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6274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docx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

养鹿学实践教学指导

(野生动物专业试用)

本实践教学指导是根据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野生动物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

一、实践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养鹿学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通过教学实习实训,使学生掌握茸鹿的繁育、饲料管理和产品初加工的关键技术环节,以便能有效地指导生产实践。

二、实践教学内容

(一)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茸鹿日粮配方的拟订

实验二鹿茸片的加工及等级评定

实验三鹿茸真伪鉴别

实验四青贮饲料品质评定

实验原理与方法详见养鹿学实验指导。

(二)教学实习内容

1.了解动物场的概况,如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建场历史、发展规划、经营方针、劳动定额、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等。

了解经营管理情况,如生产责任制、生产计划制度等。

2.重点实训内容为养鹿学饲养管理及相关技术

(1)成年鹿饲养管理技术。

(2)幼鹿培育技术。

(3)茸鹿的繁殖与育种技术。

(4)鹿群卫生防疫措施。

(5)收茸及鹿茸加工技术。

(6)鹿产品开发利用技术。

3.专项实践技能实训项目

(1)鹿种类识别(梅花鹿、马鹿亚种或品种)

(2)鹿饲料配制技术。

(公鹿产茸期、母鹿产仔哺乳期)

(3)青贮饲料加工及品质评定技术。

(4)仔鹿人工哺乳技术。

(5)鹿人工输精技术。

(6)鹿生产性能鉴定技术。

(7)鹿茸采收与加工技术。

(8)鹿茸质量鉴定技术。

三、基本要求

实验基本技能通过实验教学分项单独考核;实践技能与岗位技能通过教学实习和实训按项分级考核。

四、考核项目及标准

1.鹿种类识别

(1)考核内容:

梅花鹿和马鹿耳号识别、外貌识别

(2)考核方法:

到实训现场以感官识别。

2.青贮饲料品质评定

(1)考核内容:

米欣式指示剂配制,应用德国DLG感官评定法及米欣式法评定青贮饲料品质。

(2)考核方法:

通过实验课完成实训结合现场操作和口试完成考核。

(3)评分标准

A.能够准确配制米欣指示剂(10分)

B.正确采集青贮饲料样品(8分)

C.按米欣式评定法准确评定青贮饲料品质(36分),气味评定、颜色评定、PH值评定各12分。

D.德国DLG标准评定青贮饲料品质(36分),气味评定、色泽评定及结构评定各12分。

E.操作态度10分

3.鹿日粮配制技术

(1)考核内容:

公鹿生茸期及母鹿产仔哺乳期日粮配制。

(2)考核方法:

现场操作及笔答。

(3)评分标准

A.日粮配制计划制定合理(10分)

B.选用饲料原料合理准确(10分)

C.准确确定日粮的组成(10分)

D.科学拟定不同鹿群的饲料配方(15分)

E.准确制定不同鹿群的饲料调配单(15分)

F.称料准确、调制合理(10分)

G.态度端正(10分)

4.鹿的等级评定

(1)考核内容:

鹿的外貌鉴定,体尺测量,生产性能鉴定及等级综合评定。

(2)考核方法:

现场操作及笔答。

(3)评分标准:

外貌鉴定20分,体尺测量25分,生产性能鉴定25分,综合评定20分,学习态度10分。

5.鹿茸验收技术

(1)考核内容:

验茸技术,鹿只保定、鹿茸收取及收鹿茸止血技术。

(2)考核方法:

现场操作及笔答。

(3)评分标准

A.准确确定每只鹿的收茸种类(20分)

B.准确确定每副茸的收取时期(20分)

C.收茸公鹿的保定安全有效(20分)

D.止血确实有效(10分)

E.锯茸操作准确无误(20分)

F.操作态度端正(10分)

6.鹿茸加工技术

(1)考核内容:

梅花鹿带血锯茸加工技术。

(2)考核方法:

现场操作及口答。

(3)评分标准

A.正确封锯口(5分)

B.合理处理破伤茸(15分)

C.煮炸操作准确无误(25分)

D.正确进行烘烤操作(25分)

E.正确进行风干及煮头操作(20分)

F.操作态度端正(10分)

7.鹿茸质量评定

(1)考核内容:

梅花鹿二杠锯茸与三杈锯茸、马鹿三杈锯茸与四杈锯茸质量评定。

(2)考核方法:

现场操作或利用鹿茸标本进行检验及口答。

(3)评分标准:

A.水分含量评定(10分)

B.骨化程度评定(15分)

C.气味与色泽评定(15分)

D.含血或排血情况评定(15分)

E.茸内掺杂异物评定(15分)

F.茸的完整性评定(10分)

G.不同鹿茸种类识别(10分)

H.态度端正(10分)

8.鹿茸理化方法鉴别

(1)考核内容:

真伪鹿茸感官评定及实验室理化方法评定

(2)考核方法:

实验室操作及口答。

(3)评分标准:

A.感官评定(20分)

B.氨基酸测定(35分):

准确称取样品(5分),正确煮沸水解(10分)与茚三酮水解反应操作及判断准确(10分),与硫酸铜反应操作及判断准确(10分)

C.胆固醇与雌二醇测定(35分):

准确称取样品(5分),加氯仿操作准确无误(10分),按顺序准确加浓硫酸及乙酸酐(10分),结果判定准确无误(10分)

D.操作态度端正(10分)

 

五、附录

附录1养鹿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茸鹿日粮配方的拟订

一、实验目的原理

(一)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茸鹿日粮配制的方法,能够利用已知饲料种类配制出不同茸鹿不同生产时期的日粮配方。

(二)原理不同茸鹿种类在不同生产时期的营养需要不同,根据营养需要或参考参考饲养标准,利用已知饲料种类配制茸鹿日粮配方,是实现科学养鹿的前提和基础。

饲料配合的基本原则是营养性、安全性和实用性。

1.营养性饲料配合的理论基础是动物营养学,饲养标准则概括了动物营养学的基本内容,它列出了正常条件下动物对各营养素的需要量,为制作配合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但长期以来,鹿的饲养并无统一标准,本章所列标准是近20多年来,经科学实验及饲养实践所获得的一些数值,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动物营养需要是通过多种饲料合理搭配来满足的,所以饲料及其营养价值表同样是配合饲料不可缺少的依据。

而不同土壤及气候环境生长的饲料,养分含量也有一定变化,特别是微量元素,最好选用饲料产地的饲料表或配料前实测。

饲料的营养性不仅表现在日粮单一营养素满足鹿的营养需要,而且要通过平衡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保证最终产品的营养全价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饲料养分的潜力,取得较好的饲养实效。

2.安全性制作饲料配方时选用原料,包括饲料添加剂在内必须安全在先,对饲料品质、等级必须经检验,对发霉、腐败、污染、有毒原料不可使用,对某些含有害成分的原料如棉籽饼、菜籽饼等应脱毒处理或限量使用。

总之,制作的饲料必须保证饲喂安全可靠,没有安全性的前提,营养性则无从谈起。

3.实用性制作饲料配方,要使饲料组成符合动物消化生理特点。

由于鹿是草食反刍动物,日粮中必须有一定的粗饲料,一则可降低成本,再者如果长期饲喂过多精料,反而易造成消化系统疾病。

制作日粮时应考虑采食量,使日粮与采食量相符,既不能使动物吃不了,即吃饱后营养不足;又不可使动物吃不饱,即营养已满足时,由于饲料体积过小而未能产生饱感。

鹿的采食一般按每100kg体重喂料2.0~3.0kg/d。

饲料适口性也很重要,对适口性差的饲料或仔鹿开食料可加入香味剂以提高适口性,促进采食。

此外,制作饲料还应保证高效益,所以应尽量选择营养价值高而价格低的饲料,特别是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资源,以降低配方饲料成本。

二、实验材料计算器、饲料营养成分表、茸鹿饲养标准参考表。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饲料配方设计方法:

合饲料生产是依据配方对各种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一种混合饲料。

设计饲料配方的方法常用的有交叉法、联立方程法、试差法、电子计算机法等。

(一)交叉法也叫四边形法、方块法等。

此法适合计算2种、3种或3种以上饲料按比例混合,使其达到某种营养成分指标。

通常用于混合饲料、精料补充料、能量混合料、蛋白质补充料及饲料营养浓度的计算。

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

1.查鹿饲养标准表和饲料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表。

2.画一个长方形,长方形中央写出预配饲料营养含量或能量价值,左边角写饲料营养价值。

3.顺对角线方向大数减小数,找出其差数,分别除以两个差数的和,即可得出混合料的百分比和饲料营养浓度。

  [例1]为3岁生茸前期梅花鹿公鹿配一组含蛋白质20%的混合精料补充料。

已知能量混合料(玉米、麸皮)蛋白质含量为10.4%,蛋白质混合料(豆饼、豆粕)蛋白质含量为45%。

  第一步,画一长方形,在其中央写上要配的饲料粗蛋白质含量20%,其左上、下角分别是能量料和蛋白质料的粗蛋白质含量10.4%和45%。

能量混合料10.4%,蛋白质混合料45%。

第二步,画长方形对角线并标箭头,顺箭头方向大数减小数,差数分别写在长方形右侧上下角。

  能量混料10.4%     45%-20%=25%

  蛋白质混料45%     20%-10.4%=9.6%

  第三步,上面计算出的各差数,除以这两个差数的和,就得出能量混合料和蛋白质混合料的百分比。

  能量混合料应占百分比为:

25/(25+9.6×100)%=72.25%

  蛋白质混合料应占百分比为:

9.6/(25+9.6)×100%=27.75%

  由此得出,3岁生茸前期梅花鹿公鹿的混合精料补充料,应由72.25%的能量混合料和27.74%的蛋白质混合料组成。

  [例2]为哺乳期梅花鹿母鹿配制精料补充料,需先用玉米、麸皮配制成含代谢能12.89MJ的能量混合料,求出玉米和麸皮各占多大比例。

  第一步,查饲料营养成分表,得知玉米代谢能13.51MJ,麸皮代谢能9.87MJ。

  第二步,用交叉法进行运算。

     玉米面13.51     12.98-9.87=3.11

     麸皮9.87       13.51-12.98=0.53

  结果:

用3.11的玉米和0.53的麸皮就可配制成代谢能为12.98MJ的混合料。

换算成百分比为:

     玉米比例:

 3.11/(3.11+0.53)×100%=85%

     麸皮比例:

 0.53/(3.11+0.53)×100%=15%

  交叉法虽简单,但一次只能平衡一个营养指标。

只能用于蛋白质、能量补充料或其他补充料的配方计算。

如试差法和交叉法结合使用,则灵活、准确、效率高。

  

(二)联立方程法

  此法是利用数学上联立方程求解法来计算饲料配方,优点是条理清楚,方法简单,缺点是饲料种类多时计算复杂。

  [例3]现有含蛋白质8%的能量料(玉米80%、大麦20%)和含蛋白35%的蛋白补充料,配制含15%粗蛋白的配合饲料。

  1.设配合料中的能量料占X%,蛋白补充料占Y%

     得X+Y=100………………………………

  2.能量料粗蛋白含量为8%,蛋白补充料蛋白含量为35%,配合料蛋白含量为15%

     得0.08X+0.35Y=15……………………

  3.列联立方程

     X+Y=100…………………………………

     0.08X+0.35Y=15…………………………

  4.解得:

 X=74.07  Y=25.93

  5.求玉米、大麦在配合料中所占的比例

  玉米:

74.07%×80%=59.26%;大麦:

74.07%×20%=14.81%。

因此,配合饲料中玉米、大麦、蛋白补充料各占59.26%、14.81%、25.93%。

(三)试差法  又叫凑数法、增减法,是目前国内较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比较简单和容易掌握。

其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查表。

先从饲养标准表中查出鹿的营养需要或每公斤饲料营养成分含量,再从饲料营养成分表中拟定要选用的各种饲料原料。

第二步,试配。

试定各种选饲料的配合比例,并计算出试配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然后将其与饲料标准进行比较。

 第三步,调整。

如试配饲料营养成分含量与饲养标准不符,则需调整试配饲料中的饲料比例或更换饲料种类,再进行计算、比较,如此反复,直至试配饲料营养成分与饲养标准基本相符,便不再调整。

 第四步,补充。

根据需要补充微量元素或添加剂等。

  [例4]给3岁生茸期梅花公鹿配制全价日粮,可供选择的饲料有苜蓿、干草、青贮料、玉米、麸皮、豆饼、鱼粉、磷酸氢钙和食盐。

  第一步,查饲养标准可知,生茸期成年梅花鹿公鹿代谢能为28.14MJ,蛋白质19%,钙1.0%,磷0.5%,食盐0.5%,采食量为2.5千克/头•日。

  查饲料营养成分表1-1,找出拟选饲料营养成分含量。

第二步,初步拟定各种饲料占日粮的比例,并计算出试配日粮的营养成分含量,然后与饲养标准进行比较。

先以苜蓿干草和青贮料饲喂,每天饲喂干草量为0.75kg,其中苜蓿干草0.4kg,青贮料按3∶1代替干草,则需青贮料0.35×3=1.05kg,二者可提供营养物质如表1-2

表1-1

代谢能(MJ/kg)

粗蛋白(%)

钙(%)

磷(%)

玉米

14.058

7

0.04

0.27

豆饼

11.782

41

0.32

0.49

麸皮

11.639

13

0.22

0.92

麸皮

11.639

13

0.22

0.92

鱼粉

13.765

53

5.11

1.17

磷酸氢钙

23.29

17.4

贝壳粉

36.4

苜蓿干草

2.565

16.80

1.61

0.18

青贮料

2.620

6.86

0.43

0.15

表1-2

饲料

代谢能(MJ/kg)

蛋白质(g)

钙(g)

磷(g)

苜蓿干草

2.565×0.4=1.06

168×0.4=67.2

16.1×0.4=6.40

1.8×0.4=0.72

青贮料

2.62×1.05=2.75

68.6×1.05=72.0

4.3×1.05=4.51

1.5×1.05=1.58

需要量

0.89×31.62=28.14

190×2.5=475

10×2.5=25

5×2.5=12.5

相差

24.33

335.8

14.09

10.2

精料的喂量为1.75千克/头·日,则所需精料营养浓度为代谢能13.69MJ/kg,粗蛋白19.19%,钙0.81%,磷0.58%。

拟定精料中各种原料比例,并计算营养含量。

见表1-3。

第三步,比较可知饲料能量较低,适当调整为:

玉米55% 豆饼33% 麦麸9% 鱼粉2% 磷酸氢钙0.1% 贝壳粉0.1% 食盐0.3%。

第四步,补充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添加剂。

表1-3

饲料

配比

代谢能(MJ/kg)

粗蛋白(%)

钙(%)

磷(%)

玉米

50

7.03

3.5

0.018

0.122

豆饼

33

3.88

13.53

0.122

0.186

麸皮

14

1.63

1.82

0.031

0.139

鱼粉

2

0.28

1.06

0.102

0.023

磷酸氢钙

0.1

0.232

0.174

贝壳粉

0.1

0.64

食盐

0.5

合计

99.7

12.82

19.91

0.867

0.644

与标准比

-0.3

-1.08

0.72

0.507

0.064

(四)电子计算机法

电子计算机法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结合现代高等数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它一般有三个方面:

一是基于试差法的手工规划法,主要用于检查饲料配方营养成分和调整饲料原料比;二是线性规划法,主要用于设计一定约束条件下的最低成本配方及最大收益配方;三是多目标规划法,可用于设计各种规格和目标要求的配方。

现在各种配方软件已被开发出,但由于饲料原料变化、计算机本身局限、饲养对象差异及使用者专业水平等多方面限制,尚未在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中应用。

四、实例练习 

应用试差法拟订5岁梅花鹿公鹿生茸期的日粮配方和成年梅花鹿母鹿产仔泌乳期的日粮配方。

已知饲料有玉米、大豆、豆饼、豆粕、小麦麸、大麦麸、玉米糠,及青干草、青干玉米秸、羊胡子草、青贮玉米。

将日粮配方拟订过程和结果简洁地写入实验报告。

 

表1-4粗饲料营养成分与营养价值(单位:

%、g/kg、MJ/kg)

饲料名称

有机

物质

消化率

无氮

浸出物

可消化

粗蛋白

苜蓿

60.85

89.11

16.80

3.19

6.67

55.77

6.86

1.61

0.18

青干草

100

17.0

1.9

30.9

40.6

9.9

1.41

0.24

干草粉

100

19.5

2.3

30.1

37.6

10.6

-

-

青干玉米秸

92.09

8.09

2.47

26.83

46.90

7.80

2.13

0.20

干草

100

8.7

2.2

27

54.5

7.6

0.29

0.25

大麦草

87.7

7.7

1.9

23.7

47.8

6.6

0.25

0.22

碱草

100

10.35

3.28

33.63

46.35

6.37

0.25

0.39

羊胡子草

100

16.50

3.40

20.80

54.80

4.30

0.10

0.16

100.1

芦苇

100

11.4

3.33

30.92

42.38

11.90

0.38

0.34

山地杂草

100

19.10

3.50

15.40

52.80

9.00

0.80

0.23

125.40

玉米秸粉

49.46

90.44

4.33

1.31

30.45

46.30

8.05

0.37

0.10

玉米秸

50.10

92.15

4.03

1.48

37.99

42.68

5.97

0.59

0.13

干柞树叶

42.89

86.29

3.27

4.27

21.66

50.45

6.64

1.86

0.07

青柞树叶

48.91

90.80

12.02

2.13

18.60

52.82

5.23

1.34

0.12

青贮玉米

68.95

88.57

6.44

4.75

18.31

52.27

6.50

0.38

0.14

豆秸

45.12

86.38

3.42

0.72

46.52

32.70

3.02

0.78

0.06

表1-5各种精饲料营养成分与营养价值(单位:

%、g/kg、MJ/kg)

饲料名称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

无氮

浸出物

粗灰

可消化粗蛋白

玉米

88.4

8.6

3.5

2.0

72.9

1.4

0.08

0.21

59

3.523

豆饼

90.6

43.0

5.4

5.7

30.6

5.9

0.32

0.50

366

4.233

豆粕

92.4

47.2

1.1

5.4

32.6

6.1

0.32

0.62

401

3.855

大豆

88.0

37.0

16.2

5.1

25.1

4.6

0.27

0.48

333

3.920

小麦麸

88.6

14.4

3.7

9.2

56.3

5.1

0.18

0.78

109

3.179

高粱

89.3

8.7

3.3

2.2

72.9

2.2

0.09

0.28

58

大麦麸

91.2

14.5

1.9

8.2

63.6

3.0

0.04

0.40

109

玉米糠

87.5

9.9

3.6

9.5

61.5

3.0

0.08

0.48

56

秘鲁鱼粉

89.0

60.5

9.7

-

-

14.4

3.91

2.9

538

实验二鹿茸片的加工及等级评定

一、实验目的原理

(一)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鹿茸片的加工及其等级评定方法,为将来指导生产和从事鹿产品营销及深加工奠定基础。

(二)原理鹿茸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类、多糖类、矿物质及水分等。

由于鹿茸种类及收茸时期和鹿茸部位的差异,各种化学成分含量也有所不同。

一般花鹿二杠茸较三杈茸质嫩,花鹿三杈茸较马鹿三杈茸质嫩。

从茸顶端到根部,有机物和水分含水量逐渐减少;无机物含量逐渐增多,骨化程度增高。

因此越接近茸顶端,茸质越嫩,加工的切片质量越好。

经过加工后的干品鹿茸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中药材。

将质地较硬的干品茸经过水浸蒸软或浸酒软化后加工成鹿茸片,即便于销售和消费者利用,又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实验准备

(一)材料原枝鹿茸白酒纱布寸带吸潮纸

(二)器械蒸茸锅鹿茸切片机骨锯酒精灯压片铁板手术刀片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鹿茸片是鹿茸的深加工形式,为鹿茸的利用提供了方便条件,深受用户欢迎。

鹿茸片分原茸片和薄茸片两种。

(一)原茸片(厚片)

原茸片是鹿茸经过软化后,用特制的切具切成的薄片。

原生茸片加工程序:

去茸毛→原枝茸锯段→浸酒软化→蒸茸→切片→摆片干燥→分级

1.去茸毛首先用无烟火(酒精灯、电炉等)燎去鹿茸茸毛,用竹刀刮净(也有不去毛的);然后用温清水洗净茸表,用纱布或毛巾擦干。

2.原枝茸锯段用骨锯将去茸毛后的原枝茸按茸根、眉枝、主干中段、嘴头等分成若干段。

3.浸酒软化基本方法是50~55度酒浸法,可往鹿茸髓质部灌酒,亦可将茸放在酒内浸泡,较多用的是将茸的断端浸在酒内0.5~1h,通过毛细现象,使鹿茸被酒浸润。

可用50℃热酒浸润,也可用-20℃的凉酒浸润。

被酒浸润的鹿茸加热更易软化,加热方法有三种:

一是在50℃~60℃烘烤箱加热2~3h;二是用锅蒸,水沸腾后,闷1~1.5h;三是放在罐中闷2~3d,翻动3~4次,低温凉酒浸润可自然软化。

用酒浸润后的茸段还可用炭火烤,使茸软化后再切边切边烤,直至切完为止。

4.切片将蒸软的鹿茸取出,放在台案上。

用切片机将鹿茸横向切成厚度0.5~1m薄片。

5.摆片风干一边切片一边将茸片单层摆放在吸潮纸的本页内,用加压器压平,自然风干。

6.分级将风干后的茸片从吸潮纸本页内捡出,按质分级。

(1)梅花鹿茸片

蜡片(嘴片):

指由嘴头1~2cm茸段切成的茸片。

呈椭圆形,类圆状形或元宝状,黄棕色至褐棕黄色,半透明蜡质状。

茸皮表面褐棕色,切面淡黄棕色至褐黄棕色厚1~3mm,边缘平整或微波浪型。

粉片:

指由嘴头稍向下的茸段切成的茸片。

呈黄白色,子眼细淡密均匀,一级粉片粉质,不掉渣滑溜;二级粉片子眼稍大,稍疏松,粉质滑而绵软,掉渣,质轻。

纱片:

白纱片色浅灰黄白色,子眼较粗,外侧质地致密,中心稀或部分落纱;红纱片色较深,手触摸有纱布质感,较硬,不掉渣,落纱。

骨片:

淡黄棕色中心子眼粗疏松,外侧骨膘较厚,边缘呈锯齿状,坚硬。

茸毛:

在各级茸片的边缘,带毛加工品茸毛呈黄白色,稀疏细短,柔软。

(2)马鹿茸片

蜡片(嘴片):

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黄棕色至褐棕黄色,茸皮表面灰褐色切面黄棕色,厚2~3mm,边缘多呈不规则波状缘。

部分落纱;红纱片色较深。

余同梅花鹿茸片。

粉片:

黄棕色至黄白色粉质,松泡,质轻,滑溜而绵软掉渣,余同梅花鹿片。

纱片:

白纱片淡黄白色,中心子眼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