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632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章 改革和对外开放 01.docx

第七章改革和对外开放01

¯听歌曲——《春天的故事》

【问题】你如何理解歌曲中的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学生回答】(略)

【总结引题】是改革开放的崭新伟大实践,让中国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

怎样理解改革开放也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如何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这正是我们从今天开始要学习的课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一)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历史背景

1.国内情况

:

视频案例——《拓路》

:

视频案例简介

20世纪60年代,中国拍摄了一部抓特务的电影《秘密图纸》,许多人不仅从这部风靡一时的影片中知道了深圳,而且还知道,那里是企图破坏新中国政权的特务们出没的地方。

然而,让深圳更出名的却是从60年代开始,这里发生的大规模群众集体越境逃港事件。

这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拍下的一张逃港照片,照片上逃港的人群蜂拥着奔向梧桐山,越过边防线。

尽管边防部队和民兵费尽心机,深圳河边的逃港风潮在那个年代不仅屡禁不止,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原深圳市委政法委书记刘波说:

没有办法,那个老百姓冲破那个边防线,他不顾了,以后就是部队来管,这里的县政府,以前是县,县政府、民兵什么全动员起来了,抓逃亡,你也抓不了,就是要往香港冲。

在当时,集体逃港被视为恶性政治事件,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

1977年冬天,复出后的邓小平外出的第一站就选择了广东。

在听取广东领导汇报逃港问题时,邓小平突然插话说:

“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

紧接着他又说:

“这件事不是部队能够管得了的!

两句话让广东的干部不解其意:

说政策有问题,难道不准外逃的政策有变?

说部队管不了,那谁又能管得了呢?

为了解开邓小平留下的哑谜,广东省委专门派出了调查组赴深圳进行调查。

这时,两个罗芳村农民收入的巨大反差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当时,深圳河这边的罗芳村,村里农民人均年收入是134元,而在河对岸香港那边的罗芳村,他们的人均年收入是13000元。

更让省委调查组感到惊讶的是,河对岸香港那边原本并没有一个罗芳村,居住在那里的人竟然全都是从深圳的罗芳村跑过去的。

难道真的是我们的政策出了问题吗?

在看了调查组的报告后,广东的领导对邓小平的哑谜似乎已有所悟。

两年后的1979年4月,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广东的领导向邓小平汇报了他们的思考,并要求广东在经济改革中尝试着先行一步。

正是在这次汇报后,邓小平作出了创办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

【问题】请思考回答,本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略)

【案例总结】

广东与香港两地生活水平上百倍的差距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1978年11月,广东省委第二书记习仲勋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坦率指出:

z“近十年来,广东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吃不饱肚子,城市副食品供应紧张,可以说是到了怨声载道的地步”。

广东的事例反映出了当时我国国内的情况,“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z“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

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2.国际环境

【数据资料】

日本在195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约200多亿美元,中国约320亿美元,比日本还多几十亿美元。

但是,从1957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9996亿美元,是1955年的30多倍,而中国此时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到2000亿美元,不及日本的五分之一。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只增长了57.65%。

而西方发达国家中,美国增长了124%,日本增长了345%,联邦德国增长了131%,法国增长了212%。

由于基础不同和劳动力素质上的差异,到了197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21076亿美元,日本已达9802亿美元。

而中国只有2499亿美元。

【问题】从以上数据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分析数据】(略)

【总结要点】

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我们也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

邓小平正是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他指出:

z“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

(二)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

1.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

²邓小平指出: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话题】你如何理解小平同志的论述?

【展开话题】略

【话题总结要点】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无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开放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话题】我们学习了我国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历史背景和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革命,你能否从中总结出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

【展开话题】略

【话题总结要点】

(2)改革开放的目的

z邓小平同志指出:

“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

这就把改革的目的说得很透彻、很深刻。

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的目的概括为三句话:

z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表明,通过这场伟大革命的洗礼,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党昂首阔步走在了时代前列。

2.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十分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问题。

他指出,²“我们干四个现代化,人们都说好,但有些人脑子里的四化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不同。

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

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

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话题】请你谈一谈对小平同志这段论述的理解。

【展开话题】略

【话题总结要点】

改革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因此,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实现了目的和效果的高度统一,就在于我们及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由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决排除各种错误思潮、错误倾向的干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邓小平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认为基本制度如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是我们的历史选择,不能改变。

而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其中有不少是需要改革的。

当具体制度和体制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如果不适时地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会丧失掉。

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

改革是要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z邓小平指出:

“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种评论。

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

后一种看法比较有眼光。

(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视频案例——《改革开放:

三十年沧桑巨变》

:

视频案例简介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三十年,每个中国人都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改变,这些变化也让世界瞩目。

山东邹平是中国两千多个县中非常普通的一个,在长达22年的时间里,这里作为中国农村最早向美国学者开放的调查点,先后有100多人次的美国学者到这里蹲点调研。

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艾恺就是其中关注时间最长的一位,谈起刚刚来到邹平时的情景,他至今记忆犹新。

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艾恺:

(1986年)邹平县城只有一条铺好的路,在路上到晚上八点钟什么人都没有了。

这二十多年来,艾恺几乎每年都来一趟邹平,而每一次的变化都让他吃惊。

路多了,楼高了,生活更丰富了,更让他惊奇的是曾经对外界了解很少的农民,居然也知道艾恺家乡发生的事情。

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艾恺:

(他们说)恭喜你们公牛队得了冠军。

先想一想什么是公牛队。

哎呀,原来说的是ChicagoBulls,他们比我还要清楚啊!

那时候我发觉邹平的乡下是大世界的一部分了。

三十年间,邹平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00多倍,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从59元增加到了6000多元,一个小县就有五家海外上市企业。

正在邹平调研的美国学者梅勒妮·墨宁觉得改革开放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好中国的未来。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政治学教授梅勒妮·墨宁:

我觉得以后的中国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的确,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一次次地让世界惊叹。

经济从濒临崩溃边缘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30年的GDP年均增长9.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

直接利用外资从0增长到7000多亿美元,连续14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奥运会在中国成功举办,一个个百年梦想梦圆今朝。

三峡大坝、青藏铁路、西气东输,重大工程捷报频传,神七的成功发射,让中国人首次漫步太空。

国强则民富,农民人均纯收入30年提高了30倍;城镇居民提高了40倍。

人均住房面积,农村居民由8平方米提高到30平方米,城镇居民由6平方米提高到27平方米,每一个中国老百姓都在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百姓:

吃得好了,穿得也好了。

现在是自己旅游,是跑遍全世界。

中央党校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谢春涛:

我认为在这些成就背后更重要的是面貌的变化,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在这三十年当中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三十年披荆斩棘、突破重围;三十年历经风雨、缔造辉煌。

三十年的翻天覆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将托举起中华民族现代化的百年梦想。

【问题】请你谈一谈学习本案例的感想。

【学生回答】略

【案例总结】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从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因此,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

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绩和功效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我们学习了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历史背景,使我们明确了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那么党提出改革开放决策的理论依据又是什么呢?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

它和其他社会制度下的矛盾有何区别?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予以正确解答的重大问题,也是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太多的论述。

因为这不是他们当时面临的迫切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时深入分析了这两对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和发展规律,而没有具体说社会主义的情况。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但是理论界长期存在马克思讲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误解。

列宁曾经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对抗消失,矛盾仍将存在,但未进行进一步的阐发。

斯大林在宣布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没有从理论上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前期曾经否认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矛盾,强调政治上道义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因而把社会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一概看作敌我矛盾,搞阶级斗争扩大化。

晚年虽然承认存在矛盾,但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应当说是毛泽东第一个比较认真和深入地研究了这个问题。

在党的“八大”召开前后,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著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

(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z毛泽东认为: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问题】你如何理解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讲授】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们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1)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八大通过的决议指出: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

前者要用镇压的方法,后者要用说服的方法。

但今天看来,由于当时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没有充分展开,各种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特别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还没有完全清醒的认识,缺乏一贯的、科学的界定,所以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做最一般的概括,所以当时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矛盾方面的分析,主要强调的是没有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部分与生产力发展之间存在矛盾,没有提出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也可能存在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下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原因可能是同当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它的基本特征方面,而没有进一步深入到它的根本目标有关。

后来由于“左”的错误的发展,又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作为主要矛盾。

理论上的局限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学认识等原因,导致了实践中的失误,ï如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一味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试图“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等等,结果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了严重挫折。

(2)在社会主义社会有两类矛盾,一种是“敌我之间的”,一种是“人民内部的”,前者要用镇压的方法,后者要用说服的方法。

并明确指出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不是敌我之间的矛盾。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政策,如人民内部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处理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来发展科学文化,以及用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处理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等等。

所有这些科学论断,都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而且直到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同时提出只是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

根据正反面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根据他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初级阶段理论,他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这方面不同于毛泽东的地方,在于他不是简单的根据是否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即不是简单的根据一种生产关系的性质做出判断,而要强调要从实际出发,主要看一种生产关系是否适合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就是说判断的标准不能从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出发,简单从经济成分的性质来确定它是否适合生产力的要求;而是要根据当时当地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它的发展要求,对各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究竟与之适应还是矛盾,进行历史的具体的分析。

这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中指出:

z“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通过革命解放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

社会主义还需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是邓小平提出的新命题。

提出这个命题的根据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是改革开放的实践。

他从总结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中发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仍然存在许多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地方,现成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生产力之间仍然存在矛盾。

由于这种矛盾不是旧的社会制度下那种对抗性矛盾,所以也不需要用政治革命的方式来解决。

但是,这种矛盾如果得不到解决,社会生产力仍然不可能得到迅速发展。

因此,在不变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必须对我们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体制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通过不断改革来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日臻完善。

这就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邓小平在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强调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得一致性。

z邓小平指出: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在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上,过去我们的失误除了相当长的时期内不适当地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外,在发展生产力的方法上也存在偏差。

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加以解决的正确主张,并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国际背景的。

必须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目的和性质。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一)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历史背景

(二)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

1.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

(2)改革开放的目的

2.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教学效果分析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实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经验

  本节教学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为指导。

(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本节课是第七章的开篇,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用歌曲《春天的故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形式新颖,内容直扣主题,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利用视频案例、数据资料、会话等学习要素,对学生建构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采用案例教学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师生平等交流,教学气氛民主,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课后作业布置独具匠心。

思考题用来巩固理论知识;收看视频《辉煌30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原著学习,增强了教学容含性。

3、改进措施

  大班授课条件下,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受到限制,我会不断探索,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略)

【问题】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

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z他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一)改革的历史进程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

【话题】请你结合图片,回顾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