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9096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docx

病理案例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名词解释

萎缩:

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可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的成熟细胞所取代的过程

细胞水肿:

为可逆性损伤,细胞内水纳积聚过多,引起细胞体积肿大,胞浆疏松、透明淡染。

进一步者胞浆疏松透亮,胞体肿大似气球,称气球样变。

常见于心、肝、肾等实质器官。

脂肪变性:

非脂肪细胞胞浆中出现甘油三酯(中性脂肪),或者数量明显增多的现象。

最常见于肝,也见于心、肾等。

原因为感染、中毒、缺氧、营养缺乏。

机制是干扰破坏脂肪代谢。

虎斑心:

在中毒或缺氧下,肌原纤维之间出现成串排列的小脂滴,多见左心室心内膜下乳头肌部位,脂肪变心肌呈黄色,与正常心肌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称虎斑心。

凝固性坏死:

组织细胞坏死后失水变干、呈灰白、干燥的凝固状。

干酪样坏死:

属于彻底的凝固性坏死结核病变

液化性坏死:

坏死组织因酶性分解而变为液态。

最常见于蛋白质少、脂质多的脑和脊髓,软化。

脑软化:

脑的液化性坏死称脑软化。

坏疽:

与外界相通组织较大范围坏死,常伴有腐败菌感染,常发生于肢体和与外界相通的内脏

细胞凋亡:

是指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细胞内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而发生的,是一种单个细胞死亡,以凋亡小体形成为特点,不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

解答题

1、机体组织细胞可出现哪几种适应性改变?

(1)萎缩:

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

(2)肥大:

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细胞体积增大,使得器官、组织体积增大。

(3)增生:

实质细胞数量增多,如青春期乳腺上皮增生。

(4)化生:

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细胞由于适应环境改变而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所替代。

2、属于细胞外的变性有哪些?

常见部位有哪些?

(1)玻璃样变:

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

萎缩性的子宫和乳腺间质、瘢痕组织、动脉粥样硬化纤维斑块及各种坏死组织的机化等。

血管壁玻璃样变:

好发于缓进型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肾、脑、脾等脏器的细动脉壁。

细胞内玻璃样变性:

好发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浆细胞、肝细胞

(2)淀粉样变:

皮肤、结膜、舌、喉、肺等处,也可见阿尔兹海默病的脑组织及霍奇金病、多发性骨髓瘤、甲状腺髓样癌等肿瘤的间质中。

(4)黏液样变:

间叶组织肿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湿病灶和营养不良的骨髓和脂肪组织等。

(4)病理性钙化:

常见于血管及肾、肺和胃的间质组织。

3、何谓玻璃样变?

好发于哪些部位?

是指结缔组织、血管壁、细胞内出现均质.红染的毛玻璃样半透明蛋白沉积。

包括:

细胞内玻璃样变:

好发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浆细胞、肝细胞

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好发于萎缩性的子宫和乳腺间质、瘢痕组织、动脉粥样硬化纤维斑块及各种坏死组织的机化等

细动脉壁玻璃样变:

好发于缓进型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肾、脑、脾等脏器的细动脉壁。

4、试述坏死的镜下特点及结局。

(1)镜下特点:

表现为细胞肿胀、细胞器崩解和蛋白质变性。

(2)结局:

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与纤维包裹;钙化。

5、坏死和凋亡如何区别?

(1)机制:

凋亡高度调控;坏死不受调控。

(2)诱因:

凋亡可受生理或病理性刺激;坏死受病理性刺激,强度和时间的增强。

(3)死亡范围:

凋亡是单个、散在;坏死是大片或成群。

(4)细胞:

凋亡的细胞邹缩、裂解,形成凋亡小体;坏死细胞分解、肿胀。

(5)细胞膜:

凋亡细胞的细胞膜完整、保持到最终;坏死细胞的细胞膜早期破坏。

(6)细胞器:

凋亡的细胞器完整未见明显变化;坏死细胞的细胞器早期破坏。

(7)核:

凋亡细胞的核核密度增高、断裂;坏死细胞的核溶解。

(8)胞质生化改变:

凋亡无溶酶体升高;坏死溶酶体破裂。

(9)核生化改变:

凋亡DNA梯状电泳图;坏死DNA弥散降解,呈拖形。

(10)凋亡不引起周围反应,坏死会引起周围反应。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名词解释

1、淤血:

器官或组织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的充血,称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

2、心衰细胞:

左心衰竭导致严重的肺淤血时,漏出到肺泡腔这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并将其血红蛋白分解成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随后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崩解,因此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常见于左心衰竭时,故此种细胞称为心衰细胞.

3、槟榔肝:

肝小叶中央区因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以上的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因脂肪变性呈黄色,使在肝切面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称槟榔肝。

4、肺褐色硬化:

长期肺淤血时,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肺质地变硬,并伴有含铁血黄素广泛沉着,使肺组织呈棕褐色。

5、血栓形成:

活体心脏、血管内,血液某些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血栓形成。

6、栓塞:

随血流运行的异物,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作栓塞,该异物称为栓子。

7、梗死:

局部组织因血管阻塞引起的组织坏死称为梗死。

问答题

1、淤血有哪些主要后果?

①淤血性水肿和出血;

②实质细胞的萎缩和变性。

如肝淤血时发生肝细胞萎缩和脂肪变性,使肝切面上构成红黄相间的网络状图纹,呈槟榔状,称为槟榔肝;

③淤血性硬化,如慢性肝淤血时,结缔组织增生形成淤血性肝硬变;

④侧支循环的建立,静脉通常都有丰富的吻合支,当某一静脉阻塞时其吻合支能及时扩张,起到代偿作用。

如超过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可发生侧支循环曲张,甚至破裂出血。

2、血栓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简述各种血栓的形态特点。

血栓形成的条件:

①心血管内膜损伤;②血流状态的改变,如层流变成湍流;③血液凝固性增加。

形态特点:

(1)白色血栓:

在血流较快的情况下形成,主要见于心瓣膜。

呈灰白、质稍硬、表面粗糙与血管壁紧密粘着不易脱落; 镜下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组成。

白色血栓如发生在血流较快的部位,如左心或大动脉内,血栓形成过程可能就此终止;但在静脉等血流缓慢之处,它往往只是延续性血栓的头部。

(2)混合血栓:

多发生于血流缓慢的静脉。

单一的混合血栓常位于心腔内,如在二尖瓣狭窄和房颤时所形成的血栓就是混合性血栓,静脉延续性血栓的体部,亦为混合血栓。

延续性血栓的体部;灰,红相间,表面波纹状,与血管壁粘连,由血小板纤维蛋白网、大量RBC和WBC组成

(3)红色血栓:

多见于静脉,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

由于混合性血栓形成后阻塞管腔,使局部血流停止而逐渐形成的。

红色,质软有一定的弹性,与血管壁无粘连,镜下由纤维蛋白网和大量RBC组成

(4)透明血栓:

主要在毛细血管。

也发生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微循环内,只能在镜下见到,故又称微血栓。

主要由纤维素组成。

3、何谓栓塞?

栓子的运行途径如何?

随血流运行的异物,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作栓塞,该异物称为栓子。

途径:

V系统和右心栓子:

栓塞在肺动脉;

A系统和左心栓子:

栓塞全身动脉

门静脉系统栓子:

栓塞到肝

交叉栓塞:

如先天心病时

逆流栓塞:

极罕见

4、简述梗死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态特点?

(1)贫血性梗死:

发生于动脉栓塞,好发于脾、肾、心,有时在脑。

因为这些器官组织结构致密,侧支循环不充分。

梗死灶呈白色,故又称白色梗死。

梗死早期,梗死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常见一暗红色出血充血带,随后变为褐黄色,最后梗死灶形成质地坚硬的肉芽组织和瘢痕。

(2)出血性梗死:

发生在肺肠等具有双重血循环和组织结构疏松的器官。

梗死灶呈红色,故称红色梗死,如肺梗死必先有肺淤血的存在,梗死灶呈楔形,镜下可见组织坏死并伴有弥漫性出血。

肺梗死常见于二尖瓣病变患者。

出血性梗死也发生于肠,在肠套叠、肠扭转、嵌顿性疝都可引起肠段的出血性梗死。

5、简述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之间的联系。

1、血栓、栓塞在无侧支循环时,可发生梗死。

2、血栓脱落可形成栓塞。

3、梗死引起的血流状态改变和血管内皮损伤可促进血栓的形成。

 

第四章炎症

(一)名词解释

1、变质:

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各种变性和坏死,统称变质。

2、渗出: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态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细胞间质、体腔、黏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称为渗出。

是炎症的重要标志及中心环节。

3、增生:

在致炎因子的刺激下,炎症局部细胞增殖,细胞数目增多,称增生。

主要是慢性炎症时的病变。

增生是一种防御反应,常以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增生为主。

有助于炎症局限,并形成瘢痕组织而修复。

4、趋化作用:

白细胞从血管内游出到血管周围后,朝化学刺激物所在部位作定向游走,称为趋化作用。

5、炎性息肉:

在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下,局部粘膜上皮、腺体和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突出于粘膜表面的肉芽肿块,常有蒂。

6、假膜性炎:

发生于黏膜的纤维素性炎(如白喉)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的黏膜上皮常混杂在一起,形成灰白色的膜状物,覆盖在黏膜的表面,称“假膜”。

因此,黏膜的纤维素性炎又称为“假膜性炎”。

7、化脓性炎:

以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

多由化脓菌引起,也可由坏死组织继发感染。

8、溃疡:

皮肤、黏膜浅部的脓肿可向表面破溃而形成较大的缺损,称为溃疡。

9、炎症介质:

炎症过程中参与介导炎症反应的化学因子称为炎症介质。

10、炎性假瘤:

组织的炎性增生形成一个境界清楚,肉眼和X线观与肿瘤相似的肿块,称为炎性假瘤。

常发生于眼眶和肺。

11、脓肿:

局限性化脓性炎,组织明显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腔。

12、窦道:

深部组织的脓肿向体表或自然管道穿破,形成只有一个开口的病理性盲管。

13、瘘管:

深部脓肿向体表或自然管道形成两个以上开口的病理性管道,则称为瘘管。

14、肉芽肿炎:

以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形成结节状、境界清楚的增生性病灶称为肉芽肿,以肉芽肿形成为特征的炎症称为肉芽肿炎。

15、蜂窝组织炎:

又称“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内的弥漫性化脓性炎。

16、绒毛心:

纤维素性心包炎,在心包纤维素性炎时,由于心脏的不停搏动,致渗出在心外膜上的纤维素形成无数绒毛状物,覆于心脏表面。

(二)问答题

1、简述炎症时,机体对致炎因子的主动性防御反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炎症的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即:

液体和白细胞的渗出。

(1)变质:

局部实质和间质细胞的变性坏死

(2)渗出:

炎症局部组织的血管内的液体、纤维蛋白原等蛋白和各种白细胞从血管内到达血管外的过程。

(3)增生:

炎症局部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生。

变质、渗出和增生在每一种炎症中同时出现,其中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在炎症局部发挥着重要的防御作用。

2、何谓肉芽肿?

常见的肉芽肿有哪些?

(1)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的病灶。

(2)常见的肉芽肿有感染性肉芽肿和异物性肉芽肿。

3、重要的炎症介质有哪些?

主要作用是什么?

组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细胞因子、溶酶体酶等。

作用有:

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壁通透性、趋化作用、发热、疼痛、组织损伤。

4、常见的急性炎症类型有哪些?

好发部位是哪里?

各有什么主要特点?

(1)浆液性炎:

好发于黏膜、浆膜、疏松结缔组织。

特点是以浆液(血浆成分)渗出为主。

(2)纤维素性炎:

好发于黏膜、浆膜和肺。

特点是以纤维素渗出为主。

(3)化脓性炎:

好发于疏松组织、皮肤、肌肉和阑尾。

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

(4)出血性炎:

好发于血管。

以红细胞渗出为主,血管壁损伤严重。

5、简述脓肿的转归。

小脓肿:

溶解、吸收;大脓肿:

自行破溃、切排或抽吸(修复)。

皮肤、黏膜浅部脓肿:

溃疡;深部组织脓肿:

窦道、瘘管。

 

第五章肿瘤

名词解释

1.肿瘤:

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的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单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表现为局部肿块。

2.异型性:

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3.转移:

恶性肿瘤从其原发部位脱落侵入血管、淋巴管或体腔,被带到其他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转移。

4.种植性转移:

体腔内器官的肿瘤蔓延至器官浆膜面时,瘤细胞脱落下来,像播种一样种植在体腔浆膜的表面,形成许多转移瘤,这种转移方式称为种植性转移。

5.癌前病变:

具有癌变可能的良性病变。

(肝硬化、慢性宫颈炎伴宫颈糜烂、交界痣)

6.原位癌:

局限于上皮内,未突破基底膜侵犯到间质的恶行上皮肿瘤。

7.上皮内瘤变:

轻度和中度不典型增生分别称为上皮内瘤变I级和II级,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称为上皮内瘤变III级。

指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宫颈、前列腺、胃肠道粘膜等处应用较多。

解答题

1.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肿瘤性增生非肿瘤性增生

增生单克隆性多克隆性

分化程度失去分化成熟能力分化成熟

与机体协调性相对自主性具有自限性

病因去除持续生长停止生长

结构、功能异常正常

对机体影响有害有利

2、列表比较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为何说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

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组织分化程度分化好,异型性小分化不好,异型性大

核分裂无或稀少,无病理性核分裂多见,可见病理性核分裂

生长速度慢快

生长方式膨胀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浸润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

有包膜,同周围组织一般界同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不易推动,后

限清楚,常可推动。

者伴有浸润性生长。

继发改变很少出血,坏死常有出血、坏死和溃疡

转移不转移常有转移

复发很少复发较多复发

对机体影响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和阻塞较大,除压迫和阻塞外,还引起出血,

合并感染,甚至恶病质

3、何谓不典型增生?

何谓肿瘤的异型性?

其形态表现如何?

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

指增生上皮细胞的形态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

镜下表现为组织结构和细胞的异型性(但无病理核分裂)

多发生于皮肤或粘膜被覆的鳞状上皮,也可见于腺上皮

形态表现:

增生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而深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可增多,但多数正常核分裂现象;细胞排列紊乱,极性消失。

肿瘤异型性:

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形态表现:

(1)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

肿瘤实质和间质关系紊乱,失去相应正常组织的结果和层次。

(2)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肿瘤细胞多样性,肿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甚至出现包体超大的瘤巨细胞;核的多样性,细胞核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甚至出现多核、巨核、畸形核瘤细胞。

核浆比增大,核染色质呈粗大颗粒状,分布不均,和膜增厚;核仁肥大,数目增多,核分裂像多见,并可出现病理性和分裂(多极性、不对称性、顿挫性核分裂)

4、肿瘤的转移方式有哪些?

继发瘤有哪些特点?

转移方式:

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

继发瘤特点:

两个肿瘤中后出现的为继发瘤;常为多个;颈部、皮下癌组织旁见到的残余的淋巴组织,对鉴别有参考价值;多保持原发瘤的形态结构;肝与肺的多发性瘤结节

5、癌与肉瘤有何区别?

 

6、何谓癌前病变?

常见的癌前病变有哪些?

具有癌变可能的良性病变。

(肝硬化、慢性宫颈炎伴宫颈糜烂、交界痣、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粘膜白斑、乳腺纤维囊性病、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皮肤慢性溃疡)

7、肿瘤的生长方式有哪些?

与肿瘤的良、恶性有何关系?

(1)膨胀性生长:

多为良性肿瘤

(2)浸润性生长:

多数为恶性肿瘤

(3)外生性生长:

体表、体腔或自然管道表面的肿瘤。

可见于良性肿瘤,也可见于恶性肿瘤,但恶性肿瘤在外生性生长的同时还有基底膜的浸润性生长,形成基底膜浸润性肿块,表面形成火山口状溃疡。

8、常见上皮良性肿瘤有哪些?

各有何特征?

(1)乳头状瘤

来源:

被覆上皮(鳞状,柱状,移行上皮)

部位:

皮肤,泌尿道,胃肠道

肉眼:

乳头状

镜下:

乳头状上皮+结缔组织轴心

特点:

外耳道、阴茎、喉头等→易恶变

(2)腺瘤

来源:

腺上皮

部位:

甲状腺,乳腺,肠等

肉眼:

息肉状,乳头状,结节状

镜下:

腺管大小不同,形状不规则

腺瘤特征:

有包膜、无小叶、无导管、有分泌功能、可形成囊腺瘤

腺瘤的类型:

A.囊腺瘤分为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瘤

B.纤维腺瘤乳腺

C.腺瘤性息肉

D.结肠多发性息肉病家族性,易恶变

E.多形性腺瘤

9、常见上皮恶性肿瘤可分几类?

各有何特征?

(1)鳞状细胞癌

发生于鳞状上皮覆盖的部位(皮肤、口腔、食管、子宫颈等);鳞状上皮化生(气管、腺囊、肾盂)

癌细胞浸润性生长,形成癌巢

癌巢中央可出现癌珠或角化珠(癌巢中央的同心圆性层状排列的角化物)

分化高者,细胞间还可见细胞间桥

(2)基底细胞癌(鼠咬状溃疡)

皮肤及附件的基底细胞发生浸润性生长

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面部,常形成溃疡,形成基底样细胞癌巢

生长缓慢,很少发生转移

对放射治疗敏感,临床上呈低度恶性经过,预后好。

(3)移行细胞癌

发生于移行上皮:

膀胱、肾盂

常呈乳头状

异型性明显

(4)腺癌

来源:

腺泡、导管或粘膜表面的腺上皮

最常见于胃、结肠、乳腺、肺等

肉眼形状多样,可呈息肉状、溃疡状或弥漫性浸润;也可为囊状。

组织结构:

三种基本形式:

1)管状腺癌和乳头状腺癌;

2)实性癌:

异型性大,不形成腺体;分硬癌(癌巢少,间质多)和髓样癌(间至少)

3)粘液性腺癌:

多见于胃、结肠来源。

粘液腺癌:

癌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外粘液,形成粘液湖,癌细胞成堆或散飘在黏液湖中

印戒细胞癌:

粘液积聚在癌细胞内形成粘液细胞癌。

心血管系统疾病

风湿小体:

风湿病增生期病变,小体中央为纤维素样坏死物,周围有风湿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成分,此小体为风湿病特征病变。

动脉瘤:

由于动脉壁薄弱而引起的局限性异常扩张,状似瘤体,但并非肿瘤。

室壁瘤:

冠心病患者大面积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域出现室壁扩张、变薄、心肌全层坏死,坏死的心肌逐渐被纤维疤痕组织所替代,病变区薄层的心室壁向外膨出,心脏收缩时丧失活动能力或呈现反常运动,形成室壁瘤

1、简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和继发病变

1、脂纹:

肉眼:

动脉内膜面见黄色帽针打的斑点或条纹。

光镜:

病灶处大量泡沫细胞聚集等。

2、纤维斑块:

肉眼:

内膜面散在灰白色不规则形隆起的斑块。

光镜:

表层为纤维帽,下方见泡沫细胞等,晚期可见脂质池及肉芽组织。

3、粥样斑块;肉眼:

内膜面见灰黄色斑块,纤维帽的下方有黄色粥糜样物。

光镜:

在纤维帽深部有粉红色不定性物质、胆固醇结晶及钙化,底部及周边部可见肉芽组织,粥瘤处中膜变薄,外膜可见新生的毛细血管,结缔组织增生。

4、继发性病变:

1、斑块内出血、2、斑块破裂3、粥瘤性溃疡4、钙化5、动脉瘤形成6、血管腔狭窄

2、何谓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常见部位、病变特点及其并发症有哪些?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区的持续性缺血而导致的心肌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

部位与范围:

左前降支区域占50%;按梗死累及心肌的厚度可分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和透壁性心肌梗死,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仅累及心室壁心腔侧1/3的心肌,并波及肉柱和乳头肌,特点为多发性,小灶性坏死,不规则分布于左心室四周。

透壁性心肌梗死常见部位:

近心尖部、左室前壁、室间隔前2/3,特点:

病灶较大,直径2.5cm以上。

并发症:

1、心力衰竭2、心脏破裂3、室壁瘤4、附壁血栓形成5、心源性休克6、急性心包炎7、心律失常。

3、简述良性高血压内脏病变期心、脑和肾、视网膜的主要病理变化。

心:

左心室向心性肥大,离心性肥大

脑;高血压脑病(脑水肿)、脑软化、脑出血。

肾:

双侧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视网膜:

中央动脉硬化、眼底镜:

动静脉交叉,视乳头水肿,视网膜渗血、出血

4、风湿病的基本病变是什么?

(一)风湿性心脏病:

1、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瓣膜闭锁缘见单行串珠状排列,灰白色,半透明的疣状赘生物。

2、风湿性心肌炎的心肌间质有风湿小结,风湿性心包炎的浆液纤维蛋白性炎。

(二)风湿性关节炎:

最常侵犯膝、肩、腕、肘和髋等大关节,关节腔内有浆液和纤维蛋白渗出,急性期后,可被完全吸收,一般无后遗症(三)皮肤病变:

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四)风湿性动脉炎(五)风湿性脑病:

多发于5-12岁,女孩较多,主要病变为脑的风湿性动脉炎,皮质下脑炎,当锥体外系受累时可出现小舞症。

 

5、比较风湿性心内膜炎和细菌性心内膜炎。

风湿性心内膜炎:

病因:

是由风湿性引起的心脏病变,年龄:

儿童较多见,病变特点:

瓣膜闭锁缘见单行串珠状排列,灰白色,半透明的疣状赘生物。

附着牢固,不易脱落。

对机体影响:

发热、贫血、心间区杂音。

结局为发复发作导致心瓣膜病。

细菌性心内膜炎:

病因:

由致病力强的化脓菌引起。

年龄:

对儿童和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弱的人群。

病变特点:

心瓣膜增厚、变形、溃疡,表面赘生物呈息肉状或菜花状,灰黄色、干燥、易脱落

呼吸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肺实质小气道受损,导致慢性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和肺功能不全为共同特征的肺疾病的总称。

肺气肿:

由于末梢组织因含气量过多伴肺泡间隔破坏、肺组织弹性减弱,导致肺体积膨大、功能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

肺心病:

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肺肉质变:

即机化性肺炎。

属于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主要见于某些患者嗜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其释出的蛋白酶不足以及时溶解和消除肺泡腔内的纤维素等渗出物,则由肉芽组织予以机化(取代)。

肉眼观病变部位肺组织变成褐色肉样纤维组织,称肺肉质变。

早期肺癌:

癌块直径小于2cm,并局限于肺内的管内型和管壁浸润型为早期肺癌

隐性肺癌:

肺内无明显肿块,痰细胞学检查癌细胞阳性,临床和X射线检查为阴性,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支气管粘膜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无淋巴结转移。

二、问答题

1.列表比较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在病因,病变方面的不同。

病因

病变

大叶性肺炎

大多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

细菌从上呼吸道向下蔓延,进入肺泡并在其中繁殖,通过变态反应使肺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浆液和纤维素渗出。

为肺泡腔内纤维素性渗出性炎症。

分为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

小叶性肺炎

由化脓菌感染引起的以肺小叶为病变单位的灶状急性化脓性炎症。

肉眼观,两肺表面和切面可见灰黄色或暗红色实变病灶,病变呈多发性病灶分布。

镜下观,病变早期病灶中心的支气管、细支气管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浆液和坏色脱落的上皮细胞。

2.大叶性肺炎属化脓性炎吗?

为什么?

大叶性肺炎不是化脓性炎症,因为大叶性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以纤维蛋白渗出为主的炎症,没有引起炎症组织的大量中性粒细胞的渗出。

3.简述慢支、肺气肿和慢性肺心病的病变特点及三者之间的发生发展关系。

慢支:

1)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与修复2)腺体增生、肥大及黏液腺化生3)支气管壁慢性炎性4)平滑肌和软骨改变

肺气肿:

肉眼观,气肿肺明显膨胀,色灰白,边缘变钝,缺乏弹性;镜下观,肺泡明显扩张,肺泡间隔变窄并断裂,扩张的肺泡融合形成较大的含气囊腔。

慢性肺心病:

肺部病变:

肺小动脉的改变;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增生、肺小动脉血栓形成与机化。

心脏病变:

右心室壁肥厚,心室腔扩张,扩大的右心室占据心尖部,使心尖钝圆。

发展关系:

慢支形成的阻塞性通气障碍,使末梢肺组织过度充气而并发肺气肿,肺气肿时使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导致慢性肺心病。

4.简述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心,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支、支气管哮喘、支扩、肺气肿等)导致肺毛细血管床减少→缺氧→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