳的路?

为什么?

可是有一群孩子却真的有过这样的梦想——找到一条能登上太阳的路,而且非常地执着,这群孩子里就有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

今天让我们随着贾平凹的笔触,一起去他的童年控访他的理想。

二、自主学习,整体入手,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查一查文中不懂的词句。

(3)思考:

课文主要讲什么?

提出不懂的问题。

(本文主要讲的是小朋友寻找太阳的路这件事。

说明了人们要不畏艰险,尽毕生的努力向光明攀登的道理。

3.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查自学生字(听写生字)和读书。

三、学习课文第1一1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1一12自然段。

2.说一说你懂得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明白?

小组交流学习体会。

(教师只作点拨)

1.引导学生体会出文章所描会的画面.

画面1:

远景是红红的太阳,神气又瑰丽,中景是人物,几个小孩痴痴地望着太阳,旁边是微笑作答的慈祥老人。

画面2:

见课本P6的图。

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写好:

悬、缠、葵、截、攀、隔、核。

五、作业:

1.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解课文内容,读中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完成课后练习,理解含义深的句子。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复习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说一说奶奶作什么方法让我们寻找“太阳路”,我们有什么发现。

这节课,我们就来听听奶奶是怎样告诉我们的?

二、直奔重点,细致体会

认真默读第13自然段至课文结尾,思考:

“太阳路指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寻找太阳路?

1.读中感悟,理解16自然段。

“原来草呀树呀,都各自有一条去太阳的路。

满世界到处都有通往太阳的路。

可谁也看不见。

“去太阳的路”和“通往太阳的路”意思一样吗?

A“去太阳的路”指植物向上长、向太阳攀登的过程。

各种植物都经历了生命跋涉,由芽到叶,由青到黄,由荣到枯,对生命的渴望是永生不息。

B“通往太阳的路”指通向进步、通向光明的路。

引导学生不光明白的植物,还有动物,甚至还有人都有通往太阳的路。

C在我们每个同学面前都有一条通往太阳的路,你看见吗?

请你说说。

(让学生明确:

只要心中有美好的追求,为了追求的努力,就是通往太阳的路)

2.读课文16——21自然段,总结“太阳路”。

奶奶说的太阳路是真的通向太阳的路吗?

你有什么新的感悟?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实际体会“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_____的路,______地攀登,就会__________”。

3.有感情地朗读奶奶说的这段话:

“是啊,通向太阳的又徒又长……桃树会长大成林。

”说说体会,并背会这段话。

三、总结全文,明确意图

学到这儿,相信同学们一定明白了孩子们为什么要寻找太阳路了吧!

请互相交流体会。

(我们寻找太阳路的目的先是好奇,后平在奶奶的启发下,我们认识到“世界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太阳路上攀登”。

为了实现心中美好的理想,我们也要寻找自己的奋斗之路。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作业:

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一写自己在寻找太阳路中所做的努力。

板书设计

2太阳路

太阳路——探索之路

努力攀登、锲而不舍收获成功

课后反思

 

课题

3.我的房间

课型

讲读课文

课时

两课时

认识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10个字。

2.默读课文。

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赞美和珍惜亲情的。

德育目标

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对平凡、普通的亲情生活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1.走进作者的梦,体会他对友情、亲情的依恋、赞美和珍惜。

2.学习作者写联想时先写梦中的房间,再写原因的表达方式,并进行仿写。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1.生自学生字词,正确、流利读通课文。

学习课文1——4自然段。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导入

童年总是和幻想分不开的。

同学们,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曾经有过哪些幻想?

(生交流)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的奇妙幻想吧。

二、自主学习,整体入手,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查一查文中不懂的词句。

(3)思考:

课文主要讲什么?

提出不懂的问题。

(这是一篇想象力丰富、童趣盎然的文章,文章首先写了自己的房间的样子,然后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想象自己的房子有轮子、长翅膀……最后回到现实,还是喜欢自己现在的房子。

3.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查自学生字(听写生字)和读书。

三、学习课文第1一4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1一4自然段。

2..说一说你懂得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明白?

小组交流学习体会。

(教师只作点拨)

1.引导学生体会出:

“我”喜欢我那平凡、普通的房间,因为它环绕着亲情,生活在这里很幸福。

如:

“妈妈常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爸爸也常来教我做功课。

”而且房间里有我的小宝贝:

螳螂卵、玻璃弹珠、蝉脱、玩具等。

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写好:

五、作业:

1.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解课文内容,读中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完成课后练习,理解含义深的句子。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回忆课文主要内容,针对课题或者课文内容提问。

二、梳理学生问题,引导带着问题读书

1.他的房间到底是什么样子?

2.为什么他会希望自己的房间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呢?

3.为什么最后他还是说“自己最最喜欢的还是现在的房间”?

(根据学生回答整理)

三、围绕重点问题研读课文

“为什么他会希望自己的房间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呢?

说明现实中他希望什么?

1.带着这个问题,读读你最感兴趣的他的一个想象,从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什么?

2.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并指导读好该部分。

A.交流自己的感受

B.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希望吗?

为什么呢?

你怎么想的呢?

C.如果你的房间也真的变成了这样,你想象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D.带着这样的情感读读这一段话,读出你的向往。

3.小结学习方法:

把自己当成作者,想象真的变化了会有什么新奇的事情

4.针对第二部分其他内容交流自己的感受,(2-3小节)读好相应段

5.以读代讲,学生通过读书表现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6.小结第二部分的内容和感受,全班整体读读第二部分,允许学生读自己喜爱的小节。

四、学习课文1.3部分,感受文章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1.他的房间到底是什么样子?

谁能通过读书告诉我们?

2.他的想象那么美好,为什么最后他还是说“自己最最喜欢的还是现在的房间”?

(因为有亲人陪伴)

3.比较课后习题的词语,体会并读出感情的变化。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预设作业。

1.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个文章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原来我们生活中不能做到的事情我们能通过文字把它们呈现出来,作者新奇的想象并不神秘,因为他想到的我们也都想道,我们也能这样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2.写一写自己想要的房间。

 

板书设计

梦想的(神奇)喜欢

3.我的房间

现实的(普通)更喜欢

课后反思

 

课题

十五夜望月

课型

古诗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

认读诗中生字。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十五夜望月》,并背诵《十五夜望月》。

德育目标

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那种寄月怀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这首诗的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谈话导入

“诵明月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十五夜望月》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

王建,字仲初,许州人,唐代宗大历十年进士,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

穆宗长庆初,由太府寺丞转秘书郎。

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后归居咸阳原上。

一生困顿,晚景尤其凄凉。

早年以宫词著称,中年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多方面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行。

语言通俗明晰,凝练精悍,风格简括爽利,善用七言歌行体。

三、学生自由读全诗,整体感受诗所描写的意境。

在唐代咏月的篇章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

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

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四、合作探究,感悟诗意。

1.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感悟:

地白、树栖鸦、无声、湿桂花、落等词表达的意境。

2.同桌互相说一说诗所描写的画面。

《十五夜望月》前两句写了哪些景?

后两句写望月思亲,抒了什么情?

庭院、月光、鸦鹊、露水、桂花树。

后两句凝望,抒发了入骨相思之情。

3.全班交流对诗的理解。

庭院中间的地上月华如水,一片白色,庭树上影影绰绰宿有几只乌鸦。

冰凉的露水把花枝沁得这么湿,却没有听到一点声音。

在这十五月圆之夜,天上人都在望月,却不知这如绵绵秋草般的愁绪落在何方。

4.指导朗读。

五、让学生背诵《十五夜望月》。

六、学生上黑板写“明月之诗”且赏析。

诸如:

海上明月、沙漠月升、小楼新月、水中望月等。

学生对诗句发挥自己的想象联想进行赏析。

 

板书设计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课后反思

 

课题

语文乐园

(一)

课时

四课时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

比较、积累词义相仿、词性相对的六组词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能力目标

1.认识四类句子结构的特点和不同的表达作用,尝试正确使用四类句子,在比较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2.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积累劝勉人们珍惜时间的名诗佳句。

德育目标

读懂作者诗时的感受,积累文中的好诗佳句,陶冶情操,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重难点

1.辨析相仿、感情色彩相对的六组词语。

2.感受《往事依依》一文中作者读诗时的快乐。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一读,想一想。

2.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读一读,想一想

1.学生自由读词。

 

2.指名读。

3.在小组中说说这些词语的含义。

  

4.全班交流,理解词语意思。

5.再次齐读词语,仿造着再说几个词语。

 

二、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说说下列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

3.自由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4.小组评读,读出句子的语气。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读一读,记一记名言。

2.读短文。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读一读,记一记

1.让学生自读自悟,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2.结合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熟读成诵。

开展看谁背得又快又好的活动。

4.指名背诵,同桌互相查背。

拓展: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

二、读一读

1.读短文。

要求:

读准字音,并思考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读短文内容,随机纠正字音。

3.学生默读短文。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故事。

5.拓展:

自己读过哪些诗句有什么感受?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口语交际:

我当主持人

1.培养学生清楚表达的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2.清楚表达,让别人乐于接受自己的谈话内容。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1.学生仔细读题目要求,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与要求。

要求:

(1)大家可以作为主持人邀请一位嘉宾。

(2)主持人可以和嘉宾交流一下你想交流的内容,做好准备。

(3)学生自由组合创设情境。

2.今天我们来挑战一下电视台的主持人,你们现在都可以作为一位主持人来采访一名嘉宾。

3.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

(1)参照上述方法,小组内进行交流。

(2)教师巡视,适时指导、鼓励。

(3)小组推荐代表向大家交流。

(4)全班评议,评出“最佳主持人”。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习作:

一个快乐的人

1.能运用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这是个快乐的人。

2.能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来写,让大家从你的描绘中感受这是一个快乐的人。

3.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审题导入:

1.板书“一个快乐的人”

2.同学们生活中你知道的一个快乐的人是谁呢?

3.快乐的人包括很多,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很多人,并且还包括我们自己。

二、口头叙述

1.这个快乐人的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她很快乐,介绍一件最能表现出她快乐的事情,让我们也一起快乐。

2.指明学生讲一个快乐的人的一件事情。

3.同学们你们听了这件事情有何感想?

4.其他人怎么评价这个人呢?

三、指导书写。

1.把内容写具体,写出最能体现人物“快乐”的事例。

2.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来写。

3.学生独立作文。

四、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

1.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快乐的事例”。

3.共同修改。

  

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五、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