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6840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docx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02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导学案

[课标要求] 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

2.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学习探究区

一、文艺复兴运动

1.背景

(1)基督教会垄断西欧文化教育约千年之久,人们生活在蒙昧之中.

(2)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及新兴资产阶级的产生.

(3)14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

[重点精讲]

文艺复兴为何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反封建思想?

(1)当时封建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强大,压制其他思想.

(2)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以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成果为依据.

(3)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无力与神学正面冲突.

2.性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3.特点:

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4.思潮:

人文主义.其核心内容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

[教材互补]

在14世纪城市经济比较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基督教文化的反抗.

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从恢复被基督教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开始.(人民版)

[重点精讲]

文艺复兴最早出现于意大利的原因

(1)社会根源:

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阶级根源:

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迫切要求摧毁教会的神学世界观,铲除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

(3)历史根源:

意大利更直接、更系统地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4)直接原因:

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5)导火线:

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促使人们反省:

不只瘟疫造成死亡,长久以来在宗教束缚中麻木生活,活着也形同死亡.

深化探究

探究点一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思潮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

材料二 1535年某画家写道:

“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思考

(1)材料一中所说的“纱幕”指什么?

为什么说“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中“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

(2)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社会思潮是什么?

这种思潮与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有何关系?

答案 

(1)天主教的蒙昧主义(基督教的神学束缚).资本主义萌芽和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出现.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2)人文主义.是对古希腊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探究点二 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材料一 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地重复.

思考

你认为材料一的说法对吗?

请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

答案 材料一把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视为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兴,这种说法不对.材料二表明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并不是简单地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文艺复兴提出的人文主义发展了古希腊、古罗马的人文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这场运动的实质应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二、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

1.薄伽丘

(1)历史地位: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之一,与但丁以及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并称为文艺复兴前三杰.

(2)代表作品:

《十日谈》.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揭露教会的腐化与贪婪,抨击教士的伪善与丑行,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2.达·芬奇

(1)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他善于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之中.

(2)突破“圣像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

(3)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成为欧洲画廊的拱顶之石.

3.米开朗琪罗

(1)意大利著名雕刻家,他塑造的雕像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2)代表作有《大卫》和《摩西》,以精湛的技巧雕凿出令人震撼的英雄主义气概,因此他被誉为“市民英雄的创造者”.

4.拉斐尔

(1)意大利著名画家.以擅长画圣母像而著称,被称为“画圣”.

(2)拉斐尔笔下的圣母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像是一位普通的母亲.

(3)最著名的代表作是《西斯廷圣母》.

[重点精讲]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特点.

(1)崇尚科学精神,探求真理与知识,反对愚昧和虚伪的神学观念.

(2)肯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地位,尊重人的情感,赞美人的力量,反对宗教对人的精神束缚和思想禁锢.

(3)往往采用宗教题材,但却完全排除了宗教画的气息,充满着浓厚的人情味,表现艺术家对人的赞美和对人的觉醒的歌颂.

5.莎士比亚

(1)代表作:

《哈姆雷特》,剧中的男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他精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者形象.

(2)作品特点:

人物形象富有个性,深刻反映人生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影响:

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重点精讲]

为什么说莎士比亚的戏剧体现了人文精神?

莎士比亚的戏剧塑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赞颂人的力量和价值,深刻反映了爱与恨、情与义、善与恶、奋斗与命运等人生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体现了人性的觉醒,人性的伟大.

[归纳总结]

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文化巨匠的艺术作品的共同点

(1)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2)内容都借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反封建.如文艺复兴后三杰的绘画、雕刻题材大多来自《圣经》.

(3)艺术作品在欧洲和世界上的地位都很高.

[深度点拨]

文艺复兴运动虽然是一次思想文化运动,但其影响不仅仅限于思想文化领域,它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深化探究

探究点一 薄伽丘的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 一天晚上,修道院中捉到一个犯了奸情的修女,交院长处理.院长在匆忙之中,拿起男教士的短裤当作自己的头巾戴在头上,来到大厅,当着全院修女声色俱厉地审问该修女,要对她进行严惩.不料修女一句话就使其当众出丑:

“请你先把头巾扎好,再跟我说话吧!

”——《十日谈》

思考

材料分别抨击和歌颂了什么?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声?

答案 抨击教会教士的腐败、虚伪;歌颂男欢女爱是人的天性.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探究点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材料

中世纪的圣母像    拉斐尔的圣母像

思考

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和中世纪的圣母像有何不同?

答案 在中世纪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是超现实人世的,呆板僵化,静穆神秘,表现出远离尘世的圣者气息.而文艺复兴时期则将神人性化,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色彩.

探究点三 米开朗琪罗的雕塑

材料 (见下图)

思考 右图体现了什么思想?

结合图片谈谈米开朗琪罗为什么被誉为“市民英雄的创造者”?

答案 

(1)人文主义思想.

(2)在雕塑中,大卫每一块肌肉都充满力量,整个作品雄浑壮伟,充斥着令人震撼的英雄气概,所以米开朗琪罗被誉为“市民英雄的创造者”.

探究点四 莎士比亚的戏剧

材料 (人)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哈姆雷特》

思考 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材料中当时人们为什么对人性持如此乐观态度?

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的肯定相比有哪些发展变化?

答案 受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欧洲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开拓进取,对自身充满信心.薄伽丘讴歌人性,集中体现在人性本能方面,体现男欢女爱;莎士比亚描写、抒发、刻画人类复杂的内心世界,歌颂人间仁爱友谊,提倡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反馈训练区

1.将薄伽丘的《十日谈》称为“人曲”,是因为该书(  )

A.用文学打动人心B.描写了现实生活

C.歌颂人性,反对神性D.批判宗教信仰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十日谈》一书中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人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渗透着人文主义精神,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

2.达·芬奇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典型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因为(  )

A.他的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闻名于世

B.他多才多艺,在艺术、科学、军事等领域均有贡献

C.他的作品主要反映了人的现实生活和情感

D.他奠定了近代绘画的基石

答案 C

解析 达·芬奇之所以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主要是其作品反映了人性的善恶.

3.“一个知道如何正当地享受生存之乐的人,是绝对的而且几乎是神圣的完善之人.”材料主要宣扬了(  )

A.现实主义B.人文主义

C.浪漫主义D.理性主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强调人应当正当地享受生存之乐,这才是完善的人,故体现了人文主义.

4.如果判断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否表现出人文主义精神,依据的主要原则应该是(  )

A.是否画“所见”的而非“所想”的

B.是否画“活人画”

C.是否通过色彩对比表现画面的庄严感和神圣性

D.是否以宗教为题材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所谓的人文主义就是把人的感受而不是神的意志作为评判事物的标准,更加关注现实世界.只有A项最符合题意.

5.某学者指出:

从此,自然科学大踏步地前进,从哥白尼到牛顿,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上帝的立足之地日益缩小,人类开始向自然挑战,向神学挑战,向人类本身挑战.这主要表明(  )

A.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封建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C.近代科学首先从天文学领域开始

D.人文主义占据着思想界的主流

答案 A

解析 由题干中的“从哥白尼到牛顿,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上帝的立足之地日益缩小”可知,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近代科学诞生,从而挑战了封建神学.故答案为A项.B项不是题干材料强调的重点;C、D两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教材习题全解

阅读与思考

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幸福,倡导个性解放,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条件下资产阶级的要求,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自我测评

1.《十日谈》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它揭露教会的腐化与贪婪,抨击教士的伪善与丑行,歌

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哈姆雷特》塑造了人文主义者的形象,歌颂人的伟大.

2.达·芬奇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拉斐尔的圣母画像描绘的圣母温柔美丽,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

30分钟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被称为人文主义作品,主要原因是(  )

A.作者是意大利杰出的文学家

B.它成书于十四世纪的欧洲

C.歌颂爱情和女性的智慧,抨击了教会的禁欲主义

D.故事中的人物几乎包括了当时社会各行各业的人

答案 C

解析 《十日谈》之所以被称为人文主义作品,关键在于作品的内容,充满了人性,抨击了教会的禁欲主义.故选C.

2.但丁在《神曲》中批判道:

“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这里的“你”是指(  )

A.专制君主B.封建教会

C.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但丁生活于文艺复兴时期,他在《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3、下图展示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拉斐尔所画的圣母像,他笔下的圣母充满人性和母爱,体现了(  )

A.自由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理性主义思想

D.现代主义思想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拉斐尔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

4.通过十个青年男女由死亡之城来到乡间别墅,象征“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的森严统治下解放出来”,并用一百个故事来寓意作者思想的文学家是(  )

A.但丁B.薄伽丘

C.彼特拉克D.达·芬奇

答案 B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十个青年男女”“一百个故事”可知该作品应是薄伽丘的《十日谈》.

5.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答案 B

解析 《红楼梦》的出现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清朝专制统治走向没落有关,《十日谈》的出现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产阶级产生,进行反教会斗争有关.所以两者都反映了新的经济因素产生或发展的历史状况.

6.恩格斯说: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革命……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下面人物中参与这场“革命”的有(  )

A.泰勒斯B.苏格拉底

C.达·芬奇D.亚里士多德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及分析能力.从题干“中世纪的幽灵”等信息可判断:

恩格斯所指的事件应该是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反对中世纪神权,故选C项.

7.“人从此认识了自己的自主性,他们为自己有分辨万物的能力而感到骄傲,他们认为自己是在地球上推动和谐生活的主人翁.”材料中的“从此”是指(  )

A.文艺复兴运动B.殖民扩张

C.牛顿力学体系D.达尔文进化论

答案 A

解析 由“人从此认识了自己的自主性”“是在地球上推动和谐生活的主人翁”等可知这与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将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并引导人们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的生活的文艺复兴有关,A项正确.

8.16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

“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

A.追求人的自由B.追求现世幸福

C.反对禁欲主义D.反对等级观念

答案 B

解析 屋里的事情是自己的事情,屋顶以上的事情是上帝的事情,这是一种追求现世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想.

[能力提升]

9.意大利人布鲁尼(1369~1444年)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这反映了在当时的意大利(  )

A.理性主义占据主导B.人文主义流行

C.宗教改革正在进行D.无神论已经兴起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有效信息:

地点:

意大利,时间:

14、15世纪,描写:

政治生活,可以判断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而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故选B.

10.阿姆斯特丹大学运用情感分析软件分析名画《蒙娜丽莎》,得出的结论是蒙娜丽莎的表情中有83%是快乐的表情,9%是厌恶的表情,6%是害怕的表情,2%是愤怒的表情.《蒙娜丽莎》主要反映了(  )

A.世俗社会的生活状况B.中世纪欧洲的蒙昧主义

C.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D.资产阶级的奢侈生活

答案 C

解析 《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代表作,它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

1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特拉克曾这样讲过:

“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通过这则材料能说明(  )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说教

C.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实幸福

D.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

答案 A

解析 西塞罗和柏拉图分别是古代罗马和古代希腊的著名学者,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代指热衷于古代文化的人.从材料信息可知,彼特拉克认为,当自己思考宗教时,自己仍然是基督徒,而不能与教会决裂.故A项符合题意.人文主义者抨击教会的腐败,B项中“听命于天主教教士说教”与史实不符;C、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12.为了展示14~17世纪欧洲文明的重大成果,玛丽同学设计了《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三张卡片,你认为还应该补充下列哪一张卡片(  )

A.《圣经》B.《大卫》

C.《九十五条论纲》D.《论法的精神》

答案 B

解析 题干所述成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同属于这一时期的还有米开朗琪罗的《大卫》.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是作品《哈姆雷特》中的部分内容:

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就这样陨落了!

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

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

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

这样无可挽回地陨落了!

材料二 海盗和莎士比亚让英国迅速成长……就在英国迅速崛起的同时,英国国内的文化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在他的37部剧作中展露出了惊人的才华和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洞察力.他站在16世纪的思想高度,把掩藏在历史深处的人性特点挖掘出来抛到了人们的脚下.——《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丘吉尔说:

“我宁可失掉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莎士比亚的作品体现了怎样的人文价值?

(2)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莎士比亚对英国的历史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给了你什么启示?

答案 

(1)热情歌颂人的伟大和高贵,赞扬的是人的理性.

(2)莎士比亚的作品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对英国人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和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民族文化的先进成为英国崛起的重要原因.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性和价值观,民族将会消亡.

(3)继承和发展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促进民族的崛起,保护本土文化不遭受别国文化冲击,防止本国文化被自己人毁坏糟蹋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本题结合热点材料考查了莎士比亚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第

(1)问可据材料回答.第

(2)问综合两则材料的内容,说明莎士比亚在促进英国文化的发展和在世界上的崛起方面,对英国的历史发展意义重大.第(3)问主要从先进文化的角度来考虑,因为国家的崛起首先是文化的崛起.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一旦建成,造物者则希望有人赞赏他的杰作……因此,他创造了人,并对他说:

“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可灭的、非永恒的,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材料二 我的命运就是生活在变动的乱世风暴之中,而你(指他的诗)也许会如同我们希望的那样,在我身后活得长久,将会遇上一个更美好的时代.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迈进.——彼特拉克《阿非利加》

材料三 圣母像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论点?

(2)材料二反映了彼特拉克什么样的思想?

(3)据材料三你得到了哪些重要信息?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点.

答案 

(1)承认上帝的同时,认为人是最伟大的被造物,应该居于宇宙的中心.他承认上帝创造人,但同时又强调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自己的形象,因为人是有理性的,人可以经过努力变得与上帝一样神圣.

(2)彼特拉克批判了封建教会的腐败、专制,表达了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

(3)图一的圣母像头上带着光环,神情呆滞,不可亲近,说明中世纪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摧残;图二的圣母像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体现出人性的自然流露.

(4)①以人为中心,主张个性解放,肯定人的价值和权利.②批判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倡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③否定对教皇的绝对服从.④提倡新的文学艺术及其表现形式.⑤主张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力,反对消极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